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張任定計襲涪城
且說劉璋后方兩路援兵趕到,張任連忙出城接見,兩邊各自訴說一番,這便討論起戰(zhàn)事。
張任當(dāng)先道:“我與劉備鏖戰(zhàn)多日,前番雖戰(zhàn)退劉備,自家兵馬折損頗多,嚴(yán)顏、吳蘭兩位將軍一死一被擒, 皆我之過也。龐將軍之才,勝我十倍,今有龐將軍到來,大耳賊不足為慮。還請龐將軍臨陣都督軍事,某亦愿聽從龐將軍指揮。”
龐羲聞言連聲道:“張都督萬萬不可。劉備此獠征戰(zhàn)二十載,曹操亦不敢居其前,其用兵之能, 豈有虛哉?且其手下關(guān)羽、張飛、趙云等將皆勇冠三軍之人, 諸葛亮、法正、徐庶多能謀善斷之士, 若無張都督之能,豈能與劉備周旋如此之久?”
吹完張任之后,龐羲話鋒又一轉(zhuǎn)道:“我知張都督怕你我二人皆是都督,互相號令不得,如秦末章邯、王離之故事,這才愿主動交出兵權(quán)。只是如今大敵當(dāng)前,還望都督以大局為重!”
聽得龐羲之言,張任心中大動,一把拉起龐羲之手道:“得君如此信任,豈敢不從?”說罷,又拔劍斫案道:“某不破大耳賊,猶如此案!”
諸將聽得張任之言,皆抱拳道:“愿從張都督吩咐!”
且說張任這邊方才整合好了部眾,劉備這邊卻是喜憂參半。之前一戰(zhàn)差點攻破雒城,雖然最終還是退走,卻也殺上不少川兵,正面還擒了嚴(yán)顏。而趙云一路雖然中了埋伏, 卻是斬了敵將吳蘭,張任經(jīng)此一戰(zhàn),也是元氣大傷。
不過接著又有探子來報,成都方面劉璋又發(fā)兩路援兵,已分抵雒縣,綿竹二處。這么一來,敵軍不減反增,自然讓劉備心中憂愁。于是劉備急忙召集眾將,商議如何應(yīng)對。
待到眾人齊聚,劉備先道:“如今可否乘雒城守軍新敗,而川兵援軍初到之機(jī),一股作氣,攻破雒城?”
誰知一旁諸葛亮當(dāng)即答道:“主公萬萬不可!雒城地勢險要,張任又頗知機(jī)謀。若是全軍去攻,士力疲乏,反被他以逸待勞,乘虛襲擊,到時我軍前難敵川兵, 后又有張魯,必然失敗。”
聽得諸葛亮說的恐怖,劉備便問道:“那該如何是好?”
諸葛亮略微思索一陣答道:“雒城南下, 可繞路先攻綿竹!那綿竹在我軍左翼,我每攻打雒縣,總顧慮他牽制其后。不如先行攻克,此其一也。我攻打綿竹,張任必然頃力來救,如此我乘機(jī)反客為主,坐地迎戰(zhàn),此其二也。”
劉備聽了大喜道:“既然如此,全憑軍師安排。”諸葛亮聞言點頭,當(dāng)即下令:“關(guān)羽、魏延、陳到三人聽令!”三將聞言齊出。
諸葛亮又吩咐道:“便著你三人引軍馬一萬,前往攻打綿竹。這綿竹城池堅固,守軍頗多,要攻打下來也不容易。只需要把聲勢作大,擺出長遠(yuǎn)架勢。務(wù)須體恤士力。”
說完諸葛亮停了一停又道:“此戰(zhàn)云長將軍為主將。”接著扭頭看向一旁法正又道:“請法孝直為監(jiān)軍同去。”
法正聞言當(dāng)即出列道:“遵軍師將令。”
于是四人引副將十員,兵馬萬余,直趨綿竹。到了綿竹城,扎下聯(lián)營十余里,聲勢浩大。每日輪番出來挑戰(zhàn)。
綿竹將李嚴(yán),本欲出戰(zhàn),費詩勸道:“劉備軍氣勢正盛,兼之關(guān)羽、魏延皆名將也,貿(mào)然出擊,恐怕有失。不如閉城堅守,一面遣人去雒城請張都督救援。待他銳氣耗盡,內(nèi)外夾擊,可大獲全勝也。”
李嚴(yán)、費觀深以為然,于是閉門不出,一邊飛報雒城。張任在雒城,忽然接到綿竹急報,召集眾將商議。
雷銅道:“劉備屢攻雒城不下,懾于都督威名,所以轉(zhuǎn)去攻打綿竹。以末將看來,應(yīng)當(dāng)趕緊出兵綿竹,與李正方將軍內(nèi)外夾擊。”
張任微微一笑,看劉璝道:“將軍以為如何?”劉璝道:“諸葛亮詭計多端,我看這攻打綿竹,必然有詐。八成是暗伏軍馬,要乘我救援綿竹之時,反攻我雒城。”
鄧賢附和道:“如此,則決不可輕出。”劉湘亦在旁問道:“只是若不去救援,萬一綿竹失陷,如何是好?”
張任道:“各位說得都是高見,不過在下已有一番看法。這諸葛亮用兵多有詭謀,大張旗鼓攻打綿竹,其實為誘我出兵增援,他好伏兵,不是搶我雒城,便是于路截殺我主力,無論哪種,總之是有備的。”
鄧賢聽到這里便捧哏道:“那都督以為如何是好?”
張任聞言呵呵一笑道:“我卻有一策,假作救援綿竹,一面在雒城嚴(yán)密防守,一面卻走劍閣小路,去抄襲他的涪城!
彼要攻打綿竹,又要安排與我決戰(zhàn),涪城必然空虛,我從劍閣小路迂回,一舉攻占,則劉備縱有十萬大軍,也當(dāng)成無根之木,早晚必亡!”
眾將聞言齊道:“都督妙計!”
于是張任便分派眾人道:“劉璝將軍請在此守城。多安排馬步暗哨,在兩條路上布置,若彼有軍馬來,便準(zhǔn)備接戰(zhàn),務(wù)必保全城池。”劉璝上前接令道:“遵都督令。”
接著張任又道:“鄧賢將軍明日引五千軍馬,大張聲勢,偽作往綿竹去的。到了三岔口便駐扎下來,每日只往綿竹方向虛張。若有不對,即刻退入城里!”鄧賢聽了道聲:“遵令!”便退了下去。
最后張任又同其余諸將道:“其余眾位將軍,便與我同領(lǐng)主力,明日上劍閣小道迂回,直取涪城!”
眾將齊聲唱了個“諾!”,張任解去軍議。一切安排停當(dāng)后,張任即下令當(dāng)晚殺牛宰羊,全軍飽餐一頓,次日大早,張任、劉湘、雷銅、龐羲等引一萬五千精兵,上了劍閣小路,向涪城挺進(jìn)。
蜀道崎嶇難行,張任一行走了兩日半,尚未走完。直到第三日下午申時,才到涪城下。遠(yuǎn)遠(yuǎn)望見城上有稀疏幾個守兵,旗幟歪斜,毫無防備。張任心中大喜,將手中槍一招,便下令道:“全軍將士,隨我搶城!”
(https://www.dzxsw.cc/book/69238838/70665856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