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 繩之以法
“夫君以為如何?”士貴人笑問。
略作思量,劉備言道:“利弊各半。”
馬貴人言道:“誠然夫君所言。若實習三年,便可為備吏。恐為碌碌無為者所用。更被國中唯利是圖者所乘。如此,只需窮盡所能,送子入學壇。不出三五載,便可坐享其利。”
劉備輕輕頷首:“此亦是為夫心中所患。薊國五學,各司其職,各盡其用。若凡入太學壇,便可為吏。余下諸學,當難有寸進。尤其門學、科學,更無人問津。”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人皆向好,學優則仕。”宋貴人答曰。
安貴人言道:“薊國五學,入學皆需考試。若得通過,必有真才實學。便有唯利是圖者,欲乘機入學,亦需家中子弟,能過考試之關。”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將國之命脈,系于入學試一途。”薊王言道。
選吏之重要,薊王焉能不知。
“如此,當如何批復。”士貴人遂問。
“再議。”慎重起見,劉備暫且擱置。待時機成熟,再開朝議。
“喏。”奏疏乃由瑞麟閣女博士秉筆。與書函不同。
待批奏畢。士貴人有感而發:“夫君取賢用能,多不以時歲論處。”
閣中美人,巧笑倩兮。皆心有戚戚。
薊王娶長母之妻,足見一斑。國中多少年長吏,亦一脈相承。
薊王言道:“年歲積累,固然重要。然天資絕倫,亦不可或缺。吏治乃國政之基石。常聞‘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凡新舉措,必謹慎以待。斷不可等閑視之。若開備吏之口,恐成潰堤之穴也。不可不防。”
俗謂“繩之以法”。法,天下之平也。若無王法,如何明斷是非、明辨善惡。類似入太學滿三載,便可自動晉升備吏。坐享其成,絕非薊王所愿。
“夫君明見。”眾美拜服。
薊國高薪養廉,三食君俸。薊王輕財重義,天下豪杰。如何會吝惜錢財。正如北海一龍出仕。食祿依秩足予。管寧視錢財如無物,俸祿絲毫不減。華歆惜財如命,俸祿分毫不增。品秩便是“準繩”。
只取年限為繩,弊端自生。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更何況,百石少吏,乃吏治之根基。若根基敗壞,乃至吏治無存,大廈將傾。
薊王以為,年限次之,德才居首。
王子館兼太學壇,博士雙祭酒服虔,只言其一,故薊王不取。亦因言中其一,故薊王暫且擱置,未當即駁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薊王向來如此。
何為明主,知微見著。
稍后,博士雙祭酒服虔,求問儒宗鄭玄。
“主公何故擱議?”
鄭玄笑嘆:“子慎既善‘春秋’。豈只言春,不知秋乎?”
“愿聞其詳。”服虔求教。
“我主,光融天下,明以照奸。何為明?日月并天也。故天有陰陽,地有善惡。實習滿三載,便可為吏。若知此舉,國人畢極盡所能,入太學壇。五帝之學,諸學皆費,與國無利乃其一。諸多阿諛結黨之輩乘機混入,吏治無存乃其二矣。”
“夫君以為如何?”士貴人笑問。略作思量,劉備言道:“利弊各半。”
馬貴人言道:“誠然夫君所言。若實習三年,便可為備吏。恐為碌碌無為者所用。更被國中唯利是圖者所乘。如此,只需窮盡所能,送子入學壇。不出三五載,便可坐享其利。”
劉備輕輕頷首:“此亦是為夫心中所患。薊國五學,各司其職,各盡其用。若凡入太學壇,便可為吏。余下諸學,當難有寸進。尤其門學、科學,更無人問津。”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人皆向好,學優則仕。”宋貴人答曰。
安貴人言道:“薊國五學,入學皆需考試。若得通過,必有真才實學。便有唯利是圖者,欲乘機入學,亦需家中子弟,能過考試之關。”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將國之命脈,系于入學試一途。”薊王言道。
選吏之重要,薊王焉能不知。
“如此,當如何批復。”士貴人遂問。
“再議。”慎重起見,劉備暫且擱置。待時機成熟,再開朝議。
“喏。”奏疏乃由瑞麟閣女博士秉筆。與書函不同。
待批奏畢。士貴人有感而發:“夫君取賢用能,多不以時歲論處。”
閣中美人,巧笑倩兮。皆心有戚戚。
薊王娶長母之妻,足見一斑。國中多少年長吏,亦一脈相承。
薊王言道:“年歲積累,固然重要。然天資絕倫,亦不可或缺。吏治乃國政之基石。常聞‘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凡新舉措,必謹慎以待。斷不可等閑視之。若開備吏之口,恐成潰堤之穴也。不可不防。”
俗謂“繩之以法”。法,天下之平也。若無王法,如何明斷是非、明辨善惡。類似入太學滿三載,便可自動晉升備吏。坐享其成,絕非薊王所愿。
“夫君明見。”眾美拜服。
薊國高薪養廉,三食君俸。薊王輕財重義,天下豪杰。如何會吝惜錢財。正如北海一龍出仕。食祿依秩足予。管寧視錢財如無物,俸祿絲毫不減。華歆惜財如命,俸祿分毫不增。品秩便是“準繩”。
只取年限為繩,弊端自生。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更何況,百石少吏,乃吏治之根基。若根基敗壞,乃至吏治無存,大廈將傾。
薊王以為,年限次之,德才居首。
王子館兼太學壇,博士雙祭酒服虔,只言其一,故薊王不取。亦因言中其一,故薊王暫且擱置,未當即駁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薊王向來如此。
何為明主,知微見著。
稍后,博士雙祭酒服虔,求問儒宗鄭玄。
“主公何故擱議?”
鄭玄笑嘆:“子慎既善‘春秋’。豈只言春,不知秋乎?”
“愿聞其詳。”服虔求教。
“我主,光融天下,明以照奸。何為明?日月并天也。故天有陰陽,地有善惡。實習滿三載,便可為吏。若知此舉,國人畢極盡所能,入太學壇。五帝之學,諸學皆費,與國無利乃其一。諸多阿諛結黨之輩乘機混入,吏治無存乃其二矣。”
(https://www.dzxsw.cc/book/61340/453812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