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戰(zhàn)斗機亮相
申句須道:“《易.師》有云‘左次無咎,未失常也’全師避敵,又有何錯?”
孟孫氏打斷公斂陽機關槍式的說話,問道:“將軍請細細道來。”申句須道:“今日一戰(zhàn),可知宋右軍強于桓魁所在的中軍。數(shù)十年來,與我交手者無一千也有九百,某從未遇上如今日的對手。那大門牙的宋將,臂有舉鼎撥山之力,只是他刀法未精,他日若用心練習,我未必是其對手。元帥如今受傷,若明日再戰(zhàn),如大門牙宋將與潑婦齊上陣來,我軍恐不敵。再者,我國出兵,以擁石驅(qū)作新君為由,今石驅(qū)既亡,可謂師出無名。我軍雖取了兩城,然與兩城間相距數(shù)十里。宋國陶邑正處于單邑、緡邑間,若陶邑出兵,我軍將背腹受敵,后果堪憂,望元帥三思。”
孟孫氏道:“將軍所言有理,單邑、緡邑內(nèi)人心未定。緡邑歸降是因石驅(qū)為宋國公子,現(xiàn)在事情突變,緡邑邑宰恐生二心,不得不防。撤兵亦是不得已而為之。若退兵,只怕宋軍得知而來襲。”
申句須道:“某愿領一千人斷后。”
孟孫氏無可奈何地道:“事已致此,唯有依將軍所言。今晚戌時,眾將士飯飽后,乘黑退入單邑。”
宋軍幕營內(nèi),小巧玲瓏也與諸將商量來日再戰(zhàn)的對策。雖說是兩軍罷戰(zhàn),因為誅殺了石驅(qū),宋將中除韓端外,人人樂開懷。
既為神道:“魯軍今日一戰(zhàn),似乎對我軍心存恐懼,我以為,魯軍極有可能退回單邑守城不出。”
聽了既為神的提醒,小巧玲瓏吩咐諜者密切注意魯軍的一舉一動,如發(fā)現(xiàn)魯軍撤退的跡象,立即回報。
韓端的低落小巧玲瓏看在眼里,也難怪,自她與主人出征以來,屢戰(zhàn)屢勝,今日首嘗敗績,且險些送命,對她來說打擊不小。
待其他人出了幕營,小巧玲瓏安慰她道:“韓端,勝敗乃兵家常事,你無需自責。”這位戰(zhàn)場上的驍將,竟撲到小巧玲瓏的懷中,失聲低泣:“主人,是我太輕敵,總以為天下無人能敵偃月刀,才釀成大錯。日后,我一定勤加練刀,不再給主人丟臉。”
女性特有的同情心,使小巧玲瓏摟住韓端的肩膀:“失敗乃成功之母,你能從中吸取教訓,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員出色的大將。”
由于申句須早有準備,宋國諜者沒能覺察出魯軍的撤退,等宋國諜者知了實情,魯軍早人去營空。
當從諜者口中得知是申句須斷后,小巧玲瓏不由得對這位敵將產(chǎn)生敬佩,同時認為,此人不死,定會成為她若干年后攻破魯國的阻礙。
次日早上,宋軍急忙趕路,在距單邑十里處扎營。小巧玲瓏決定傍晚攻城。
她之所以選擇日落后,是因為熱氣球較適宜上升的時間為早上或下午太陽下山后的一兩個時辰。如果傍晚攻城,一旦城破,魯軍退回緡邑,天色已晚,有利于子車派出的人趁黑混入緡城。
苦等了數(shù)個時辰,太陽終于西下。單邑內(nèi)的魯兵有些放松。申句須、孟孫氏也樂觀地認為,宋軍不會馬上攻城,直到黑壓壓的宋軍兵臨城下,魯軍才急忙各就各位,準備戰(zhàn)斗。
孟孫氏死守城門,公斂陽、申句須在城墻的兩側(cè)指揮應敵。
小巧玲瓏早深知攻城的傷亡慘重,可時間緊迫,她也只有使用這種最直接的方法。
離城墻還有十幾丈遠,宋軍突然放慢腳步,扶木梯的士兵、盾牌手、負責放下單邑城門吊板的突擊隊員,皆做好隨時沖鋒。
小巧玲瓏給幾位將領分配了任務:一旦城門打開,扣倉一馬當先,先殺進去;康鈴、潘生協(xié)調(diào)左右兩側(cè)的士兵登城;韓端緊跟小巧玲瓏身邊,留守元帥身邊,保衛(wèi)她的安全。
“點熱氣球!”小巧玲瓏一聲令下,發(fā)出進攻的信號。
松脂點烯,簡易的熱氣球裝著士兵緩緩升起,拉住繩索的士兵也有節(jié)奏地一放一收,來保侍氣球平衡上升——這是小巧玲瓏式的熱氣球的與眾不同之處,她還未想出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竹籃,為安全起見,她往每個熱氣球上系上一條長長的繩索,以輔助“戰(zhàn)斗機”的運行、升降。
熱氣球的升起,不但魯兵個個驚訝,而且宋軍中之前不知情的士兵也大吃一驚。
城墻上,魯兵對宋軍的“新式武器”議論紛紛,有人逐漸驚慌。連老成的申句須對眼前的古怪“玩意”也是尋不著頭腦。
熱氣球順著風勢飄至城墻上空,與魯兵相隔數(shù)丈高。
魯兵正打算好好欣賞空中的“巨鳥”,忽地宋軍陣中鼓聲響起,每只巨鳥中伸出四只手,兩把弓,天空突然下起了“箭雨”,利箭直插入魯兵的頭部或肩膀,火箭更是使敵人的衣服燒了起來。
面對這出乎意料的“箭雨”,魯兵不知所措,有人躲閃,有人試著舉弓往上射,但是魯兵向上射的箭,連竹籃都夠不著,想射人就是難上加難了。
“沖啊!”
