第五十一章 無題
朝廷大事,本沒有妃嬪插嘴的資格。只不過徐齊霖有點特殊,李二陛下才會告訴徐惠。
但徐惠明白,這不是在征詢她的意見,而是對她的尊重。李二陛下當然希望他做出決定,能得到徐惠的支持和配合,盡管嘴上說還未決定。
恃寵而驕,后宮干政,徐惠多聰明,豈會犯這樣的錯誤?雖然她不舍小弟到河西那個苦寒之地,但心里清楚得很,陛下決定的事情,她是無力更改的。
與其冒著觸犯陛下的危險強硬爭取,倒不如退一步,不反對也不贊成,讓小弟自己做決定。
對于徐惠的擔心,李二陛下呵呵一笑,將愛妃摟過,說道:“河西怎會有戰事?玉門關便駐有重兵,朕今年還要征伐高昌,那里安全得很。”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若是河西不安定,朕也不會想著派齊霖去經營!
“他真有那本事兒?”徐惠表示疑惑,“大盈庫雖然經營得不錯,可卻是商賈行為。這治理地方,他并沒什么經驗吧?”
“若派他去,朕自會安排屬吏,象審案、收稅等等事務,也用不著他親力親為!崩疃菹陆忉尩溃骸班,待朕讓齊霖上個條陳,再與眾臣商議一下,才好決定!
徐惠沉默了一下,無奈地點了點頭。
……………
從皇家內府的庫丞,到治理地方的大吏,徐齊霖也有著糾結,也進行了認真的考慮。
要在河西有所建樹,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離家這么長時間,徐齊霖倒不是很為難,甚至有些慶幸能離開長安這個深水潭。
按照歷史的軌跡,離貞觀十七年齊王李祐謀反,李承乾謀反,只有四年的時間。按理說,這四年應該是風平浪靜,比較平安的。
但徐齊霖卻知道京師中暗流涌動,齊王李祐正在京師養病,受其舅父陰弘智勸說,開始招募壯士以自衛。
李承乾則我行我素,繼續作死。他的行為能逃過李二陛下的眼睛?可笑,幼稚。
等到李四胖編撰完《括地志》,受到李二陛下的大肆賞賜,甚至超過了太子的規格,就將挑動李承乾那脆弱的神經。
估計李承乾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太過荒唐,被群臣詬病,名聲已惡。父皇嘴上不說,卻有易儲之意。
所以,即便李泰沒表示出爭儲之心,自覺皇位無望的他,也會鋌而走險。
而在這幾年時間里,圍繞著瘸腿太子李承乾的失德失寵,圍繞著寵冠諸王的李四胖禮秩超制,朝臣必然會各有所屬,暗中叫勁。
徐齊霖站隊李四胖,但卻未在明面上有所表露,只是出謀畫策,給李四胖增加政治資本。
而離開長安,徐齊霖更能脫身事外,冷眼旁觀這一場場爭權奪利的大戲。
或許,這也是李二陛下的心思。先是內府供職,再是治理地方,不想讓徐齊霖過早地接近朝堂。
這是一種保護,也是一種栽培和考察。從年齡上看,徐齊霖到了十七八成年的時候,朝中的那些元老估計也老病難當。那時候,才是進入朝堂的好時機。
而且,徐齊霖覺得在地方更加自由。大展拳腳、造福一方,想起來也是很令人傲嬌的。
大唐嘛,不東南西北走個遍,看看沒被破壞的環境,多吸幾口沒污染的空氣,好象有點白來一回哈?
徐齊霖雖然還不知道李二陛下是否決定,卻開始進行了一番布置。主要是大盈庫的分工和人員安排,倒不是想著能遙控指揮,但有人好辦事,興許以后還用得著呢!
