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唐第一全能紈绔 > 第六章 新戲院新感覺

第六章 新戲院新感覺


  舞臺又寬又大,與后世相差已是不多。背景是西湖美景,荷葉碧綠,荷花吐艷,還有一彎小橋,上面是幾個形人。

  咦,新城好象發現了什么秘密,指著地板叫道:“這上面有小眼!闭f著,她還蹲下向里瞅。

  小昭笑著介紹道:“里面是擴音的喇叭,舞臺上的聲音傳下去,便能放大!

  “真的?”新城轉著大眼睛,張嘴便叫了兩聲。

  小女娃的聲音在空蕩的戲院里回蕩,回音壁的效果,再加上大喇叭的增幅,效果還真是很明顯。

  哈哈哈哈,兕子發出清脆的笑聲,也同樣被增幅后傳向四方。

  李麗質相當驚訝,四下瞅著這劇院的結構,琢磨著聲音是怎樣變大,并且有回音的。

  在沒有擴音器的年代,在室內表演還好,距離近、有屏蔽?梢窃谑彝,一個大戲臺,上面唱的,演奏的,估計也只有前幾排的人能聽清,后面的只能聽個斷斷續續。

  所以說,在古代要想成為歌唱家啥的,你的嗓門得非常高。而歷史上的記載,這樣的歌唱家也沒有幾個,在唐代聲樂藝術的繁榮時期好象只有永新和念奴是以音高而著名。

  相傳許永新是開元年間著名歌手,出身樂家女,開元末被選人宮,籍于宜春院。她美貌聰慧,尤其善歌,能變新聲。

  韓娥、李延年歿后千余載,無人繼其能,只有永新可與他們相提并論!坝龈咔锢试拢_殿清虛”,永新“喉囀一聲,響傳九陌”。

  她的演唱音域非常廣,甚至能超出樂器達到的高度。相傳唐明皇曾讓宮廷音樂家李謨吹笛為永新伴奏,曲終笛身競爆裂。

  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樓大宴賓客,觀者成千上萬,人多言雜,圍聚喧嘩,淹沒了歌舞百戲之聲。玄宗大怒,要罷宴回宮。太監高力士馬上向玄宗建議:只有永新出場演唱,方可壓住嘈雜人聲。

  玄宗同意后,永新緩緩登樓,“撩鬢舉袂,直奏曼聲”,“喜者聞之氣勇,愁者聞之腸絕”,千萬觀眾頓時鴉雀無聲,沉浸在這美妙的歌聲之中,“至是廣場寂寂若無一人”。

  念奴也是天寶年間的名歌手,史載她“有色,善歌,宮伎中第一”。有一天宮中設宴招待賓客,也是人聲嘈雜,無法控制,眾樂為之罷奏。

  唐玄宗就命念奴出場演唱,并由二十五人吹小管為其伴奏。歌聲、笛聲兩相追逐,美妙異常。

  能以一人之歌聲壓倒滿場喧嘩,可謂是音高難遏,但畢竟只是寥寥數人而已。

  而徐齊霖正是聽了戲,看了演出后,深感其不足,才琢磨著用土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在室外空曠之地,這樣做的效果便有打折扣了。

