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直搗敵巢
烏蓮指著圖中彈汗山鮮卑王庭的位置言道:鮮卑亦是游牧。所謂的王庭,別說洛陽,就是樓桑也比不上。不過是一些木柵欄圈起的一片大帳篷。隨時都可拔營而走。加之鮮卑亦會造高車,踏雪涉水如履平地。日行百里。漢軍只要出塞,王庭最多兩日便能遷徙。到時只需在彈汗山周圍埋伏重兵,漢軍必敗。
黃忠輕輕點頭:胡人游牧。所謂王庭,皆是些皮帳、篷車,并無片瓦。說走就走。彈汗山在高柳北三百里。大軍只要一出塞,便會被鮮卑斥候發(fā)現(xiàn)。距離最近的鮮卑三部,便會舉兵來戰(zhàn)。行游擊戰(zhàn)術(shù)。且戰(zhàn)且走,阻擋漢軍步伐。如此一來,三日便能走完的三百里路,或許要五日,七日,甚至十日才能抵達(dá)。那時,彈汗山早埋伏鮮卑重兵。趁一路廝殺到此的漢軍扎營未穩(wěn),四面殺出。我軍危矣。
劉備一聲嘆息:我大漢內(nèi)憂外患,西有羌人,南有蠻夷,北有鮮卑,內(nèi)有家賊。正因如此,故而無法行持久戰(zhàn)。只能速戰(zhàn)速決。鮮卑亦是如此。恰逢蝗災(zāi),牧草短缺。牛羊皆餓死,于是在春夏之交,便南下抄掠。雙方都想速戰(zhàn)。故不用多久,便可分勝負(fù)。
這便將目光投向彈汗山:烏蓮,此地山勢如何?可適合設(shè)伏?
烏蓮答道:彈汗山北坡平緩,南坡陡峭。群山密集,有高有低。山谷縱橫其間,多為前、后二山的交通孔道。熟悉地形的鮮卑人可自由繞行。或南或比,往來穿梭。我軍初到陌生之地,必然顧此失彼。
劉備又問:若聞我大軍來襲,鮮卑王庭拔營而走。會去哪里?
烏蓮隨口答道:往東而行。
見她脫口而出,想都未想,劉備追問道:為何?
烏蓮指著彈汗山周圍的一條山脈說道:彈汗山乃是陰山中部山群,陰山東西橫亙兩千里,南北寬一百里。往北便要翻越陰山,雖有山谷可通行,然而地勢起伏,行車不易是其一。遠(yuǎn)離水草、芻稾、鹽地,加之牛羊存欄亦不足夠,難以為繼是其二。其三,若王庭北上,對三部鮮卑控制力亦削弱,久必大亂。且漢庭此次精騎盡出,乃行搗巢之策。翻越陰山,時間也來不及。故而,只能沿陰山南坡高原,東西移動,最為便捷。
劉備又問:既然東西皆可,為何篤定向東?
黃忠答道:雁門、云中等并州邊郡,皆在彈汗山以西。若王庭西行,剛好迎頭撞上兩路大漢騎軍。既然要遠(yuǎn)遁避禍,自然離兵鋒越遠(yuǎn)越好。故而向東。
劉備細(xì)細(xì)看過地圖,這才幡然醒悟:果然如此!
沿陰山南麓,一直向東。劉備目光從代郡、上谷、一路看到漁陽郡。忽然停在了靠近右北平的一地。
這便問道:此是何地?
黃忠探身一看:白檀縣。前漢所置,今漢已廢。
從彈汗山到白檀縣舊城,約千余里。若是遣一軍搶占白檀城,偃旗息鼓,修復(fù)城垣。待王庭東移,半路截殺。大事能成呼?
劉備細(xì)細(xì)想來,似乎并無不妥!