至于賀蘭楚石,徐齊霖不認為自己走后,他能被扶正。從能力,到資歷,他都不行。
何況,按照慣例,他要離任的話,也可能會被李二陛下要求,指定接手的官員。品階低無所謂,大盈庫庫丞本來就不應該達到五品。
就是這樣無可無不可的狀態下,李二陛下的諭旨到了,要他寫出詳細的奏報,有關河西的。
徐齊霖沒想到會這么快,看來,李二陛下確實要把自己派到河西了。
也好,徐齊霖也不耽擱,把自己想到的都寫上去,并且明確指出自己看好的甘州,稱之為“河西之命系于甘州”。
甘州即是張掖,地多人稀好象是個缺陷,但基礎好,發展起來會很快。徐齊霖當然要找這樣的地方,能夠盡快見到效果。
至于人嘛,李二陛下會想辦法的。不管是派兵軍屯,還是流放犯人,或是招募移民,皇帝想干啥,那還不容易。
……………
朝廷下旨了,道教被立為國教。
這很正常,老李家把李耳搬出來當祖宗,還能不把道教搬到第一,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其實,道教奉為國教,并沒有太大的作用,對佛教也沒太大影響。只不過是在名義上,道教的地位高于佛教罷了。
可佛道相爭數百年,一下子就被道教壓過一頭,哪怕是名義上的,對沙門來說也很難接受。
不想接受也得忍著,誰讓這是比道祖、佛祖更有權力和威嚴的皇帝陛下的意思呢!
可偏偏有人不信邪,竟然要與皇帝叫板。準確的說,是要給皇帝改個祖宗,從而打掉封道教為國教的基礎。
這位不信邪的人乃是位高僧,法號法琳,曾與傅弈這個反佛斗士交鋒,寫出過《辯正論》。
要說法琳的思路也很奇特,也確實是想從根本上入手。老李家不是以李耳為祖宗嘛,誰都知道這不太靠譜,但人家是皇帝,你心里懷疑,嘴上卻不能置疑。
法琳老和尚卻是敢言,他說了,經過考證,你們老李家的祖宗不是李耳,甚至不是漢人,乃是外國人,是陰山貴種,叫大野達氏。
陰山貴種?大野達氏?徐齊霖聽到這么奇葩的稱呼,簡直笑噴了。
這老和尚是活膩了吧,竟給李二陛下找了個匈奴突厥種的祖宗。李二陛下的血統不純是肯定的,但誰敢說呀。你牛,真牛。
“法琳要遭殃了,或許還會牽連到沙門!毙忑R俜明日便要啟程,攜妻趕赴襄州,與兄弟的夜話中,作出了斷言。
徐齊霖嘿嘿一笑,說道:“這老和尚還真是看不清形勢,從北魏開始,便沒有哪個皇帝說自己是胡人,極力往漢人身上靠。他倒好,竟敢如此謗毀皇家!
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發展并不順利,直到五胡王朝才算是翻過身來。因為佛教是胡教,胡人信胡教沒有心理抵觸問題。
所以,自五胡王朝開始,才準許自由信奉佛教。而以前,佛教只許來華的胡人信奉,漢人不準出家。開此先河的,便是以屠殺漢人殘忍出名的后趙暴君石虎。他就很明確的把自己定位為胡人。
到了北魏太武帝,這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有一統天下的宏圖壯志。
可他要想統治已是漢族為主的整個中國的皇帝,就必須表明自己非“胡”,并推崇儒學和道教來標榜自己。
所以,魏太武帝高喊著“朕非五胡”,展開了歷史上的第一次滅佛運動。
而北周武帝的排佛與魏太武帝的滅佛差不多,周武帝也表示自己不在五胡之列,故無心敬佛。
經過這兩次排佛、滅佛運動,似乎把佛道之爭蒙上了政治問題的色彩。信奉佛教意味著拋棄中國文化正統,而選擇道教則意味著異族君主的中國化。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滅佛就發生在異族統治的北朝,而極端的佞佛恰好是正統漢文明的南朝蕭氏。
且不管到了唐朝,佛道之爭的政治色彩是否已經淡薄。但把李二陛下的祖宗說成是胡人,就是絕對不可原諒的。
徐齊俜搖了搖頭,說道:“眼見道教成為國教,這法琳該是急火攻心,才出此昏著!
徐齊霖還是不無惡意地笑著,河西開發在即,李二陛下不趁此機會發作,那就不是皇帝應有的思維了。
當然,李二陛下作為出色的政治家,也必然會采取非常靈活的手段,而不必太過苛虐。
即便是運用國家法律,沙門的弊病也是很多,不虞沒有罪名。
比如勘檢寺院及其所屬僧尼、奴婢、財產之數,訂立嚴格的出家制度,必須在國家公認的戒壇受戒,私度和沒有度牒的僧尼強制還俗等等。
這樣一來,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最小,排佛、滅佛便可以稱之為手段溫和的整頓。
整頓是個好辦法,不管是道教、佛教,還是政府機構、統治秩序,有問題就要整頓,就要去蕪留精。
“為兄此去襄州,不知何時得返,家中事務和小妹,便要你多多費心了!毙忑R俜甩開了和尚的話題,開始叮囑小弟。
徐齊霖點了點頭,說道:“兄長盡管放心便是!
