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講個笑話
上書房
只有弘皙與王掞兩人。
弘皙睡眼惺忪的看著面前的書本,聽著面前王掞在那里引經據典的講解,弘皙感覺百無聊賴。
四書五經嘛,自己前世十幾年上學的經歷加上這輩子的記憶,理解起來還比較容易。
由于穿越過來的原因,弘皙猜測由于兩個靈魂的融合使自己靈魂發生了變異,竟有了過目不忘的本領,隨便看上幾眼,書本里的內容就已爛熟于心。
咱又不用考狀元,學那么多也沒什么用。
穿越過來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李軒已經適應了弘皙這個身份,也已經以弘皙的身份開始在這個世界生活,原本虛弱的身體經過一個月的將養終于大好。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弘皙充分體驗了什么叫封建王朝的腐朽生活,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都是輕的,錦衣玉食暫且不說,就連上茅房,都有人給擦腚,簡直就是腐敗啊!
放在前世簡直不敢想象,弘皙屬于是前世來的土包子,剛開始還無所適從,適應過后這段時間顯然樂在其中,這一個多月以來除了身子骨漸漸好轉,也感覺自己的體重還有身高都有明顯的變化。
當然更明顯的還是自己的體重,從一個弱不禁風的孩童經過月余時間變得看起來愈來愈像一位壯實的少年。
不過這種安逸奢靡的生活在身體徹底好了之后終于有了變化,弘皙被通知要去上學。
要說這清朝的皇子皇孫還真的不是人做的,康熙最重教育,皇子皇孫六歲就要入學。卯初時刻也就是早上五點就要上學,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滿語、漢語、蒙語,每天散學之后還要學習步射,每五天還要去圓明園騎射,相對于前世的填鴨式教育來說,這個課程可謂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從小就是這么多的課程,對于孩子來說簡直就是慘無人道。天天不到五點就要起床,連基本的睡眠都保證不了,怎么能保證身體正常發育呢?簡直就是摧殘兒童!弘皙不斷在心里腹誹。
當然他也只是在心里腹誹一下,斷斷不敢反駁的,面前的王掞可是自己便宜老爹太子的老師,康熙九年的進士,文淵閣大學士,歷任吏部、刑部、工部、兵部、禮部的尚書,為人正直,學識淵博,乃是康熙親自為太子選的老師,無論是太子還是康熙都對他十分凈重,自己也不敢在他面前輕浮。
大清一朝,一直十分重視孝道,一直以來以孝治天下,要是自己在他面前桀傲不恭,別說自己老爹太子了,恐怕康熙第一個就能當眾把自己吊起來抽,以慰人心。
所以哪怕自己困的要死,弘皙還是強打起精神,勉力聽講。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王掞依舊在那里抑揚頓挫的引經據典,弘皙終于忍不住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哈欠剛打到一半,就看到一個明黃色的身影走了進來,正是康熙,身后還跟著佟國維、馬齊、張廷玉幾位朝中的重臣。
弘皙與王掞急忙準備行禮,卻被康熙制止:“免禮!”
康熙一進來先是關切的問道:“弘皙身體如何?身子骨可好了?”
“回皇爺爺的話,勞皇爺爺掛念,孫兒身體已經大好,現在是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弘皙乖乖回答,心里還有些惴惴不安,剛才打哈欠可是被這老爺子看到,可別給自己小鞋穿,不過回話時還是沒忍住耍個貧嘴。
不過康熙壓根兒沒提剛才那茬,眼神中透露著慈愛,聽到弘皙說自己身體大好,康熙也放下不少心來。
想必是念在自己大病初愈,剛才的事情就不追究了。
“讀書一道,貴在堅持。王尚書乃當世大儒,你需認真聽講,不得懈怠。”
“孫兒,謹記皇爺爺的教誨。”
“皇上過譽。”王掞也謙虛一下
“嗯……”康熙說完,拿起桌上的書本翻看,“今日讀到哪里了?”
