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賑災良策
突然乘馬而來的三人瞬間讓眾人驚愕無比,陳鶴也是心中無比詫異,兵部尚書張海棠,寧國公許延年,皇帝身邊的大太監。
張尚書和寧國公都算得上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人物。
而那個老太監叫曹安,雖說沒有官身,然而乃皇帝最信任的太監。甚至被一些人稱為隱相。
這三個地位超然的人竟然齊至此處。
身穿紫色官服的張尚書朝禇云棲走去,微笑道:“恭喜禇大儒!又作出一篇異象文章!”
在場的人中,唯有禇云棲一位大儒,再加上他手上拿著宣紙才氣直達丈許,張尚書下意識的認為,是禇云棲所寫文章出現的異象。
聽到張海棠的話,大太監也上前笑道:“恭喜禇大儒,賀喜禇大儒!”
寧國公目光掃視周圍,臉上浮現一股怒氣。
好膽!竟然真的敢包圍衛國公府!
他看向江寒,臉上又露出擔憂之色,今日這道難關,這孩子只怕很難過去了!
禇云棲道:“張尚書誤會了,引發異象的文章并非出自我的手,而是我弟子親筆所作。”
張尚書更加詫異:“你弟子?你弟子是哪位?”
禇云棲有些驕傲的抬頭道:“衛國公府的江寒,便是老夫弟子!這文章便出自他之手!”
此話一出,張尚書,許延年,曹公公等人都是一驚,面面相覷,臉上都露出懷疑之色。
怎么可能?
那引發異象的文章竟然出自江寒之手?
張尚書沉聲道:“禇大儒,此話當真?”
禇云棲道:“君子不可欺!”
張尚書微微點頭,以禇云棲的身份,沒必要在這件事作假。
寧國公大喜,向江寒走去,笑道:“好孩子!好孩子啊!這文章真的是你寫的?”
江寒道:“許伯父,此文確實出自侄兒之手!”
“好,好啊!”寧國公喜不自勝,本來今天衛國公府必將遭遇大禍,但江寒寫出這篇引動異象的文章,勢必挽救局勢!
大太監曹安也是心中一驚,心想衛國公府真的出了一位儒道天才了!
原本武將備受打擊,衛國公府便在此列,但若是出了一個儒道天才,說不定能一挽受文臣打擊的劣勢!
“吾奉陛下之命前來調查異象之事,既然是江寒所作文章,那么咱家要帶上文章,回稟陛下!”曹公公向禇云棲,笑瞇瞇的道。
“好吧!”禇云棲有些不舍,這文章必定是鎮國之作,他還想多看幾遍。
這時候江寒朝著王元走去。
王元渾身冷汗涔涔直下,臉色蒼白,看向旁邊,甄志炳等文人早已悄悄溜走。
他心里暗罵甄志炳膽小如鼠。
“江寒,你要做什么?”王元外厲內荏的道:“我可是太子伴讀,你可不要亂來!”
江寒道:“放心,冤家宜解不宜結,我不是那種記仇的人。既然你送我一首詩,那我也送你一首吧!”
王元心中大驚,卻不敢在此時溜走。
禇云棲眼睛一亮,朝江寒看了過來。
只聽江寒念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
話落,王元眼睛瞪大,咬牙切齒,心中驚怒欲絕!
他作打油詩罵江寒偷竊文名,江寒則是諷刺他猶如井底之蛙,目光短淺。
此詩若是傳開,必定成為他的污名,并且難以洗涮。
一個擁有污名的人,怎么還能成為太子伴讀?
不僅如此,他父親也必定受到波及!
這江寒好狠!
禇云棲眼前一亮,這詩比之江寒以前所作差了許多,甚至有些不壓韻。但這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個故事,朝菌不知道有月初月末,寒蟬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夏天的蟲子不知道冬天有冰,井里的青蛙不知道有大海的存在。
雖然句句簡樸易懂,卻飽含哲理。
偏偏是這樣的詩,流傳天下的概率才更大。
那些晦澀難懂的詩,又有幾個農夫會傳誦?
反而那些簡單直白,又能讓人恍然大悟的詩句,會流傳得更久更遠。
“哈哈!好,好詩!寒兒果然好才華!”寧國公笑道。
“許伯父夸獎了!”江寒謙虛道。
寧國公抬頭看向眾人,高聲喝道:“爾等還要聚眾于此做甚?還不離去!”
聲如洪鐘,離得最近的江寒都被震得耳膜生痛。
眾人嚇了一跳,迅速作鳥獸散。
一會的工夫,就已經散得差不多了。
“我們還要回稟陛下,你回去好好歇息。”寧國公說完,就翻身上馬,與張尚書,曹公公一起離去。
街道角落,王元抬起頭來,咬牙切齒,眼中都是恨意。
“江寒,今日之辱,我王元必還之!”
“就算你寫出異象文章又如何,你毆打學正,辱罵陛下,我不信陛下會因為一篇文章就放過你!”
……
紫極殿!
張尚書三人回來。
夏啟帝沉聲道:“異象消息如何?”
曹安道:“啟稟陛下,引發異象者,乃衛國公之子,江寒也!據悉,乃江寒作了一篇文章,竟爾震動文曲星,方才引發了儒道異象!”
聲音落下,朝中眾臣都是臉色一變。
“什么?異象是江寒引發的?”
“怎么可能?他不久前方才考取了童生文位,如何能引發儒道異象?”
這一刻,群臣都驚了。
宋國公臉上露出錯愕之色,急忙朝江震聲看去,發現對方也是滿臉意外之色,對此事也很驚訝。
“一篇文章引發異象?”夏啟帝微微挺直腰桿,沉聲道:“文章帶來沒有?”
“帶來了,請陛下過目!”曹公公手捧宣紙上前。
夏啟帝接過閱讀,說道:“哦!竟是一篇賑災的策論!”
此話一出,還沒看過文章的諸公都是面面相覷。
宋國公皺了皺眉,低聲道:“賑災文章……一個童生懂得何為賑災?”
群臣竊竊私語,都在猜測文章的內容。
而與兵部尚書關系好的,則是拉了拉他的手,低聲詢問。
張尚書帶來文章,必然也看過了。
張尚書搖了搖頭,沒有回答,臉上露出沉思之色。
這時,只聽夏啟帝道:“好,好一個以工代賑,好一篇賑災策論!實乃賑災良策!宋國公,你也看看吧!”
誰都聽出夏啟帝聲音充滿喜悅,心情大佳。
到底這文章寫了什么?竟令陛下龍顏大悅?
宋國公詫異地上前接過文章,展開閱讀。
(https://www.dzxsw.cc/book/65674764/614350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