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侯府假千金 > 第115章 準備進京

第115章 準備進京


又是一年豐收時。

        今年風調雨順,地里的莊稼都長得很好。

        一個個玉米棒子像胖娃娃似的立在玉米桿上,看著就喜人;田里的水稻沉甸甸的,壓彎了稻桿;就是地里的紅薯,也是一根藤蔓帶著一大串。

        再加上如今的養殖事業。

        整個杏花村,只要勤勞肯干的人家,就沒有兜里缺錢的。

        這一年,謝元琇十七歲。

        這個年紀的姑娘,在這個朝廷已經算是老姑娘了。

        對于謝元琇的情況,不僅王氏著急,杏花村的大部分人都為她著急,話里話外都是打探她想要嫁個什么樣的人家。

        偏偏無論周圍的人怎么著急,謝元琇都是老神在在的。

        但凡有媒人上門,謝元琇就避開,更是跟直接跟王氏說她還不想嫁人。

        最后,王氏急了,直接問道:"那你想要嫁個什么樣的?"

        謝元琇無奈,只得和王氏透露一些消息,"娘,您就別操心了,女兒已經有喜歡的人了,這些年不嫁人只是因為我說了我要滿十八歲再嫁。"

        "真的?那人是誰?是不是那位沈公子?"

        不怪王氏立刻想到了燕王,實在是女兒這兩年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里,就連門都不愛出,就算出去也是去縣里買東西或者是給家里的生意尋找買主。

        一年前家里養的牛羊可以賣了,是女兒特地出門一趟,給大家尋找買主的。再然后就是女兒教大家學會制作羊毛線和毛衣之后,帶著村里的年輕人出門去推銷。

        之后,若非必要,女兒都很少出門了,所以王氏想來想去,只有那位沈公子最有可能是女兒的心上人了。

        更可疑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上門給女兒送信。

        王氏雖然沒問,但是她感覺那信就是那位謝公子寫的。

        謝元琇點頭,"就是他。"

        "他……女兒呀,那沈公子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來的,他家里人能看得上咱們嗎?"王氏遲疑了一會兒,還是說道,"而且沈公子年紀也不小了吧?他家里……他真的沒有妻兒嗎?"

        不怪王氏這么想。

        燕王當初上門的時候,王氏就覺得他年紀不小了,如今又過了兩年,她覺得以燕王那邊年紀,家里應該有妻有子了的。

        她生怕自己女兒一時腦子發熱,遇到喜歡的人,就什么也不顧,一股腦陷進去,害了自己的后半輩子。

        覺察到王氏的擔憂,謝元琇有些哭笑不得,"娘,您看我是那糊涂的人嗎?若是他真的有了妻子,我又怎會答應她。"

        王氏輕輕拍了女兒一下,"你還笑,我這不是擔心你嗎?"

        謝元琇摟住王氏的胳膊,笑道:"娘,您放心吧,你女兒我可不是吃素的,還沒人能欺負我呢,就算是沈公子也不行。"

        見女兒十分鎮定,王氏將信將疑,又道:"那他家里人怎么說?"

        "娘,您放心吧,他既然想娶您女兒,自然會將障礙擺平的。"

        見王氏仍舊想說什么,謝元琇打斷了她,"好了娘,您還是快去給我們收拾東西吧,我和康哥兒可是要在京城住上十天半個月呢。"

        王氏立刻被謝元琇帶偏了話題,"你們真的要去這么早?"

        謝元琇:"早些去也好,正好讓康哥兒熟悉熟悉環境,再說了,那是咱們自家的房子,也沒什么不方便的。"

        是的,謝元琇早在兩年前就在京城買下了一個院子。

        不大,只有兩進,而且是在考場旁邊。

        謝元琇十五歲那年,謝承康就下場考試。

        謝承康就是眾人口中的天才少年,還未上學之前就有大哥謝承安教導,進度已經趕超大部分的讀書人了。

        只上了學堂一年,謝承康就開始下場,從縣試、府試、到院試,謝承康都是案首,成為了一名秀才。

        這事當時在臨安縣可謂是造成了一時的轟動。

        十三歲的秀才,而且還是僅僅上了一年學堂就考出這樣的成績,讓謝承康成了臨安縣的名人。

        就算是現在,人們說起謝承康還是忍不住稱贊。

        成了秀才后,謝承康并沒有繼續考,而是沉淀下來,繼續學習。

        謝元琇不缺銀子,只要謝承康想要的書,她都給他買下。

        就算是市面上難以找到的書籍,她也通過燕王那里給找來。

        甚至燕王還給推薦了一個已經致仕的翰林院官員。

        老大人姓林,致仕前是翰林院的侍讀,也是狀元及第。

        只是林大人為人耿直,不知變通,所以到致仕也只是一名正六品的侍讀。

        但是其學問卻是頂好的。

        林大人本就是京城人士,致仕后也沒離開京城,所以謝元琇之所以在京城買宅子,也是為了讓謝承康更好地跟林大人讀書。

        但是林大人年紀大了,謝承康并不是每天都跟他學習,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臨安縣的學堂上學的,只是每七日去向林大人請教問題。

        經過快兩年的學習,林大人覺得謝承康十分聰慧,而且能吃苦,已經可以下場試試了,讓他參加今年的鄉試。

        臨安縣并沒有鄉試的考點,又因為屬于京城,所以謝承康需要去京城參加考試。

        謝元琇這次和謝承康早點過去,也是謝承康的意思,他還想去跟林大人取取經。

        王氏知道這是為了兒子好,沒有說什么。

        只是……

        "真的不用娘跟著嗎?"王氏問,"要不我還是一起跟著去吧,我還能幫忙洗衣做飯呢。"

        謝元琇:"娘,您要是走了,我爹和樂哥兒怎么辦?別忘了,樂哥兒也馬上要考秀才了呢,您不得留下照顧他呀?"

        王氏現在已經成了杏花村甚至周圍村子的所有婦人最羨慕的對象了。

        大兒子在軍營里步步高升,現在已經是個小將軍了。

        當然,小將軍的說法是杏花村那批去參軍的少年回來后說的。

        那批參軍的三十二人,有大半的人回來了。

        當然,都是帶著傷回來的。

        但比起丟了性命,帶著傷回來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也不知是杏花村的人運氣好還是什么,三十二個人至今沒有人丟失性命,最嚴重的就是缺胳膊少腿。

        還留在軍中的十個人都有一些品級,但升得最快的就是謝承安,如今是正五品的武德將軍。


  (https://www.dzxsw.cc/book/69154451/3303784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