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火紅年代,從宣傳科干事開始! > 第371章 膽量!

第371章 膽量!


聽完張沈飛的需求,白經理樂的一拍巴掌:“要電風扇??這不是巧兒他媽給巧兒開門,巧兒到家了嗎??
    咱們店里雖然沒有東德產的電風扇,但卻有一臺美麗國西屋銅頁風扇,產自1923年,雖說年頭的確是久了點,但風力特別猛,現在秋老虎正盛,用著特別合適。”

    說著,便引著張沈飛往信托商店的樓上走。

    他們店里的大路貨都擺在一樓的柜臺里,隨便看,隨便買。

    二樓卻不是一般人能來的,里頭的東西有古董家具,玉器古玩,也有電風扇,洗衣機之類的稀缺物資。

    這些東西不愁賣,甚至不少都是稀缺品,如果擺在樓下就會被哄搶一空。

    計劃經濟時代,一向是賣方市場,哪能誰來都賣???所以這些都放在樓上,篩選合適的客人賣出去。

    至于何為合適??不言而喻。

    張沈飛跟著白經理上了樓,坐在紅酸枝圈椅上歇息。

    信托商店已經國有化,自然不像以前那樣有免費的小點心和茶水享用,但好在服務比飯館好不少。

    沒多久,一個服務員捧著個通體漆黑,唯有外罩是金黃色的電風扇走過來。

    “原本是用110V的電,之前的主家兒改過了,用普通民用電就行。”白經理接過電風扇,笑瞇瞇的對著張沈飛做介紹。

    插上電一試,風力強勁。

    白老板雖然變成了白經理,但可愛依舊,朝著風扇大喊一聲,里頭傳來回聲。

    他扭頭看著張沈飛笑:“怎么樣張廠長?這風扇可以吧???猛不猛??”

    “確實不錯,多少錢我要了,我跟你去一樓交錢,你讓人把東西包好。”張沈飛說著起身。

    錢貨兩訖,張沈飛帶著電風扇騎著自行車回家。

    接好電線,插上插頭。

    老張家第一次長輩和媳婦兒關于坐月子和育兒所產生的危機得到解決。

    看著吹著電風扇的甜小棗和小舅媽張沈飛禁不住為自己的機智點了個贊。

    所以說,這世界上沒什么問題,是錢解決不了的。

    秋老虎正盛的時候,老張家呼呼起風的電風扇引起四合院大媽,大姨,大姑娘,小媳婦的又一陣羨慕。

    “瞧瞧人家大飛,田主任說熱,人扭臉兒就買了電風扇……”

    “當年我生孩子正是六月……熱的一褲兜子汗,你二大爺愣是裝看不著。”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瞧瞧人大飛,長得帥還疼媳婦兒……”

    “我的這個命呦……要是我年輕個二十歲,哪里還有田小棗什么事兒???”

    “越說越過分了。”一旁的二大爺終于忍不住出了聲,“都吃飽了是嗎?不在床上躺著休息,一個個在這說什么??不可理喻!!”

    說完背著手,一跺腳,邁著四方步走了。

    四合院情報中心的主婦們一撇嘴。

    等到二大媽亦步亦趨跟在劉海中背后走了,朝著他身后狠狠啐了一口唾沫,又開始轉移話題說起劉光奇拋棄父母,跟媳婦兒跑到對方娘家的事情。

    劉光奇是誰?那是老劉家的長子!!
    平心而論,老劉兩口子雖然沒事兒就打老二,苛待老三的,可對老大劉光奇卻是沒的說。

    家里有好吃的都緊著他跟二大爺自不必說,就是劉光琪結婚那盤面也是整個南鑼鼓巷少有的,掏空了老劉家的積蓄。

    能把屁股坐的這么歪,老劉夫妻自然是對劉光奇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甚至對老二劉光天和老三劉光福放出狠話,以后就指望著他們家老大養老。

    誰承想,話還沒落地,兒子就跑了。

    因為這件事,劉海中夫妻自覺在四合院里丟了大人,很長一段時間都臊眉搭眼,順著墻根兒走路,懷疑有人背后議論自己。

    不過他們也沒猜錯,四合院眾人確實把這件事當做頭等談每天議論。

    “嘖嘖嘖,天天還有心思在這里說別人……瞅瞅他們自個兒家過的日子吧……”

    “后院聾老太有句話說的沒毛病,父母不慈,兒女不孝!!!這二大爺夫妻見天兒的打孩子,雖說沒打在劉光奇身上,但他能不覺得害怕??”

