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脫困
話說呂仲明被關在囚車之中,一路南下,從遼東歸入中原,急行軍也得將近半月,楊廣心急如焚,早就把那“祥瑞”拋在腦后。呂仲明雖一身仙力被悉數封住,卻依舊身體底子好,也漸好轉起來。大軍又一路朝南,所過之地,氣候暖和了不少,呂仲明終于撿回了半條性命,每天坐在囚車里嘶啦嘶啦地抽鼻涕。
有人拿了餅過來他就吃,有水就喝,呂仲明雖初來咋到就吃了個巨大的虧,人卻不傻,初時渾渾噩噩的幾日一過,便開始漸漸想起來了。玄門,金光,佛掌……呂仲明想起這事時,當即氣不打一處來。
法寶也沒帶,落在通天教主那兒了,只期望誰發現了快點給送過來。老爸給的龍鱗也被皇帝拿了去……呂仲明簡直要氣死了。玄門那一下佛掌他記得清清楚楚,是一種封印術。不僅封印自己的能力,多半還要封住自己靈智。幸虧有龍鱗護體,才不至于把前事都給忘了。
要怎么把龍鱗拿回來……才能召喚老爸救命,此物至關重要。呂仲明在囚車里盤算了好幾天,試著動用仙術,卻發現一身神獸之力盡數被那卍字佛印封著,每當他催動神獸之力時,脖上的卍字符文便亮起光芒。自己使力越強,符印之力也就越強,封得滴水不漏,連個三味真火訣都使不了。
呂仲明不住哀嘆小爺此命休矣!
“大哥。”呂仲明朝一個士兵道:“我要撒尿。”
士兵們便原地休息,用繩索把呂仲明牽出來,讓他到路邊去小解,他們押送呂仲明的隊伍已經與急行軍的大部隊相距甚遠。入關之后,這一隊三十人的任務,就是把他送到大興去,找個地方關起來。
呂仲明一邊尿尿一邊想著要怎么逃跑,現在等爹來救明顯是不現實的,說不定呂布與麒麟連自己遭了這劫都不知道,必須設法自救。
隊伍也樂得原地休息一會,偷偷懶,大家都在感嘆日子不好混,糧餉不發,呂仲明看了他們一眼,自覺地又回到了囚車上去。如此數日,正當呂仲明的脫身計劃成型時,兵士們碰上了一伙山賊。
那夜伸手不見五指,數名押送他的士兵正在烤火取暖,倏然間樹林內殺出一伙人,亂箭四射,呂仲明瞬間躺下,一陣喊打喊殺過后,場面亂七八糟,箭矢射死了七個人,剩下的兵一哄而散。
“逃啊——”
“追!”有人吼道。
士兵們逃進樹林,不少人撞上了樹,孰料對方在樹林里還有絆馬索等埋伏,于是開始了新一輪的喊打喊殺,呂仲明見自己躲過箭矢了,忙把手上繩索在釘于木欄上的箭簇上吃力磨斷,馬上從囚牢里伸出一只手來,在附近摸來摸去,拉起一名士兵的手,摸到那尸體的腰間,翻到鑰匙。
打開囚牢的一剎那,脖子衣領一緊,被一個彪型壯漢提了起來。
“你是什么人?”那壯漢道。
火把在呂仲明面前晃來晃去,晃得他睜不開眼,呂仲明看到他手里的鋼刀,答道:“有話好說,我也……我是……我是無辜的!”
眾人一臉詫異,有人搜完尸體,說:“老大,只有一點碎銀兩,沒了。”
“媽的。”那壯漢不屑地吐了口痰,看得呂仲明喉頭一緊:“把這小子帶上,走!”
呂仲明被抓了上馬,剛剛解開的雙手又被捆了起來,不由得大嘆命苦,一路顛簸,朝山寨里去。
遠處火光明晃晃地,蔓了半邊天幕,數人駐馬警覺。
“不好!官狗來襲寨子了!”有人驚慌道,不少人就想策馬逃跑,那壯漢吼道:“怕什么!隨我沖!”
