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安府
安家商賈之家世代行商,卻一直子嗣不豐,到了明婳父親這一輩只得了一個男丁和兩個妾室出的庶女。
明婳父親安才敬自小受盡寵愛卻并沒有被養成個只知吃喝玩樂的浪蕩少爺,反而憑借著過人的經商天賦將安氏商行的生意迅速擴增從富甲一方躋身成為了當今三大商行之一。
安府側院,悠蘭居內一三十出頭的中年男子端坐于檀香木椅之上。一雙靈巧的柔荑正在為他的肩膀舒筋松乏,剛棱有力的輪廓,微蹙的雙眉,眼里不經意流露的精光讓人不敢小覷。可能由于總是耗費心神他的眉間眼角有了些許皺紋,不過依稀能看到年輕時的風姿。
安敬才身后站著一個穿著略顯簡單的姜黃色長錦衣的婦人,深棕色的絲線在衣料上秀出了一朵朵盛開的蘭花,簡單的盤發上只插著一根翡翠制的玉簪子,看起來十分溫和柔弱。
諾大的安府人口卻稀少簡單,府里的主子加起來也不過六人。安家老太太是安老爺的嫡妻,只誕下一個女兒喚做安眉,但未出百天就夭折離世了。
安老太太本就是難產,九死一生生出來的女兒卻在襁褓中夭亡,悲傷過度留下了病根,最后再未曾生育過。為了子嗣安老爺陸續納了許多妾室,得了安瑤,安霖兩個女兒,最后終于得了安敬才這一個兒子。
安敬才生母是安老太太跟前的大丫鬟,生下兒子后卻因產后虛弱在月子中離世,未滿月的安敬才便被抱到了安老太太跟前撫養。說來也奇怪,自從安敬才誕生后安老爺雖然依舊辛勤耕耘卻再未得過麟兒。
到了明婳這一輩,安府又只有大小姐安明婳,二小姐安樹鶯,三少爺安樹杰這三個子嗣,安家雖然家大業大卻不知為何一直子嗣不豐。
明婳是嫡女,其母是清河崔氏嫡長女崔蘭若。安樹鶯、安樹杰都是姚姨娘所出。
正在為安敬才松肩解乏的就是姚姨娘,也是安敬才唯一的姨娘。
姚姨娘本名姚翠蘭是安老太太的親侄女,也是安敬才的表妹,二人青梅竹馬自小一起長大還有長輩定下的一樁娃娃親。
但是后來的一場陰差陽錯安敬才娶了清河崔氏嫡長女,安敬才登門致歉主動解除了與姚翠蘭的婚約,并給姚家致上了豐厚的補償。
此舉一出,坊間對安敬才一片贊揚,竟能放棄齊人之福專心待崔氏。外人都道崔氏是個沒福的,剛生下女兒便撒手人寰。
清河崔家過來參加完崔氏的喪禮還提出要將安家嫡長女帶回清河教養,安敬才體諒岳母白發人送黑發人之苦,自責沒有照顧好崔氏竟然還同意了。
安敬才后來只納了姚姨娘一個妾室,再未續娶繼室。自此安敬才便成了重情重義的典范,坊間有了“選夫、選夫、安公顧”的順口溜。
商人重利輕別離,安敬才確是個重情重義的典范,安家商行也一路水漲船高有了如今的規模。
安敬才出門行商不常在府中,安老太太年紀大了又一心禮佛,府中中饋都由姚姨娘管著。
姚姨娘看著安敬才不似剛回來那般乏累,便停了手讓丫鬟泡了新茶送進來,遞給安敬才道“老爺嘗嘗看,這是底下新送上來的太平猴魁”。
安敬才抿了幾口,頓覺唇齒生香,舟車勞頓的疲累也減輕了些。
“老爺可是有煩心事,眉頭一直鎖著,三個月未見您,您又瘦了些,妾看著十分心疼”。
安敬才放下茶杯捏了捏眉心,問道:“都是些商行瑣事罷了,最近府里一切可好?”
姚姨娘溫柔小意的替安敬才按著太陽穴,回話道:“一切都好,老太太身子康健。樹杰在書院里跟著楊夫子溫習,明年鄉試就該下場了,以往半月回來一次,最近一月才回來一日。樹鶯那邊也請了柳娘子來教習女紅,就是明婳那孩子最近常常出府,妾身也不好管的太緊,妾身想著那孩子才到咸陽小半年,好奇著出府也是正常。”
安敬才暼了一眼姚姨娘,“既然接回了安家,該管你就管,閨閣女子常常出府成何體統。咱們安家雖是商賈出身,卻也是規矩嚴明,她在清河被教養的自由散漫的性子也該正一正了。”
安明婳自小在清河長大,身體里還流著崔蘭若的血。對于安敬才來說她只是個有著血緣聯系的陌生人罷了,甚至對這個嫡長女還有些淡淡的排斥。
在安敬才看不見的角度姚姨娘眼中閃過一絲得意,果然與自己想的一般。安敬才冷心冷情,精于算計,要不是自己為他生了一雙兒女又管著這祖宅,安敬才的眼中也定看不見自己,他的眼里只有利益權力。
(https://www.dzxsw.cc/book/62193368/3235988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