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變遷
鐘繁微的劣勢在于兵力嚴(yán)重不足,所以每一次襲擾狄燕軍隊時都無法造成太大的傷亡,且每一個人、每一匹馬都很珍貴,都損失不起。
而她的優(yōu)勢在于熟悉附近的地形,加上人少,所以一旦脫身,只要往隨便哪個地方一藏,這茫茫的大草原上要尋到兩三百人并不容易。且他們也確實不需要造成對方多大的傷亡,只要不斷地沖鋒再撤退,不斷地干擾他們,就能夠達成拖慢他們速度的目的。
靠著爭取來的這些時間,就足夠那些走得慢的大部隊避開這支軍隊,逃出生天。
鐘繁微對自己的騎射水平心中有數(shù),知道她若是跟著一起去沖鋒不能叫身先士卒,而應(yīng)該叫自尋死路。所以每次她都只是觀察對方的軍營、計算時間、分辨虛實,挑選判斷襲擾的時機。用于吸引人注意力的金銀珠玉已經(jīng)消耗殆盡,所以更得仔細(xì)小心,尋到那些對方疲憊松懈的時候,或是埋鍋造飯之時、或是夜深人靜之刻,又或是對方輾轉(zhuǎn)搜尋而不得、身心疲憊心浮氣躁的時候。
那些襲擾時機的間隙不能太短,一來不知道需要他們拖延多久,短時間內(nèi)頻頻襲擾,不管是她所有的兵力還是生者的精力都不足以支撐;二來若是相隔時間太短,對方還未放松警惕便第二次攻擊,效果就會差上許多,傷亡也會增加。
但這間隙同樣不能太長,太長了敵軍就有充足的時間來休養(yǎng)恢復(fù),也就能夠繼續(xù)去追蹤包括所有老弱婦孺在內(nèi)的大部隊。鐘繁微固然相信采苓也會小心謹(jǐn)慎,但是這么多人總是更難隱藏蹤跡的。
她需要選擇出那些正確的襲擾時間,尋到對方疲憊的時刻,避開有意引他們上鉤的陷阱,決斷出什么時候不再等那些還未歸隊的兵馬,找到可以讓他們暫時停留不會被輕易發(fā)現(xiàn)的地方,什么時候能休息,什么時候又要接著出發(fā)。而不管她耗費多少精力,都不得不一次次面對身后人越來越少的狀況,有些人沖進敵方軍營后沒能沖出來,有些人受了重傷只能被留在某一處地方不能接著跟他們行軍,有些人掉了隊不知去了哪里……
她不是什么天生的將才,所以只能看著自己身后的人越來越少,從三百人,到兩百多,再到一百余人,到最后一次她清點時,已經(jīng)不足百人,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深深淺淺的傷,每個人都越來越狼狽、越來越沉默。
至今還活著的大部分人都是海音訶安所留下的青壯兵卒,那些被她臨時帶上戰(zhàn)場的少年,幾乎都沒有活到這時候,更沒有活到她許諾的分發(fā)財物的時候。
她帶走了他們,卻不能帶他們回去。
那是一個清晨,鐘繁微倚在霜花身上,一邊看著草原上的日出,一邊啃著一塊肉干,一邊這樣想。
冬天的太陽沒有什么溫度,就那樣蒼白地掛在天邊,這個冬季實在是太長了。而他們領(lǐng)了這樣的任務(wù),就不可能有舒服地扎營休息的時候,所以干脆離開時沒有帶氈帳,那些寒冷的夜里只能和馬和同袍依偎在一起,靠著不遠處的篝火和別的生命的溫度,撐過一天又一天。而她不知道她還能支撐多久。
她手中的肉干也沒有什么味道,或許是本身沒什么味道,也或許是她太過焦慮,所以食不知味。她沒有什么胃口,甚至還有一點隱晦地想要嘔吐的感覺,但還是只能強迫著自己一口一口往下咽。如果不吃點什么,是不能支撐過接下來的行軍的。
她想,海音訶安是怎么做到的呢?指揮著幾千幾萬人的軍隊,一次又一次出征,從無敗績,也永不畏懼。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她什么時候才回來呢?
