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這么,隨意嗎?
聽到老秦的話,張沈飛揚了揚手中的文件袋:“哦,這個啊,這是我被任命為削皮刀廠廠長的文件。我之前的檔案不是在咱們廠里??今天過來就是專門處理這個的。”
削皮刀廠在建立之初曾經隸屬于軋鋼廠。
后來因為在外匯中作出了突出貢獻,在一九五六年就獨立了出去,成為了一個由外貿部和冶金部聯合管理的新廠子。
工廠整體規模不大,但生產的產品僅供出口賺取外匯。
這些年雖然我國鋼鐵很是缺乏,甚至在大力推廣煉鋼的時候,鬧出了一些常識性的錯誤,鄉下一些地方甚至把鐵鍋鋤頭,鐵制農具等都拿來融鋼。
后來鋼鐵沒有弄成,那些農具和吃飯的家伙事兒也廢了。農業和工業上都曾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但因為外匯對我國的意義更為重要,刨絲削皮器廠反而一直安穩生產,并沒有受到影響。
那陣風刮過之后,張沈飛設計出了削皮刨絲器二點零版,除了能夠削皮和刨絲之外,還加入了刨片,切狼牙形狀土豆的功能。
對于愛吃土豆的某些西方國家而言,這樣的產品顯然更受歡迎,削皮刨絲器二點零版在外匯中大放異彩。
這些事情不是秘密,軋鋼廠的工人們基本都知道。
這會兒聽到張沈飛的話,老秦點點頭:“這削皮刨絲器廠能夠成立起來都是大飛你的功勞。
后來能夠發展壯大也是靠你研究的削皮刨絲器第二代。
你畢業之后去那里當廠長也是理所應當,你一手種下的種子,總不能讓別人摘果子不是?”
“只不過,只不過你以前在軋鋼廠就是副廠長,現在進了刨絲器廠當廠長,總覺得職務上好像……好像有點不對勁……”
雖說從表面上看,張沈飛從副廠長變成了廠長,好像是升遷了。
但是軋鋼廠可是萬人大廠,而那削皮刨絲機廠總共也就三百多號人,從規模上來看,比軋鋼廠可差遠了。
軋鋼廠有些比較大的車間,都有一百多人呢。
老秦和老董對視一眼,都覺得張沈飛這一波有些虧了。
心中暗道張沈飛到底是年輕,小事上看著精明,到了大事上還是有些拎不清。
唯有張沈飛本人不以為意。
他在一周之前已經去外貿部報到,現在分到削皮刨絲工廠去,也是因為這個廠子的產品只供外貿,經常需要去外地,甚至港城之類的地方出差,參加產品交易會什么的。
一個幌子而已,不管是什么職位都無所謂。
對張沈飛來講,外貿部的工作才是關鍵。
要知道一九五四年,他在慫恿陳雪茹擴大綢緞莊規模,將固定資產做大十幾倍的時候,打的就是風起之前把小富婆弄到港城,帶著撈到的那些財產,重新開啟新的事業的打算。
只是從當時他的想法來看,小富婆遠走港城之路有著層層關卡需要打通。
說實在的,他已經做好了長期抗戰的準備,這些年也一直在想辦法打通去港城的關節,只是一直不得其所。
沒想到,
就在他迷茫之際,從未見過面的大舅居然帶來了意外之喜。
張沈飛明白,自己靠著大舅的面子進入外貿部之后,想將小富婆帶到港城將會變得簡單許多。
就算自己做不到,大舅也肯定能做到。
而后續,
陳雪茹攜帶著大量的資金到了港城之后,只要有大舅的幫扶,想必商業版圖的開拓也會容易不少。
陳雪茹十幾歲就開始經營綢緞莊,《正陽門下*女人》電視劇中,改革開放之后,她展現出了驚人的商業天賦。
現實生活中,這些年陳雪茹將綢緞莊經營的也是有聲有色。
張沈飛相信她的能力,只要把小富婆帶到經濟騰飛時代港城,小富婆一定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驚喜。
而現在,自己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馬上入職削皮刨絲機廠。
并且讓陳雪茹將資產換算成金條或者其他在港港城可以流通的財物。
待到合適的時機,為小富婆創造出合適的出逃條件和契機,立刻便可以帶著小富婆過河奔向另一個天地。
當然這些事情張沈飛跟老秦和老董都說不著。
他只是跟兩人打著,哈哈,告訴他們自己即便去了削皮刨絲器廠,級別上也不變,依然屬于副廳級干部。