這便問道:如何能速抵白檀城。
黃忠目中精光一閃,顯然是知少君侯心意。這便將目光投向烏蓮:上谷烏桓久居邊郡,必有所知。
烏蓮先是一愣,跟著重重點頭:待我問過王兄。
劉備不知道。歷史上的此次北伐,經(jīng)過是這樣:熹平六年八月,靈帝以鮮卑連年入塞抄掠邊郡,命護(hù)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各率騎兵萬余人,分別從高柳(代郡)、云中郡、雁門郡出塞,分三路進(jìn)攻鮮卑。漢軍出塞二千余里,鮮卑首領(lǐng)檀石槐命東、中、西三部大人率眾分頭迎戰(zhàn),大敗漢軍。夏育等軍輜重盡失,戰(zhàn)士死者十之七八,三人僅率數(shù)十騎逃回。論罪當(dāng)斬,繳贖金免死。皆以敗軍之罪貶為庶人。此后,鮮卑兵勢更盛,連年犯漢邊境。
這段歷史語焉不詳。究竟出塞后發(fā)生了什么,已無人知曉。然從史書短短數(shù)語中,卻可窺探一二。
漢庭遣三大良將,兵分三路。且皆是騎兵。顯然行的是搗巢之策。
漢軍出塞二千余里。而彈汗山距離高柳縣,不過三百里。若直搗敵巢,又如何會轉(zhuǎn)戰(zhàn)兩千余里。說明,鮮卑王庭正如烏蓮所說,趕在大軍到來前,遷徙到了別處。漢軍一路追擊,故而轉(zhuǎn)戰(zhàn)兩千余里。具體路線未知,單從‘二千余里’便可知,其中頗多曲折。
一路追擊。漢軍連續(xù)作戰(zhàn),軍心疲憊,人困馬乏。兵力在追擊過程中,漸被鮮卑狼騎蠶食。最后鮮卑四面合圍,一戰(zhàn)而滅。
此戰(zhàn),北地精騎盡數(shù)折損。南匈奴王屠特若尸逐單于重傷,第二年便暴斃。數(shù)年前,伊陵尸逐就老單于去世,屠特若尸逐剛剛繼位,如今一戰(zhàn)殞命。引匈奴動蕩,激發(fā)內(nèi)訌。
再無力抵御鮮卑南下。
萬幸,四年后正值壯年的檀石槐無故暴斃。鮮卑亦分裂成三部,各自為政,互相攻伐。也無力吞并蠶食漢土。
黃忠說,最快八月,最遲九月,朝廷便會發(fā)兵。
劉備點頭稱善。
還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可供劉備轉(zhuǎn)圜,需早做準(zhǔn)備。
這便秘密安排侯府良匠,打造守城諸器,制備行軍干糧、草料不提。
事關(guān)機密。不宜書信。烏蓮遣親隨北上。很快,右北平烏桓王烏延便傳回胡語口訊。說,出盧龍塞四百里,可達(dá)白檀屯戍城。
盧龍塞,位于徐無山麓最東,坐落于兩山之間。左側(cè)梅山,右側(cè)云山。
西漢時,漢與匈奴在右北平一帶長年作戰(zhàn),盧龍塞還算暢通。但從東漢建武年間至今,一百余年,這條關(guān)路人跡罕至,只有“微徑可從”。出行不易不說。竟有數(shù)百里路程。
再者說,何為屯戍城?
原來。
為防御異族,開發(fā)邊疆,兩漢沿長城一線營造了大量關(guān)塞。如烽、燧、關(guān)、侯城和屯戍城,作為報警和駐軍之用,并組成堅固的防御體系。屯戍城,既是屯駐重兵之所,亦是邊疆屯田之地。
“白檀”,即“白檀山”,位于高石水(瀑河)南岸。
《水經(jīng)注》:“濡河又東南,水流回曲,謂之曲河。鎮(zhèn)東北三百里,又東出峽入安州界,東南流逕漁陽白檀縣故城。”《漢書?地理志》曰:“濡水出縣北蠻中。漢景帝詔李廣曰:將軍其帥師東轅,弭節(jié)白檀者也”。
兩相結(jié)合,可確定白檀故址在盧龍塞西北四百余里。
(https://www.dzxsw.cc/book/61340/381655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