  戲院里除了擴音設施外,還有燈光,十幾面銅鏡在舞臺兩側,反射著燈光,雖是很簡陋,可也將室內光亮稍差的缺陷予以了彌補。

  兕子和新城在臺上又蹦又叫,幸而離觀眾入場的時間還早,沒什么人看見兩位公主殿下的嬉鬧。

  “走啦,走啦,時間也差不多了,都上包廂吧!”長樂公主有些看不下去了,生怕人多眼雜,傳揚出去可是不好,便牽著兩個小妹,招呼著小昭下了舞臺。

  劇院分兩層,二樓一共七個包廂,正中間的便是小昭留好的,除非她不來,要來這個包廂就是她的專屬。

  一樓的前面是五排普通座位,座位前是一排長桌,可以放置吃喝;普通座位后面則高出一尺,又是七個包廂,都用簾籠遮掩。

  可以說,劇院能容納的人不多,坐滿了也不會超過三百人。就這樣的布置,也顯示出不是普通大眾能經常進來消遣娛樂的。

  不是經常能進來,但攢點錢,一年看個兩場,也不是不可能。

  其實,就算有錢,平常百姓又哪有那么多時間來看戲聽歌,都在為生活奔忙,根本沒有形成穩定又有閑的市民階層。

  在長安這樣的大都市,情況還要好一些,權貴官僚富豪比較多,娛樂行業比較發達,也不愁沒人來看。

  長樂公主帶著三個小丫頭上了二樓,進了包廂,圍坐在桌旁,吃著瓜果零食,隨意地說笑聊天。

  隨著時間的流逝,觀眾逐漸入場,嘈雜聲也逐漸大了起來。幾個小二模樣的侍者在戲院里穿梭,把觀眾要的小零食飲料端來。

  旁邊的包廂里也陸續進了人,雖然訂票不分貴賤,但包廂的票價確實是很高,二樓比一樓更邪乎,能買得起的非富即貴。

  三個小丫頭吃喝說笑,李麗質則拿起戲折子慢慢翻看。

  這種戲折子也是徐齊霖的創意,有點象后世的節目單。除了主戲《相會》外,前面還有歌舞、百戲,算是個熱場。

  《滄海笑》,演唱者阿珂。長樂公主輕輕點了點頭,她沒見過,可卻聽晉陽和新城說過,還不止一次。一個盲女,唱得極好,真是令人惋惜。

  《二泉映月》,演奏者鄭團團。這個名字也聽說過,是小昭的琴技老師,阿珂也是她教出來的。

  只看了這兩個,下面的百戲,長樂公主便不感興趣了,直接翻到了主戲《相會》。

  盡管在《民聲報》上有連載,但折子上還是介紹了故事的前因,一條白蛇修煉成仙,為報千年前的恩情,攜侍女小青出山尋找恩人。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煙;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若是千年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

  長樂公主淡淡一笑,這詞雖是通俗,可讀起來朗朗上口,卻不知唱起來是個什么樣子。

  有些好奇,長樂公主抬頭問道:“小昭,這戲你看過排演吧,里面的歌曲好聽嘛?”

  “好聽呀!”小昭點著頭,放下手里的飲料,說道:“阿珂唱的最好,可惜她的眼睛看不見,不能演戲,只好讓別人唱了!

  長樂公主抿了下嘴角,說道:“哪天請阿珂到我府上,可方便?”

  小昭眨了下眼睛,說道:“公主殿下相請,肯定沒問題。等我先和阿珂說一聲,省得她不知道這事,再婉言回絕了!

  長樂公主有些疑惑,自己是什么身份,說個請字已是抬舉了?赊D念一想,阿珂是個盲女,可能會有些怪脾性,說不定就是不愿意進豪門呢!

  此時,外面的人聲更響了些,人來得更多了。但也沒過多長時間,表演時間就到了,座位上也是坐滿了觀眾。

  先有《民聲報》的造勢宣傳,再有戲院前些日子的普通歌舞表演鋪墊,對于這場首演的新戲,人們還是很期待的。

  當然,長安城里的閑人也多,唐時的風氣也開放,女人不象后面朝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王公貴族、富豪商賈有的女眷來得真是不少。

  叮咚一聲琴音,表演正式開始。舞臺兩側的樂隊奏起了一曲古樂,算是開場的標志,也讓喧嘩聲逐漸停止。

  一曲奏罷,阿珂身著淡綠色的衣裙,從側面緩緩走上舞臺。已是走得熟了,上了舞臺便不用人扶,大概是數著步子來到中央,轉身向著觀眾們躬身施禮。

  稍待幾瞬,悠揚的樂曲響了起來,先是古琴奏出如波濤翻涌的聲音,再是笛子和三弦的悠場,穩重的鼓點也響了起來,敲擊出不緊不緩的節奏。

  “滄海笑,滔滔兩岸潮……”阿珂展開歌喉,清越的聲音在空中飄裊回蕩。

  有人聽出了蒼涼廖落,有人聽出了豪情滿懷,有人聽出了逍遙快活,心境不同,人生不同,對歌曲的感懷和領悟也是迥然而異。

  長樂公主透過簾籠,看著臺上燈光聚焦下的阿珂,微笑著頜首。這嗓音,這歌聲,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小昭、晉陽、新城三個小家伙也安靜地聽著,那是她們的熟人和朋友,她們喜歡阿珂,也喜歡她的歌聲。

  歌聲一止,結尾的樂聲還在余音裊裊,阿珂躬身施禮,觀眾們才意識到演唱結束了。

  掌聲響了起來,開始還是幾個人,后來便是多數人。即便不知阿珂眼盲,不感懷欽佩她的自強不息,也會為這美妙的歌聲打動,為之喝彩。

  “阿珂,阿珂,阿珂——”小昭有節奏地叫著。

  兕子笑了兩聲,也跟著節奏叫,兩只小拳頭在胸前有節奏地起伏。

  “阿珂,阿珂,阿珂——”新城跳上了椅子,小腿曲伸,更加賣力。

  盡管三個小丫頭的聲音幾乎都被外面的喝彩和掌聲所掩蓋,但她們流露的真情卻無人能超過。

  難得的放縱開懷呀,長樂公主笑著鼓掌,也不去制止三個小女娃的雀躍喝彩。

  阿珂再次躬身謝幕,轉身走到舞臺邊上,已有丫環上前相迎,扶著她走下臺階。

  “聽說是個盲女,卻長得秀美,更是難得的好歌喉。 币粋包廂內,貴婦喝著自家帶來的八寶茶,頗有些期待地說道:“要是能收入咱家府中,該有多好!

