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西游大俠傳 > 第20章 《》十九、美猴王出山太保家添壽

第20章 《》十九、美猴王出山太保家添壽


意即心兮心即意,心意從來皆要一。

        若知無意又無心,便是真如法身體。

        法身體,沒模樣,一顆圓光涵萬象。

        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來不向不回向。

        無異無同無有無,難舍難取難聽望。

        內外靈光到處同,一法國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世界,一個身心萬法同。

        知之須會無心訣,不染不滯為凈業。

        善惡千端無所為,剛好心花襯意葉。

        話說伯欽一行人來至中指峰下,東升指峭壁下道:“那石匣里鎮的就是孫大圣。這大圣還睡覺呢!”隨即石匣內傳出了聲音道:“誰說我還睡覺?”東升邊跑邊叫道:“我們來看你來了,大圣!”當三藏真正走近石匣時,那心頭卻為之一震,只見那石匣之內,果有一猴,露著頭,伸著手,正和東升招手說話。這長老忙不迭走進細看,你道他怎生模樣:

        尖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

        頜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

        余多。還喜得眼睛轉動,猴舌聲和。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挪。正是六

        百年前孫大圣,今朝難滿脫天羅。

        這長老不怕神猴兇惡,走上前就給大圣拔那鬢邊草,頜下沙。大圣卻道:“別動我頭上的花花草草,也別撣我頭上的灰灰塵塵。”長老哪里聽得,一邊用手給大圣除垢,一邊自語道:“出家人相善為本,哪里把一個可愛的孩子壓在這里!”說罷,竟落下淚來。猴子聽得這話,哭笑不得道:“你這和尚,我壓這的時間也比你大得多。”三藏試淚道:“佛前無大小,天王老子不向善,也難勝三歲孩童。太保呀,快把飯菜拿來,先給這孩子吃飯。”說著,伯欽吩咐家童把食盒打開,一一端在石桌上。三藏和東升輪流喂起大圣飯菜來。這大圣自天地生出,只有在三星斜月洞師父處,被喊作過孩子。可眼前這個二十來歲的和尚,竟也喊他為孩子,這大圣不但不惱,反而倍感親切。這和尚不但拔他頭上的草,還拭他頭上塵,這又一下下喂他口中飯,不覺一股暖流蕩漾全身,千載難逢的猴淚竟撲簌簌落了下來。大圣忙用毛茸茸的手擦拭眼角,三藏見了,慌忙拿直裰衣角幫他擦淚,道:“猴子呀!你的災期已滿,貧僧今天就救你出來。”東升拍著大圣叫道:“可聽清?長老今天就救你出來。”大圣卻道:“早哩!早哩!我和如來打賭賽,要壓上七百年哩!”三藏道:“你給東升講,說最多只鎮七百年?”大圣道:“不錯不錯!”三藏道:“意思是說,鎮的年數在七百年之內了?”大圣道:“正是正是!”三藏道:“佛家以七為進退。比如做水陸大會,要七七四十九天,才功德圓滿。你災期不到七百年,就是要減掉七十年了?”大圣道:“正是正是!”三藏道:“七百年減去七十年,還剩多少年?”東升搶著說道:“還剩六百三十年。”三藏道:“就是說,你的災期只有六百三十年。”大圣道:“正是正是!”三藏道:“如果今天正好六百三十年,你出來不出來?”大圣道:“到期就出來!”三藏道:“你可知你被關多少年了嗎?”大圣道:“幾百年了罷。”三藏道:“東升!告訴他,鎮多少年了?”東升道:“正好六百三十年。”三藏道:“貧僧這就救你出來。”大圣仔細看了看三藏道:“你能救我出去?”東升道:“能哩!昨兒給我爺爺念經,今早奶奶就說超度了。長老還會那六個難念的字呢。”三藏道:“揭去山頂符咒,你不就可出來了。”大圣道:“你能揭符咒?”三藏道:“能揭!”大圣笑道:“你能揭我也不出去。”大家同道:“為啥呀?”大圣道:“我不信正好六百三十年。”大家同道:“真的!”大圣便抬頭向峭壁外道:“喂!那土地和五方揭諦過來。”伯欽等往外看時,卻不見半個人影,都不知大圣在和誰說話。

