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劉備的日常 > 1.34 先禮后兵

1.34 先禮后兵


  “為王上分憂,乃奴婢分內(nèi)之事。”黃門令左豐言道:“煩請右丞明示。”

  賈詡對曰:“我主寄語:‘先禮后兵’。”

  “愿聞其詳。”左豐連忙追問。此語乃薊王所創(chuàng),旁人尚不解其意。

  “中元二年(57年),有倭使遠渡重洋,赴京朝拜。言,愿臣服大漢,永為藩屏。并求賜國名。光武問計百官,遂賜“倭國”之名。并向倭人‘賜以印綬(漢委奴國王金印)’,又封其王為‘倭奴王’。至此,倭國世為漢藩。今,藩國來乞,我大漢又豈能置之不理。”

  “右丞言之有理。”黃門令亦年少氣盛。

  “我主歸國時,陛下加賜黃鉞,授以‘征伐之權(quán)’。今,邪馬臺國使,渡海來求。我主,自當義不容辭。然慮及邪馬臺國,乃倭國所屬,為諸國之一。藩國之事,不宜驚動洛陽朝堂。且距薊國最近,故由我主出面調(diào)停,正當適宜。”

  “右丞所言極是。”黃門令深以為然。

  賈詡前后兩段話,說得滴水不漏。禮法充分,無可指摘。所謂“以直報怨”。國與國交,亦需講究對等。邪馬臺為倭國中一國。而薊國亦是大漢諸侯國。且加賜黃鉞,專主征伐。更何況,邪馬臺使者又是渡海向薊王求助。

  于是乎。此事由薊王出面,自當合情合理,依法依規(guī)。便是所謂對等也。

  “我主,不日將遣使三韓。勸說韓王,調(diào)派國中青壯,渡海布種。若三韓答應(yīng),皆大歡喜。”賈詡風(fēng)輕云淡。

  “若不應(yīng),又當如何?”左豐脫口而出。

  賈詡又云淡風(fēng)輕:“然若不應(yīng)。我主當興師問罪。抄掠十萬韓人,送去倭國便是。”

  “好一個先禮后兵。”話說,黃門令最服薊王這股雄烈祖風(fēng)。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賈詡笑道:“為便于行事,我主欲保舉二人,守遼東、樂浪。”

  “王上舉薦何人?”左豐問道。

  “遼東、遼西二公孫。”賈詡答曰。

  倭國,仰慕華夏已久。尤其大漢分封立國四百年。時至今日,島上還處于母系向父系過渡的“半奴隸半封建時代”。所謂邪馬臺國。說白了,便是由大小部落組成的松散聯(lián)盟。然自今漢起,二百余年來,倭國正迅速蛻變。

  此時,倭國已傳入水稻栽種及使用鐵器。倭人種植禾稻、苧麻,養(yǎng)蠶桑,緝麻線,制絲錦、縑絹。武器多用鐵鏃木弓。“國國有市”。

  時下,邪馬臺國,自上而下,共分七等。官員由:大倭、大率、大夫組成。大倭收取租賦,大率巡視諸國,大夫類刺史。余下四等為:大人、下戶、奴婢、生口。大人四、五妻,下戶二、三妻。地位尊卑,差別明顯。但下戶非奴隸。奴婢和生口,才分屬最低等的奴隸。

  大倭之上,便是聯(lián)盟共主:卑彌呼女王。

  千百年來。經(jīng)由半島,源源不斷,如饑似渴,進行著“全面漢化”。“渡來錢”、“渡來種”,“游女”,“浪人”,無所不用其極。

  即便盛唐,島上倭人,仍身披“吳服”。足見漢化影響至深。

  然隨大漢國祚斷絕。四夷五胡,漢化戛然而止。若再有二百年,倭人早成漢人,再無后世之大和日本。

  此,正是劉備必做之事。

  西邸,萬金堂。

  “竟還有此事?”聽完黃門令所述,陛下亦大為驚奇:“邪馬臺女王,欲求十萬壯丁,為其布種。”

  “陛下明見。”黃門令左豐伏地媚笑:“邪馬臺,乃‘倭島諸國’中,一大國。倭國乃大漢藩屬,然京都路遠,事急從權(quán)。故邪馬臺國使,渡海向薊王哭訴。薊王……”

  “薊王當世豪杰,自然不可置之不理。”陛下深知薊王秉****如何行事?”

  “薊國苦無余力。薊王欲取三韓之民,送去邪馬臺國。”

  “何來三韓之民。”陛下亦出身幽冀,略作回想,這便醒悟:“可是樂浪‘郡南野民’。”

  “正是此處化外野民。”左豐笑答。

  “左支右絀,販運東西。薊王深諳商賈之道也。”自王美人亡故,陛下難得一笑:“料想,三韓野民,必不愿被人販賣。”

  黃門令左豐陪笑不語。

  “朕既賜‘加黃鉞’。薊王自可‘便宜行事’。”陛下看了眼左豐:“薊王欲求何事?”

  “薊王欲舉二人,為遼東、樂浪太守。”左豐言道:“金水貲庫亦備足五千萬‘修宮錢’。”

  “薊王向來有禮有節(jié)。”陛下喜道:“朕宜當童叟無欺。二千石官,只需二千萬……薊錢。余下一千萬錢,便賞與你了。”

  “奴婢叩謝圣恩!”左豐五體投地。

  待左豐離去。一直陪侍左右的中常侍張讓,這便諂笑道:“又得新錢入庫,老奴給陛下道喜了。”

  陛下欣然點頭:“知我者,薊王也。”

  張讓賠笑:“待事了,邪馬臺女王,必遣使朝拜。揚我大漢聲威。”

  “自黃巾亂后,朝政日非。若得倭國邪馬臺女王,遣使朝獻。自當揚眉吐氣,一掃頹勢。”陛下又叮囑道:“修宮錢送到,便遣人去尚書臺,傳語老大人。依薊王之意行事,不可有違。”

  “喏。”張讓諂笑應(yīng)諾。

  黃門令前腳剛走,密信已同出西邸。

  長秋宮。

  郭常侍趨步入內(nèi),與何后隔簾低語。

  簾外,大將軍何進,河南尹何苗皆在。雙雙支起耳朵,亦聽了個大概。

  “薊王所舉何人?”何后忽問。

  “據(jù)說,乃度遼將軍公孫瓚,與前冀州刺史公孫度。”郭勝答曰。

  “此二人皆稱豪杰。薊王此舉,乃為震懾扶余及高句麗。防備二國馳援三韓。”何后果有眼光。

  何苗忍不住問道:“此舉,雖能揚威,震懾四夷。然,與薊王何利?”

  無利不起早。薊王自耗錢糧,出兵半島。所為何來。又所求何物?

  大將軍一聲冷笑:“博取盛名為其一,降服三韓為其二,籠絡(luò)倭人為其三。一石數(shù)鳥。”

  何后又問:“三韓如何。”

  “三韓之中,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與倭為近親屬也,辰韓在東,有十二國,其北或與高句麗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二國,其南亦與倭接,與倭亦為近親之屬也。三韓,計七十八國。大者萬余戶,小者數(shù)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余里,東西以海為限。”從小黃門處,取書冊在手,大將軍何進答曰。

  “計七十八國,方四千余里。”何后一語中的:“薊王又增一郡之地矣。”

  :。:


  (https://www.dzxsw.cc/book/61340/446008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