壯漢抽出鋼刀,帶著一群山賊,沖向了山寨下,呂仲明駭得大喊:“你們要打仗別捎上我啊啊啊!”
“放我下來!”
兩方人馬殺聲震天,混戰于一處,乃是張須陀軍與王薄的叛軍在章丘決戰。
王薄作《無向遼東浪死歌》后聲威大振,一時間天下叛軍四起,朝廷焦頭爛額,楊廣親自下令,先平王薄。于是王薄遭到隋軍連番打壓后,從長白山轉戰山東,沿途大肆掠奪,終于在章丘對上了隋朝老將張須陀。
這夜張須陀派兵偷襲王薄部下一寨,參戰人數足有上萬。呂仲明苦不堪言,坐在馬后,隨著那壯漢一路殺進了戰陣,沒幾個回合,壯漢便被一槍捅下馬來。眼看那一槍就要到面前,呂仲明下意識一閃,抬起雙手,槍頭恰好從手上繩間穿過,繩索斷成兩截,呂仲明大呼僥幸,抓起馬韁,吼道:“駕——!”
戰場一片混亂,烽煙四起,呂仲明也辨不出方向,才沖出去些許,馬蹄便即一絆,將他朝前甩飛出去!
“啊——”
呂仲明摔在另一個人身后,那將士正在縱馬疾馳,不料背后突然多了個人,嚇了一跳,轉身就是一式肘錘,呂仲明下意識抬手,一掌抵住他肘錘,借著馬匹疾轉之力化去勁道,那武將大驚,反手拔出腰間匕首,呂仲明忙道:“不好意思!你別管我!”
那武將轉身一匕抹來,兩人同騎一馬,呂仲明在他身后手腕格擋,再劃圈,消去力道,嘴上喊道:“我不是敵人!”
那人看模樣正是朝廷官兵,見呂仲明臟兮兮的,卻不似山賊打扮,兩人在馬背上拆招過招,偏生連出數招都奈何不得他,當即沒了他辦法,同時為呂仲明這身手也暗自心驚。
“你是什么人!”那武將吼道。
武將中氣十足,一吼之下呂仲明險些被吼聾,怒道:“聲音輕點!我是路過打醬油的!”
武將朝他吼道:“快下去!正打仗呢!湊什么熱鬧!”
這時間駿馬已穿過了大半個戰場,呂仲明道:“你不停下來我怎么下去!”
武將只得勒住馬,呂仲明求之不得,踉蹌下馬,還摔了一跤。
大火席卷了整個山頭,呂仲明不辨方向就朝山里沖,武將又吼道:“那邊是山賊的窩!燒起來了!”
呂仲明意識到了,轉身換了個方向,朝他揮手道:“謝了!大俠!你去忙你的吧!”
武將:“……”
呂仲明終于逃出生天,然而雖然自由了,戰場上卻極其危險,到處都是無分敵我的奔馬亂沖亂撞,滿地死人,他先是揀了把刀別在腰間,朝著遠離火的地方跑。
奈何濃煙陣陣,一會有人殺過來,一會有人殺過去的,一旦有人舉著武器喊打喊殺,呂仲明便馬上機智地躺下,裝死。聽到有馬蹄聲過來就瞬間彈起來,繼續跑路。
如此沒頭沒腦地跑了一夜,終于找到了大路,呂仲明扶著樹喘氣,只覺快虛脫了。
“吁——”呂仲明如釋重負,出了口氣,左右看看,接下來去哪?
這是什么鬼地方。
連匹馬也沒有,呂仲明本想找匹無主戰馬,卻發現但凡主人戰死,戰馬都會自己跑走,想必是認路回營了。被捆了這么多天,頭暈腳軟的,只得揀根木頭,拄著在路上走。
這下怎么辦?
