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說個糧票的故事(2/4)
至于北方缺糧的事——何不食肉糜?
糧食不夠吃你們就吃肉嘛,肉從哪來,自己養雞養鴨養羊!
隨后,習通查看了一下同萌會各地的生產情況。
北美同萌會分散在十幾個地點,每個據點都開辟出少則5萬畝,多則10萬畝的良田,用來種植玉米、大豆、小麥。
他們種植的是習通改良過的作物種子,生命力比雜草更加頑強,如果雜草長在作物旁邊,絕對搶不到半點水肥,最終生長緩慢,再被搶了光照,不得不枯萎致死。
這些作物在環境適應方面堪稱變態,達到了物種入侵的水平,再配合多功能農用車,糧食產量看得印第安人目瞪口呆,看得白人殖民者瞠目結舌。
現在,唯一限制北美同萌會發展的就是時間。
發展的時間太短,開墾出的良田太少,播種的糧食也不多,還有就是,即便多功能農用車一天24小時不停地工作,耕種面積也十分有限,他們需要更多的車。
北美同萌會將收獲的糧食全都賣給了系統,換取游戲幣之后,購買更多的多功能農用車,開辟更多的農田,以求收獲更多的糧食,滾雪球一樣賺取更多游戲幣。
類似的還有南洋同萌會。
這里的水稻一年三熟甚至一年四熟,畝產將近2000斤——這個產量嚇壞了當地的華夏苗裔,要知道,以往一畝水稻頂多也就斤,最好的收成也絕對不超過500斤。
有了對比之后,南洋人立刻明白,以后在種地這方面,自己和仙家是沒得比了,這里的糧價絕對會跌到賤如沙土的地步。
更何況,仙家一直在開辟新的農田,那種會種地的仙家鐵牛越來越多,下一季的收獲絕對會翻好幾番。
澳洲同萌會和南美同萌會也都差不多。
這兩地礦產豐富,尤其是澳洲的煤鐵、智利的銅礦,都是露天富礦,所以,這兩地的同萌會在發展時會側重購買多功能采礦車和金屬精煉廠。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出售給系統的糧食也將近10萬噸。
看了一下自己庫存的300多萬噸糧食,習通覺得,清帝國那些囤積居奇的糧商要哭了。
習通知道,歷史上很多饑荒并非都是天災造成的,即便有天災的因素,也只是極小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微乎其微。
就像“湖廣熟、天下足”說的那樣,一個區域的糧食可以供給整個天下的食用,以清帝國遼闊的疆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怎么可能造成餓殍遍地、哀鴻遍野的慘劇。
人禍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賑災的銀子和糧食還沒送到災區就沒了九成,甚至一分不剩。
就算銀子到了災區,糧價暴漲十倍甚至百倍,以往能買十斤糧食的錢,現在連一塊饅頭都買不到。
更狠的是糧商們囤積居奇,給再多錢也不賣,直到把人們逼得走投無路,拿房屋土地換糧食,輕輕松松掠奪別人幾代人積攢的屋地錢財。
那些“李半村”、“黃半城”之類的狗大戶,十有八九是通過這種手段攢下的身家。
尋常百姓家都燒香拜佛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那些糧食商人恰恰相反,豐年他們無利可圖,災年才是他們的利市。
災禍越重,他們的利潤也就越大,所以,他們不惜人為制造災禍。
大災之年農民起義,流民攻打大戶人家哄搶糧食——不用憐憫,這些地主之家有一個算一個,沒有哪個真正良善,這種下場純粹是玩火自焚,咎由自取。
習通沒把事情做絕,讓葉依若以教廷的名義發布一則神諭,內容大致是勸告天下糧商平價售糧,以積攢功德,免遭業報。
有的糧商已經信仰了系統主神,所以對教廷言聽計從。
畢竟教皇都說了,平價售糧是積攢功德的事情,囤積居奇是要遭報應的。雖然錢重要,但觸怒了神仙,掙再多的錢又有什么用。
但那只是小糧商,更多的大糧商依舊我行我素,甚至派人暗中收買小糧商的糧食。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干囤積居奇的,早就把良心喂狗了。
這些大糧商們甚至出言嘲諷:教廷不是神仙么,那就讓他們變糧食出來啊。
同時,這些大糧商們都加強了自己糧倉的看守,安排人日夜巡視,甚至還求了僧道高人畫的驅鬼辟邪符篆貼在糧倉上,免得中了五鬼搬運術。
習通一直在關注著北方各省的災情。
黃河流域歷來水患嚴重,隔三差五黃河泛濫,農人顆粒無收,這里也是糧商們重點關注的區域。
今年黃河流域還算好,老天爺給臉沒鬧騰,然而,今年的糧荒比以往大災之年來的更快、更猛,更令人措手不及。
農民手中好歹還有點收成,挨到年尾不成問題,城鎮里那些每天買米買面的居民們第一個斷了炊。
外面的糧食剛運進來就被大糧商吃下,大糧商不出糧,底下的小糧商就沒貨可賣,一個個只能關門歇業。
糧店關門,其他吃食的價錢立刻猛躥。
打零工、賣力氣、做活的人忙了一天,卻發現掙的錢連一小把青菜都買不起,看著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和以淚洗面的婆娘,男人們眼睛中都浮現出濃重的陰霾。
他們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年紀大的人立刻想起了上次遭災時的經歷。
關心糧食和蔬菜成了城鎮居民每天必做的事情,皇帝下了圣旨,禁止囤積居奇,令糧商們開倉出糧,責令各地官員嚴查,屯糧者殺無赦。
然而,沒什么卵用,大糧商們對皇帝的圣旨不屑一顧。
教廷也發了神諭,一個月里連續發了三道,倒是比圣旨更有用,至少一些良心不算壞的糧商迷途知返。
然而,杯水車薪。
流入市場的糧食就像潑在沙漠里的水,轉眼就沒了蹤影。
富裕人家還好,家里有下蛋的老母雞,有留著過年的肥豬,殺了之后還能撐一撐,那些一貧如洗家徒四壁的就只能啃草根樹皮,啃完之后就只能吃觀音土了。
這是大糧商們夢寐以求的場景。
到了這個地步,死人是必然的,而且會死很多很多,在死亡的威脅下,那些活著的人會想明白究竟是錢財土地重要還是糧食重要。
然而這時候,教廷又發布一則神諭——仙家開始出售一種名為糧票的東西,各地神殿和安利號均可購買。
(https://www.dzxsw.cc/book/70477/452033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