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清軍入寇
第295章 清軍入寇
自崇禎十三年松錦之戰,明廷慘敗,精銳盡喪,滿清這邊雖然大獲全勝但也損失不小。
所以,明清之間的議和提到了日程上來,滿清的黃臺吉提出了四個議和條件。
一是兩國有吉兇大事,須當互相遣使慶吊;二是每歲明朝饋清國金萬兩,銀百萬兩,清國饋明人參千斤、貂皮千張;三是清朝一方的滿洲人、蒙古人、漢人,朝鮮人進入明境者須捕送于清;明之叛人進入清境者亦須捕送于明;四是各君其國,以寧遠雙樹鋪中間土嶺為明國界,以塔山為清國界,以連山為適中之地,進行互市貿易。
上四個條件來看,其中的第二個條件對明廷苛求太高。金萬兩,白銀百萬兩可不是個小數目,特別是對于現在財政拮據匱乏的明廷來說,但是換個思維想想,若是兩方能議和成功,遼東方向能省下巨額軍費和大批人力。
現在大明內地流寇已成最大禍患,雙線作戰的大明王朝搖搖欲墜早已支撐不住,眼下若是能和清廷議和成功,崇禎帝可以暫時低頭,先處理好內部問題,然后養精蓄銳重新奪回領土。
很可惜議和之事泄露,兵部尚書陳新甲被殺,崇禎帝雖有心愿意議和但他不愿意承擔議和責任和天下悠悠眾口的指責。
崇禎十五年九月末,黃臺吉因與明講和不成,便任命貝勒阿巴泰為大將軍,與圖格爾格等率兵沿大凌河西進,攻占明境。
崇禎十五年十月九日,明撫寧城北,界鄰口。
界嶺口在撫寧縣城北近七十里處,為喜峰口東明初三十二關之一。界鄰口在東、西兩個就近的制高點上,各修了一座形體巨大、結構獨特、平面呈扇面形的墩臺,當地稱為“金臺”、“銀臺”。
敵臺以下長城分為兩支,至山下河邊與南北向城墻連接,構成兩個三角形的圍城,稱東、西月城。兩月城之間設關。
關邊有關城,高三丈五尺,周三百七十五丈四尺,西門有樓,外有甕城。界嶺口關在喜峰口以東各關中規模最大。
界鄰口為薊鎮長城重要隘口,具有“外控遼左、內護京陵”的戰略地位。
界鄰口曾多次受北邊胡虜侵擾,明王朝為加強這里的長城防御功能,不斷加固、增修,到了明后期天啟崇禎年間,界鄰口墻臺多有倒塌即使這樣,巍峨的界鄰口雄關,古老陳舊,帶著歲月的積淀和磨礪,一直屹立在此護佑著它身后的大明腹地。
界鄰口墩臺金臺,這日夜晚快要四更了,北地多苦寒,現在過了立冬,夜晚寒風呼嘯不斷,生冷的寒風好似刀子一般刮在人的臉上,一如北邊人的粗糲豪邁。
墩臺上守關的軍士們依偎在墻垛之下,縮手縮腳,不時跺著腳,雙手哈著氣為自己取暖,墩臺上點燃了密密的火把和燈籠,還有一堆堆篝火點燃著,旁邊圍攏了一眾守關軍士。
自九月議和事泄之后,各地邊關就已經加強了守備,前幾日關內夜不收探報,在西面旱水關附近曾發現了韃子蹤跡,界鄰口將官得知立刻加強了城關守備,就是夜間也加強了戒備。
這個時辰四更天了,人的精力在這個時候慢慢消磨,困意上涌,不知不覺中守關的軍士們懈怠下來,或是依偎在墻垛下拄著武器歇息,或是圍在篝火邊取暖打著瞌睡。
寒風吹著,城關上的火把倒影被拉得長長的,除了墩臺上守夜軍士走動的聲音就是寒風凄厲呼號聲,仔細聽,還有墩臺上一些軍士的酣睡聲。
忽然一依偎在墻垛下軍士似乎聽到了什么?聲音雖小但他耳朵靈敏也聽到了,那是甲葉鏘鏘的摩擦聲音,忽地他又聽見了墻頭的各處動靜,好像是鐵鉤擊打磚石的清脆聲音。
這軍士警鈴大作,他小心探出墻垛外,執起一個火把就朝墻根扔了下去,火把拖曳著火苗快速向下墜落。
軍士急忙扒在垛口看,火把落在了距離墻根下五六步的距離,嘭的一聲,火光照亮了幾步的范圍,軍士定睛一看,眼中充滿了恐怖驚駭,嘴巴微張,呆愣在墻頭。
火光照耀中他看見了黑壓壓的一片人,就見這群人披掛整齊,刀入鞘,槍裹布,躬著魁梧的身軀向城墻漫去。
與此同時,軍士還看見了城墻上不斷有人借著鐵鉤繩索蹂身攀爬城墻,他們身材粗壯還披著甲,但是身形輕靈若猿猴,行動十分矯健。這時間第一個先登者已經出現了,這人快速跳入墻頭,身披釘著密實銅釘的對襟棉甲,胸前大大護心鏡,兩邊巨大的護肩披膊,甲胄紅色外鑲白邊,看上去沉重非常。
他抬起頭來目光正好對上了這軍士,軍士只看到這人沒戴頭盔,露出了青慘慘的頭皮,周邊光溜溜的,只有腦后留有一撮頭發,結成發辮,非常非常的細小,垂在他腦后,就尤如一根長長的老鼠尾巴。
他的眼神暴戾兇殘,露出了森森滿口的黃牙,渾身散發著讓人全身發冷的野蠻氣息。
守關軍士全身寒毛乍起,心中只有一個恐懼念頭:“是韃子,這人還是韃子馬甲,韃子又入寇了。”
軍士轉身凄厲大叫著:“韃子,有韃子,韃子襲關了……”
忽地身后一身尖利呼嘯聲,一支重箭勢如閃電射進了這軍士后腦上,噗的一聲,血水和腦漿四濺而起,在這寒夜里散發著騰騰的熱氣,軍士瞬息撲倒在地,臨死時的雙目依舊恐懼萬分。
松下弓弦的這韃子馬甲抽出背插的重斧,嘰里咕嚕怪叫一聲就朝四周驚醒的守關軍士狂撲而去,在他的身后,是十幾名蹂身已爬墻而上的韃子重甲兵。
剎那間,整座“金臺”如沸水滾開一般騷亂喧鬧起來,墩臺上皆是守關軍士的哭嚎慘叫之聲,與此同時,西面的“銀臺”也是這般場景。
片刻,界鄰口的關門大開,關外猛然間升起了一片片的火把亮光,照耀著整座關城,在暗夜空中望下看,這是一條極長的火龍組成的軍隊。
他們執著火把,策著戰馬,大呼怪叫著滾滾入關,行進的隊伍奔騰不止,蔓延不絕。
崇禎十五年十月初,清兵第五次入寇,分作兩翼入關,十月九日夜,清兵左翼破撫寧北面之界嶺口。滿清入寇,這對大明將是一場浩劫,各地又將處處狼煙,生靈涂炭,史稱“壬午之難。”
(https://www.dzxsw.cc/book/65548511/2631799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