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龍突然猱身而上,屠刀猛劈,洶涌的刀氣排山倒海的向衣山盡壓過去,只一瞬,衣山盡便感覺氣息閉窒,透不過氣,天龍的刀氣竟然如同狂潮怒浪,勢不可當。
衣山盡大驚失色,殷都衣家雖然儒武雙修,然而此刻不管是儒術還是武學都難以抵擋天龍這一刀。
若用儒家術法引才氣化屏罩,在天龍這兇猛無儔的擊下,也難免被砍碎屏罩,說不定仍會被一刀砍成兩半。
緊急之中衣山盡不敢冒險,右手向上托刀,左手施展儒家術法,同時足尖用力點地,飄身后退。
轟!
刀氣擦胸而過,震得衣山盡胸口隱隱作痛,天龍和尚跟著又是一招達摩送客,前一招的刀氣未消,后一刀的刀氣已臨,刀氣交加之下,變得無比兇猛雄渾。
衣山盡驚急無比,哪敢正面應對天龍的刀氣?一邊縱身后退,一邊全力施展儒家術法抵御。
一旁的聞明見狀知道自己再留手,衣山盡便會被天龍一刀砍死,到那個時候自己一人之力不是這個和尚的對手。
他急忙取出圣頁施展《詠刑天》: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圣頁燃燒,一個由才氣匯聚的無頭巨人便出現在面前,朝著天龍撲了過去。
有了聞明的及時出手,衣山盡緩了一口氣,揮拳上前夾擊天龍和尚。
天龍狂吼一聲,右手屠刀猛劈聞明,左手捏了個手印掌擊衣山盡。
聞明直對天龍洶涌的一刀,不敢直攖其鋒,急忙命令才氣刑天上前抵擋。
一刀之下,才氣刑天手中干戚直接被斬斷,身上更是出現一個深深的傷口。
透過才氣刑天的刀氣直接落在聞明身上,聞明渾身發寒,心中狂跳,暗道:“這天龍必定是個五品律者!可是佛門律者不擅體術,他竟然還兼修了武學,這狗和尚到底是怎么上的書山?”
聞明飄然后退,右手捏住懷里的一件物事,那是父親給他的東西,是他用來競渡學海的底牌。
他相信,有這張底牌在,必定能讓他在學海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名。
聞明猶豫著,要不要使用這張底牌對付天龍和尚。
若是使用了這張底牌,應當能干掉天龍和尚,但失去了底牌,在學海中他卻沒有信心能贏得了江寒,孔元濟他們。
終于,聞明咬了咬牙,將手從懷里伸出,底牌仍然藏在懷里。
不能用!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必須留著!
就在聞明思索的時候,衣山盡眼見天龍一掌拍來,并無余裕籌思對策,伸出雙掌便打算硬接,好為聞明爭取時間重創天龍。
對掌之下,衣山盡登覺雙臂酸麻,胸中氣息登時沉濁,胸口一陣劇痛,仿佛被一個怒濤狂浪給打中,整個人向后摔飛了出去!
“殺,殺,殺!”
天龍和尚連吼數聲,挺著屠刀沖向聞明,一聲爆響,屠刀便朝聞明猛擊而去。
眼見一掌之下衣山盡頓時重傷,聞明后悔不已,剛才若是使用那張底牌,不說殺了天龍,將他重創也未必不能。
然而現在衣山盡被一掌擊飛,天龍攻向自己一人,已無余裕去取底牌,只能不斷使用儒術抵擋天龍。
書山之外,儒圣廟里。
諸位大儒眼見衣山盡跟聞明聯手卻仍然先后落敗,衣山盡重傷,聞明也只是勉強抵擋,都是心情沉重。
“該死!不能讓天龍殺死衣山盡跟聞明,否則大夏的天就要變了!”于鐘景沉聲道。
衣山盡背后代表的是殷都衣家,衣家勢力底蘊雖不如孔家,卻也是頂尖的世家,尤其衣家家主更是一位三品。
若衣山盡在京都被人殺死,京都的大儒們能逃得了干系嗎?
至于聞明更是青年才俊,背后乃是當朝的吏部尚書,若聞明死在書山中,吏部尚書還不鬧翻了天。
拋開兩人的背景不提,兩人自身的才學亦算得上儒門天才,幾位大儒也不能看著兩人死在天龍手里。
“書山的規則已經糾正了一部分!”便在這時,一位大儒欣喜道。
“可以將人送出來了嗎?”周鴻雁問。
那位大儒道:“尚且不行,但現在我們可以跟書山的考官交流了,而且因為規則碰撞,事實上聞明他們即便不參與考試,也可以前往第七閣,只是無法進行考試,亦無法獲得才氣天降。”
周鴻雁眼睛一亮,說道:“讓考官告訴聞明,衣山盡,往第七閣走,與江寒,孔元濟他們會合,只要他們四人聯手,足以誅殺天龍。”
他看得出來天龍是五品高手,雖說聞明,衣山盡,孔元濟等人皆是六品,但孔元濟乃是儒道天才,即便是六品境界,也擁有五品的實力。
而江寒雖然剛晉升六品,但身上的底牌卻不比孔元濟,聞明,衣山盡他們加起來少。
只要四人聯手,不僅安全無虞,更能在書山中誅殺天龍。
……
……
江寒注意到第六閣的拼殺,卻看不太清楚,但他也沒怎么關注,朝著第三塊石碑看了過去。
按理說他對上了兩個對子,第三塊石碑上的對子對不對都無所謂,但是還是因為好奇心,想看看第三塊石碑會是什么對子。
只一眼,江寒便徹底呆住。
第三塊石碑上筆劃剛勁的刻著一個上聯,七個文字:
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怎么是這個對子?在那個世界里,這句詩出自詩人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乃是那首詩的最后一句……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這本是一句詩,并非對聯……”
江寒眉毛緊皺,這第三個對聯同樣不是那些刁鉆古怪的奇對,而是一個豪邁大氣的上聯。
但這個上聯卻絕對比那些刁鉆古怪的奇對還要更難。
江寒凝望著石碑上的文字,忽然覺得頭頂的天越來越高,那塊石碑變得越來越大……
不,不是石碑變大,而是自己變小了!
這種異象在剛才前兩個石碑也遇上過,越慢對出,這種感覺便越發明顯。
江寒竭力思索了起來。
“后世雖有詩詞‘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成為傳世佳作,但‘人間正道是滄桑’也不能用來作下聯,畢竟要的是對聯,而不是詩……”
江寒沒想到這第三個對子竟然如此之難,一時陷入沉思。
(https://www.dzxsw.cc/book/65674764/610463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