        原來伯欽一行來至峰下時,山神和土地尋山時便已看到,山神忙到峰頂告訴五方揭諦,說常來的胖孩子領著幾個人來看大圣了。五方揭諦道:“山神老兄,你這是大驚小怪。”山神道:“可不是小驚大怪,有一個氣度不凡的和尚在里邊。”五方揭諦慌道:“別是神仙,快去看看。”這群神祇忙下山,在石匣外一直靜聽到現在。聽大圣叫,都才變作凡人來到跟前。山神道:“大圣,是不是渴了?”大圣道:“不渴也不餓。你們幾個給我算算,我被壓了多少年?”幾個神祗算了一通道:“今已六百三十年。”大圣道:“這長老說我的災期已滿。”揭諦道:“你的災期滿時,如來的符咒會自動飄起,你就可出來,我們的災期也就滿了。”大圣道:“你們也有災期?”揭諦道:“你在這鎮多長時間,我們要守多長時間,你的災期也就是俺的災期。”說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圣也笑道:“你等是領導,怎能跟我犯人相比?”眾神衹都道:“俺弟兄從沒拿你當犯人,你說不吃鐵丸,就忙給你弄面食,你不想喝銅汁,忙給你弄山泉,我等一樣也不愿得罪你。”大圣道:“給你說句玩話。你等陪了我幾百年,我該說聲謝謝。”揭諦道:“說謝就見外。剛才你等說活,我弟兄已聽到,只怕這和尚在說大話,他一個凡和尚能動得如來的符咒?這大圣你是知道的,往年那哪吒喝了酒,拿降妖杵下死力砸那符咒,那符咒絲紋不動。反而哪吒的手被震的疼了幾年。”三藏道:“聽話音,你們都是看押大神了。我若能把那山頂的封貼拿開呢?”山神等道:“那大圣就是自由人。我們就可拿著那封貼上天繳旨了。”大圣道:“你們這些看押大神同意我出山?”神祇道:“同意!”大圣道:“將來若見了如來,他說我私自脫逃若何?”揭諦道:“大圣是不是壓傻了?如來永遠不得問你,請放心出去好了!”三藏道:“同意出去了?”大圣道:“就請長老。”東升笑道:“就請長老。”三藏道:“我就在下打坐念經,請看押大神山上等貼去罷。”眾神衹笑著離了石匣,去峰上等貼不題。

        卻說三藏示意伯欽把石桌上的吃食撤去,用抹布抺凈,把帶來的小香爐放到上面。三藏親自燃了三根檀香插上,便盤腿坐下,一手放在膝上,一手抬起捂向大圣的囟門。示意大家不要說活,慢慢瞇上雙眼,展眼便入了定,口中開始念念有詞起來。一刻鐘后,三藏頭上大汗淋漓;又一刻鐘,三藏就把手離開大圣的囟門,念了聲“阿彌陀佛”,便有伯欽扶著站了起來,道:“封貼已除,可有感覺?”猴子大喜道:“已有感覺。匣內的法氣正在散去;麻木幾百年的下半身已熱血流轉,似有百蟲蠕動。長老請都離遠點,我要出去了。”三藏道:“這山方圓百里,不知有多少山民居在其中,對了!東升家就在這峰東,你要慢慢出來,不要動這山基。”大圣道:“我不動這山基,那你們也要走二三里。”說著,大家拿了東西,離開石匣,往開闊地退去。上得山頂的看押神祇,初時還不相信和尚能把符咒揭去,他們都笑著團團站在大方石周圍,看看那封貼動也不動?說也奇怪,不一會工夫,那大封貼從南開始揭起,眾神祇都屏住呼吸,睜大眼看那慢慢揭起的貼兒。當揭到一半時,就聽“啪”一聲,揭開的貼兒又封到石上。過了一會,封貼兒又從南北兩頭開始揭起,當揭到中間,金字貼兒就輕飄飄地離了大石,神祇們慌忙都用手扶著貼邊,順著封貼的上升之勢,便向西天飄去,向如來繳旨不題。