嘴上這么說,可徐齊霖心里卻嘀咕:沒準自己也要遠地赴職,比你走得還遠呢!
其實徐齊霖也想好了,除了小妹,家里倒沒什么值得牽掛的大事。
什么商鋪、工坊,照常運轉便是,誰敢來強取豪奪,他也不是沒有靠山,沒有可托付相助的朋友。
徐齊霖還想著把陳老財請來坐鎮,已經是自家親戚了,信得過。
“昨日朋友為某餞行,還說起了大盈庫。”徐齊俜沉吟著說道:“若有機會轉任他職,齊霖可多加考慮!
徐齊霖笑了笑,知道一些讀書人對經營賺錢甚是鄙視。你們瞧不起我,我還瞧不起你們呢!
裝什么清高,要真清高也不用考科舉得功名了。老子可比你們強多了,五品官,還有縣子爵位。背后說三道四,就是羨慕嫉妒,紅眼病。
當然,徐齊霖也不和老哥辯論這個,隨口敷衍了幾句。估計老哥也有這樣的想法,認為讀書科舉才是正途。
“大哥到了襄州,買房安身、置辦家當不必算計,自管住得舒服!毙忑R霖說道:“帶著嫂子呢,可不要將就!
有錢,就是有錢。都換成了金鋌和銀餅子,還派了家里的幾個可靠下人隨行侍奉。要是有銀票就好了,為此,徐齊霖還抱怨過。
徐齊俜點了點頭,有些自嘲地笑了笑,說道:“齊霖長袖善舞,為兄雖不知道詳細,亦知現在家中殷實,隨便就能拿出萬八千貫。”
萬八千貫算個啥,估計咱的身家怎么也得有……
徐齊霖撓了撓頭,還真不知道確切的數目,這個家當得,抽空得問問斯嘉麗,小昭估計也比自己知道得詳細。
“你嫂子家那邊,也多照應!毙忑R俜想了想,說道:“聽說今年要種什么棉花,官府那邊可要說好了,莫要惹出事來。”
徐齊霖點頭,說道:“小弟馬上去辦,就打著在關中試驗的名頭,陛下那里沒有問題。地方官嘛,就更是輕松!
“種棉花還要經過陛下?”徐齊俜有些困惑,問道:“如此興師動眾,有必要嗎?”
徐齊霖笑道:“大哥有所不知。這棉花不僅陳家種,咱家莊上也是一樣。種了多少畝,租調該交多少,咱們用錢來抵?傻鹊矫藁ㄊ斋@,可是賺的兩倍不止。”
徐齊俜不是很明白,但小弟的手段好象還沒有失敗的時候。說是能賺,那就八九不離十。自家,連帶岳父家,收入增加,那自然是好事。
至于上達天聽,徐齊俜是相信的。小弟三天兩頭進宮,可見陛下的青睞,卻不是仗著阿姐的受寵。
從白身到五品,又有縣子爵位,小弟也只用了不到一年。有什么樣的功績,徐齊俜知道得并不多。
好象只有漕政改革令人矚目,剩下的都是些奇技淫巧的物件,比如鏡子。
難道是諫議深得陛下之心,卻并不為外界知曉?徐齊俜看著小弟,有些胡亂的猜測。
徐齊霖眼看天色不早,便起身道:“大哥早些休息,明日還要啟程趕路呢!”
徐齊俜收起紛亂的思緒,起身送小弟出去。
臨別的一晚,徐齊霖和小昭都在老宅子里住下,準備明天早上為老哥送行。
陳家人也來了好幾個,同樣是準備送別親人的。而這個已經是徐齊俜的老宅,在徐齊俜走后,也交給了陳家人打理。
徐齊霖已經在城內物色好了一處宅院,可自己又要出外,倒有些猶豫是否馬上買下來。
……………..
(https://www.dzxsw.cc/book/70673/456381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