呂仲明想起臨來時通天教主的吩咐,隋唐這地兒,是有人接應的,還打好了招呼。首先就是闡教的文殊普賢倆真人,但據說都投敵……不,皈依佛祖了,萬一玄門內那一掌就是什么尼拍過來的,現在去找文殊普賢,多半會自投羅網。不行,祖師爺爺似乎還交代了,在初唐有兩個人,可以去找。一個是秦瓊,另一個叫尉遲什么的……
于是呂仲明決定,先去找秦瓊。
走到日上三竿時,遠方塵土飛揚,又有一隊人過來。
呂仲明現在對人多的群體已成驚弓之鳥,生怕又把自己抓了去,忙躲到一棵樹后不敢露面。不料經過的那隊人恰好是打了勝仗的官兵們,由一名武將帶頭,要回營去。
那武將路過時沒來由地駐馬,呂仲明登時心中一凜。認出那人正是先前戰場上亂七八糟廝拼時,被自己落在身后馬上,嚇了一跳的男人。兵士們都在戰場中被熏得滿臉黑灰,分不出彼此,但呂仲明能從盔甲上認出那武將。
武將臉上污臟,轉過頭時卻雙目明亮,眉目俊朗,摘下頭盔后,一臉臟兮兮的血污之氣,更添硬漢氣場。看那模樣,不過是十五六歲上下,與呂仲明差不多年紀。然而飽經戰事,血氣凜然。
“怎么又是你?”那武將發現了躲在樹后的呂仲明。
呂仲明無奈只好出來,心道眼睛真厲害。只得走出來與其對視。
只見那男人劍眉皓目,一身正氣,鼻梁高挺,甚是英俊,嘴唇溫潤,微微上揚,渾不似尋常行軍從伍的兵痞,與手下憊懶模樣形成明顯對比。雖臉上污臟,卻絲毫不掩其俊朗之色。
武將:“姓甚名誰?何方人士?”
呂仲明未曾判斷此人身份,不敢貿然作答,便準備隨便胡謅個名字,然而一時搜腸刮肚,卻想不起給自己取什么名,恰好這時滿腦袋都是秦瓊秦瓊的,便隨口道:
“我叫秦瓊。”
武將:“…………………………”
武將要上前,卻被手下勸住,手下道:“千戶,快點回去,別跟這小子一般見識了。”
武將難以置信道:“你也叫秦瓊?!!”
呂仲明一看那武將的反應,就知自己口中那個叫秦瓊的,說不定是個大人物。轉念間有了主意,答道:“對啊,我叫秦瓊。秦瓊的秦,秦瓊的瓊。怎么?你還認識誰叫這名字?”
所有人五官抽搐,面面相覷。
武將的神情尤其詭異,答道:“我也叫秦瓊。秦瓊字叔寶。”
呂仲明:“……”
三秒后,呂仲明大叫道:“我終于找到你了!”
說著便把拐杖扔了朝秦瓊奔去,冷不防那名喚秦瓊的武將一聲吼:“你想做什么!”
“我……其實不叫秦瓊。”呂仲明道:“我叫呂仲明,教主給你打過招呼了嗎?”
秦瓊:“???”
所有人奇怪地看著呂仲明,小聲交談道:“這小子是個瘋子罷。”
呂仲明站著不動,觀秦瓊表現,居然不知道自己名字!教主這不是坑爹么!
然而秦瓊駐馬而立,似乎是在腦海中仔細搜索,再望向呂仲明的目光,已有所不同。
“想起來了么?”呂仲明道:“再仔細想想?”
秦瓊道:“你是從北方過來的?”
“對對!”呂仲明道:“我剛穿越過來,不小心穿到你們皇帝的軍營里去了……”呂仲明馬上將來時的事說了,聽得一群人色變,各自小聲議論。
“千戶,抓到這人,會不會是大功一件?”
秦瓊掃視眾人一眼,部將便不吭聲。
末了秦瓊道:“跟我走。”
呂仲明猶豫良久,打量秦瓊片刻,秦瓊一擺手中武器,詢問地看著他,呂仲明磨磨蹭蹭過去,便上了秦瓊的馬,依舊坐在馬后,被秦瓊帶回營地去。
呂仲明道:“你知道我的名字?”