        卻說金字封貼一除,這塊大石霎時化為粉霧,四散飄飛而去。一個黑洞現了出來,開始往外冒著沖天黑煙,等到三藏他們離了石匣,有三里左右站定看時,峰上的黑煙已經冒完,只有縷縷白煙升騰。就聽一聲“轟”響,大圣已撞碎了石匣,連著十多丈寬的峭壁,隨著大圣的跳出,也跟著劈了下來,后來人們便叫這崖壁為“猴撞崖”。上邊的黑洞,年長日久,被雨水灌滿,人們便叫他為“天井”、“峰上井”,這是后話不題。

        大圣跳出石匣,幾個健步,到了三藏跟前,□□著毛身子倒頭便拜,三藏慌忙把他扶起,道:“猴子呀!快到那水澗中洗洗。”那大圣如聽妙音,真的跳進了就近的溪水中,洗濯一回,躍上岸來。家童便拿了一條包裹東西的布單,叫他裹了身子。大圣便重新與三藏、伯欽施了禮。東升忙跑上來,大圣彎腰把他抱起,親了又親才放下。伯欽道:“先回舍下再說。”東升便扯著大圣的手,兩人一蹦一跳的跑在了前邊,三藏等在后邊跟隨。伯欽道:“長老呀!我能和虎豹相博,有使不完的牛勁,卻救不得大圣;可你文文弱弱,不用一些力氣,卻能救得大圣。俺真是枉活世上。”三藏道:“有句老話叫‘天生我才必有用’,牛力有牛力的好處。在那嶺上,不是你的神威,我早被虎狼嚇死,焉能救這猴子?這猴子能出來,細算來,你才是大功勞者!”伯欽大喜道:“長老,我也是有用之人?”三藏道:“當然了。這人間都能互補互助,該有多好呀!”大家一行走著,一行說著,不覺到了村口。

        伯欽的母親、媳婦都在門首苦等,遠遠的看一行人過來了,媳婦大喜道:“回來了!回來了!”婆婆道:“可多了人?”媳婦道:“多人了!多人了!那前扯東升的就是神猴!”樂的婆婆抬步去迎,媳婦忙扶著往前走去,走不幾步,便兩下相面。那伯欽的母親一把拽住了大圣的手,下淚道:“你真是神猴?”大圣道:“你往年曾多次看我,我不能動,今天要給你老行個禮了。”說著,就要彎腰,老嫗哪里能讓,伯欽也上來扯著,道:“有話屋里說。小的們,快整喜宴。”又吩咐媳歸先給長老做桌素飯來。說著,大圣一手扯著東升,一手攙著老奶奶前邊走,三藏后邊跟著,到了房院里邊。那老嫗道:“向年去看神猴,你被裝在那匣里,只把頭露著,看不真切,今天要好好看看你。”說著,又要停下,東升道:“進屋呀,奶奶!他在咱家住著哩,你不天天看!”說著話,都進了廳堂,伯欽便請三藏坐了上首,大圣坐了偏首,叫家童快端茶上來。說不得,有幾個膽大的村民圍上,都來看神猴。老嫗看大圣穿的不象,便叫兒媳把伯欽的衣裳給他穿。他哪里穿得上伯欽的衣服,只好把一件大衫子穿在身上。那村民越聚越多,先是本村的,再是四鄰小山村的,都飛跑來看出了匣的神猴是何身樣。那大圣見門首聚不下,便出到院外,與他們招呼相見,大都認識,竟都又說笑起來。

