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唐三藏,下輩子娶我可好?
第187章 唐三藏,下輩子娶我可好?
“反響很不錯嘛,果然佛門清規、僧人女色這些因素搭配在一起,還是很能引起眾人興趣的嘛。”
云天青摸了摸下巴,感受著暴增的本源點,雖然遠不如之前《斗戰神》上傳播出來的多,但也比得上日常兩集的《仙劍奇俠傳》所提供的本源點了。
“既然如此,趁熱打鐵,再來第二彈!”
心念動間,便再次通過【青骨君】上傳了第二個唐三藏與女兒國女王的視頻剪輯:
“【愿你天寒多添衣,取經路上莫掛念。】
西游女兒國,圣僧與女兒國國王,第二彈。”
經過上一個唐三藏與女兒國女王視頻的發酵,關注【青骨君】這個視頻主的奇夢網絡用戶已經飆升至五億多用戶。
大部分奇夢網絡用戶對于【青骨君】剩下兩個唐三藏與女兒國女王的視頻還是蠻興趣的,所以在【青骨君】的視頻發布之后,一時間,有四億多在線的奇夢網絡用戶收到關注視頻主的消息推送通知。
單是看到‘愿你天寒多添衣,取經路上莫掛念’這個標題,眾人就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紛紛點了該視頻。
視頻中的女兒國女王和唐三藏再次換了一個人,與第一個視頻中三十如花,雍容華貴,風情萬種的女兒國女王相比,這第二個女兒國女王則是更加年輕,二八年華,清雅秀麗的同時,眼中帶著幾分天真爛漫。
第二個視頻中的唐三藏也更加年輕,同樣年不過二十。目如朗星,僧衣如雪,神情溫文,風采瀟瀟。全身上下,看似一塵不染,如自九天之上垂云而下。
那一日,煙雨迷蒙中,少年僧人泛著一頁扁舟,自遠方而來,誤入女兒國境。
那一日,山林蔥蔥中,少女女王駕著一只麋鹿,于森林中走出,至湖邊飲水。
煙波浩渺上,白衣僧人與年少女王,四目相對。
僅此一眼,年少的女王便怦然心動,一見鐘情。
心動,于是便行動。
年少的女王,站在湖邊,看著扁舟上的白衣少僧,面帶笑意,語出驚人:
“我喜歡你。”
白衣少僧看著面前如山間精靈般天真爛漫可愛的少女,在第一次見面便說出‘我喜歡你’四字。心中如遭雷擊,一個不穩,頓時掉下了湖中。
少女見此一驚,沒有任何猶豫,便跳入了湖中。
但是卻忘了自己并不會游泳,反而還是少年僧人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將她救了上來。
“咳咳咳,”少女不斷地咳嗽,終于緩過氣來。看著自己身邊的少年僧人,眸帶星輝,嬌憨道:
“我喜歡你,你當我國王吧!”
“阿彌陀佛,施主請自重。貧僧乃是出家人,自有戒律清規,不近女色。且貧僧仍需繼續西行取經,以望早日渡得世人脫離苦海。”
少年僧人雙手合什,第一次拒絕了女王的心意。
同時空靈出塵的背景歌聲,伴隨著少年僧人與年少女王的相遇而悠悠響起:
“墨已入水~渡一池青花,
攬五分紅霞~采竹回家;
悠悠風來~埋一地桑麻,
一身袈裟~把相思放下;
”
所有看著這一幕的觀眾,全都不自覺地面帶淡淡笑意。
少年、少女之間的懵懂情愛,往往最為動人。
喜歡便是喜歡,無關其他事情。
盡管他們可能并未有過這么一段青蔥往事,但是這并不妨礙他們為這一幕而歡喜。
視頻中,女兒國與世隔絕。少年唐三藏誤入其中,想要出去就必須要得到女兒國女王的同意,得到通關文書。
然而年少的女王偏偏不同意,一心只想留下唐三藏。
這一留,便是留了三年。
而唐三藏也懇求了三年,阿彌陀佛也念了三年。
十九歲的女兒國女王,穿上一身嫁衣紅裳。以十里桃花,一國為禮,眉目含情地看著唐三藏情真意切道:
“唐三藏,我喜歡你,你娶我可好?”
