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韓老二走了
朱常淓出任監國后,先搞了一批人事任命,想先把自己的班底建起來,同時確保余杭地區的安全。他任命浙江巡撫張秉貞為兵部尚書,以嘉湖道吳克孝接任巡撫,以潞王府曾長史為監軍御史前往方國安營,發兵分守千秋嶺、獨松關、四安鎮等處。又以翰林簡討屠象美兼兵科,監閣部兵往蘇州同總兵王之仁堵遏清軍南下道路,令御馬監太監李國翰、司禮監太監高起潛扼防平望。
多鐸占領南*京之后,一方面要分兵追擊朱由崧,一方面要防備江北的張南,對于浙江一線并未發起攻勢,江浙的形式還是非常好的。南*京淪陷之后,浙江、江西等地的官紳也都在行動,原兵部尚書張國維、右庶子楊廷麟、江西巡撫李永茂等人紛紛召募義兵,開始準備抗擊清軍入侵。
“克復之業,早有同心,皆喁喁引領以待。殿下誠得黃鋮一麾,應期畢集,上清鐘山之塵,次復燕京之業,以仰附鱗翼,傳世無疆!”黃道周便看到了江南的無限希望,所以他力勸朱常淓不要只看到馬士英、阮大鋮等掌握的少數兵力,要對防守浙江充滿信心,同時他也力勸朱常淓馬上稱帝,好使群臣百官有所瞻依。
黃道周是東林黨,不過他比較務實,還算是能做些實事的人,但是東林黨的許多毛病也能在他身上找到。黃道周進看到了浙江、江西等地義軍大量云集的盛況,卻忽略了這些義軍的水平,他們沒有經受過良好的訓練,裝備水平也非常低劣,讓他們去迎戰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除了送死,真的很難有其他結果。打仗這種事是要拼實力的,江南地區的確民心可用,但只憑豪情萬丈是辦不了實事的。
南*京的清軍遲遲不動,黃道周便天真的以為清軍是戰力不足,不敢過于深入江南,實際卻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清軍千里奔襲而來,沿途又收編了大批的降兵,他們也需要休息和整編,停在南*京的多鐸其實一直是在消化近期收編的戰力。而且清軍遲遲沒有對浙江動手,真正的原因還是為了防備信藩各部。
長江對岸的張南一直在靜靜的看著多鐸,鬼知道他是永遠不動了,還是準備在關鍵節點給多鐸致命一擊。張南就如同一柄利劍,時刻懸在多鐸的頭頂,多鐸沒有萬全之策,怎么敢輕易活動。而且杭州也不是那么好打的,黃道周眼中的義軍雄師,多鐸根本無所謂,可是松江一帶的韓宋,多鐸不得不顧忌。
韓宋是信藩的二號人物,凌駕于信藩所有戰將之上,馬承忠雖然覺得韓宋的水平也就一般,但也對韓宋非常的忌憚。韓宋這樣的重量級人物,他出鎮江南僅帶兩萬部隊,那這兩萬人絕對是信藩精銳中的精銳,甚至可能比何苦的親衛隊還猛。多鐸覺得馬承忠這樣的信藩三流部隊都不錯了,這個精銳中的精銳,他怎么可能不顧忌,不湊個二三十萬人,他也不敢去浙江找不自在啊!