        一時席宴齊備。伯欽便叫了幾個年長的老者相陪三藏,又叫了幾個年輕的相陪大圣。說說笑笑,吃了晚飯,又喝了會茶,鄉鄰散去,只伯欽一家和三藏、大圣敘話。三藏道:“擾了太保家幾天,皇令在身,不能久停,明日就要上路。”大圣道:“長老哪里去?”伯欽道:“大圣還不知道,長老是從大唐的長安出發,要去西牛賀州取經。路過這里,聽說你在那山下鎮著,才去救的。”大圣道:“西牛離這幾萬里,路上多是狼蟲虎豹、妖魔鬼怪,你哪里去得了!”三藏道:“我已在唐王面前許下大愿,設下毒誓,路途再難,也要前去。”大圣道:“長老在太保家歇歇,我今睌把經幫你取來若何?”伯欽道:“今晚就能取來經?”大圣道:“我一個筋斗就能翻十萬八千里,今晚還不取兩回三回經來?”三藏道:“觀音曾顯圣于長安城上,明言叫一個不怕艱難困苦者,步行去西天才能取得真經,才能普度眾生。如按你猴子所說,一會就能取來真經,那不如觀音菩薩直接把經卷送來長安更便宜。”大圣道:“這菩薩也真會顛蕩人,對呀!直接送到大唐不就省事了。”老慪道:“長老呀!有句俗語叫‘易得的東西不值錢’,可是這個理?”三藏道:“老人家說的不錯,不容易得到的東西,才金貴。”大圣道:“什么經卷這么金貴?”三藏道:“是如來佛的大乘佛法三藏。”大圣道:“他那佛法救不得苦,也解不得難。”三藏不悅道:“觀音菩薩在長安城顯圣,萬千人都看到了他,明明叫唐王去求大乘佛經,你為何說解不得難?難道觀音菩薩還說假話!你已被壓幾百年,這今天世上的事,你哪里能清楚?想是如來佛鎮了你,你對佛祖有成見,才說出這戕佛的話來。”幾句話說得大圣啞口無言。伯欽道:“雖是好經,長老一人也去不得許遠西天。”三藏道:“生死有命,佛道在天。只要我意志堅決,不愁到不了靈山圣境。”老嫗道:“叫吾兒扶侍長老取經可好?”三藏道:“謝謝老人家誠心,你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過活全憑太保,怎能讓他陪我西行!”大圣道:“我無牽無掛,可陪長老走走。”東升扯住大圣道:“我不叫你去。”三藏道:“罷!罷!罷!你剛得自由,怎好叫你陪著我受累!”大圣道:“這是哪里話!你救我出來,你就是我的恩人,恩人有事,怎肯棄手。將來我有的時間玩耍,現在陪你也是應該的。”三藏道:“我救你,是本性使然,我并不要你報答什么;太保還救過我的命呢,我如何報答他?從今后你只要不侍強欺弱,自己好好做自己的事,我就心慰,就算報答我了。如來佛鎮了你,你肯定還有圪垯在心里,剛出來就陪我去他那里取經,常人都不可能去做的事,我不可能叫你去做。不要以為救了你不好意思,我想都沒想叫你幫我做什么!”大圣道:“長老本是去求如來,路上卻救如來鎮下的人,你卻為仁為義不顧得罪如來,我石猴為何不能舍去私怨,陪你去西天!這就叫:公是公,私是私。等陪你取了經回,再和如來算賬不遲。”三藏道:“你還是陪不得我。你一路恨意,一路怨氣,在那艱難處,難免不會表露發作;若發作時,打上靈山,我還能取到真經?可不就辜負了唐王對我的期待。”大圣道:“放心罷,長老!你既以仁義待我,我也必以誠心敬你,決不生什么怨氣。我定保你上到靈鷲峰頂,任你取那如來佛經!”說罷,推開東升,來到三藏面前,恭恭敬敬地跪在那里,道:“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三藏慌忙來攙大圣道:“不可!不可!”大圣道:“你若不收我做徒弟,我就不起!”三藏道:“猴兒呀,你要想好,不知幾年才到那靈山?不象你那跟頭快,咱要一步步走去。”大圣道:“我已定下決心,保你西去。”老嫗、伯欽也勸長老收下大圣。三藏道:“起來罷,徒兒。”大圣見長老允了,樂的一蹦站了起來。東升見大圣真成了長老的徒弟,就不高興道:“若知大圣要走,還不如不救,不救還能見到。”伯欽道:“傻孩子,你懂啥?大圣是要干大事業去。”大圣道:“放心罷,我會常來看你這個小鬼的。”三藏道:“我不知哪來的福氣,前天太保救了我的命,今天我又收了個徒弟。對!徒兒,你可有名字?”大圣道:“我的名子多哩!我姓孫,叫孫忽悠,叫美猴王,玉帝又稱我為弼馬溫,稱我為齊天大圣。”三藏道:“你這都是俗名,我與你起個法名罷,卻好呼喚。”孫忽悠道:“請師父起來。”三藏道:“法名叫‘悟空’若何?”美猴王道:“好!好!這名字好!”三藏道:“你這個模樣,就像那小頭陀一般,將來跟著我要走遠路,我再與你起個混名,稱為‘行者’好么?”大圣喜道:“好!好!我又添了兩個好名。”三藏道:“咱師徒明天就可行路了。”悟空道:“還不能,請師父耽擱兩天,幾百年沒回花果山了,我想回去看看你老的徒孫、徒重孫。”三藏道:“是我取經太急,原該叫悟空回去一趟,明天你就回家看看。”大家又說了一會話,就要安寢,伯欽忙在長老房里給大圣另安了床鋪,各自休息不題。