秦瓊道:“不知道,待會進了軍營別胡亂說話。”
呂仲明收斂心神,總覺得秦瓊一定知道什么內情,又問道:“你會不會仙術?我得給我爹寫封信,可我一身仙力都沒了……”
秦瓊淡淡答道:“不會。”
當天夜晚,遠隔千里之外的大興城內,大興善寺深院,一盞青燈,一尊千手千眼觀音像。
一名中年僧人容貌清雍,禮佛誦經,及至門外有客前來,卻是個清秀書生,書生一振雙袖,以手合十,腕上系著一圈佛珠。
那僧人以錘輕敲銅缽,當的一聲清音,在殿內繚繞。
書生抬頭看觀音,僧人卻停了誦經,沉聲道:“善無畏大師。”
“金剛智大師。”書生笑吟吟地與那僧人合十見禮,過去坐在蒲團上,僧人問道:“靈寶天尊派來的使者,如今還查不見下落?”
書生道:“玄門內,金龍之子被無量壽佛一掌,將神力與靈智悉數封印住,落下凡間后不知所蹤。”
僧人緩緩點頭,若有所思,書生又道:“流落人間,一時也尋不得,我看不如……”
“不可掉以輕心。”金剛智提醒道:“龍皇之子神力非是尋常神獸可比,我佛以大憐憫之心封其靈智,但終究是權宜之計,以其自身修為,假以時日,定可自行解開,回想起往事種種。說不定不過數日,那孩子便當恢復記憶,如此一來……”
那名喚善無畏的書生笑道:“若是想起了,便想起罷,一切隨緣,可不是正好么?那孩子不過十五六歲,秉靈寶天尊之命來了初唐,一人崎嶇艱難,實在令人于心不忍。我佛慈悲,想必也不會去為難一個少年。”
金剛智沉聲道:“以金鰲島靈寶天尊之能,何至于讓一個年方十五六的神獸前來初唐,作這無謂的功夫?善無畏,我知你當年曾在昆侖山,身為昆侖十二仙之一,不愿與截教之人起爭端……”
善無畏一哂道:“菩薩過慮了。除卻你我,闡教還有不少人在尋他,元始天尊下落不明,昆侖十二仙散了近半,赤精子,廣成子,太乙真人一眾游歷海外,真正擔心那孩子下落的,別忘了……還有嘉祥寺的那兩位,以及燃燈前輩。”
說畢,善無畏抬眼看著金剛智。
金剛智嘆了口氣,答道:“我佛慈悲,卻也是無可奈何。如今凡間亂世,眾仙佛都不愿輕易露面,那少年又不知輕重,若貿貿然施展神力,只怕……”
善無畏笑笑道:“只怕靈寶天尊,為的也是這事。那孩子所來,勢必打破僵局,說不定還能找到元始天尊的下落。況且我方有金蟬子在,后續如何,也是難說。”
金剛智沉吟許久,答道:“以金蟬子之力,就怕難以解去兩百年后的滅佛之危,李家以老子為道統,須得從根源堵上這場災禍,更不能任金龍流落世間,否則無法朝金鰲島交代。”
善無畏道:“既然菩薩如此堅持,我這就去尋找。”
“我這就去告知地藏菩薩。”金剛智雙手合十,朝善無畏施禮,善無畏回禮,金剛智又道:“有勞菩薩費心了,若不將此事解決,待得李家執掌天下后,只怕麻煩會越來越多。務必在那孩子想起前,將他找到。”
善無畏點頭,轉身離去,離去前又看了一眼殿上的千手觀音。
夜,嘉祥寺燈火昏暗,吉藏法師摘下斗笠,朝殿內的另外一名僧人,一名小和尚略一點頭。
“沒找著。”吉藏前去洗手,其中一名僧人對一個小和尚道:“這位是吉藏法師,吉藏。吉藏,晚飯在灶臺里給你熱著。”
那小和尚雙手合十,朝吉藏行禮。
