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忘緣入太玄
楊不惠見眾人看向自己,只能硬著頭皮說道:“鑒光尚有黑色,只現于典籍中,現世難見,蕭衍亦算是通過了鑒驗,不過以后修行如何也只看個人因緣造化罷了。”
聽他這么說,蕭衍懸著的心終是放下了,內心猜想此事多半與那卷空畫有關聯,只是眼下不方便言說。
“鑒靈池所鑒不同,不過代表體內先天之氣多寡,多則雖占優勢,然修行之路漫長悠遠,各有緣法,未嘗不可后來居上,最終能走到何等境地,卻并不是眼下結果所能判別的。”
“多謝執事教誨。”眾人皆稱謝。
夏顏此刻也不禁扯住蕭衍袖子甩起來說道:“衍哥兒,我們成啦!”
見此余下眾人都是放松下來笑逐言開,“好了,莫要胡鬧了,以后你我便以師兄弟相稱吧,自入道途,日后不可再做孩童心性了。”說完蕭衍不忘拍拍夏顏的腦袋。
二人自小就認識,蕭衍長其五歲,年幼雙親逝世后便再無親人,受夏顏家照拂頗多,也一直把夏顏當作親弟弟。
“今日事畢,稍后會有人帶你們在附近院落歇下,等明日剩余人等試煉結束后,于初六辰時在此匯合,宗門對你們自由安排。”言罷楊執事對身邊道童吩咐幾句便轉身離去。
“那韓玉也算是一飛沖天了,不過既然修行是逆天行事,縱使天資不及他,自身也當爭先向前,不過身上這卷綢布應是有所來歷,也不知是福是禍,不管了,唯有先強大自身方能探究其他。”一路上蕭衍內心感慨萬千。其余眾人也帶著各種心思回屋睡去。
諸人所在院落住著本次新入門的弟子,加上蕭衍一行人約莫二十來人。
一夜無事,次日在院中偶見化龍淵方向有各色鑒靈光沖天而起,應是又有人通過鑒驗成功入門。隨著鑒靈池方向重歸于靜,這次試煉便徹底結束了,三年后才會再次接納新人。
又是一夜后,天光破曉之時院內有鐘磬之聲響起,眾人紛紛起身,收拾妥當后去往化龍淵畔。
遠遠瞥見一人身著普通弟子袍服,身背長劍,立于化龍淵岸邊高石上,此情此景看上去端是豐神俊朗。
待人齊至后那人才開口說道:“諸位師弟師妹,在下承知殿周逸,今日特來此向諸位交代入門一應事物。”
“本門所處范圍稱之為太玄境,頭頂所見浮空群島為太虛天,掌門修行之所在太虛天玄霄宮內。
另有三殿兩閣三山二峰,三殿為除魔殿、寂元殿和承知殿,除魔殿專司整個太玄境守御及除魔衛道之職,寂元殿內多為宗門長老修持之地。承知殿為渡法傳功之所,也是我等日后求知修行常去之處。
兩閣為藏經閣和天工閣,藏經閣內藏浩瀚宗卷,各類神通功法,天工閣為宗門煉器之所,專鑄法寶兵器。
另有法界山持拿宗門律令規束上下所有同門。靈谷山司植藥煉丹之職。伏威山則是養獸御獸之地。
以上所說也并非全部,往后在宗門內的日子久了,你們自能窺得全貌。最后要提的便是我等弟子日常住處了。
宗門上下人境弟子居忘緣峰,地境弟子居朝真峰,兩峰位于拾歲山頂峰之后。而地境以上則可在太虛天引陣造島單獨開辟洞府。”
說至此處,周逸特意停頓了一下,似是知道眾人要發問。
蕭衍不禁問道:“敢問周師兄,何謂人境,又何為地境?”
聽罷周逸繼續說道:“我知諸位心有疑問,但涉關修行就不在此言說了,等日后前往承知殿就能明白一切了。眼下我們先談其他吧。”
諸人略感失望,但聽周逸繼續說下去又很快將此拋之腦后。
“身后飛瀑之上便是拾歲山頂峰,上有觀息院,主持忘緣、朝真兩峰一應事物。而眼前云坪兩側心齋和功善二院分別是同門交易補濟之所和宗門派發任務的地方。”
眾人望向面前高逾百丈的瀑布,有人問道:“周師兄,我們尚未修行,不知道如何才能攀渡上去?”
似早料到有此一問,周逸旋即一掐法訣,當下可見一玄奧文字從手訣中激射水中,僅僅片刻之后就見一群龍魚破水而出,擺尾游動間漸漸靠近岸邊。
“淵中龍魚可助我等飛渡此處,諸位都上來吧。”言罷周逸飛躍至魚背,龍魚隨即展開雙鰭,似兩扇藍色透明的飛翅,隱約可見皮下根骨脈絡,翅展后騰空而起懸于水面上回望眾人。
見此眾人欣喜不已,飛天遁地實為凡人所想之極。都已不是第一次接觸龍魚了,于是紛紛上前,各自選定龍魚。
“落龍瀑上便是觀息院了,各位師弟師妹,隨我來吧。”言畢當先駕馭龍魚飛渡而上,眾人緊隨其后。
沖破水霧之后豁然開朗,只見上方遙掛一道彩虹,半空中幾行仙鶴穿入云層中,亦可見若流星般的遁光在遙遠天穹往來飛遁,天光之下依舊燦若流螢。
“來日我必將憑自身之力飛渡寰宇,好好見識一下這方天地的廣闊。”見次情景蕭衍暗暗立誓。
之前在底下看不真切,此刻到了近前才發現,瀑布邊緣凌空懸停著一排石臺,龍魚至此都放慢速度,緩緩靠近。
“龍魚之力只能到此了,本門一直有傳言,若是飛過這道石臺關隘,便可魚化成龍。想來應是好事者編排的吧,一直以來也未曾見過有龍魚翻渡成功。”周逸此刻已躍下魚背,立足平臺上等候,回身對眾人言說道。
“此處景色當得起曠世仙景,只是這么高,回望卻看不清來路了。不知我再下山時是何年月了。”蕭衍望向身后遠處不由說道。
夏顏聽罷接道:“師兄,也不知爹娘和大哥此刻如何了,我有些想他們了。”
“等日后修道有成,我陪你一起回家看看吧。”
“嗯!一言為定!”
“太虛天有玉津渡,此處有望鄉渡,聽諸位師兄說,待我等修持功行到后,站在此處憑目力便可回望家鄉。我輩修道人從紅塵中來,不可覺高人一等,修道人既得'人'字,便不可絕情斷念,偶爾回望紅塵,不至迷失本來。”周逸望著遠方嚴肅說道。
聽聞此言,眾人都站在石臺邊,腳下是百丈深淵,回望來路,遠空云塵渺渺,思鄉之余又不免升起萬丈豪情。
(https://www.dzxsw.cc/book/70252249/70763293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