看著鳳冠霞帔,面帶羞粉,美艷動人的女兒國女王,即使是唐三藏也不免被震驚地楞了楞神。
“十里桃花~待嫁的年華,
鳳冠的珍珠~挽進頭發;
檀香拂過~玉鐲弄輕紗,
空留一盞~芽色的清茶;
”
背景歌曲恰到好處的響起,歌詞描述也恰如此景。
<div class="contentadv"> 視頻外,所有看到這一幕的三界眾生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從古至今,他們都未曾見到過有哪位女子,膽敢穿著一襲鳳冠霞帔,更以一國為禮,親自向一男子表達心中的喜歡之意。
若是其他女子,指不定這會彈幕上就什么放蕩女子、不知羞恥之類的話語刷滿了整個視頻。
但是現在沒有,因為做出這事,說出這話的是在他們心中宛如山間精靈,那個單純、執著、天真爛漫,從十六歲到十九歲,一心只愛唐三藏的女兒國王。
視頻中,半響,唐三藏方才緩緩回過神來,看著女兒國女王平靜道:
“阿彌陀佛,貧僧早已說過,此生只為取得真經,普渡眾生。”
再一次聽到這句拒絕的回答,三年以來一直埋藏心中的委屈,得不到回應的憤懣,女兒國王在這一刻再也忍不住,走上前去,扯著唐三藏的衣襟,雙手一下又一下的錘在唐三藏的胸口,將唐三藏戴著的佛珠也扯散一地。最后將自己埋首在唐三藏胸前,帶著些許啜泣聲,一句句哭訴道:
“為什么要取經?”
“為什么要普渡眾生?”
“我也是眾生啊,你為何不渡我?”
視頻外,所有觀眾都能看到唐三藏臉上神情的變化。心動、后悔、無奈、堅定,最后化作一聲幽幽長嘆,慢慢地推開了女兒國王。
女兒國豆大的淚珠滑過臉頰,滴落在了那散落一地的佛珠上。
“此生已許如來,再難許卿!”
唐三藏看著哭得梨花帶雨的女王,雙手極為艱難地緩緩合什,閉目不看,再一次拒絕了女王的心意。
三日后,女兒國王在唐三藏的通關文書上蓋上玉璽。并且送上一件自己花了三日三夜,不眠不休織好的冬衣。幽怨地看著唐三藏,面容憔悴道:
“西行路上多風沙,霜重夜寒錦衣冷。愿你天寒多添衣,取經路上莫掛念。”
這一日,唐三藏離開女兒國。
女兒國王站在城頭似哭似笑,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對著他的背影大喊:
“唐三藏,下輩子娶我可好?!!”
夕陽下,白衣騎白馬,忽然卷起的風沙漫天,使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僧人不語,風沙喧囂。
唐三藏走后第一年冬天,女兒國王站在城墻上,披著錦衣,望著西行方向,長久不語。隨后回去一針一線一相思地織好一件男士冬衣,最后看著那冬衣楞然失神。
第二年冬天,女兒國王依然站在城墻上,披著錦衣,呆愣愣地望著西行方向。直到霜雪鋪滿頭,才在侍女的勸說下回了自己的寢宮,再次織了一件冬衣。
第三年.
第四年.
唐三藏離開的第九年,二十八歲的女兒國王,相思成疾,一針一線一咳血,最終織好那件染紅的冬衣。
恍惚間,女兒國王仿佛看見唐三藏回來,穿著大紅衣袍,看著她笑道:
“我來娶你了。”
當日,女兒國王手里拿著一件冬衣,含笑而逝。
在女王逝世同日,相距女兒國萬里之遙的西行取經路上。歷經風霜雨雪,取經之心依然堅定不改的唐三藏忽然一愣。平生取經路上第一次回頭,看著來時之路,眸中有著一抹難以言說的悲傷。
唐三藏沒有任何言語,只是盤膝坐下,對著來時之路,一遍又一遍的念誦著《往生經》。
不吃不喝,一連三日,最終在一聲“阿彌陀佛”中徹底暈了過去。
若非被路人所救,唐三藏就真的徹底被這漫天風沙所埋葬。
醒來后的唐三藏,如修閉口禪一般,不再言語。但心中的慈悲之意更甚,旁人見之,不需言語,便會感到一陣心境祥和,明了其意。
又九年,唐三藏西行取經而歸,途徑女兒國,新任女兒國王并未讓其入境,只是遣人送去九件冬衣。
看著最后一件染血的冬衣,唐三藏朝著女兒國都深深一鞠躬后轉身離去。
又三年,唐三藏終于帶著真經回到大唐。
一路止紛爭,勸人善,行好事,釋佛理。
行一路,亦如布施功德一路。
被無數百姓尊為圣僧,更被大唐國主親自封為圣佛國師!并建大雁塔以表其功績!
直至八十二歲那年,唐三藏終于瀕臨大限。
那一日,他圓寂時,千寺誦經,萬僧朝宗,大唐國主、百姓親自相送。
只是遺有一事,讓所有高僧大德,智慧高絕之人至今都想不明白。
為何唐三藏圓寂時,偏偏選擇披著一件多年前的陳舊冬衣。而且雖然面朝西邊,但是既不誦“阿彌陀佛”,也不雙手合什,只是突然莫名其妙地笑著道了一聲:
“好!”
(https://www.dzxsw.cc/book/67403427/1371537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