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論戰
真正的戰卒只有十五萬,被倍于己軍的敵軍猛擊,再被全軍五分之一的騎兵迂回,情況本就不容樂觀,六個新編師的崩潰則是雪上加霜,加劇了楚軍的不利,造成更大的傷亡。慶幸的是秦軍無法在短時間內擊潰己方師旅收縮的陣列,這才沒有像六個新編師那樣全軍近墨。
雪花飄飛中,一個師旅接一個師旅報告可戰士卒的人數,統計到最后,老師旅中,無傷能戰的士卒最多只有七萬,傷亡數字高達兩萬九千余人,戰死的士卒接近五千。這些人加上十個楚軍師、五萬趙軍,加上八個新編師剩下的可戰之卒,再加萬余騎兵,兵力在十八萬左右。
楚軍并沒有什么優勢,秦軍久戰力竭,增援的十個師和五萬趙軍也是久戰力竭;數量上秦軍最多不過扔下兩萬重傷之卒和近萬具尸體,全軍人數不會低于二十七萬。騎兵也是秦軍占優,秦軍騎兵數量倍于楚軍。
得到這個數據,熊荊有一種腸子悔青的感覺。他不應該過早與秦軍相決,而應該等待汝南的兵力集結,這樣己方可戰之卒將有二十六萬,與秦人相差無幾。現在第一次以十五萬兵力相決,第二次以十八萬兵力相決,每一次都比秦軍少十幾萬人。而秦軍并不像去年那樣只有二十萬精卒,這四十萬人全是精卒。
斗于雉、司馬尚、東野固、成通、鄧遂、彭宗、莊無地……,諸將目光都盯著熊荊,等待他做出最后的決斷。四十萬秦軍全是精卒,四萬騎兵全在潁川郡,這就是王翦只帥十五萬人進攻齊國的原因,他只有十五萬善戰之卒。齊國是無憂的,主戰場在方城以北。
老師旅傷亡近三萬人,被擊潰的六個新編師、左翼趙軍的傷亡更是慘重,加上他們的損失、加上游闕兩個新編師的損失,初步估計這一戰楚趙兩軍傷亡八萬人,戰死者超過兩萬。如果能有數天的休整時間,最少有一半以上的輕傷員可以歸建,與秦軍再次相決的人數不會低于二十二萬。
“臣以為我軍可逐秦人,然不宜再戰。”莊無地還是剛才的意思。
“逐而不戰,逐之何用?!”斗于雉完全不同意他的說辭。“此時秦人惶惶,此時不戰何時再戰?大王萬不可此時吝惜士卒,我與秦人相決之機,不多矣。”
“敵不可假,時不可失。此當逐也,可戰則戰之。”趙軍布置在左翼,左翼因為太遠,游闕倉促間無暇屏護,近三萬趙軍大多盡墨。舊恨新仇之下,司馬尚眼里冒火但一直克制自己。
“秦人已成敗軍,敗軍不可輕縱。”東野固也揖道。
“此戰如此,乃炮卒不得力也。”鄧遂道。“若是炮卒得力……”
添油戰術是戰略上的錯誤,炮兵沒有發揮既有作用則是戰術上的錯誤。熊荊了解海軍火炮的用法,但對陸軍火炮的用法所知就不多了。
與火炮一出現即成為海戰決定性力量不同,不管東方還是西方,火藥用于軍事的最初幾百年中,火炮的主要用途是攻城和守城,或者類似的用法,對士卒的殺傷大部分是槍彈而不是炮彈。幾乎可以很武斷認為:十九世紀以前,野戰炮兵不被認為是一支可單獨決定會戰勝負的力量。即便它是,也沒有戰例證明它是。
影響火炮在野戰中使用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火炮的重量。古斯塔夫的皮炮讓火炮得以以團屬炮的身份進入會戰,其后騾馬炮兵的興起,才有更大口徑的火炮參與野戰,但火炮仍是配角。直到1807年的弗里德蘭會戰,炮兵才被認為是會戰的主攻力量,其可以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
四、五百年發展中,火炮制造在西方經歷了鍛造、鑄造、鏜制三個階段,在東方則有鑄造、鍛造、再鑄造這種波折;對口徑、倍徑、以及彈藥比的反復總結,并在法國瓦利埃炮管系統的影響下,催生了第一套火炮系統:利系騰斯坦系統,之后很快被格利包佛爾系統取代。