“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現在不少單位都存在著官大職小或者職大官小的情況。我這也算是趕了把時髦……不管怎么說,都是為人民服務嘛。”他打著哈哈。
跟兩個門房湊在一塊抽了一根煙,雙方在一起聊了聊門房工作之辛苦之后,張沈飛扔掉已經抽完的煙蒂,用腳擰滅掉。
“您看看您都這么大個領導了,還這么有素質。”老董跟張沈飛的關系不如老秦跟他那么好,習慣性逮住機會就要溜須拍馬。
“嗐,您這馬屁拍的有點僵硬。”張沈飛哈哈大笑。
然后看了看腕子上戴著的梅花牌手表,又說道:“得,都這個點了,我得趕緊進去辦事,不跟您二位聊了。
那啥,等有空的時候咱們一起喝酒。”
“沒問題呀,我們倆隨時都有空。就是得看您這個大忙人的時間。”老秦和老董異口同聲的說道。
雙方就此別過,張沈飛信步走進軋鋼廠。
這會兒正是上班時間,廠子里的閑人不多。但只要遇上了,全都跟張沈飛打著招呼。
“張廠長,您回來啦??”正在掃地的保潔阿姨說。
“聽說您畢業了,這是要重新回咱們扎鋼廠上班了嗎??”一個在巡邏的保衛科人員湊了上來。
“肯定是的,你瞧瞧那手里還拿著檔案袋呢。”跟他搭檔的人來了句。
“太好了,張廠長,您要是回來,咱們搬家的事情就有著落了!!!”一個出來撒尿的工人湊上來。
“我聽集資房項目部的人說,年后情況已經好轉,再過幾天工地就能動工了。”
“看來張廠長就是因為這個事情回來的,有您回來作陣,我們大家都放心。”
“這房子可讓我們等了太久,可只要能住新房子,什么都值。”
“我已經又攢了點錢,房子到手我就買一張大床……”
四九城人對房子的執念,已經深深的刻在骨子里。
一群人圍著張沈飛,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張沈飛當然也明白,眾人急切的心理。
集資房項目由他一手推動,雖然這三年期間因為某些不可抗因素停工,但是廠里已經決定重啟了,雖然他本人已經不再負責這項工作,但是項目已經捋通順。
頂多一年的時間,大家就能搬進新房里。
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總的來說,也算是不負眾望。
跟工人們聊了幾句集資房的情況之后,張沈飛走進辦公樓,把該交接的交接好,十點半的時候,起身就去了刨絲器廠。
刨絲器廠的廠長,以前由楊廠長代為擔任。
后來廠子歸冶金部和外貿部共同管轄之后,廠長則是由現任冶金部副部長溫同志兼任。
溫副部長在冶金部的工作繁忙,但好在刨絲器廠業務單一,并不需要他費什么神,每個月只抽空過來個兩三天,簡單處理一下堆積的公務也就夠了。
今天知道張沈飛要過來報到,溫部長專門在辦公室等。
咚咚咚。
“請進。”
吱嘎一聲門響,張沈飛走了進去。
看到對方出現,溫部長臉上掛上笑意:“張沈飛同志,歡迎你學成歸來!!!
以后啊,刨絲器廠的這一攤子就交給你費心了。”
“溫大哥,您客氣了,我對這個廠子是有感情的,這里面有著咱們倆的心血,我一定好好干,不會辜負您的信任。”張沈飛笑得很是質樸。
面對跟自己一伙兒的上位者的時候,他總是表現的格外乖巧
“來,坐坐坐,知道你愛喝茶,我提前讓秘書給你泡上的上好的金駿眉,你嘗嘗。”溫部長示意張沈飛坐下。
兩人面對面坐在單人沙發上,溫部長笑瞇瞇的看著張沈飛:
“沈飛啊,你說這日子過得多快,我還記得咱們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你剛進入軋鋼廠不久,還是個宣傳科干事。
那時候我在部里頭職位也不高,只是一個處長。
那時候國家剛開始進行工級認定,我被派到軋鋼廠當評委……”
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溫部長也才四十多歲,還是一個正處級干部。
一晃眼,十年已經過去。
他的頭上已經染上白發,壓在鼻子上的眼鏡,度數也就越來越深。
開始回首往事,張沈飛眼神也變得恍惚:“可不是嘛,我還記得易中海的七級工就是您來親自給評定的。
那可是我們廠第一個七級工啊,易中海當時牛叉哄哄,簡直高興的連話都說不出來。”
“高興??”溫部長忍俊不禁,“一開始他是挺高興的,七級工嘛,一個月的工資都有八十多!!!