        卻說大圣起了個早,向師父和伯欽辭了別,穿著伯欽的大衫子,躍到空中,便往東海行去。此時心情格外激動,幾百年沒有飛過天,也沒耍過金箍棒,今天才得以天馬行空。思想著,便從耳中掣出金箍捧,丟了兩個解數,縱身便升了升,一個筋斗云,打向東洋大海。來至花果山上,降落云頭,在水簾洞前停了下來。玩耍的猴子們看到大圣,都喊叫著圍了上來,好多老猴都仰著臉抹眼流淚。聽到叫喊,獨角鬼王與四健將忙從洞中出來,與主子會見了。急吩咐下去,快辦酒宴,快請各洞妖王。一霎時,沉寂多年的花果山,旌旗招展,羅鼓宣天。各洞妖王接到大圣回來的喜訊,都忙抬著賀禮,放著鞭炮,一對對蜂擁水簾洞前。小妖們忙著在開闊地上又接搭了幾十個大帳,洞里洞外擺下百十桌大宴,大圣和妖王們居里,小頭目們居外,都吆三喊四的喝鬧開來。眾妖王問大圣因何幾百年不回?大圣便把前因后果述說了一遍,各洞妖王也都歡喜,天晚各各回洞。大圣謂獨角鬼王道:“往日有七十二洞洞主,今見者不到二十,席上我也沒問,其他洞主怎么沒來?”鬼王道:“因幾百年來,這里發生了幾場神魔大戰,各路妖王有的殉命,有的難已存身,都往西牛賀州各找山頭去了。才喝酒的洞主,都只因戀家,不舍得離去,也是吃了卯糧,斷了午炊,免強過下去。因你老剛回,只都不說罷了。這幾十年尚好,沒了什么戰爭往來,妖王們慢慢有了生息,只是一些結隊獵人時往他們山上搔擾,我們花果山相對高峻一些,還不曾有獵人上來。”大圣道:“往年咱藏的寶貝還記得嗎?”鬼王道:“記得。”大圣道:“挖出一洞來,每家妖王送他幾壇,剩下的,分給眾孩兒,都不要委屈了。可不要松散了,時常要練練武,不許別人欺負!”鬼王與四健將等都點頭應允。這猴王因又認了師父,不能久停,逐一吩咐安排停當,依依不舍的離了花果山,躍入云霄,就要回轉兩界山。因想起太保一家對他的深恩,不忍他們早早離了人世,折道直下地獄,要給伯欽一家添添壽。