火炮本身、火炮系統、便于騾馬化的炮架和炮車、野戰炮戰術、炮兵指揮經驗的發展……,諸多方面的進步使得火炮最終成為可以決定戰役勝負的力量。楚軍除了火藥存在瑕疵外,硬件皆已具備,但就是缺乏會戰經驗,更缺少馬克西米利安·塞巴斯蒂安·福伊將軍那句針對騾馬(野戰)炮兵的名言。
沒有正確的戰略思想,炮兵只是會戰的輔助力量。鄧遂作為步卒將率僅僅覺得炮卒沒有發揮既有的作用,如果交兵前炮卒能把秦軍陣列轟垮,郢師一交兵就殺到秦軍陣后的幕府了。
他的話炮兵之將公輸忌并不同意,擔心熊荊指責的他急忙道:“非炮兵使用不當,乃秦軍陣勢詭異。其正對火炮軍陣內凹兩里,十五斤炮有效殺傷亦是兩里。秦人避開此段,兩里后炮彈力竭,既可殺人,亦不多也。”
秦軍是怎樣避免火炮打擊的,熊荊看在眼里。簡而言之就是正對火炮的陣列比主陣退后兩里。這兩里是怎么補上呢?距離楚軍軍陣五、六十步時,秦軍主陣后撤吸引楚軍上前,主陣后撤的同時,兩里外那道陣列急速向前。楚軍追到秦軍的時候大概前進一里左右,補陣的秦軍也前奔一里左右,后退一里前進一里,剛剛好把兩里的距離給補上。
兩里八百多米,以十五斤炮的裝藥,這個距離最多只能殺傷十人,但在五、六十步的距離上,十五斤炮可以打出一條血槽,殺傷四、五十人。
“我當以騎兵破之!”養虺剛才也將秦人的后退決戰看在眼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空缺應該派媯景的騎兵沖擊。“騎兵擊破此陣,郢師可再擊也。”
“此前可以騎兵擊之,再戰必不如是。”莊去疾也看到了秦人的后退決戰戰術。他話出口一干人都看向他,不知道他有什么想法。“我若是李信,我騎兵倍于敵,當使騎兵阻之。騎兵之后,方以步卒補列此陣。”
莊無地一邊說,一邊在雪地上畫了一個陣列。斷裂的秦軍陣列兩側,各有一條長約一里半的縱向軍陣,兩軍靠近要交兵時,這兩條縱向軍陣可以像關門一樣把三里多長的缺口關上。如果前面還有一支騎兵干擾沖擊,郢師未必能從這個缺口沖到敵陣之后。
諸人看著莊無地畫的陣列默不作聲,這種陣列不是沒有可能。熊荊看罷也不作聲,他忽然不想再商議戰事。他想將戰事放一放,將腦子里的雜念清空完再行議戰。剛才的會戰楚軍沒有全敗,可敗勢已成。如果只是想急急找回面子,那這一戰確實應像莊無地說的那樣,暫作休整后再打。
“浮橋如何?”熊荊咳嗽一聲,問起了支流上的浮橋。秦軍準備得當、撤退及時,浮橋破壞的很徹底。但架橋的木料都還在,撈起修補后重新架橋并不難。
“稟大王,尚需半個時辰。”公輸忌不但是炮兵之將,還是工兵之將。他回答時熊荊忽然有一種明悟,炮兵要更加專業,只有更加專業才能更快成熟。
“秦人必要逐之,逐之則必戰之。”熊荊環視諸將如此說道。“然,”他一拳捶在自己掌中,“我軍急也。過急而忘卻戰法;寡人亦急也,過急而早早與秦人相決……”
最后那句話出口,因為熊荊決定追擊兩眼放光的斗于雉等人眸子暗了下去。這一戰確實打得太急了,一體現在馬上列陣與秦軍對峙,二體現在秦軍一退就越過火炮緊追不舍,炮兵無從發揮。
可這又有什么辦法呢?楚人本來就是火急火燎的性子,此前又戰無不勝,對秦軍極為藐視。沒想秦軍獲得馬鐙后,騎兵力量已強于楚軍。將這支力量投入會戰,楚軍并非不能擊敗。
“此我軍之幸也。”將率一片沉默,司馬彭宗的看法不同于他人。“此一戰,我軍已敗,若非援軍速至,大軍盡墨也。”
彭宗話說的諸人背上連連冒汗,不文過飾非的話,這一戰楚軍已經敗了。若無援軍,僵持下去的結果十有八九要戰敗,而一旦戰敗,騎兵又無法抗衡秦軍騎兵,盡墨的可能性極大。
“再戰何策?”熊荊背上也微微冒汗,這都是他的錯,最少輕敵是他的錯。
“臣不知也。”彭宗搖頭。“臣只知再戰必不敗。”
剛才十五萬人毫無防備沒有戰敗,現在十八萬人對秦軍騎兵已有防備當然不可能戰敗。不敗不是熊荊要的答案,他要的是大勝,要的是把李信所部全殲或者一半全殲——假設王翦還有十五萬精卒,那么李信所部最少還要消滅十萬人,如此雙方實力才勉強趨于平衡。
可又要怎么才能再消滅李信十萬人呢?
