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許以盟主(求訂閱!)
郢都之外,大戰(zhàn)依舊。
充滿著血與火的土地上,到處是沸騰沖宵的殺氣。
晉齊攻如狂潮怒浪,聯(lián)軍守似攔海大壩。
狂潮兇猛,每一輪的攻勢總能將大壩削去部分,血水縱橫中,澆灌出一片赤色土地。
大壩同樣不甘示弱,每一次浪潮的來襲,總要將部分激流永久留下,使其無法回歸。
眼見傷亡不斷增加,半空之中,十四國君王面色漸漸發(fā)白。
終于,胡國君王忍受不住,率先開口:“再打下去,損失必然慘重,與晉齊和談吧!”
“善!”
此言一出,眾君王紛紛附和。
對于這些小國君主而言,能戰(zhàn)到如此地步,已是驕人戰(zhàn)績。
以戰(zhàn)逼和,退大國強軍,威震天下,再瓜分楚國,才是最好的結(jié)果。
既渴望名利雙收,又瞻前顧后,心懷僥幸。
這才是烏合之眾。
“那可要選擇一位盟主,才有和談的可能!”
顧承早有所料,嘴角微微一揚,轉(zhuǎn)身看向他們。
“盟主?”
眾君王互視一眼,目光微微閃爍,異口同聲道:“我等當然以龍陽太子為首!”
“諸位抬愛了!”
顧承道:“盟主之位,我姜國萬萬不敢受!”
眾君王聞言怔住。
聯(lián)盟組建者是姜國,力抗晉齊者又是姜國,不為盟主之位,又是為哪般?
何況不讓姜國當盟主,也沒有其他國家有這資格,沒有其他國家敢啊!
“諸位放心,我早有人選!”
顧承掌心一翻,操控飛舟,鉆出云層,一道光束籠罩郢都,正落在王城中的太子身上。
“熊珍太子,還請上來一敘!”
“大夫!”
眾君王臉色微變,更為緊張的是下方的楚太子。
“殿下!”
申包胥握住楚太子的手,緊緊盯著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道:“忍辱負重,渡過難關(guān),以圖將來!”
現(xiàn)在大楚的局面,正是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晉齊兩國是虎,小國聯(lián)盟是狼群,都垂涎于大楚這塊肥肉。
兩害相較取其輕,任何有理智的人站在楚國的立場,都能做出判斷。
他們寧可小國聯(lián)盟贏,也絕不愿晉齊得勝。
前者還有扭轉(zhuǎn)的希望,后者就是徹底亡國。
“孤明白!”
楚太子在短短時間內(nèi)經(jīng)歷過大起大落,已是成熟許多,咬牙點頭。
哪怕接下來再受屈辱,只要能保住大楚,他都會忍。
唰!
眼見楚太子化作一道光芒,升入青冥舟內(nèi),申包胥淚水縱橫。
頂尖強國大楚,竟要向區(qū)區(qū)十數(shù)小國委曲求全,尊嚴已是蕩然無存。
“為今之計,唯有先退晉齊,再向秦求援,以逐小國!”
悲憤之際,申包胥也開始構(gòu)思驅(qū)虎吞狼之法,眉頭緊皺。
秦亦是虎狼之輩,雖與楚有聯(lián)姻之誼,但更多的是為了聯(lián)楚抗晉。
畢竟秦與晉接壤,被那天下第一強國壓得抬不起頭來,只能龜縮在函谷關(guān)內(nèi)。
楚國被滅,確實不符合秦國的利益,但若說他們會真心實意地過來幫忙,未免太過天真。
究其根本,還是利益。
“即便割地,也要誘秦人出關(guān),遭晉國打壓!”
“再宣揚吳國威脅,齊國和東夷各部定不饒他!”
“至于那姜國,麾下十數(shù)小國,赫赫權(quán)威,將天子置于何處,只要天子出言,四方討伐,名正言順!”
“如此分而治之,我大楚才有喘息的余地!”
申包胥深吸一口氣,暫定下大致方針。
這些事情聽上去簡單,實則都是說易行難,以往大楚橫霸南方,馬踏中原,根本不需要合縱連橫,現(xiàn)在則不得不為之了。
然而就在這時,上空青冥舟光芒垂下,楚太子重回王宮。
申包胥趕忙上前,想要安慰,見得楚太子神色,卻是一怔。
因為短短時間,楚太子一改先前的頹喪,竟是變得神采飛揚。
如此反差,令申包胥不喜反驚,趕忙問道:“殿下,那姜國太子請你上去,所為何事?”