        這大圣曾鬧過鬼府,輕車熟路,直奔森羅殿。把門的小鬼看到大圣,都慌忙躲藏,這十殿閻王正聚在大殿上,學習由顧問大君豐都王簽發的地藏王語錄。見得大圣上得殿來,都站起笑臉相迎,道:“恭喜大圣災滿!”大圣道:“我在兩界山時,欠了人家一個人情,來這找補找補。”閻王道:“好說!好說!這人家是大唐國的,還是韃靼國的?”大圣道:“大唐國的。”十王便吩咐判官快拿大唐生死簿來。崔判官不敢怠慢,便把大唐國河州衛的生死簿子都抱上殿來。崔判問大圣道:“齊天大圣,這一家姓甚名誰?”大圣道:“緊臨兩界山,姓劉名伯欽,死了父親,現有母親、妻子和一個十二歲的兒子叫東升。”又上來二個鬼判慌忙翻檢,其中一個大叫道:“劉伯欽家在這一本。”說著遞給了崔判,崔判又遞給了閻王。閻王看了看,忙遞給大圣檢看。大圣看上寫道:

        大唐國河州衛鎮胡縣雙叉鎮劉村劉伯欽一家壽數:劉伯欽父壽六十

        (魂已歸府),得病而終;劉伯欽母壽七十,無疾而終;劉伯欽壽五十

        九,得病而終;劉伯欽妻壽七十八,無疾而終;劉伯欽子劉東升(結婚

        后當為戶主或另立戶頭)壽七十一,無疾而終。

        大圣道:“不行!不行!壽數太短!太短!”閻王忙吩咐鬼判把筆遞給大圣道:“人間有人間的規矩,不要添得太多。”大圣道:“知道!知道!”這大圣接筆在手,把那壽數改作:

        劉伯欽母壽一百三十六,劉伯欽壽一百四十,劉伯欽妻壽一百三十,

        劉伯欽子劉東升壽一百八十九,劉東升妻一百四十,劉東升妾一百六十

        六,劉東升長子壽一百四十二,劉東升二子壽一百四十六,劉東升三子

        壽一百四十七,劉東升女壽一百三十。

        大圣改好,遞給閻王道:“他劉家都要高壽,永世不得斷了香火;還有劉伯欽的父親,該給找個好居所,不要委屈了他。”十王忙傳閱一遍。大圣道:“我只稍加一點點,沒壞陽間規矩罷。”眾王道:“沒壞!沒壞!”大圣道:“我過幾十年到他家去一趟,誰的壽數不準,我是要來對賬的。”十王道:“保證準,請大圣放心。”大圣道:“我這次來,還報不報玉帝?”十王道:“不但不報玉帝,連地藏王也不報。”大圣道:“哪個地藏王?”閻王道:“大圣還不知道,自你被鎮,我們這就換了抓全盤的老總。豐都王退居二線,稱名顧問大君,只拿奉祿不管事,地藏王成了地獄名副其實的把總。”大圣道:“這地藏王是何來歷?”秦廣王道:“如來鎮了你,便有了大功。玉帝親旨,把他的徒弟地藏王安插在了這里。”大圣道:“這樣說,這地藏王是你們十一王的太上皇了。”十王都點頭認可。大圣道:“十王放心,等他惹了我時,必給你等出氣。”說著氣沖沖地離開了森羅殿,十王急忙出殿相送。