  嘿嘿,旁邊的中年男子笑了兩聲,搖頭道:“娘子有所不知,很多人都有娘子這般的想法,可她不是樂籍,乃是良人,又豈能去做歌伎?”

  “這樣啊!”貴婦喝著茶,若有所思的盯著走下舞臺的阿珂背影。

  “此女還曾去九成宮為陛下和諸位貴人表演過,還被徐充容以義妹相稱。”中年男子說道:“聽說,她也拒絕了入教坊的邀請;始仪也荒苷惺眨灰f王公大臣了。”

  貴婦點了點頭,說道:“妾身也只是隨口說說,沒想到她卻有這等故事。嗯,又有表演了,是她的師父鄭大家呢!”

  鄭團團抱著琵琶款款上臺,躬身施禮后,在丫環放下的椅中坐好,靜氣凝神,拔動了琴弦。

  有如一聲飽含辛酸的嘆息,琵琶樂曲帶人們進入了憂傷而又意境深邃的樂曲中,全場皆靜,只有樂聲飄飛…….

  ……………

  長安戲院里的熱烈氣氛,遠在新安的徐齊霖是一點也沒感受到。他正忙于制造耐火磚,準備起高爐,引領大唐的冶煉新時代呢!

  沒辦法,沒人知道鋁釩土的作用,也沒人知道耐火磚的制造,也沒人知道建高爐、鼓熱風,以及焦炭,對于熔化鐵水的重要性。

  自世界各地發明人工冶鐵技術以來,直至20世紀70年代,人類都是處于廣義的鐵器時代,包括工業革命前的傳統鐵器時代,直至其后的后鐵器時代或鋼鐵時代。

  由于技術和材料的關系,早期的人工冶鐵技術主要包括煉鐵和煉鋼兩個重要環節。

  煉鐵過程大致為:用燃燒木柴、煤炭或木炭等燃料加熱以氧化鐵或硫化鐵為主的鐵礦石,達到足夠高的溫度后,燃料中的碳與鐵礦石中的氧或硫結合成氣體逸出,還原出鐵礦石中的鐵。

  由于還原出來的鐵中還殘留了鐵礦石中的硫、磷、硅等等,以及多余的碳等雜質。煉鐵獲得的產物被稱為生鐵,其性質脆而硬,通常并不適合直接使用。

  所以,煉鐵完畢后還要有個煉鋼的過程,也就是去除生鐵中的雜質和氧化物,以獲得潔凈和優良性能的鋼制品。

  從這個過程來分析,可以看出,古代由于爐子過熱或燃料比過大,可能會得到過液態生鐵,但絕不能象后世那樣大規模生產,甚至是從鐵直接變成鋼。

  很簡單,爐溫不夠,鐵的熔點大概需要一千五百度,在爐子、風力、燃料等沒有升級前,想要達到是很困難的。

  而在公元十世紀,中國開始把煤用于冶鐵;十六世紀開始使用焦炭;十七世紀出現了活塞式風箱鼓風技術。

  到了明朝,在《天工開物》中,便有了包含現代鋼鐵生產原理中最主要流程的描述,也就是用生鐵水直接澆鑄,以及拋撒造渣劑等技術。

  徐齊霖也不用太過高級,把冶煉技術提高近千年,那已經是驚天動地的變革,足以彪炳史冊了。

  一邊搞著大煉鋼鐵的各項準備工作,一邊等著朝廷對他奏報的回復,徐齊霖還要一邊讓勘探人員尋找石英石礦。

  造玻璃,那才是最大的財源。腓尼基人就是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種特制的爐子熔化,制成玻璃球,發了一筆大財。

  在后世,玻璃就是廉價的普通之物。但在歷史上,玻璃卻曾是最昂貴的材料之一,是可與黃金和寶石比肩的奢侈品,只有少數上層顯貴才能享用。


  (https://www.dzxsw.cc/book/70673/45188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