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從這一點上來說,器道之于武者的作用,似乎更加明晰、可靠。
而這,便也成了主尊器道的武者們最大的倚仗,仗之以鞭笞丹道。
其中激進者,言必稱“丹道如詐道,藥效靠運道”,而丹道武者雖然滿心不服,據理力爭,卻也難免有底氣欠缺的遺憾。
畢竟,同一種丹道之于不同武者的功效,的確是存在較大起伏。
若要究其根底,怪丹乎?
怪人乎?
兩者似乎都有失偏頗。
但若轉過頭看一看器道,這爭執便有些蒼白——器道從來不曾陷入這樣尷尬的爭執中。
不同武者持同等法器、法寶雖然存在威力差距,但一來可以預估,二來差距往往并不離譜。
所以,兩道之爭反反復復,如同犬牙交錯。
彼此的優劣與毀譽,更是呈螺旋狀上升,每當有一方取得短暫的優勢,另一方必定會迅速追平乃至反超。
而在近來來,這種爭執似乎終于有了改觀,甚至有了要被終結的跡象!
有一種聲音指出:丹道之于武者的功效,或許一時之間不及器道,但它更貼近根本,是一種源自底層的全方位、永久性的支撐。
器道則不然,它雖見效更快、效果更大、差別較小,但更像是一種短期效應,于武者的根本實力并無增益。
丹器兩道孰高孰低,其實更像是一個悖論或是偽命題。
好比湯與飯哪個更重要,手與腳哪個更重要,湯與飯當然都不可或缺,而手與腳當然都很重要,但腦袋軀干、渾身上下哪個物件不重要?
所以器道雖強,卻也并不影響丹道本身的功效。
丹道雖優,亦不會改變器道之于武者的效果。
但若僅止于此,便又陷入漫長歲月無休止的爭執中。
所以,那個聲音總結道——器之于武者,便如其名!
何也?
器,器物、器具,用具也。
它更像是一件工具,需要時取來用之,用完便可收納、放置,以備再用。
不再需要時,可以收藏、轉送乃至交易。
而在使用和保管過程中若出現意外,亦有可能損壞。
這便是對器的客觀評價。
簡而言之,法器、法寶,就是武者的工具。
而丹道,因其舉世公認的“武道之師”雅稱,地位顯然要先于器道!
何為丹?
丹者,藥也。
它當然也是一種“工具”,但當它被武者煉化、吸收,便已跟武者融為一體,無法分割。
它將永遠成為武者實力的一份子,不像法器、法寶那樣可以收納、放置。
煉化之前,丹藥或許只是外物。
一旦煉化,便成了武者本身,便成了實力的一部分,無分彼此。
所謂“武道之師”,某種意義亦可稱之為“武道之本”。
而像這樣的存在,給予其再大的尊重,亦不為過。
此即所謂“尊師重道”。
自此,丹器兩道的爭執有了一個趨向明朗的結果,也有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或者可以共同面對、共同商榷的論調。
丹為重,器為輕。
丹為本,器為輔。
丹為主,器為從。
器者,武道之輔。
丹道者,武道之師!
人與具,誰主誰次?
丹與器,孰重孰輕?
何需再言!
在這樣的聲音里,縱是那些主尊器道的武者,也很難發聲反駁。
因為這種論調,已經把丹道與武者融為一體,將對丹道的推崇加持于武者自身。
在這樣的前提下,貶低丹道便是貶低自己,縱是那些主尊器道的人,一時也難以開口。
而這種論調,出現的時間不短。
(https://www.dzxsw.cc/book/62135173/297862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