        這大圣出得鬼府,升在半空,縱了兩縱身,就到了兩界山上。大圣看著這云霧繚繞的五座山峰,仿佛又看到了如來那蒲扇大的手掌,把他翻壓在這里的情境。心中的怒火一丈丈往上升,遂從耳中掣出金箍棒,就要砸這五峰,猛然想到師父和伯欽一家在下邊,師父曾明言在先,不可毀這兩界山山基,以免傷了千千萬萬的百姓,忙又把金箍棒藏了,按落云頭,停在伯欽家門外。東升站在門首,正在四處觀望,看到大圣從天降下,忙笑著迎了上去。大圣道:“長老在做什么?”東升道:“在教奶奶念歌呢!”說著話,進了院子,東升大叫道:“大圣回來了。”說不了,大家都出了屋子。伯欽道:“你家離這不遠?”大圣笑道:“遠哩!在東洋大海中。”伯欽道:“你這兩天能走多遠,就去了東洋大海?”東升道:“大圣飛著回來的。”伯欽道:“小的們,快把晚飯呈上。”三藏道:“悟空,你穿這衣服怪嚇人的。”大圣笑道:“這是我當年穿的武衣,若師父不喜歡,改日換了。”三藏道:“去兩天就見到親人了?”大圣道:“見了!見了!我家就在東洋上,海里有座山,叫花果山。我的徒子徒孫見我回來,都圍山圍海似的仆向我。”三藏道:“等咱把經取回,我也到你那花果山走走。”大圣道:“我那水簾洞可美了,師父若去了,那就不想回來了。”東升道:“等大圣回來了,我也要去花果山。”伯欽道:“都屋里坐著敘罷。”說著,大家都進了屋。

        三藏坐下道:“悟空,咱明天一早就可上路了。”老嫗道:“不行!長老只教給了我一個安心歌,還要再教幾個。”三藏道:“老人家,等我取回經卷,好好教你念歌。”老嫗道:“我能等到長老回來?”大圣道:“能!能!你有一百多年的壽呢。”老嫗道:“神猴,你說的可是真的?”大圣道:“不錯,我親見那生死簿上寫的。”三藏道:“悟空,出家人不打誑語,伯欽一家對咱有恩,不得騙老人家一時歡心。”家童已把齋飯擺好,伯欽示意大家都到飯桌前坐定,因今天沒葷,大家都圍坐在了一起。一邊吃飯,一邊說話。大圣道:“我剛去了地府一趟,特意看了看太保一家的壽數。”伯欽道:“大圣看到俺一家的壽數了?”大圣道:“看到了,反正都在一百三十歲以上。”伯欽笑道:“大圣在說笑話。別說俺家,就這兩界山方圓,也不見百歲老人。”大圣道:“往年是沒長壽者,我用筆一改,你家就開始長壽了。”三藏不悅道:“那閻王又不是你家親戚,壽是能改的?”大圣道:“不是親戚,但比親戚還管用。”東升道:“可看到我長多大?”東升的母親笑道:“大圣說了,你長一百歲。”大圣道:“可不是一百,是一百八十九。”東升拍手道:“我長高了,長了一百八十九。”三藏笑道:“這猴子越說越渾了,都吃飯。”大家說著笑,一時吃了晚飯。老嫗道:“媳婦呀!你請人給他師徒做的衣服可齊?”媳婦道:“做好了。給長老做了一件棉直裰,一條棉褲,一雙棉鞋;給大圣做了一件直裰,一條褲子,一雙皂靴;東升非叫我給大圣縫件虎皮衣裳,我就縫了一條虎皮裙子,既擋寒,又威武,只不知合身不合身?”老嫗道:“快使人送到西廂房,明早就叫他師徒穿上御寒。”三藏和大圣忙謝了。大家又說了一會閑話,各自回屋安寢不題。不知明天三藏師徒如何西行,且聽下回分解。


  (https://www.dzxsw.cc/book/62196906/3330963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滁州市| 吉木乃县| 磐安县| 柘城县| 肥西县| 天水市| 松原市| 自治县| 常熟市| 云安县| 准格尔旗| 永川市| 墨玉县| 中阳县| 利津县| 民县| 梁平县| 城固县| 五莲县| 吴川市| 台山市| 隆回县| 兴国县| 湖南省| 休宁县| 宜兰市| 西吉县| 获嘉县| 嘉义县| 大丰市| 临澧县| 嵊泗县| 平凉市| 乌拉特中旗| 桂阳县| 昆山市| 巴东县| 象山县| 铜川市| 汉寿县|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