雪繼續下,浮橋修好的時候,殘破的郢師率先渡過穎水支流,追向十數里外的秦軍。一個半時辰秦軍并不能后撤多遠,實際上秦軍身后不遠就是汾陘塞和穎水,他們退無可退了。
與熊荊一樣,李信也沒有搭建幕府,更沒有進入汾陘塞內——他不敢讓秦卒看不到自己,秦卒如果看不到自己,士氣就會崩潰;士氣如果崩潰,全軍就會被楚軍屠殺,所以他的戎車不在士卒之前,而是在士卒之后。
他讓御手從東面奔到西面,又從西面再奔到東面,并讓人不斷大喊‘大將軍巡視’,以此穩定軍心。彭宗說楚軍已敗,秦軍從將率到士卒全沒有這種想法,他們最多認為自己打了楚軍一個冷不防,沖垮了楚軍陣列,然后便灰溜溜逃走了。
汾陘塞橫在眼前,穎水兩岸的山巒也橫在眼前。如果楚軍追來而自己沒有及時進入汾陘塞,結果是可以預料的。看著一會兒東、一會兒西的李信,大多數將率沒有感激,反而隱隱怨恨——
如果不是李信中了趙人的反間計,如果不是李信命令大軍渡過汝水,自己早在汾陘塞以北了。兩戰最少丟了十萬士卒,荊人不追來還好,追來的話估計又要死上十萬人才能入塞。
將率看向自己的目光有異,李信只能視而不見,此時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楚軍不做追擊,最少今日不做追擊。如果拋棄輜重車馬、士卒聽命有序,每個時辰大約能有六萬人入塞,七個時辰四十萬大軍即可入塞。算上四萬余騎兵,最多九個時辰全軍可全部入塞。
眼下秦軍尚有二十七萬,除去傷員則剩二十五、六萬,全軍最多七個時辰可入塞。七個時辰,他只要七個時辰。
“報——!”軍報聲遠遠響起,不需聽聞軍報,李信已看到楚軍出現在支流以北,那面鳳旗一馬當先,要將秦軍趕盡殺絕。
“白將軍有何良計?”馮劫死了,趙完還在。但李信沒有問自己的裨將,沒有問自己的腹心,而是問起了白林。
“末將不敢。”白林只是都尉,不敢受將軍之稱。
“本將說你是將軍便是將軍。”白林的作為李信看的一清二楚,如果不是白林重整陣列,秦軍的損失會更加嚴重,中軍丟在汝南恐怕不是兩個尉,而是六、七個尉。
“末將以為,我軍必要延至天黑,唯有天黑才可丟棄輜重,速速入塞。”汾陘塞是老塞,塞門只有三軌兩丈四尺寬,快速通過時只可并行四人或者并行兩騎。僅僅默算,白林便知全軍通過汾陘塞需多少時間。
“正午剛過,距天黑尚有三個時辰。”李信皺著眉頭道。“且天黑荊人亦將攻我,若之奈何?”
“末將以為,必要使人留駐塞外,以拒荊人。”以戰論戰,白林很認真的回答。
“白將軍以為需士卒幾何方能拒荊人一夜?”李信追問。
“非五萬人不可。”白林毫不猶豫的答。“戎車、重車當留于前,以車陣據守。”
“善!”李信再度點頭,“我欲以白將軍為我之右將軍,帥師五萬,以拒荊人……”
馮劫連同右軍覆滅在汝水南岸,李信任命白林為右將軍,這是提拔,可要他帥師五萬掩護大軍撤退,這是要他赴死了。
白林心中劇震,他看向李信,又看向趙完,最后還看向與自己有私仇的圉奮,最終咬牙點頭道:“末將敬諾,愿帥師五萬以拒荊人。”
(https://www.dzxsw.cc/book/62956/410119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