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第244章 手握百貨大樓!!
第244章 手握百貨大樓!!
閻埠貴是誰???
那是算盤成精,整個四合院里論算計他說第二,那沒人敢稱第一。
而現在,這么一個精于算計的人跑過來對自己諂媚的笑,這怎么不讓張沈飛害怕???
閻埠貴見張沈飛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嘖了一聲:“他三大爺你別害怕啊,我又不能吃了你。”
“是不能吃了我,但我不是怕您(想占我便宜嗎?)……得,您還是直說吧,您到底找我什么事兒。”
閻埠貴見狀,也不再賣關子,直接告訴張沈飛說他們家的爐子壞了,想買個煤球爐子。
解放已經有七八個年頭,這些年里四合院住戶分批基本都換了煤球爐子,唯有閻家一直還在用劈柴爐子。
那劈柴碰上陰雨天點不著火,呼呼地往外冒煙卻不見火苗不說,還嗆的人直咳嗽。
早兩年張沈飛受不了一開窗戶就看見對門濃煙密布,就跟閻埠貴說過,讓他換成和大家一起的煤球爐子,甭天天早上生火,弄的跟騰云駕霧要升天似的。
沒票,寸步難行啊!!
張沈飛猶豫了一會兒,告訴閻埠貴事情沒他想的那么簡單:“現在鋼鐵行業的情況您也知道。
張沈飛空間不缺糧食,地窖里這幾年也存下了三大缸的糧食。
閻大媽二十八斤,閻解成只是個棉紡廠的普通工人,每個月也是二十八斤。
張沈飛擺擺手:“嗐,幾十年的鄰居了,咱都處成一家人了。您家解成可是我的摯愛親朋,您跟我說這個客氣話干嘛啊???”
“這樣鋦出來的酒壺,酒杯,不注意看幾乎看不出來鋦過。當然,這樣的鋦釘也是最貴的。”
想換爐子,卻又發現劈柴爐子和蜂窩煤爐子居然是一個價。
張沈飛說道:“雖然爐子一個價格,但是蜂窩煤要花錢買,劈叉不花錢啊,我就不信閻大爺您算不明白這筆賬。”
今兒見閻埠貴主動提出要買蜂窩煤爐子,頓時驚訝萬分。
老閻家一共六口人,閻埠貴自己是教師,每個月口糧二十七斤。
冬天的時候,早上也能用熱水洗臉。而且平時沒事兒也能把用爐子烤白薯和土豆。
煤球爐子是一直著的,不是飯點兒的時候,往上面坐一壺水,家里用熱水就方便不少。
不同的是劉家是直接拿了存糧來吃,閻家則是把存的細糧換成粗糧,然后再吃。
幾分鐘后,拿起碗,桌子上果然一點水漬也沒有。
進門,就看到老太太在蒸二和面饅頭。
“大飛啊,你能給閻大爺想想辦法嗎??今兒沒有爐子,我們家晚飯就只能啃生白薯……”閻埠貴愁的眉心擠出來一個“川”字。
至于生不起火,煙熏火燎??問題不大,就當免費抽了大前門!!
他告訴張沈飛,這鋦釘也是有講究的,材質上來說分為鐵質和銅質。
垃圾堆里再沒有爛菜葉子,樹上沒有綠葉,小孩子餓的不再追逐打鬧,那就到了最關緊的時候。”
送走老者,張沈飛把碗里的水潑到院子里,然后拿著碗往廚房走。
“最重要的是,我們家解娣現在滿地跑著玩兒,之前有一次差點兒把手伸進劈柴爐子里,給我和你閻大媽嚇得夠嗆。”閻埠貴說起這件事,還一副心有余悸的樣子。
閻解娣別提,不到三歲,更是只有六斤。
張沈飛聞言,也就不再說什么,只是跟著嘆了口氣。
但奈何老太太數著米下鍋,非說地窖里的存糧不到最關緊的時候,不能動。
“怎么又蒸這個啊?我想吃大白饅頭。”張沈飛哀嚎。
“得嘞!!”主家同意鋦碗,那老者便把兩塊瓷片放在膝蓋上合起來,看過沒有缺失的地方之后,便拿出一根細線繩,將碗捆起來。
張沈飛看的好奇,便問道:“師傅,這個釘子是您在哪里買的?我怎么在供銷社和商店從來沒見過???”
