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時機
俗話說一只蝴蝶在洛杉磯輕輕扇動翅膀,就可能在舊金山掀起一場龍卷風。
一件微小的事件就可能改變歷史的走向。
斯大林的死就更不算微小事件了,所以造成的影響也更大。
對于蘇聯來說,斯大林的死讓蘇聯的整個行政系統陷入了混亂。
許多高層人員都因為涉嫌參與政變而遭到了逮捕。
可以說蘇聯的工業化進程停滯了一段時間。
再加上烏克蘭內亂,這個國家可謂是內憂外患。
好在蘇聯的基層結構保存的較為完整,所以對于民眾來講情況還是可以在接受的范圍之內。
他們只是發覺現在很多城市都被宣布戒嚴了,然后政府的人員換了一波又一波。
好在政委出面安撫了各個工廠的工人,讓他們安心繼續生產,這才讓蘇聯的秩序維持下去。
基洛夫在接手了斯大林留下來的官僚系統之后迅速開始了對于反抗力量的鎮壓。
他做的第一步就是迅速命令各軍區的司令回莫斯科述職,不回來的直接當成叛國處置。
然后將這些位置全部換成了自己的人。
除了列寧格勒軍區之外,蘇聯其他軍區全部遭到了清洗。
好在基洛夫的做法還沒有后世斯大林那么野蠻血腥,他只是把這些人調離了崗位,并沒有把他們囚禁起來或者槍斃。
但是對于那些參加了政變的人員,基洛夫就沒有那么仁慈了。
這不是因為他殘忍,因為這些人如果不處理了,那么其他人看到造反的人并沒有受到嚴懲,恐怕會蠢蠢欲動。
所以像托洛茨基之流全部被送上了莫斯科法庭進行大審判,然后丟進了監獄。
這些人都被判了無期徒刑,因為基洛夫不想殺他們,但是更不可能放他們出來。
所以權衡之下,還是把他們丟進監獄里再說。
那天在監獄的談話之后基洛夫思考了很久,他知道反斯大林集團跟斯大林集團的矛盾除了權力之爭之外,還有路線之爭。
但是這個問題不是他能夠判定誰對誰錯的,所以,基洛夫決定把這些人扔進監獄,讓后人來決定他們的下場。
如果說歷史證明斯大林是正確的,那么這些人自然不會有什么翻身的機會。
如果歷史證明斯大林是錯誤的,那就讓后人把他們放出來就是了。
這個肅反工作基洛夫交給了葉若夫,因為這個家伙之前一直負責類似的工作,對于清洗罪犯得心應手。
斯大林讓葉若夫主持肅反工作就是最好的證明,基洛夫想到斯大林交代給他的話,所以決定還是讓葉洛夫去續主持肅反。
不過葉若夫接手內務部的工作之后有傳言稱其行事太過血腥,經常把一些無辜的人牽扯進來。
基洛夫對此也留了個心眼,他開始留意一個能夠替代葉若夫的人選。
不過基洛夫也沒有打算立刻撤換葉若夫,亂世用重典,現在蘇聯正處于危急的時刻,采用殘酷一點的手段,未嘗不可。
等到局勢穩定下來之后,再采用溫和一點的方法。
對于烏克蘭問題,基洛夫非常重視,烏克蘭作為蘇聯的糧倉一直這樣被去城市化是不行的。
在馬赫諾的領導下黑軍幾乎把烏克蘭所有的重要城市都摧毀了。
為了殲滅黑軍,基洛夫任命圖哈切夫斯基擔任烏克蘭方面剿匪總司令。
這位有著“紅色拿破侖”之稱的將軍還是經受住了考驗,沒有參與到政變當中。
也是為了表達對圖哈切夫斯基擔任的信任,所以基洛夫把他派遣到烏克蘭接替原本屬于布哈林的位置。
圖哈切夫斯基也沒有讓基洛夫失望。
他在抵達烏克蘭之后立刻根據當地的情況指定了剿匪方針。
他知道黑軍的壯大是離不開烏克蘭農村的,既然馬赫諾能搞去城市化,那么他也能搞去農村化。
這個去農村化不是指把烏克蘭的農村全部摧毀了,這樣一來工程量太大,二來蘇聯還指望烏克蘭提糧食呢。
紅軍采取的措施是遷移烏克蘭農村的人口到集體農莊,對他們進行統一管理,從根本上切斷黑軍的后備力量。
對于那些不配合的,直接把他們抓起來發配到西伯利亞。
紅軍的效率很高,在短時間內就遷移了農村大部分的人口。
接下來他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使用毒氣彈了。
圖哈切夫斯基這位圖農愛好者指示要對黑軍可能的駐扎地點釋放毒氣制造無人區。
黑軍對于毒氣彈根本沒有什么可靠的防護措施,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傷亡。
在戰術上,得到了更多補充部隊的圖哈切夫斯基擔任不再尋求跟黑軍主力部隊決戰,而是采取優勢兵力包圍一部分黑軍部隊之后再慢慢把他們吃掉。
圖哈切夫斯基擔任也不急著殲滅那些被圍困的部隊,他寧可慢慢磨,等到對方物資耗盡之后出來主動求戰。
反正紅軍有坦克和裝甲車,還有大量的牽引火炮,正面作戰根本不怕黑軍。
這種方式有點類似于曾國藩的“結硬寨打呆仗”戰術,不過是武器更加先進下的版本。
在漫長的拉鋸戰中,黑軍因為缺乏足夠的工業基地和專業化人才開始顯現頹勢。
沒有了農民的補充,馬赫諾手里就是一支一次性部隊。
他們的人數越打越少,占據的地盤也越來越小,可以說失敗就是時間問題。
不過基洛夫對于解決烏克蘭問題并沒有太過高興,因為他認為蘇聯正處于帝國主義的包圍之中,帝國主義隨時可能發動顛覆蘇聯的活動,包括但不限于戰爭或者暗殺。
斯大林的遇刺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在基洛夫看來,與其等到資本主義國家擺脫經濟危機以后殺上門來,不如讓蘇聯主動出擊,徹底搗毀這些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起一個社會主義新秩序才能保證蘇聯的安全。
只是蘇聯目前的實力不足以支持他們完成這一計劃,雖然完成一五計劃讓蘇聯成為了歐洲第二大工業強國,但是蘇聯的軍事實力不算強。
如果跟英法開戰多半是打不過的。
所以基洛夫還得沉住氣。
好在他并沒有等很久,一封來自德國的電報讓他看到了機會。
(https://www.dzxsw.cc/book/63342783/8036859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