“論語,學而篇。”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何解?”
弘皙斟酌了一下回道:“圣人有言:治理國家,要慎重勤勉、竭誠不欺、儉省財用、愛護百姓、勿妨民生。”
“嗯……”
弘皙的回答并不出格,這個回答也只是中規中矩,沒什么出彩的地方。
論語到康熙一朝也有差不多2000年的時間了,后人解答的也都差不多了,弘皙也不是什么天縱奇才,玩不出什么花兒來,哪有什么新奇的想法能說出來。
康熙轉過話頭,神情看似輕松對著三位大臣道:“最近民間有傳言,說太子失德,什么搜刮民女,暴虐成性……呵呵,都傳到朕的耳朵里來了。”
弘皙心中一突,不清楚這老爺子到底什么意思?這是準備廢太子嗎?不像啊,可冷不丁的說什么民間傳言啊,老爺子絕對不是無的放矢。
自己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也看過幾遍,雖說不上精通,但大致的脈絡自己還是清楚的,太子是康熙四十七年的時候被廢的,現在可是康熙四十五年,難道康熙現在就起了廢太子的心思?
要說康熙與自己那個便宜老爹有矛盾自己是相信的,畢竟康熙四十二年的時候,索額圖可是因為參與皇太子之爭被處死的,索額圖可是當朝宰相,擒拿鰲拜的功臣,也是太子一脈的招牌,太子生母的叔父。
康熙是個念舊情的人,能讓康熙直接下令處死,可見康熙對索額圖的恨意。
可這么早就起了廢太子的心思,弘皙心中是不信的。
三位大臣都是人精,在這種大事上哪能輕松表態,都默不作聲。
脾氣耿直的王掞聽到康熙這么說,急不可耐的開口替太子說話:“皇上!太子自小以來就是個忠孝仁義之人,這無非是陰險小人暗中散布謠言,惡意中傷,還請皇上明察!”
“嗯……”康熙聽到王掞的話不置可否,望了望沉默不語的三位上書房大臣,反而轉過頭問弘皙:“弘皙,你怎么看?”
啊?!
弘皙聽到康熙的問話有點懵,什么叫我怎么看?
您不知道啊?
什么陰險小人啊!無非是自己那些能折騰的叔叔們搞的鬼,只有拉太子下去,他們才有希望啊。
這事誰都清楚,但不能宣之于口。康熙想要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場面,最討厭兄弟相殘的局面出現。
還有你老人家春秋鼎盛,一直在大位上坐著,我那便宜老子都當了多少年太子了,憋的唄!
當然當著康熙老爺子的面,他可不能這么說,除非他是不想活了,沒看到旁邊那三個人精都一言不發嗎,弘皙閱歷雖少,但不是傻子。
對于一心只想當個太平王爺的弘皙來說,該怎么回答可要好好想想。
“皇爺爺,孫兒以前聽過一個笑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哦?什么笑話?說來聽聽。”康熙聽到弘皙這樣說,眉頭微微一挑,來了興趣。
“說有兩個老農在農忙時坐在田埂上歇息,議論起了天家的生活,一個啃著干糧說:要我說皇上肯定天天吃白面饃饃吃到飽。另一個擺弄著自己的鋤頭說:不止哩,皇上下地干活拿的都是金鋤頭哩!”
噗嗤……
伺候在一旁的大內總管李德全一個沒忍住笑出了聲,隨即憋住了,旁邊的幾個大臣也臉色奇怪,看起來也是有點忍俊不禁,憋的相當辛苦。
“哈哈哈……”康熙聽完弘皙的笑話,暢快大笑,心中的郁氣一掃而空。
“傳旨,封弘皙為固山貝子。”
弘皙一愣,咱就是說個笑話,這就成貝子了?!
(https://www.dzxsw.cc/book/62200846/65973222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