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過去曾是神明的殿堂嗎?
沃土宗?
林格聽到這個名字,微微怔住,同一時刻腦海中浮現出來的,是《宗教法令》的全稱,也就是《對靈祈禱會、德魯伊教等非法教會組織經營與傳教權的限制法令》,這個“等”字一共包含了十七個宗教,而沃土宗正是十七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被忽略過去的沃土宗等教會,還是出現在法令正文中的德魯伊教,本質上都有同一個源頭,也就是始終被放在“非法教會名錄”頭一位的靈祈禱會。
那是“萬物有靈論”的起源,開創者是人類歷史上公認的圣者圖彌,據說他曾在山巔悟道,通過艱苦的修行,明晰了“萬物有靈”的規律,以此為核心教義,創建了歷史上最初的宗教靈祈禱會,并與信徒在此定居,修筑起房屋與圣殿,逐漸形成一座龐大的城邦,即萬靈之鄉亞爾德斯。
沒錯,林格在大學期間學習的古亞爾德斯語,便來源于此,據說是圣圖彌與其信眾互相交流時形成的語言,其中蘊含著天地靈性的奧秘,誰能明白語言的規律,誰就通曉了“萬物有靈”的核心。
無論這類傳說是否真實,至少就其歷史意義而言,古亞爾德斯語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套系統性的語言,無論是西大陸的高等學府、還是東大陸的封建式貴族教育,都將其列入了必修課程。
從傳承關系上講,現代的人類文明直接繼承了萬靈之鄉亞爾德斯的精神內核。
有一條清晰的線可以證明這個觀點:圣圖彌的十二位追隨者——后世稱為十二圣徒——中的亞伯拉罕與拜蒙,分別建立了白獅鷲帝國與沃倫姆夫王朝,而白獅鷲帝國后來又分裂為白色城邦聯合王國與索羅亞斯特王國,沃倫姆夫王朝則分裂為布列塔尼亞王國與明蘇利亞王國。
白色城邦聯合王國在“圣女貞德”的領導下完成了民主革命,于廢墟之上建立起如今的白色城邦共和國;明蘇利亞王國因“紅胡子王巴巴羅薩”的鐵血統治而迅速強大起來,之后更名為明德利亞斯大帝國;布列塔尼亞王國由“元帥拿破侖”率領救國同盟軍,贏下了奠定國本的百年戰爭,才有了現在的大布列塔王國。
除去被吞并的索羅亞斯特王國以外,西大陸現今最強盛的三個國家,都與圣圖彌及他創建的靈祈禱會有匪淺的聯系——據說遙遠的東大陸也是如此,甚至更為緊密。
但是過去的榮光無法挽救現在的衰亡,萬物有靈論的歷史曾是輝煌的,然而在蒸汽時代,他們的統治地位被掌握著蒸汽機核心技術的蒸汽教團取代,開始有衰落的跡象;蒸汽圣戰過后,教團聯合又強勢崛起,不僅第二次遏制了他們的發展,更是出臺《宗教法令》,對威脅最大的靈祈禱會與其分支別流進行打壓,導致已消失千年之久的流浪教會重現世間……不得不說,歷史總會走向最諷刺的道路。
眼前自稱羅謝爾的男子,大概就是流浪教會的一員吧,失去了神所端居的圣堂,從此只能在行路之時,搭建簡陋的神龕,奉獻虔誠的祈禱。
沃土宗是靈祈禱會的分支之一,這一派的信徒對圣圖彌的“萬物有靈論”進行了更深入的細化,認為“萬物皆有靈性,而所有靈性都來自于腳下的大地;沃土有靈,塑造世間萬物,是為生靈之母”,因此稱其神明為:地母泰坦。
與其觀點類似的還有尊崇“自然之靈”的德魯伊教、尊崇“先祖之靈”的祖靈教、尊崇“泉水之靈”的圣泉修士會等,但基本上都是從萬物有靈論中衍生出來的分支。
行者則是羅謝爾在教派中的職務,類似教團聯合中的主理牧師、主教、圣者等。看得出來,他應該地位不低,否則無法養成如此威嚴而又深沉的氣質。
當林格腦海中思慮萬千的時候,羅謝爾已再度開口,沉聲道:“我自北部‘崇鋼之城’雷亞托姆一路行至此地,每徒步千里便設一神龕,以告諸靈。其間所見,塵世之眾,譏諷嘲笑者皆有,集聚圍觀者亦有,此為人之本性,無可指摘。唯獨你們,愿為我留得方寸之清寂,以求信仰之堅誠,應是同理,甚或諒解。如圣者曾言,若有以誠待我者,亦必待之以誠。因此,我應再度向你們表達我的謝意,愿大地之靈會予你們地母的賜福。”
他鄭重地行了一個古樸的禮節,應是很久以前傳承下來,充滿了莊嚴肅穆的意味。
“崇鋼之城”雷亞托姆,位于大布列塔王國的北部最邊緣地區,蒸汽時代,圣女米黛曾在此發表“十二月宣言”,宣告了阿爾法騎士團的建立。如果羅謝爾真是從那座城市徒步走到了羅斯廷市,那么他的意志與耐性可以說是十分驚人,因為兩座城市間的距離,保守估計也在萬里之遙。
“沒什么。”林格簡單地回道:“只是應有的禮貌而已。”
羅謝爾搖了搖頭:“卻是許多人難以做到的。”
林格不愿與他聊太多,已經有了告辭的念頭。因為目前為止,包括靈祈禱會在內的信仰“萬物有靈論”的十七個宗教,尚處于被各國官方和教團聯合通緝的狀態,據說是因為他們在反抗《宗教法令》時,采取了過激的手段,甚至造成了人員的傷亡,影響十分惡劣。
但是,在他說出道別的話語之前,羅謝爾已收回視線,目光落在了眼前的劇院上,看著它已有斑駁痕跡的白色外墻,眼中浮現出追念回憶的神情,他開口講述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這里是中央劇院,最早建成于一個世紀以前,中間經歷過三次重修與翻新,它的歷史并不比廣場大街的其他劇院更加漫長,但卻有著獨特的歷史意義,因為莎士比亞大師的《麥克白》與《哈姆雷特》都曾在此公演,同時,也誕生過羅斯廷地區最膾炙人口的傳說:《三月尋日記》。”
“……”
林格唯有沉默,他覺得眼前這一幕著實有些荒謬:自己正在聽一個虔誠的信徒講述關于劇院和藝術的歷史,并且就在幾分鐘前,這個信徒還在朝著劇院的方向祈禱。難道說這兩者其實是不分彼此的么,一個信仰虔誠的信徒也必然是一位擁有藝術修養的上流觀眾?
“而實際上,”羅謝爾的聲音,隔著街巷里微暗的光線,低沉地傳來:“很少有人知道,為了修建中央劇院,這里曾推倒過一座圣堂,其中供奉的神像,也被負責施工的人用鐵錘和鑿子砸成了粉末。記憶會塵封和褪色,時至今日,別說外來者,恐怕連這片街區的居民,都已遺忘了那座圣堂的主人,遺忘了那座神像的名諱。”
林格聽到這里,神色微動,聯想到剛才羅謝爾對著劇院禱告的動作,不知怎的,主動開口搭話:“是伱所信仰的那位地母么?”
“不。”
羅謝爾卻搖頭,平靜地回道:“那位崇高、至善而包容的神明,其名為——泉靈蒂福。”
“亦是圣泉修士會的同道們信仰的神明。”
本來今天不更,所以這兩章是加更,所以給點喵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62190330/363659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