    “也是活該,最可心的老大跑了,且看著吧,那老二,老三以后還不知道會不會有樣學樣呢!!!”

    “老話說的好,父母不慈,子女不孝。也是活該。”

    幾個大媽絮叨著,閻大媽一邊補著襪子,一邊也搭腔:“甭看都是仨兒子,不是我吹,那老劉兩口子教育孩子比我們家可差多了……

    就我們家不管什么事情都講究個公平,公平,還是公平!!!哪怕過年的花生米,那也是按照人頭分,一顆都錯不了。”

    閻大媽很驕傲,都是仨兒子,老大都結了婚。

    那老劉家的老大跟媳婦兒跑了,拋棄父母和弟弟。

    可他們家老大呢??規規矩矩地在家里呆著不說,每個月工資的一大部分都上繳給了家里。

    可著整個四九城看,哪家的孩子能這么著???這啊,就叫做家教!!!
    一旁其他大媽見她顯擺的樣子,互相對視之后,不由得撇撇嘴。

    沒見過像是老閻家這樣的,孩子掙了錢之后,在家里不管吃飯,還有用電,用水,甚至騎一次自行車都要給錢。

    父母對孩子什么都用錢衡量,絲毫情分沒有。那這等父母老了,掙不了錢了,兒女又該如何呢??
    但說破大天去,他們也就是些鄰居,跟人說不著這個,也就不說出來惹人嫌。

    與其那樣,倒不如跟背地里議論老劉家的事情似的,在閻家人不在的時候,也議論下他們家的事情。

    反正他們情報中心一貫的宗旨就是,誰不在場就議論誰。

    有道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言語間,一個人的清譽便毀于一旦。

    講究的就是一視同仁,無人能夠幸免。

    大媽們每天在長廊下聊著天,日子又過去了幾天。

    雖然各方面都在努力,但主要產糧區南河,東山,南湖,川川川川依然有不少人都沒挺過這三年。

    這樣的大環境下,田小棗回到四合院開始坐月子。

    張奶奶緊急從“關外”回到四九城,帶回來各種土特產,臘魚,臘肉,臘腸,紅腸,和數不清的營養品。

    其中的麥乳精,菊花晶,奶片,罐裝黃油,著實讓四合院眾人羨慕了一番。

    這可都是滿滿的營養呀,要是放在前兩年,就這幾樣東西隨便拿出去一樣,都能救一個人的命。

    今年日子雖說好過一點,但誰家也趁不上這個。    
    老張家這次沒有低調,而是大肆宣揚老太太從關外帶回來的這些東西甚至還堂而皇之地擺在外屋。

    桌子上放不下,還用大籃子放在了地上,還有櫥柜里。

    只要到他們家賀喜的街坊四鄰,不用使勁瞅,打眼一看都能看到。

    這也是張沈飛有意而為之。

    之前他們家奉行的是低調的政策,力圖融入四合院和大環境里頭。

    可現在田小棗正在坐月子,要是還是天天苦哈哈,吃不飽,不僅虧待了田小棗,也虧待了他們家小衛國。

    于情于理,張沈飛心里都不落忍。

    與其這樣,倒不如趁著他們老太太回四九城的契機,假裝由她帶回一大批的營養品擺在大家面前。

    這年頭東三省的日子過得好是出了名的。

    田小棗可以敞開肚皮的吃喝,他們家張衛國有了充足的奶水,不至于餓肚子。

    這些東西都是從關外正規渠道來的,旁人即便是眼紅嫉妒,可也說不出個什么。

    而且現在已經是壹玖陸壹年初秋,旱情很快就會觸底反彈。

    等到大家普遍的日子好轉后,也就不會再有人一直盯著別人。

    四合院里很快就流傳起,老張家現在真的日子好過了的傳聞。

    “田小棗現在每天都能吃上兩個雞蛋里頭還撒上一把紅糖!!!”

    “聞到了嗎?今天早上老張家燉的雞湯……給田小棗下奶!!”

    “怪不得都說關外的黑土地攥一把就出油,瞧瞧人張奶奶受災了兩年多了,那臉色倒是越來越好,哪像咱們都綠了。”

    “可惜我們家在關外沒親戚……”

    “咱們廠王賴子之前不是支援大慶去了嗎??他給我寫過信,說那邊吃的比四九城里好多了……”

    “我跟你說關外的日子好得很,甚至比滬市都要好!!!”

    “我聽人說前門大街那里的片兒爺,專門賣了房子去了關外,現在日子過得很不錯。他說那里天天都能吃飽吃好。”

    “看出來了,就張奶奶帶回來的那些東西,在這年月,能救一家子的命呀!!!”

