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袁耀分隊追曹操
且說兩軍一直對峙兩月有余,一日甘寧巡查而歸,忽得拿住一個曹軍探子。一番盤問得知此時曹軍兵糧不足,而中原亦不乏揭竿而起者,曹操已欲退兵回到許昌穩(wěn)定局勢。
袁耀得此消息忙召集眾將道:“今甘寧將軍拿住曹軍探子,得知曹操欲退兵北歸,不知諸位以為此消息可信否?”
陸遜聞言當(dāng)先道:“若論常理, 曹操此時退兵,也合預(yù)期。只是曹操用兵老辣,我恐此乃曹賊之計也!”
李定國聞言卻道:“豈能因噎廢食?不如等到曹操退兵之時,分兵兩路前去攻打曹軍。若有埋伏,兩路也好有個照應(yīng)。”
袁耀聞言點頭道:“定國所言有理,機不可失,當(dāng)分兵兩路追擊曹軍!”
及至三日之后,有探子來報曹軍退兵,袁耀急令陸遜、甘寧、潘璋、丁奉、徐盛、盧俊義、梅乾一路,自己親領(lǐng)李定國、劉文秀、秦明、林沖、虎牙、虎印為一路,各領(lǐng)半數(shù)兵馬追擊曹軍。
袁耀這路直直追擊曹軍后方,為首將領(lǐng)五千兵馬當(dāng)中大書旗號“天猛星霹靂火秦明”。未及半日已追上曹軍大隊。
曹操回首見著秦明領(lǐng)軍追來便道:“這秦明當(dāng)日便是領(lǐng)鐵騎沖我大軍二人其中一個。此人威猛,不可小看。哪位將軍愿意迎戰(zhàn)?”
當(dāng)先閃出一員將背負寶劍同曹操請戰(zhàn)道:“末將常從丞相背負寶劍,今愿前往,挫敵鋒銳!”
曹操打眼望去,此人正是是夏侯恩是也!曹操平日多讓夏侯恩替自己背負寶劍青鋼劍,今日聽得夏侯恩請戰(zhàn),曹操壯之,便與之五千軍馬,教迎頭截戰(zhàn)。
夏侯恩引軍迎上,正逢秦明揮舞狼牙棒殺來,于是拔出青鋼劍,上前攔住。兩邊也不打話,就兵對兵將對將排開廝殺。
秦明見著眼前夏侯恩笑道:“劍是好劍,可惜人卻不行!”說罷舉棒朝夏侯恩打去。戰(zhàn)不過三合, 夏侯恩已遮攔不住,撥馬便要敗走。
曹操見夏侯恩不敵,連忙又遣張遼領(lǐng)五千人去援夏侯恩。秦明正待追趕,忽然又有一將閃出,提刀攔住秦明面前道:“雁門張文遠在此,敵將怎敢張狂?”
秦明聞言哈哈大笑:“原來是那呂布的部將,果然學(xué)到故主本領(lǐng),如今又跟了曹賊。前番我軍大勝,汝怎不再學(xué)學(xué)那呂布,再來投我家陛下?”
張遼聽得袁耀先辱自己,又辱呂布,登時又急又怒,提刀便同秦明拼命。秦明見著也是絲毫不讓,抬起狼牙棒與張遼纏斗起來。
二人一個梁山馬軍五虎將,一個曹操五子良將之首,具是勇冠三軍之輩,刀棒交纏起來,直斗至五十合不分勝負。
此時袁耀大軍趕上,見秦明正與張遼廝殺,麾下兵馬也與曹兵戰(zhàn)至一處,又派虎牙、虎印領(lǐng)本部蠻兵去助秦明。
曹操自在中軍, 聽見南面鼓噪大作, 一隊蠻兵,披發(fā)赤體,手舞大刀鋼叉,俱沖涌上來。曹操恐怕有失,急忙又遣文聘、于禁引軍五千,前往增援。
卻說蠻兵里面,頭間兩個大將,碧眼劍眉,口如喋血,一個手提托天三股叉,一個執(zhí)一對銅瓜荷荷大叫,辟頭亂打。蠻軍雖少,卻是人人彪悍,結(jié)成陣仗,卻也可與曹兵戰(zhàn)的有來有回。
曹操見袁軍兇猛,急急鳴金收兵,繼續(xù)往北退走。張遼聽見鳴金之聲,怒瞪秦明一眼,往北敗走,于禁、文聘二人亦引曹軍卷甲而去。
秦明方戰(zhàn)在興頭上,看見曹軍忽退,忙指揮兵馬追上。虎牙、虎印二人見著曹軍敗退,亦不疑有詐,忙領(lǐng)著本部蠻兵向前追殺。
袁耀聽聞前方曹軍敗退,林沖、虎牙、虎印等人已各領(lǐng)兵馬追擊,擔(dān)心眾人有失,便讓部下兵馬次第起隊,相掩而去。
李定國聞言皺眉道:“回陛下,曹操退的如此詭異,只怕前方有詐,不可追擊。我軍若是妄動,只怕正中下懷。”
袁耀聞言道:“只是幾位將軍已追擊而去,我若按兵不動,豈不前后分離,令秦明將軍及二位番王孤軍深入?”
李定國聞言登時啞口無言,袁耀便先讓劉文秀引兵殿后,親引大軍追擊。卻說前面秦明追擊曹軍,正逢文聘、于禁二人斷后。
二人走走停停,文聘與秦明每次交手不過四五合便轉(zhuǎn)頭便走。走不過幾里,便又回頭與秦明交戰(zhàn),還時不時回頭又放幾箭,只把秦明撩撥的心頭火起,恨不得趕上去好一陣廝殺。
追了二十余里,忽然曹軍大隊駐足聽下,但見前面旌旗招揚,鼓點雷動,大軍穿梭運轉(zhuǎn),排成陣勢。前隊二十四面儀仗兩邊分開,大旗書“大漢丞相魏公曹操”字樣。旗下一人,身長七尺,細眼長髯,渾身玄甲,手提倚天劍,正是曹孟德也。
兩邊軍馬排開,放過于禁、文聘二人,卻是攔住秦明。秦明看了曹操,大喜道:“拿住曹賊,可頂一千員上將了!”
說罷拍馬弄棒,直沖而去。曹操身邊,早有張遼按捺不住,胯下戰(zhàn)馬好似離弦之箭,飛奔而出,直取秦明道:“方才辱我,今日定叫你知我寶刀厲害!”
秦明見著又是張遼,冷笑一身便舉棒迎著。二人圈馬大戰(zhàn),團團又戰(zhàn)了五十余合,背后袁耀大軍趕到。
袁耀望見曹操,提劍直指曹操道:“若擒曹操,則天下可定。如今曹操正在眼前,諸君當(dāng)舍生奮進,誓殺曹賊!”說罷便教擂鼓,全軍進擊。
一旁李定國道:“敵情不明,不可冒動。”袁耀聞言反駁道:“大敵便在眼前,如何不動!”于是親拔腰間寶劍,揮展令旗。
林沖一馬當(dāng)先,直撲曹操旗下,背后眾將各引軍馬,洶涌而進。曹操左右曹軍,一邊抵擋,一邊后退,袁軍推鋒必進,寸步不放。
兩軍且戰(zhàn)且走,又過數(shù)里,李定國又勸道:“今曹操未戰(zhàn)多時,尚有余力便往后退走,料想必定有詐。陛下不可再追。”
袁耀此時也冷靜下來,聞言點頭道:“說的是也,當(dāng)急令兵馬駐足……”
(https://www.dzxsw.cc/book/69238838/7073832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