只是,只是他這人生中唯一的高光時刻,還沒有享受幾分鐘,就被你小子給打斷了。”
“當時大家全都一窩蜂的去看你發明的削皮刨絲機,哪有人還在意易中海這個七級工???
我還記得當時易中海氣的臉色鐵青,手都抖了。”想起往事,張沈飛臉上也止不住的笑。
“那個易中海現在還在軋鋼廠嗎?應該已經快要退休了吧???”溫部長偏頭想了一會兒后說道。
“已經五十多歲了,再有個五年左右差不多就退休。”張沈飛想了一下,易中海今年應該在五十六歲左右。
“你們倆關系挺好嗎?知道的這么清楚?”溫部長有些詫異。
張沈飛以前可是軋鋼廠的副廠長,廠子里有那么多的工人,雖說七級工,八級工不多,但也得有幾十個。
張沈飛居然記得清楚哪個工人什么時候退休???
張沈飛并沒有解釋自己和易中海住在一個院子,聽到過他跟二大爺談論退休的事情。
只是淡淡地裝了個b:“高級工人就是咱們工廠的財富,咱們這些當領導的,多關注一點也是理所應當的嘛。”
溫部長眼神古怪的看了他一眼:“沈飛,你是不是忘了我跟你們院何師傅也挺熟的?”
何師傅??傻柱嗎??
張沈飛回過神。
溫部長點點頭:“前幾年有一次我請大家吃飯,你們廠楊廠長把何師傅帶到了我們家幫忙做飯,后來我們兩個一見如故……
這幾年只要有需要,我都會請他去我們家做飯。
哦,對了,我們倆還在一起下棋,偶爾也聊點兒民生什么的。
我聽何師傅說,他跟你,還有易師傅全都住在一個院里……何師傅還說你跟易師傅關系不太好,老想方設法的擠兌人家。”
啊,這個……
張沈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好不容易裝個b,怎么還被拆穿了呢??
“你這小子……以前嘴里就沒個譜,現在眼瞅著要三十了,還是這么沒個正形。”揭穿張沈飛后,溫部長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嗨,我這不是跟您關系近才這么說嗎?要是跟外人,我可不會這么沒溜兒。”張沈飛找補一句。
兩人扯完了以前的事情,又開始扯其他的,半天都沒說到正事兒。
眼瞅著已經快到午飯時間,張沈飛有點憋不住了:“溫大哥,你要不跟我交接一下工作啊??”
“這有什么可交接的?削皮刨絲器廠又不是你們軋鋼廠。這地方總共也就三四百號工人……你能在軋鋼廠當副廠長,這邊的事情還不是手拿把掐??”
“走吧,要到午飯時間了,咱們先去食堂吃個飯,完事兒我就要回冶金部取,下午你自己熟悉一下工作環境,有什么不懂的就找劉秘書。”
溫部長滿臉坦然的說完之后,首先站了起來。
這?這么隨意的嗎???雖然是個三四百人的小廠,但好歹也是處級以上單位啊。
廠長的交接工作居然這么的樸實無華嗎?
張沈飛怎么覺得自己就跟進了黑工廠似的……
兩人一前一后的下了樓,朝著后面的食堂走去。
削皮刨絲器廠規模小,食堂也只有一個,但據溫部長說,這里的師傅做菜水平很高,跟傻柱不相上下。
“南師傅論做小炒的手藝跟傻柱是差不多的,但是他做大鍋菜的時候,比傻柱更多了一份用心,所以廠子里的工人們都挺喜歡他。”溫部長解釋道。
他經常去軋鋼廠視察,曾經也在機緣巧合之下吃過傻柱做的大鍋菜。
只能說,傻柱做小炒有一手,做大鍋菜的時候實在是太糊弄了一點。
張沈飛聽到的重點卻都在南師傅上,四九城里頭,姓南的可不多。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65544528/363656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