    “跟人家一比,咱們這過的是什么日子……”

    “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不知道吧,現在外地農村日子更難……有些出來逃荒的直接就死在了路上……”

    背地里說什么的都有,但是到老張家賀喜的時候,一個個還是笑嘻嘻的。

    只說羨慕老太太命好,大家都在關內餓肚子呢,她跑到關外享福去了。

    田主任和小張衛國也跟著沾了光,要不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

    話又說回來,這老太太也是個有福氣的。年景好的時候沾孫子的光,年景不好的時候又能去關外沾閨女的光。

    就這命,比后院聾老太可好太多了。

    這番話被聾老太聽到之后又是一番心酸。

    ……

    田小棗坐月子的第六天,閻埠貴兩口子提著五個雞蛋進門賀喜。

    閻大媽去了屏風后面,看臥床的小孩和田小棗。

    “呀,幾天不見,這孩子看著又長大不少……”閻大媽進門就直奔炕頭,掀起小包被往里面張望著。

    張衛國出生那天她也在醫院,知道這孩子長得好,剛出生的時候就不像其他孩子臉皺皺巴巴跟個小老頭似的。

    反而十分的白凈,平整,眾人當時看到了,就篤定這孩子像他爹,長大了肯定俊。

    沒想到幾天,不見又白胖了不少。到底是營養充足呀,這長大了得禍害多少女孩子??閻大媽在心中感嘆。

    “可不是嗎?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的,跟頭小豬似的。”田小棗的聲音帶著初為人母的喜悅。

    “奶水足不足??孩子能吃飽嗎??”閻大媽例行又問。

    “夠他吃的,閻大媽,您坐。”

    “哎,說起來我們家于莉也進門這么長時間了,拉肚子也沒個動靜……”

    屋子里傳來閻大媽和田小棗拉家常的聲音。

    屏風這頭,閻埠貴則是死死盯著柜子上那滿滿當當的營養品,不由得咽了口口水。

    老張家的房子是整個四合院最好的,住的也最寬敞。

    可這房子畢竟已經來過不少次,就算羨慕,也沒有給他的內心帶來最大的觸動。

    唯有那鋪滿了桌面的吃的,讓他嫉妒的眼珠子都綠了。

    干旱已經快三年,他們家已經整整三年沒有吃過肉,白面和大米。

    每個月到了買糧日,都會第一時間去左家莊將糧食換成白薯,全家人吃了兩年半白薯,吃的天天泛酸水。

    倒也不是他沒用,不能去算計別人換點東西。

    只是這幾年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過,家家戶戶吃不飽,他哪怕有天大的本事,也無處施展,不是嗎?
    這會兒看著張家的東西,閻埠貴小眼睛滴溜溜亂轉,cpu瘋狂發熱。

    要放在以前,他是萬萬不敢打張沈飛家東西的主意的,可現在,饑餓讓他生出了無限的勇氣。

    該怎么開口才好呢???

    “咳咳,他閻大爺,兩年不見了,聽說你們家給解成娶了新媳婦兒???”張奶奶察覺到閻埠貴的臉色,刻意地清清嗓子,大聲說道,“當時我在關外,也沒能來參加婚宴,現在給你們道聲喜。”

    “啊?哦。”閻埠貴收回思緒,盤算著怎么把話題往占便宜上扯,“是……是娶了個媳婦兒。老太太,您說我們家的日子多難呢……原本一家六口都靠我一個人的工資過日子,現在解成又結了婚,又多了一張嘴……

    您說,每天一睜開眼睛就是七張嘴等著吃東西,就我們家那口子現在腿浮腫的,一按一個坑,這一天天愁的我呦……

    要是說,要是說我能有點兒比如麥乳精什么的營養品,不用多就一點點就成,只要給她每天泡那么一點……說不定她的情況就會緩解很多”

    話說到這里,閻埠貴推了推玳瑁眼鏡框,垂下眼皮,偷偷觀察著張奶奶的神色。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65544528/3636567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雷山县| 元阳县| 万宁市| 七台河市| 迁西县| 江川县| 榆社县| 崇阳县| 女性| 招远市| 沙雅县| 溧阳市| 德清县| 盐源县| 望都县| 浦江县| 凭祥市| 甘泉县| 仲巴县| 托克逊县| 北宁市| 福鼎市| 南昌市| 马边| 忻州市| 正蓝旗| 五常市| 郁南县| 樟树市| 武邑县| 和硕县| 东源县| 永嘉县| 富川| 色达县| 分宜县| 荣昌县| 安远县| 息烽县|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