多鐸為什么不敢繼續向浙江進兵,整個杭州府只有馬士英看得清楚,可惜他已經無法有效的制衡多鐸了。潞王朱常芳監國,代表著弘光一朝被全面否定,東林黨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國家都這樣了,黨爭的輸贏其實已經無所謂,但是潞王監國還得罪死了信藩。何苦作為朱由崧的親弟弟不能監國,不鬧出內戰來就不錯了,信藩的兵馬根本不可能為了保護潞王政權而出力。沒有了信藩兵馬的保護,單靠方國安、王之仁那點實力,潞王政權根本就不可能保全。
“割江南四郡求和吧!江南民心可用,但我們需要時間整訓!”馬士英給潞王出了個靠譜的主意,多鐸的人馬要消化,大明的內部也需要重新整合。
“好!”朱常淓被黃道周說的有點豪情萬丈,但是他也害怕!這義軍聽著人不少,真的打起來,估計也是不靠譜。
求和爭取時間這一計,不算是什么餿主意,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否則便只能等死。不過使臣的人選,定的是真心不好,居然是素有活秦檜之稱老派漢奸陳洪范。這孫子早就里通外國了,左懋第去北京的時候,他就沒少壞事,這次去南*京,居然還是他領銜,馬世英也真是瞎了眼了。
陳洪范走了沒兩天,馬士英便接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嘉興、松江一帶的韓宋所部,突然放棄了全部轄地,整軍撤到了江北。韓宋當初拿下搶地盤,在松江和嘉興都是下了大力氣的,甚至還和嘉興的駐軍打了許久,這次突然把兩府之地都扔了不要,實在是太過離奇。韓宋除了把一部分歸順了他的官吏,以及一些想離開故土避難的百姓用海船運往了臺灣、呂宋之外,什么都沒有帶走,兩府的府庫都原封不動的留在了原地。
“到底出了什么事,韓宋為什么要突然撤走?”馬士英都快瘋了,韓宋興兵來打杭州他都能理解,韓宋拍屁股走人,他可就怎么也想不明白了。
“前日黃道周給潞王殿下出的主意,殿下傳旨讓韓宋移防常州一帶防御清軍,而且還向登州傳旨讓信王殿下派兵增援朝廷。韓宋把傳旨的使者給打了出來,然后便開始遷移百姓,搬遷已畢,他整軍北返崇明了。”阮大鋮還真就知道消息,潞王朱常芳干的真是漂亮。
東林黨的腦子里,一直存在一些讀書人的幻覺,比如君權至高無上,人人皆該誓死效忠什么的。黃道周便認為潞王朱常芳有太后懿旨加持,又有群臣公議推舉,絕對是名分已正,信藩何苦就該無條件的服從朱常淓,否則便是叛逆,就會為天下聲討。然而事實很殘酷,使者根本沒有面見何苦的機會,從韓宋開始,信藩就表達了對潞監國的不屑。
馬士英知道潞王的行為肯定激怒了信藩,但是韓宋不吵不鬧,卻自己離開了江南,馬士英可就看不懂了。馬士英是文臣,所以他看不懂韓宋的舉動,統兵多年的多鐸可就看的很明白了。江南之地對于信藩來說等于孤懸在外,而且還牽扯到江南亂七八糟的官紳勢力,對于以北方人為主的信藩來說,防守統治起來根本就是信藩的負擔。韓宋北撤,便等于壯士斷腕,直接把不良資產給扔了。
淮安、揚州、徐州、宿州等江北、河南地方,全都可以與信藩的山東本土連成一片,大家有都是北方人,統治防守起來都方便,絕不會有南方說話都聽不明白的尷尬情況。韓宋被撤,便是為了加強信藩對于淮揚地區的控制,同時做好了一旦多鐸北上,兩軍在長江流域決戰的準備。
“十五叔,江北軍報,明信王委任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韓宋兼任江淮提督,總領揚州、淮安、宿州、徐州、歸德諸地軍務!”尼堪給多鐸送上最大的好消息,韓宋不僅北撤了,而且他還不準備回浙江了。
“嗯!張南所部有什么動作?”隱患去了一個,但是多鐸更擔心近處的張南。
“張南所部主力撤回了揚州駐扎,但北岸留守兵力也在萬人以上。他們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馬承忠去看過了,他分析張南可能是在對我軍回師揚州做準備!”尼堪嘴里今天都是好消息。
“出兵杭州!”多鐸的眼睛馬上就亮了起來。
(https://www.dzxsw.cc/book/70251112/282828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