太陽徹底升起,鐘繁微忍著渾身的酸痛站起身來,側(cè)頭時忽然看見什么銀白色的東西一閃,再一細(xì)看,竟是一根白發(fā)。
她怔然一瞬,抬手喚站在一邊的采菽:“幫我把白發(fā)拔了吧。”
采菽神情有些復(fù)雜地看著她,欲言又止的模樣。
“怎么了?”鐘繁微有些奇怪地問。
這個從年少時起就總是不愛想太多、一向沒有什么心機的姑娘遲疑了一會兒,才說道:“小姐,你頭上白發(fā)太多了……恐怕拔不完。”
鐘繁微愣在了那里。
這是元和三十年,達日吉勒死后第八年,她來到草原之后的第十七年。
作為樂陽王嫡長女的她,如今已經(jīng)三十五歲。
但這樣的時刻,沒有那么多閑暇可以讓她感慨年華易逝,于是她只能笑笑:“那就算了吧,所有人都起來了的話,我們又要走了。”
海音訶安歸來時,鐘繁微帶領(lǐng)的三百人中還剩下七十七個幸存者。
其中五十三個是海音訶安留下來的兵卒,只有二十四個是十四歲以上十七歲以下的少年人。
她站在高處,看著敵軍的軍營中有火光蔓延開,又很快地被撲滅——就剩下這幾十人,已經(jīng)不能再靠他們本身如何擾亂軍隊了,只能在這樣的夜里放火試圖引發(fā)混亂,但對方的反應(yīng)速度也已經(jīng)越來越快,無法再造成多大的損失了。
不知道這一次還有多少人能回來,倘若當(dāng)真到了接近全軍覆沒的時候,或許她只能主動走到敵軍主帥面前去,若能騙過他們,或至少再拖延一點時間……
鐘繁微有些冷似的攏了攏身上的大氅,皺著眉,看著那逐漸熄滅的火光。
然后她的眼角余光看見,有什么更明亮的東西出現(xiàn)了。那是遠處有火光組成長龍,向著這個方向而來了。
那代表著許多許多的火把,許多許多的人。
長龍越來越接近,隱隱約約的銅鈴聲也越來越接近,漸漸地能看到旗幟的形狀,借著火光,仿佛還能看到那上面繪著渾身燃著火焰的神鳥。
那是海音訶安的旌旗,是她終于率領(lǐng)大軍歸來。
鐘繁微感到面頰上一涼,抬手去觸時,發(fā)現(xiàn)那不是自己因為什么情緒在落淚,而是天上的雪飄落了下來。
這是元和三十年的最后一場雪,下在烏戎大軍回來的那一天。
海音訶安回援時,命所有兵卒點上火把,連夜行軍,雖然失了出其不意的優(yōu)勢。但以雙方兵力對比,她就算只是光明正大全軍壓上也不會輸,還不如多跑一點路,順便震懾一下敵軍,盡快來救后方。
至此一切都沒有了懸念。
烏戎大軍人多勢眾,又是乘勝歸來,打的還是偷襲后方的賊,自然一個個士氣高漲;狄燕軍隊被鐘繁微帶人長期襲擾,本就是疲兵,再加上兵力差距,很快就分出了勝負(fù)。
海音訶安拉回來包括烏蘇可爾在內(nèi)的幾千俘虜,看到那張仍能看出舊時影子的憤恨的臉,鐘繁微也就明白了一切前因后果。
她不知道她能對烏蘇可爾說些什么,又該對烏蘇可爾說些什么,于是在海音訶安詢問她要不要一起去見烏蘇可爾時,她最終拒絕了。
戰(zhàn)爭結(jié)束了,但鐘繁微還有許多事情要忙,為了躲避狄燕軍隊而離開的烏戎人們回到了冬季草場,他們需要收拾這一片狼藉的家園,損失大的則需要她來想辦法彌補;拉回來的俘虜中有許多大越人,但他們大多已經(jīng)習(xí)慣了狄燕的風(fēng)俗,是該把他們直接編進烏戎,還是應(yīng)該將他們暗地里送到恒江以南去,她得想一個章程;還有那些跟著她離開的兵卒和少年人,活著回來的自然要獎賞,沒能回來的更要撫恤。當(dāng)時情況危急,她也沒有時間給死者收殮,很多人的尸身都是找不回來的,就只能帶回一個犧牲戰(zhàn)死的消息,她帶著人一家一家核對通知,看一眼那些為了兒子兄弟的死而哭泣的人,再匆匆走向下一戶人家。
或許有十分幸運的人只是走散掉隊,還能活下來并慢慢回到烏戎,但更多的人都再也回不來了。她能夠給的只有無力的安慰和那些曾經(jīng)許諾的金銀財物,但錢財真的能買來人的性命嗎?
她的心被痛苦燒灼著,但是看到海音訶安走出來的那一刻,她還是下意識露出了一個微笑。
這個格外漫長的冬天終于還是過去了。
元和三十年冬,烏戎吞并西羌;元和三十一年初夏時節(jié),烏戎發(fā)兵樓夷。至此,草原上四大部族的時代徹底結(jié)束,其余小部族自然更不是烏戎對手,在海音訶安摧枯拉朽一般擊破幾個頑固派后,便紛紛來投降烏戎。
這一年還未結(jié)束,海音訶安正式成為真正的草原之主,自此改以“烏蘭卓婭”為名。
同年,大越皇帝大行殯天,謚號平。算來這居然還是一個美謚,實在不襯這個論功無甚可言、論過丟了半壁江山的先帝。
太子登基,改年垂拱。鐘繁微回憶了一下,她曾經(jīng)的這位爺爺?shù)购孟翊_實不辜負(fù)他的年號,“垂拱而治”——也就是啥都不干,最后得的也是個“安”的美謚。平帝安帝兩朝,其實根本沒有什么平安可言。
但這些暫時都和草原無關(guān),與草原有關(guān)的只有一件事——
——海音訶安在掃平了整個草原之后,又正趕上大越新帝登基,終于上表通知可能現(xiàn)在還啥都不知道的大越朝堂,大意是天佑上國而我蒙受上國的恩德,有幸統(tǒng)一了草原。但我們草原上比較窮,難免給上國丟臉,所以希望上國可以多給一點錢。總之我日夜殷切期盼著上國的表彰和獎賞,愿為上國馬前卒,您指哪里我就可以打哪里,哪怕是狄燕也可以打!
(https://www.dzxsw.cc/book/66213513/280653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