在“戰(zhàn)斗機”的掩護下,宋兵人人奮勇,個個爭先,飛似的往上爬。上下夾擊,守城的魯兵很快抵擋不住。
公斂陽還企圖作垂死的掙扎,撥劍砍下一個逃亡士兵的腦袋:“后退者死!”他的威嚇暫時起了作用,魯兵冒死死守。
熱氣球上的宋兵又是一陣猛射,公斂陽也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躲藏起來。沒了主將,魯兵那里還肯留在城上等死。
左側(cè)城墻上的申句須則能做出明智的決定,命士兵作象征性的抵抗,他本人則臨陣脫逃,跑下城去找孟孫氏。
“元帥,依末將看單邑被宋軍攻破是遲早的事,應趁宋軍主力未入城,迅速撤回緡邑,將單邑與緡邑相通的唯一一條主道兩旁的樹木砍下,阻擋宋軍追擊,明日是晦日,宋軍必不出兵。我軍可堅守緡邑,同進火速派兵往郎地(魯?shù)兀窠K沛縣)請求救援,待援兵一到,再與宋軍一決死戰(zhàn)。”
孟孫氏正作沉思,公斂陽也從城墻上逃了下來,頭盔扭到一邊,臉上清晰地寫著喪魂落魄四個字,尤如一只斗敗的狗,垂著肩站在一側(cè)。
孟孫氏道:“身為將軍,如此狼狽不堪,沒用的奴才!”公斂陽只得自認倒霉,連呼吸也不敢用力。孟孫氏轉(zhuǎn)臉向申句須:“將軍以為誰可斷后?”申句須道:“某愿領兵斷后。”
孟孫氏有些無耐,也有些舍不得:“有將軍斷后,本帥無憂,將軍不切勿戀戰(zhàn),度我軍已到安全之地,即可棄敵而回。”申句須道:“末將領命。”
沒有了抵抗,宋兵如潮水般登上城墻。城門一開,扣倉率先策馬沖入。
申句須自知城墻不保,在宋軍入城前,集合士兵退離城門一里處,結(jié)陣以待宋軍。
小巧玲瓏知道魯軍是想來一個“丟車保帥”。于是將兵馬分成兩路,一路由她作指揮力爭突破申句須的阻攔,從正道追趕孟孫氏;另一路由既為神、康鈴、韓端率隊,繞道去追魯軍的主力。
魯軍主力雖退,但留下的殘兵仍作頑抗,且在有利地形結(jié)陣,使小巧玲瓏不敢大意。
“擒賊先擒王,拿下申句須,魯軍必不攻自破。”小巧玲瓏心想,馬上令扣倉、潘生上前挑戰(zhàn)申句須。
申句須的實力本與扣倉不相上下,現(xiàn)在有潘生相助,他本人又心存退意,幾個回合下來,他手腳有些慌亂,賣了個破綻退回陣中。扣倉、潘生正欲追上,嚴陣以待的魯兵射來幾百支箭,二人只好后退。
不得已,小巧玲瓏唯有改為最原始的進攻方式——戰(zhàn)車。
剩下的魯兵雖僅有一千余人,卻有申句須這名大將坐陣,又是以逸待勞。宋軍沖擊幾次,均未能沖散魯兵的陣列。
為盡快清除道路,小巧玲瓏試著勸說申句須:“早聞將軍英名,連日兩戰(zhàn),所見將軍才能果然不同凡響。將軍文韜武略不亞于秦將孟明,單打獨斗不輸于吳國先公子慶忌——只可惜魯君無慧眼,使將軍英雄無用武之地,若肯歸順宋國,本帥必對你加官進爵。”
申句須道:“多謝宋帥美意,然本將軍無福消受。”
一計不成,小巧玲瓏又生一計:“將軍之忠心令我佩服,若能借道,本帥將讓你們安全返國,你既沒抗命,又不會落至叛國的罪名,豈不美哉?”申句須道:“某愿戰(zhàn)死殺場亦在所不惜。”
小巧玲瓏左側(cè)的潘生叫道:“申句須,我?guī)浐醚韵鄤瘢瑒e不識抬舉,我軍尚有數(shù)千之眾,定殺得你片甲不留。”
小巧玲瓏也沒了脾氣,長槍直指前方:“殺!”
宋軍鼓起,發(fā)起第三次沖擊。
申句須仍沉著應戰(zhàn),想盡量拖延時間。
這時,魯軍的后面卷起一陣泥沙。小巧玲瓏定睛一看,是數(shù)百手持鋤頭或木棍的平民前來助陣。
“將魯狗趕出單邑,玖鳳凰千歲!將魯狗趕出單邑,玖鳳凰千歲、、、、、、”
前后夾擊,且人數(shù)是自己的數(shù)倍,申句須這回徹底慌了神,帶上幾十人落荒而逃。
宋國軍民合作,魯兵被逐殺出城。
另一方面,既為神帶領的數(shù)千人,在單邑村民的引路下,抄小道快速逼近孟孫氏。
(https://www.dzxsw.cc/book/62597074/3436184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