他也是現場觀看了才知道,鋦碗所謂的打眼兒并不是真的將瓷器鑿穿,而是像在墻上掏壁櫥那樣,掏一半兒。
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師傅,您可真牛!!!”張沈飛說著,從口袋里掏出五分錢遞過去。
說到這里,話鋒一轉:“不過大爺您要是真想謝我,回頭對方要多少錢,您給我加兩塊錢就成。”
張沈飛一抹嘴用兩顆酸三色換了小老六來洗碗,自己便騎著自行車出門,打算去找煤場佘秘書。
起身拿起張家放在八仙桌上的瓷水壺,往那碗里倒滿了涼白開。
一番操作猛如虎,最后那只青花瓷碗變得如同一個臉上帶著刀疤的男人一樣,呈現在大家眼前。
說好的幾十年的鄰居,處的跟一家人似的呢???摯愛親朋呢???
這怎么還帶加錢呢???還是兩塊錢!!!
但不管怎么說,能買到爐子就是好的,即便是得加錢!!
閻埠貴一咬牙答應下來,張沈飛則是跟他道了句“先回家了”,而后便優哉游哉地回了家。
閻埠貴嘆了口氣告訴張沈飛,他們家的劈柴爐子已經漚的用不成了。
等明兒見面,我托他打聽一下,要是有的話,給能淘換一個。”
張沈飛曾經好奇地問她,您怎么知道什么時候是最關緊的時候???
老太太嘆了口氣告訴他:“什么時候飯館里人吃完飯走了,有人搶著跑過去舔碗。
要是漏了,小爺您把這碗摔在我臉上。”
買煤球爐子可以用煤球爐子專用的票,也可以用工業票。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
前一段時間老太太幫哥嫂帶孩子,小老九手欠,把個青花大瓷碗給了。
見他點頭,閻埠貴搓著手就開了口:“大爺我錢是夠的,可是大飛,你也知道現在買煤球爐子得要票……”
出?入??張沈飛眼中閃過一抹迷惘。
啊,這個……閻埠貴眼中閃過一抹尷尬。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真到了那個時候,他也只能保著自個兒家十幾口人餓不著……
他們家雖然四個孩子,但能被他們夫妻放在心尖尖上疼愛的,還要數老四閻解娣。
要不說藝高人膽大呢,敢那么保證,果然是對自己的技術有信心。
一會兒的功夫,一個孔打好,師傅開始繼續下一個。
“掙錢多難吶,能不花錢為啥非得花呢?跟錢有仇嗎???”
一進門,
啊,這個……貌似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張沈飛有些尷尬。
鋦釘并不是真的大洋釘或者鐵釘,而是類似于訂書機使用的訂書釘那樣,只是它的兩只腳位置要更短一些。
師傅接過瓷片,銳利的目光透過玳瑁眼睛打量一番后,出了價:“一個釘子五厘,你們家這個碗大,得用十個釘子。”
老太太把饅頭坯子放在蒸籠里,撇撇嘴:“我還想吃大白饅頭呢。可這個月定量就這么點兒……月頭吃了細糧,月底光吃玉米面窩頭嗎??”
煤球爐子存貨不多,就算我幫閻大爺您弄到了煤球爐子票或者工業票,您也不見得能買到爐子。”
打眼也是有技巧的,一開始講究快而輕,頻率要高,下手不能重,待到鉆頭打出一個小孔之后,就可以加大力度,快速鉆進。
張沈飛瞟了一眼半空中飄落的閻埠貴的幾根頭發,又話鋒一轉:“不過閻大爺您也別太急。我有個熟人在煤場上班,他那邊有時候能二手煤球爐子……
這就導致了老閻家最缺的就是糧食,為了填飽全家人的肚皮,閻埠貴只能把一切可以換的票據,都拿出去換了糧票補貼家用。
老者說著話不耽誤干活,等鋦釘全部上好之后,便又拿出白石膏調勻后,開始填補縫隙。
那老者看到張沈飛的目光,笑了笑:“好看是肯定不如以前好看的,但是我跟小爺您打保票,這碗不管盛水還是盛粥,絕對不帶漏一點兒的。
“同樣大小的話,鐵的便宜,銅的貴。”
是以現在要用工業票的時候,才發現家里連一張工業票都拿不出。
“這感情好!!!”閻埠貴這下樂了,“大飛啊,這件事大爺就交在你手上了,你可一定要幫我給辦好啊!!!大爺我先謝謝你了。”
“不是,咱們家地窖里不還存著糧食嗎???”張沈飛壓低嗓子,“我看閻家,劉家他們可都已經在吃之前存的糧食了。”