楚太子喜孜孜地道:“姜國太子許以盟主之位,各國君王起初不愿,都被他壓服,聯(lián)盟為孤所用,我大楚危機可解了!”
“盟主之位?”
申包胥渾身一顫,失聲驚呼:“萬萬不可啊!”
楚太子本來滿心歡喜,聞言臉色頓時一沉:“為何不可?”
申包胥解釋道:“盟主乃僭越之舉,其權(quán)與伯主相沖,不得周天子誥封,名不正言不順!”
楚太子不屑:“我大楚一向不循周禮,天子不過擺設(shè)而已!”
申包胥滿嘴發(fā)苦:“不同了!不同了!”
此一時彼一時也,楚國遭此難,國力大幅度衰退,接下來要面對四方危機,已經(jīng)不是那個宣告中原諸侯“我本蠻夷”的大楚了。
周天子雖是擺設(shè),但名義上仍是天下之主,每年各國都有朝貢,他若是要損壞諸侯共同利益,那誰都不愿,可如果僅僅針對一國,那與之敵對的國家,是很樂意奉天子之意征伐的。
而現(xiàn)在十數(shù)國家聯(lián)盟,楚國再自封盟主,這是要干什么?
天子已經(jīng)凄慘到名存實亡了,連最后的誥封權(quán)力,都要剝奪嗎?
那周天子必然與之不死不休!
何況盟主之位有許的么?
但凡霸權(quán)地位,從來都是自己爭取的,而不是別人賜予的。
好比齊桓晉文,楚莊秦穆,哪個不是權(quán)勢滔天,威壓當世,讓周天子捏著鼻子任命,現(xiàn)在楚太子被硬生生抬到這所謂盟主之位,不是將他架到火上烤?
“這是姜國之計,比那孫武的偷城亡國,要狠毒無數(shù)!”
申包胥苦頭婆心,連連相勸:“殿下,你若應(yīng)下,不僅等若傀儡,天下諸侯本就對我大楚虎視眈眈,一旦周天子出言,必然群起攻之,那些小國一涌而入,我大楚也應(yīng)付不過來!”
姜國、吳國皆小國,短時間內(nèi)無法以蛇吞象,侵吞疆域廣袤的大楚。
但所謂蟻多咬死象,如果這類小國多了,大楚也招架不了。
楚太子笑道:“愛卿不必擔憂,孤心知那姜太子不懷好意,但他也有弱點,姜國奉行儒道,不愿自壞名聲,才將盟主之位相讓,待孤登基后,就將孔丘接入大楚,傳以儒學(xué)!”
他早就聽聞孔丘乃飽學(xué)之士,又見姜國奉行此道,短短時間內(nèi)強大到能跟晉齊爭鋒,十分心動。
此次大楚遭受重創(chuàng),費無忌項英橫死,大批官員換血,正好重用儒家弟子。
歷史上這位楚太子正是楚昭王,對于孔丘很是欣賞,以書社地七百里封之,卻被左右阻止,這個世界倒是得償所愿。
楚太子并不愚蠢,他有全盤的考慮,只要楚國奉行儒道,姜國又尊其為盟主,若反害之,就違背儒家的禮法道義,到那時孔丘第一個不答應(yīng)。
姜國官員大多出身儒家,一旦孔丘與其反目,姜國內(nèi)不平,他再以盟主之位號召各國滅之,便可讓其作繭自縛!
申包胥還要再勸,楚太子卻揮了揮手,不愿再聽:“瞻前顧后,無以成事,送上門的盟主之位,孤若都不敢要,那我大楚真的就要一蹶不振了!”
說罷,他舉步往殿內(nèi)走去。
申包胥一顆心深深沉下,喚道:“殿下你要去哪里?”
“祠堂!”
楚太子目光銳利,目光仿佛穿透宮城,落在城外的晉齊大軍身上,露出刻骨仇恨:“孤的盟主之位,當名副其實,才有將來!”
顧承告訴他,邊境之上,吳軍已撤,大楚主力即將趕回王都,這是最佳的機會!
全殲晉齊兩軍的機會!
唯有如此,才能震懾天下,讓諸侯列國知道,病虎威尤在!
步入祠堂,楚太子噗通一聲跪在歷代先祖靈位面前,重重叩首:
“請先祖,賜火神怒!”
(https://www.dzxsw.cc/book/62814/412557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