“你來找法朗大師做什么?”吉藏前去洗手,擦手。
“修佛。”那小和尚答道。
“學佛現在不流行了。”吉藏唏噓道,拿了倆饅頭坐下,朝小和尚道:“修佛也成不了佛。不如煉丹,飛升快點。”
“我不想成佛。”小和尚道。
“修佛卻不想成佛?”吉藏倒是有點意外,笑道。
“求知。”小和尚答道:“師父說,人人心中自有佛性,求知時能得大歡喜,大愿心,是最接近佛的境界。”
吉藏看了法朗一眼,法朗莞爾一笑,答道:“以法朗之才,當不了你的師父,你我平輩相稱即可。”
小和尚點點頭,吉藏發現了不對,與法朗交換眼色,法朗微微點頭,吉藏喃喃道:“搞不好你還真能成佛……”
小和尚莫名其妙,看著吉藏,吉藏便岔開了話題,朝法朗道:“不知通天教主吩咐了他什么,小仲明剛過來,就找不著人了,多半是落在那白耗子營里。也不愿出來見。我以釋尊之名請楊廣讓仲明出面,楊廣卻瞞著我,隋家終究氣數未盡,不好強要人,恐怕違了天道。”
法朗道:“玄奘,幫我將右邊架子上第三排的茶具取來。”
玄奘起身去拿茶葉,吉藏又道:“我在回來的路上見了燃燈一面,燃燈問過士兵,也道楊廣將仲明帶到大興去了。”
法朗臉色微微一變,吉藏道:“慈航眼下還在大興,若能與仲明見上面,倒還好說,就是另外那位,委實不好對付……”
法朗沉吟片刻,而后道:“紙里包不住火,大興那兩位,遲早也會知道的,人間天子能耐有限,扣不住他。仲明自出生起便未有劫數,拖得太久,反而不好,教主將他送回此地,想必也是一片苦心。”罷了,隨他去罷。”
吉藏道:“不能不管,仲明年方十六,一身驚天動地的神獸之力,金龍又護子心切,不知給了他什么法寶,上次去金鰲島拜謁教主時,十件開天辟地的神器都在后山,封神之戰后,截教又將天地間不少靈物收了去,萬一仲明沒輕沒重,將一身法寶亂放亂扔……只怕連佛祖都不是對手。”
法朗道:“這些想必靈寶天尊都有其考量。你擔心仲明亂來,還不如擔心元始天尊與老子俱不知所蹤那事……”
吉藏:“老君化胡的內情,只有當時跟隨他的燃燈心中清楚。但每每提及此事時,燃燈俱避而不談。萬一通天教主親自駕臨……”
法朗哂道:“截教在封神之戰時便走了,我猜他也不會回來,頂多派個人來探個風聲,看看元始天尊究竟出了什么事。畢竟三清之中就剩靈寶天尊了,過問幾句道家一脈存亡,也屬尋常。”
吉藏還有話想說,那名喚玄奘的小和尚卻回來了,吉藏一身風塵仆仆,便起身去洗澡,法朗則若有所思,坐著喝茶。
章丘城內,隋軍大營,張須陀面前。
呂仲明坐著,打量張須陀,秦瓊一抱拳,正要開口,卻被張須陀目光壓了回去。幾名部下帶著刀與箭過來,躬身道:“將軍,我們在福隆山下樹林里找到了死者,確實是被山賊所襲,還有破爛的囚車。穿的是征北大軍的服飾。”
張須陀看過武器,呂仲明知道自己乘坐的囚車被找到了,心里有點不安,生怕把他又按照皇帝的命令給抓回大興去,然而自己也要從楊廣那里索回龍鱗,當真是好生糾結。他看了秦瓊一眼,秦瓊卻以眼神示意呂仲明稍安。
“將軍。”一名參贊在張須陀耳畔小聲道:“楊玄感起兵作亂,陛下在遼東抓住此人,并吩咐押送回宮中,這少年會不會是楊素的孫兒?”