可閻埠貴當時是怎么說的??他說蜂窩煤要錢,劈柴東直門外遍地都是,一毛錢不花。
老者又是一笑:“嗐,什么牛不牛的,混口飯吃而已。不過我這是祖傳的手藝,確實沒毛病。
這兩家家里都有半大孩子,糧食不夠吃,只能從之前存的應急糧上找補。
橫不能他們家以后天天吃生白薯吧???這樣倒是更省錢了,就怕身體吃不消,天天燒心吐酸水……
說完,
家里剩下的閻解放和閻解曠都是半大小子,每個月口糧只有二十二斤。
張沈飛看著師傅行云流水的動作,只覺得這位鋦碗的師傅仿佛民間藝術家,他手里的鉆弓也不是鉆弓,簡直堪比小提琴,忍不住沉浸式地觀看。
這不今天看到鋦碗的串巷子串到南鑼鼓巷,老太太就連忙把他喊回了家。
張奶奶點點頭:“那就開始吧。”
啊,這個……閻埠貴愁的直撓頭。
雖然剛才跟老閻說的是明天再打聽,但他也不想看人天天啃生白薯,索性有空就早點兒把事情給辦了。
“哦,那挺危險,是得買個煤球爐子。”張沈飛知道老閻家把閻解娣當眼珠子疼,立刻表示贊同。
打孔時候,他用左手那雖然粗糙但靈巧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鉆帽,中指和無名指夾緊鉆具,又把鉆尾放進鉆帽中……
“大飛你說,這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嘛。怎么能一個價呢???”閻埠貴很是憤憤不平。
十個孔打完之后,下一步便是釘鋦釘。
那啥,要是沒事兒我就先走了,隔壁院子有人讓我鋦缸呢。”
那師傅一邊從一尺長的木盒中挑選合適的鋦釘,一邊笑道:“鋦碗的用的釘子都是自己做的,外面可買不著。”
雖然老張家現在日子好過,但老太太還是非常節儉的。
而后掏出專業的工具--鉆弓準備開始打眼。
到了后世,這些可是花錢都看不到的。
等師傅坐下,把鋦碗所需要的工具依次排開之后,張奶奶也正好從廚房里提出一個藍底兒碎花的布包,打開后,里面便是已經裂成兩塊的碗。
“師傅,勞煩您給看看,這碗鋦好得多少錢???”
鋦土陶和瓦器時候,用鐵的鋦釘。鋦瓷器時候,就得用銅鋦釘。
閻埠貴于是掰著手指頭跟他算起來劈柴爐子雖然不花錢,但因為生火不方便,每天做飯的時候才能用。
那就是五分錢,比買碗合適多了。
閻埠貴振振有詞,且不說這些,那劈柴爐子是老祖宗用了幾千年的東西,總比帶窟窿眼子的蜂窩煤攢勁兒的多。
就看到家里正對著大門的位置,坐著一個醬紅色臉的老頭兒,膝蓋上還墊著一塊破布,身后一個木箱。
一切準備就緒,右手拿起鉆弓,讓弓弦在鉆具上纏繞一周,而后將弓弦拉緊,鉆頭在碗上尋找合適的位置,右手拉動鉆弓,帶動鉆具來回移動,開始鉆孔。
老太太這邊蒸上饅頭,又拿出一顆大白菜開始切,四九城老百姓冬天的當家菜就是大白菜,不吃這個還能吃什么呢??
一頓飯吃完,
閻埠貴擺擺手,言之鑿鑿:“大飛伱這賬算的就有毛病了,你不能只算出不算入啊。一把手都說了,看問題你得從多個角度看,不能一葉障目!!”
要是鋦小酒盅,小酒壺之類精美的器具,那就是用特制的小號銅鋦釘,而且那鋦釘還做了顏色,看起來是銀白色。
說完,又喃喃自語:“只希望不要真的有到了那個時候的時候吧……”
按道理說,閻埠貴和閻解成每個月除了發工資,還會再發兩張工業票,攢了這么多年,拿來買爐子是夠的。
他們三個的口糧標準都是低于或者處于普通人的最低檔。
得,言盡于此,后來張沈飛也就不提了。
說著,還一拱手。
但問題就出在閻埠貴太會過日子,之前每個月工業票一到賬,就被他直接在巷子里賣給了別人,或者是拿到黑市倒賣換了糧票。
自打徹底接替古秘書之后,他便趁著領導開會的機會,跟四九城各個工廠的秘書混在一起。
計劃經濟的年代,跟這些手握各種資源的人處好了關系,那就相當于是手持著一棟百貨大樓,想換什么換什么。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https://www.dzxsw.cc/book/65544528/3636581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