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
正在廚房忙碌不的歇的孫氏,怎么也沒想到昨日自己反復叮囑的事情,轉身便被女兒當成了耳旁風。
等宋嬌嬌繪聲繪色的說完昨日之事,宋時落沉默的看了看手中的發簪。
難怪今日陳春燕如此安靜,與平時大不一樣。但是這個發簪已經買了,難不成扣下不給,況且剛剛同嬌嬌的談話也沒避人,也許都被大家聽到了。
況且發簪是小,若陳春燕是這種性子和想法的人,往后自家買賣繼續用她可能也是個隱患吧,真真是讓人頭疼。
一旁的宋嬌嬌只顧將心中憋著的話吐出,壓根沒想到其他的,也不會覺得堂姐會因為自己的這番話就不給大嫂發簪。
她反而更加擔心大嫂連發簪都會貼補給娘家,這才是最讓她氣憤的。
別看陳春燕昨日對宋時落一家心存嫉妒、忿忿不平,今日真到人面前了,沒表現出一絲不滿。
當宋時落將發簪送給她時,她也未推拒一二,急忙將手上的水擦干,小心翼翼的接過簪子,臉上的笑容都快開成一朵花了。
“嫂嫂可得保管好了,這個銀簪子以后都可以留給未來的小侄女當嫁妝了。”
宋嬌嬌實在沒忍住,還是開口提醒了一句。
這么好的銀發簪不說做工,就是銀錠子也得耗費個二兩吧,加上如此精細的做工可不得好幾兩銀子,整個村子都找不出幾個有這簪子的人,希望嫂子珍惜。
而陳春燕意外得了這么個銀簪子,對小姑子意有所指的話都忘了生氣、反駁。心中只有一種想法,這個簪子終于不用給交公了。
宋嬌嬌拉著堂姐去了堂屋,正聽見爺奶讓家里唯一進學堂的哥哥寫春聯。
堂屋內已經鋪好了紅字,宋時宇手持毛筆,幾副春聯脫口而出,可謂意氣風發、信心滿滿,哄的爺奶一臉自豪,可勁的夸了起來。
最后幾人想了又想選了一副出來——
上聯:春回大地福源廣
下聯:歲轉金秋喜氣揚
橫批:福壽雙全
宋時宇持筆一揮而就,姿勢怎一個瀟灑了得,唬的一屋不識字的都齊聲稱贊好字,至于好在哪里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宋時落在一旁偷偷抿嘴看著大家七嘴八舌的夸贊,直到族中來人通知一起祭祖才結束。
年三十祭祖是大事,宋老頭帶著家中男丁與同族之人一起去祭祖,這次的祭祖與之前不同,不僅祭祀自家祖宗,還需將全族祖宗都祭祀一遍,這一遍下來至少也得一個小時了。
孫氏和陳春燕忙碌著年夜飯,葉老太和徐氏張貼春聯,宋時落與宋嬌嬌要清閑一些,坐在屋中邊烤火邊剪窗花。
不知不覺年三十便在人們的忙碌中度過了。
因為長輩們的關心,也沒讓宋時落、宋嬌嬌兩人熬夜守歲,所以早早便睡了的兩人,一早就醒了,兩人穿上了新衣,宋嬌嬌還專門戴上了發簪,打算今日與同村小姐妹炫耀一番。
早飯后,宋時落跟著爺奶爹娘一起去了大爺家拜年。
路上碰見村民,大家均樂呵呵的笑著拜年問候,臉上的喜悅掩都掩不住,整個村子都充滿著濃濃的年味和人情味。
宋老頭一家來到宋柏林家時,許氏同兒媳婦正在收拾桌面,應該是剛吃過早飯。
宋柏林見到弟弟一家,忙招呼起來,許氏也趕忙從里屋端出自家炒制的花生,大把的抓給宋嬌嬌幾人,直到每人手中放不下為止。
抬手將宋時林招來,陪幾人一起玩耍。宋時林是許氏的孫子,同宋時運大小差不多,幾人年齡相當,不一會兒便在院中玩了起來。
長輩們坐在屋中閑聊起來,感慨這一年村里發生的事,雖然都是些家長里短的事,卻填滿了他們的生活,與他們息息相關。
宋柏林還當著眾人的面將宋大勇狠狠地夸獎了一頓。
因為收黃豆,給村中眾人增加了一項收入,今年過年家家桌上都能有一盤肉菜,這都是宋大勇的功勞,嘴中不停說著什么仁義、富了也不相親們,是個好孩子......
宋大勇一把年紀還被夸成......孩子,讓他實在有些不好意思,老臉通紅,倒是一旁的宋老頭將宋柏林的夸獎照單全收,露出一臉自豪的模樣,宋老太沒忍住斜了他幾眼。
“大勇,今年還收黃豆嗎?如果收黃豆咱們可以多種點。”許氏聽到丈夫夸贊宋大勇,便想起這事,用心問了一句。
“伯娘,今年咱們村的黃豆我還收,您可以用多種些,只是最好用荒地,不要占用稻谷田地。”
宋大勇對于這個心中有些顧慮,他是真的想幫助村里,但是也擔心好心辦壞事。若是村民因為自己都不種稻子全部改種黃豆,那可就不好了。
畢竟稻谷才是根本,自己也不敢保證年年都會收這么多黃豆,他希望村民在不影響稻谷種植的情況下,利用荒地種些黃豆,因此剛剛提醒了許氏一二。
許氏聽話聽音,明白侄兒的意思,點頭同意也答應不會透露出去。
稍坐片刻后,在宋老頭一家離開之前,許氏便進屋準備紅包去了。
宋時落跟著哥哥們一起循規蹈矩、照葫蘆畫瓢的給長輩們拜年,然后乖巧的收下長輩們給的紅包。
待離開大爺家時,每人都收獲了幾個紅包,宋時落瞥到一旁盯著手中紅包笑的見牙不見眼的宋嬌嬌,仿佛知道她熱衷拜年的原因了。
昨日睡前,她便拿著年夜飯后長輩給的紅包,喜氣洋洋的同自己分享,孫氏已經答應她今年的壓歲錢不沒收了,留著給她傍身用,讓她興奮的差點都睡不著了。
果然沒一會兒,宋嬌嬌就湊到她的耳邊小聲說著她的小金庫數額的變化。
雖然壓歲錢一般都是兩文一個,耐不住人多啊,宋嬌嬌現在已經攢了十多文了,相比往年的身無分文可不就讓人激動了。
回到家中,宋大勇便提出下午回城,因為初二各行各業都開業了。
“宋記”鋪子要開,酒樓開業也需要火鍋底料和芽菜供應。至于其他人,可以等到元宵節后再過去幫忙,畢竟酒樓近日不會太忙,自己一家能應付的來。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被宋大勇叮囑元宵節后才來的宋老頭夫妻倆不僅提前進城,還一副怒氣沖沖的模樣。
(https://www.dzxsw.cc/book/66203740/3636599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