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忠成逆
“如府庫一時難下,而我軍又為了奪取府庫,將太子麾下殺戮太甚,恐怕太子將會怪罪下來,到時候也很難與之相處。
鄭成功手下部將陳澤則可惜道:“可憐我等兄弟,盡命喪于此,不能為之報仇。”
而鄭成功的麾下,也有一些人對鄭軍如此魯莽行事頗有微詞,其中就包括馬信。馬信原是臺州總兵,之后歸附了鄭成功,但仍自居大明之臣。這次鄭成功所謂“迎歸”太子,居心不良,甚至縱兵瓊州府,令其不喜。
馬信道:“都是大明同袍,何以自相殘殺,更遑論報仇一說?”
鄭成功看了一眼馬信,臉色明顯不愉。他看重馬信的能力,但是不喜有人如此頂撞他的看法。左右將領(lǐng)見狀,也都紛紛呵斥馬信,馬信沒辦法只能向鄭成功下跪請罪。
鄭成功生母是日本人,在六歲之前一直都跟隨母親居住在平戶藩。不知道是否有血緣和童年居住的經(jīng)歷,鄭成功的性格中有非常日本化的一面。他對于名聲看得極重,同時又御下極嚴(yán)。鄭成功此人有非常偏執(zhí)和極端的性格,經(jīng)常發(fā)生下屬惹怒他,他就殺死下屬,甚至殺死下屬一家的事情。
后來為清廷攻下臺灣的施瑯,就是因為跟鄭成功鬧矛盾,被鄭成功滅了全家滿門,這才死心塌地投靠清朝。支持鄭成功攻臺的部將楊成棟,因為克扣軍餉,鄭成功也順道滅了他滿門。這都體現(xiàn)了鄭成功對下屬要求極為嚴(yán)苛,甚至是到變態(tài)的地步。
鄭成功沒有直接斥責(zé)馬信,但決心回去再處理這個有二心的家伙。雖然征糧和搜刮并不太順利,但好歹白明修攻占瓊州之后,為了瓊州進一步發(fā)展,也留下了不少資金,鄭成功得之大喜,準(zhǔn)備就此離去。
不過就當(dāng)鄭軍準(zhǔn)備離開的時候,一艘鳥船抵達了海口,上面載的是帶著太子殿下斥令的使者。
這使者正是精通多國語言的外交官梁海晟,一直都在白明修的身邊辦事。
梁海晟見了鄭成功就跟沒有見到這個人一樣,沒有行禮,反倒是直接揭開了太子監(jiān)國令旨,念道:“傳太子監(jiān)國令旨,延平郡王鄭森受命從復(fù)國軍會師攻廣州而失期,孤未曾追究,如今鄭軍僭入瓊州府,妄占府城,擾民亂政,更逆襲守軍,造成死傷,實乃大逆不道之行。諭鄭森速速覲見孤認罪,爭取一個寬大,若執(zhí)迷不悟,那休怪孤不客氣了!
梁海晟收了令旨,神情淡然地對鄭成功說道:“延平郡王,殿下聞瓊州事變,已然從廣州領(lǐng)艦隊下南海,遣臣來此宣旨。臣有句私心之言與您說一下:殿下這次是很生氣了,您最好還是去跟他認罪,求殿下懲戒,興許殿下還能看在您過往功績上,從輕發(fā)落。但您要是梗著脖子跟殿下硬來,那反賊這個帽子就結(jié)結(jié)實實地扣在您腦袋上了。另外,別覺得您這鄭家海賊艦隊有什么了不起的,殿下的主力艦隊縱橫大洋,要滅你鄭家,喝杯茶、聽個曲兒的工夫而已!
鄭成功還未見過居然有如此狂妄之人,能這樣跟他講話,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怒不可遏。只是他礙于梁海晟的身份,并未發(fā)作,反倒是他的弟弟鄭襲大怒道:“這一定是個假使者,我軍才抵達瓊州不過兩三日工夫,太子遠在廣州,怎的就知曉了?而且還帶水師回返瓊州,都是假的,假的!”
說罷,便有鄭家士卒想要拔刀殺死梁海晟。鄭成功還是有些忌憚,沒有讓人動手,而是將梁海晟扣押了起來,他又看著梁海晟帶來的令旨,上面清楚地蓋著太子殿下的監(jiān)國大印,跟之前發(fā)給他會師的文書,用印是一樣的。
情況已經(jīng)崩壞到了讓鄭成功都覺得棘手的程度,他現(xiàn)在畢竟還自居明臣,這愣頭青一樣的太子監(jiān)國,居然半分面子都不給他這個延平郡王,一口咬定他是大逆不道的作亂,這么看跟反賊也沒差別了。
將自己一下子推到了明朝的對立面,這就讓鄭成功很尷尬了,這是一個都不舒服的境地。在鄭成功的眼里,自立于明清之外,比照朝鮮才是他最佳的選擇,原本的歷史中他死后,兒子鄭經(jīng)也確實是這么做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鄭家其實也不太在乎做不做中國人,分裂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朱慈煊,為何如此沒有氣度!”鄭成功心中格外惱怒。
這年頭讓任何一支軍隊去到一個州縣府城,秋毫無犯是絕不可能的,在鄭成功看來都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他的軍隊當(dāng)年在潮州漳州等地,也沒少干過屠殺當(dāng)?shù)厝说氖虑椤,F(xiàn)在卻被太子抓住痛腳,還“誣稱”他一個大明忠臣為反叛,這怎么都讓鄭成功無法接受了。
鄭家之前是尊隆武朝廷的,他這個國姓爺也是隆武給賜的,對于永歷一系,鄭成功本來認同度都不高。雖然從法統(tǒng)上來看,隆武和魯王監(jiān)國都是疏藩,其祖宗都是太祖之子,親緣已經(jīng)遠了。而永歷是萬歷的孫子,算是唯一的親藩了。
部將陳澤問鄭成功道:“王爺,是否備戰(zhàn)?”
這句話一出口,基本上就等于承認了剛才梁海晟的身份,不過鄭氏諸將都選擇性忽略這事了。
鄭成功沉吟片刻,說道:“整軍起航,本就打算返回承天府,不必顧忌其他。這大海之上,我鄭家水師何時怕過人?”
鄭襲也是嘲諷道:“兄長所言甚是,我瞧著是這個太子殿下患了失心瘋,偏要在海上挑戰(zhàn)我鄭家!
鄭成功眼中冷芒閃爍,用毒蛇一般的口吻說道:“如朱慈煊真的在海上,便一舉敗之,將其捕獲,將罪過推脫于他身邊的奸佞之臣,我鄭大木仍是大明忠臣、是清君側(cè)的救星。再者說,皇帝還是永歷,他一個十五歲的太子監(jiān)國,能有什么本事?恐怕本身也是被人利用。正好借此機會,撥亂反正!”
他已經(jīng)忘了,出發(fā)之前還對這位太子多有贊譽。
:。:
(https://www.dzxsw.cc/book/70517/38679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