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糧食抵達方家莊
那些鏡子,在揚州掀起了一陣斗富的熱潮。
張伯他們剛到揚州的時候,就找到了程咬金的表弟。
在表弟的牽頭下,把富商們約到了揚州最大的酒樓,而且他還出了主意,請了揚州的花魁柳媚兒來當了一回模特。
當花魁雙手捧著鏡子出現在富商們面前的時候。
一個個都看都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他們從鏡子里,第一次清楚的看到了自己臉上的每一個毛孔!
“諸位,這東西叫做鏡子,可是難得的寶物,相傳是從海外流傳過來的,僅有六面!若是將此物送給心上人,必能贏得芳心~~~~~!”
花魁柳媚兒極力的夸贊著鏡子,同時也變著法子的吹捧在座的富商們。
“諸位,此物大家都見識了,今日,六面鏡子,價高者得!現在開始拍賣第一面,請出價!”
張伯走到花魁身邊,開口對著眾人說道。
隨即一個富商便開始出價,一張口就是五千兩!
其余人也不甘心示弱。
于是,斗富便開始了。
到了最后一面鏡子出場的時候,場面已經不可收拾了。
富商們一個個臉紅脖子粗的,那場面就好像是誰要敢搶,他們就敢滅人滿門似的!
整整一萬七千兩!
這就是最后一面鏡子拍出的價格!
鏡子全部拍出去以后,張伯按照方二的吩咐,直接在現場找到了兩個糧商,把銀子全部用來購買了糧食。
六面鏡子,足足拍了八萬多兩。
南邊的糧食便宜,低到讓方二吃驚!
也許是那邊沒有受到旱情的影響的原因,一斗米,只要十幾文錢!
一石也就不到二百文錢!
還好,張伯考慮到這么一大筆糧食的運送問題,沒有把錢全部花光。
只買了三十萬石糧食,還剩下兩萬兩銀子。
在回來的時候,由程處默的表弟出面,打著程咬金的旗號,花了一大筆銀子,請了一些江湖俠士護送。
這才能平安的抵達洛陽。
換了陸路之后,三十萬石的糧食一次性運不回來,所以在洛陽那邊租下了一個大倉,用來中轉。
這次第一批,只運回來了兩千石的糧食,就這,足足用了一百多輛牛車!
牛車經過長安城的時候,引起了一陣轟動!
在旱情這么嚴重的時候,這么一大批糧食進入長安,想不被人注意到都難!
取了一部分銀錢,送走了護送的江湖俠士。
糧食剛卸到莊子里提前準備好的大倉里,李二就帶著人摸來了。
他正忙的焦頭爛額,發愁賑災的事情,就聽到侍衛說有大量的糧食進了長安城。
可等再次派人出宮尋找這批糧食的主人的時候,卻發現,糧食出了長安。
他急匆匆的帶著侍衛,騎著馬追了上來。
在不知道糧食的歸屬之前,他一直吊在運糧的大隊后面。
確定是糧食全部送到了方家莊之后,他有了猜測。
便直接進了莊子,找到了方二。
“這些糧食是從哪里來的?”
方二也很蛋疼。
這種感覺就像是自家剛進了一筆橫財,就被窮親戚堵到了一樣。
當然,他和李二不是親戚。
可這貨可比親戚難打發多了。
誰不知道現在李二整天為糧食的事情發愁。
“回皇上,這糧食是從南方運來的!
“你買這么多的糧食是為了釀酒的吧?朕可聽說,那醉仙釀生意可是非;鸨,算算路程,這買糧的事情,應該就是在你那酒開業的時候開始讓人去弄的?”
不愧是個當皇帝的,這么輕松就看出了方二最早買糧的目的。
“皇上,您可猜錯了,這糧不是釀酒的,而是用來給萬年縣劉大成劉大人的,臣之前身無分文,卻相中了方家莊這片地,和劉大人打了個協議,臣保云門鄉六千余口人的口糧,所以,才把這馬家莊變成了方家莊!
方二把和劉大成擔保的事情說了出來,想借這個堵上李二的嘴。
李二聽他這么一說,也不好說借糧的事情了。
都是為了賑災,都是他的子民。
“這個劉大成,倒算是辦了件實事兒,行了,朕就回了,你忙吧!
李二雖然走了,卻也留了個心眼兒。
剛出方家莊不遠,就讓兩個侍衛留下,盯著方家莊,他要知道方二一共弄了多少糧食回來。
方二卻絲毫不知情。
方家莊里的糧倉被兩千石糧食塞的滿滿的。
看著倉里的糧食,方二有了主意。
安排了張伯和虎子去休息,又給程府和尉遲府的下人,每人發了五兩銀子的紅包。
一個個看著手里的銀子,都眉開眼笑的。
五兩銀子,足夠一家老小舒舒服服的過上一段時間的好日子了。
有酒有肉的那種。
當然,不能去買醉仙釀,不然也只夠一壇子的。
(╬ ̄皿 ̄)
讓柱子去萬年縣找劉大成,安排人手過來發糧。
讓趙虎騎馬,去附近莊子,通知方家莊這邊可以做工換糧,一天一結。
次日一早。
劉大成親自趕了過來。
“方校尉!這!這!這都是你弄回來的?”
看著那滿滿的糧倉,激動的無以復加。
整整兩千擔!
二十多萬斤糧!
云門鄉六千余口,每人每天一斤糧,都夠吃上一個月的!
“對,但是這些糧不能白發,讓災民來我這邊上工,這些糧食就算是工錢了,怎么樣?”
“這個主意好!總不能讓你白出糧,而且還能免得有人鉆空子!
這邊剛定好方案。
莊子外面就烏泱烏泱的來了幾百個青壯,還有許多的老弱婦孺。
這些都是附近莊子上,接到消息找過來的。
整個云門鄉,或者說整個長安,受旱災的影響,好一些的,一畝地收上幾十斤,更多的則是顆粒無收。
距離夏收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家里存糧幾乎都已經吃光。
在這個時候,聽到了方家莊在放糧的消息,沒人能無動于衷。
糧倉前,劉大成站在一張桌子上,面對著被趙虎帶過來的青壯,宣布著發糧的規矩。
“今年大旱,災民無數,本官不忍,特向皇上請來賑災糧,為防止有人做假,本官決定以工代賑,青壯上工一天,可得米二斤,婦女一斤,中午管飯,愿意做工的,去那邊登記,領取工牌,下工后,憑工牌取糧!”
這種事情,還是把李二捎帶上的好,民心這玩意兒,只能是他老人家的。
而災民們卻不管這糧食是從哪兒來的。
他們只知道,自己和家人們有救了!
不用被活活餓死了!
紛紛一窩蜂的涌向報名的那張桌子。
牛亮他們一早就被叫了回來,拿著木匠工具,不停的做著工牌。
領了工牌的災民,在趙虎、孫周、劉猛他們的帶領下,一批批的趕向作坊那邊。
作坊這邊原本就在這里干活的工匠們,一看來了這么的人,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這方公子有點不靠譜!
一下子來了幾百上千的人,他們怎么帶?
這特么的,萬一要是建的房子出了問題算誰的?
(https://www.dzxsw.cc/book/62140063/362025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