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德州會戰-暗斗
何苦集團的文臣首魁是哪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多數人也不過是在兩個人之間搖擺,不是朱沃便是葛隆。參贊軍務首推朱沃,治理地方當選葛隆,何苦麾下的文臣,好像便是以這二人馬首是瞻,但這只是何苦以及他小兄弟們的看法,文官們內部可不這么想。
李延升為代表的青年文臣勢力最近很突出,但他們只是小字輩,將來或許很有前途,但眼下想成為文臣集團領袖,顯然還是嫩了點。而且他們這些人,都不是科甲正途出身,全是何苦臨時挺上來的,底蘊上也和老字輩的人比不了。所以雖然他們風頭頗勁,在許多領域的表現都很搶眼,但也只能是給老人們打打下手,熬一熬資歷而已。
拋開這些小朋友,能角逐首魁寶座的,便是都是何苦的老熟人了。朱沃和葛隆是首選,但在正統文官眼里看來,他們倆的缺陷都很明顯。朱沃是追隨何苦時間最久的文臣,起家的班底人員,前期守護后方,后期贊劃軍務,也算勞苦功高。但是朱沃的出身不過秀才而已,學識比較有限,身邊的幾個心腹人,也就是新晉上來的一些年輕人,根本無力領導整個文臣集團。
葛隆的出身比朱沃強一點,但也只是個舉人,正統文官們一樣瞧不起他。而且葛隆雖然是何苦起家的重要出資人,在地方有一定的根基,但是他的門下故舊,大部分都在軍方,或者是地方的中下層,上得了臺面的人非常少。
朱沃和葛隆還有一個重大的缺陷,那就是他倆在崇禎年間都沒有官職,眼下雖然呼風喚雨的權利不小,但也只是何苦的私人幕僚而已,根本不算正經的官員。何苦若是直接任命他們為幕府長史,便等于是從平民直接升為丞相,跨越實在太大,也難以服眾。
何苦封王回來便在打仗,軍事體制有了些變化,行政體制卻還是在湊合。朱沃曾經提議過建設行政體系,但何苦根本沒那個閑心,只能等打完了仗再說。現在信藩轄地的所有文官都知道行政體系要變,但卻遲遲沒有動作,他們可就要動些小心思了。何苦沒想到朱沃、葛隆他們身上的問題,文官們可全都想到了,然后一些自問有實力競爭一下的人便跳了出來。
除了朱沃、葛隆和一些小字輩,何苦麾下能夠撐場面的文官,便只有以知府銜巡撫淮安、兗州諸地的戴憲明,以知府銜協理登萊的閆云鶴,暫委知府銜巡撫青州、濟南的周亮工,以及暫委知府王汝濟。他們幾個的履歷比朱沃、葛隆好的多,雖然追隨何苦的時間還短,但是原來的地方官都是支持他們,可謂是勢力巨大。而且他們不需要像朱沃和葛隆那樣的明爭,幾個人私信里對了一下話頭,便很和平的推選出了老大。
周亮工原本只是個知縣,王汝濟則只是個典史,他倆現在面上也叫府尊,享受的也是知府待遇,但不過是何苦暫委的而已,正統品級還是很低。兩人雖然各有功績,但是在正統文官中的威望遠不及戴憲明和閆云鶴,自然乖乖的退出了競爭。
講資歷、論品級,閆云鶴都不輸于戴憲明,但是信藩的事,不能只看你過去怎么樣,還能說說你對何苦的貢獻,以及在何苦心目中的地位。閆云鶴在這一塊吃了大虧,他當初與何苦可是沒輕鬧騰,即便被何苦軟禁在萊州,他也一句軟話沒說過。何苦很佩服他的氣節,但對于他并沒有太多的好感。而且因為閆云鶴是在何苦獲封信王之后才臣服的,根本沒什么時間表現,他對信藩的貢獻幾乎為零。
何苦占據登州的時候,戴憲明也對抗過,可是他對抗的不激烈,后來投降的也很徹底,所以何苦對他印象還不壞。后續戴憲明治理地方、推進改革成績突出,在何苦橫掃登萊的過程中,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文治武功可謂都有功勞。何苦前往淮安的時候,只帶了兩個重要文臣,一個是朱沃,另一個便是他。這從某種意義上理解,便等于戴憲明,已經有了和朱沃、葛隆分庭抗禮的資格。
而且戴憲明在登萊的勢力也不小,何苦基業草創的時候,用的有品級的文官,幾乎全部出自戴憲明的麾下。戴憲明和這些下屬之間的關系,原來可能就那么回事,但是當勢力急速發展,他們開始在新的利益團體里混飯吃的時候,這些下屬自然會主動團結在他的周圍。這些人之前替何苦治理登萊,現在何苦地盤大了,他們又作為接收大員去了兗州、濟南、東昌等地,地方官員都和他們接觸,自然也全都成了他們的人。
戴憲明在這方面的優勢,朱沃、葛隆、周亮工等人全都和他比不了。閆云鶴照理是能和他較量一下的,可是他命不好。阿巴泰攻入山東的時候,萊州損失極大,地方官員凋零殆盡,根本沒有人能去為他沖鋒陷陣。所以一番溝通過后,戴憲明便被推選為文官集團的老大,成了歸順文官,對抗朱沃、葛隆這些起家派的帶頭人。
戴憲明是給推選出來了,但是如何對抗朱沃和葛隆,還真是件煩心事。畢竟最高權力在何苦手里,他想任命誰就任命誰,如何打動何苦才是最為關鍵的。戴憲明正愁的犯困呢!左懋第這個大枕頭就來了。戴憲明熱情的接待了左懋第,并問明白了他們的來意之后,差點沒樂背過氣去,有此一事,他足以壓制朱沃和葛隆了。
左懋第使團北上的主體很明確,那就是推行史可法與馬世英商量出來的“借虜平寇”策略,他們要前往北京與清廷談判。但是有一點很詭異,那就是這次談判沒有低價,南*京對于是割地借兵,還是厚款借兵,根本沒個準主意,甚至連劃江而治這種混賬想法都有過。戴憲明用腳后跟想都知道這些人是扯淡,何苦百分之一萬不會接受這種事,他便要借這事做一做文章。
戴憲明盛情挽留左懋第等人在淮安留了三天,借此時間派快馬卻聯絡了一下李延升。李延升是登州本地豪族,自然和戴憲明更加親厚,所以他不但說了前線的軍情,連何苦的一些想法都透露給了戴憲明。
弄清了何苦那邊的情況,戴憲明的膽子可就肥了。他馬上找到馬承忠,要求馬承忠調兵扣押了朝廷送給吳三桂的十萬石精米和船隊,并立即扣押左懋第使團。馬承忠對于扣押糧船一事很配合,但是對扣押使團,則表示愛莫能助。老馬心里明鏡一樣,戴憲明是要借使團做文章上位,他可不會給戴憲明當槍使。扣押糧船一事,他有便宜占,出事了還可以賴給戴憲明頂缸。但是扣押使團這種得罪南*京的事,他可就不插手了。
老馬耍滑頭,戴憲明很郁悶,但好在他也有點弄動用的武力。淮安除了馬承忠的淮安衛,還有五百警察部隊呢!這幫人的主業便是配合地方行政,自然可以接受地方政府的虛線管理。所以當糧船被扣,左懋第來找戴憲明理論的時候,三百警察突然包圍了驛站,左懋第等人全給軟禁了起來。
(https://www.dzxsw.cc/book/70251112/282829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