張須陀聲若洪鐘,反問道:“怎可能?!他自言姓呂,又非高麗人,若是楊家逆臣,落在陛下手里,怎會不帶著上前線去,太也無稽。”
參贊臉色不太好看,張須陀又朝呂仲明道:“你說你忘了前事,老夫是信的,先前戰場上脫困,也已證明,然陛下之命不可違……”
“我……先不想回去。”呂仲明道。
張須陀看著呂仲明,說:“陛下吩咐讓你回皇宮中,怎可不回去?!”
“我又沒有做錯事。”呂仲明道:“為什么要把我關起來。”
張須陀哭笑不得,說:“以陛下脾氣,想必不會難為于你,待你到了大興,朝他分說明白,也就是了……”
秦瓊朝呂仲明使了個眼色,又向張須陀道:“師父。”
“我軍正在交戰。”秦瓊如是說:“現在押送他上路,只恐沿途多有閃失。”
這話提醒了張須陀,如今天下不太平,自己領地也就罷了,難保一路上不出差錯。張須陀考慮良久,不得不道:“也是,照你說該當如何?”
秦瓊道:“不如將他留在軍營中,待回報軍情時,由弟子帶去大興。”
張須陀稍一沉吟便道:“也罷,就依你所言。”
秦瓊帶著呂仲明出來,呂仲明問道:“那老人家是你師父?”
秦瓊道:“別多說,跟我走。”
秦瓊將呂仲明帶到自己房中,隨手把門關上,皺眉道:“隔墻有耳,這個道理都不懂?”
呂仲明似懂非懂,見秦瓊有點生氣,便問:“是不是我在路上碰著你時,說了些話,被人聽了去,轉告你師父了?”
秦瓊點頭,目光復雜地注視著呂仲明。問道:“你家住何方?你爹姓呂?”
呂仲明在榻上坐下,說:“是這樣的……”
呂仲明尋思半晌,卻打住了話頭,問道:“你一定知道我會來找你,是么?”
“猜的。“秦瓊答道,徑自坐下,摘下頭盔,脫了戰甲,一身肌肉白皙糾結,以濕布擦拭全身。先前臟兮兮的一身,現在用布一抹,臉上黑灰洗干凈,赫然是個俊朗至極的少年。
秦瓊眉如劍,目如星,眉眼間帶著一點凜然戰意,坐姿一絲不茍,可見平素里持身甚正,嚴以律己。
當兵的人最難磨練的正是這點氣質,呂仲明不知道為何,便從秦瓊身上找到了恍若自己父親的那種可靠感,呂布昔年也是身經百戰過來的,那種洗練之氣與少年郎的魅力,不由得令呂仲明心生親近。
兩人在帳內靜默無言,呂仲明只看著秦瓊,從小在金鰲島中所認識的仙人,身上都有股不食人間煙火,傷春悲秋,流連忘返的仙氣。說白了大家都是一副沒睡醒成天也不知道想干嘛的頹廢氣息。除了自己兩個老爸之外,鮮有像秦瓊這樣,一臉認真的人。
如今見得,便被秦瓊吸引住,看了他許久,情不自禁對他有好感,便友好地笑了笑。
秦瓊:“?”
呂仲明忙擺手道:“沒什么。”
過得片刻,外頭兵士送了吃的進來,剛打完勝仗,有酒有肉,有餅,秦瓊便道:“先吃罷。”
呂仲明心道這頓還算將就,起碼比路上吃的干餅好,肚子又早已餓得前胸貼后背,秦瓊只是看著呂仲明吃,問道:“你認識仙人?”
呂仲明道:“我就是仙人。”
秦瓊道:“你是仙人?難怪看你不似尋常人。邙山上有一位云游仙師,曾經向我提起過你,你認識么?”
說到這里,呂仲明心中一凜,大約猜到了教主是怎么給秦瓊“打招呼”的了,秦瓊見他臉色有異,卻不追問,只認真看著呂仲明。
“那位仙師傳授我無極棍三式,又告知來日將有一人前來尋我,姓呂,雖不知名誰,但名中定然與明光有關。”
呂仲明聽到這話時,險些被噎著,秦瓊把水放在他面前,又道:
“囑咐待我來日得遇此人,須得好好照顧他。”
(https://www.dzxsw.cc/book/67959/40187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