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京都師大的演講
大家隨后相互探討起來,周二良先生建議許樂以后有機會到敦煌去看看,爭取把一些石窟都走一走,他老人家對敦煌研究比較深,許樂默默地吸收著,以及周二先生對佛派的一些間接,同時他還是一位歷史學家,對于唐研究的比較多,尤其是對有唐一代碑文,而且還聽了聽對紅學的一些認識,許樂看過沒研究過,對于許樂來說,凡是不符合挖坑刨墳目的的東西以及探尋古路的內容都屬于玩物喪志,但是真正進入社會之后發現真不是這么回事,還是需要不斷的彌補各類知識體系,他得等把所有的該背的都背完了再開始研究這些!
衣刀老更多的是了解的實情多,聊著聊著許樂談起了這張照片,隨后他給許樂講了起來,許樂默默地聽著,突然問了一句,“衣刀老,十世大學者如意寶七四年干嘛去了啊”?
衣刀老一下愣了,“七四年,七四年”?他看著自己的夫人問道,“是不是七四年他們去完藏土區得有一年吧,沒過來,中間是不是你還打電話的,說想看看小旺姆的呢”?
李先生想了想,“好像還真有這回事”!
許樂一驚,到了他們這種地步,以及經常見面,居然一年都沒有見過,這不應該啊?
“那沒說是咋回事嗎”?許樂急切地問道!
“沒說,就是說看看適合的時間”,衣刀老隨后說道,“好像后面聊起來說了一句,說孩子那個時候病了”!
“哦”,許樂本來想問一下的,之后孩子的變化,但是沒好意思問,太直接了啊,第一次打探人家隱私,不好!
許樂看著照片上的認又看了看,有一位老人看著眼熟,他不認識,眼熟是因為他好像是看到了二舅,他點了點頭,就沒有再問了,能坐在第一排的,和中間這位老人坐在一起的,可想而知了,許樂有點明白了,席北旺啊!
看到緊挨著十世大學者如意寶而坐,那關系必然是很近啊,而且居然還有兩位老人對于十代的評價,其他人都沒有寫,那就說明了關系匪淺啊!
最后聊著聊著聊到了七點多,南方的小年夜,吃的也是北方的餃子,大家又一邊吃一邊聊,幾位老先生發現許樂對于歷史、考古、國學、佛派是真的熟悉啊,最可怕的是還有自己的想法,對于佛派的一些經典語言隨手而來,大家感嘆著,“你這是要成為國學家的趨勢啊”!
許樂笑著,“我真沒想過,我不喜歡國學家,太便宜,懂兩本書就成了國學家了,沒意思,我是一個建筑學家,只不過我學習的是爆破,和梁二先生一樣”,大家隨后哈哈大笑起來!
一直到了晚上十點多,老少及人才分別,離開之前兩位先生直接把家里的電話給了許樂,讓他想過來就過來,提前說一下就成了,二位先生還送給了許樂一些東西。
衣刀老師的《佛派常識答問》以及《片石集》,兩本都被衣刀老簽上了名字送給了許樂,一本可以當做小知識小詞典,一本是一些詩歌之類的偶爾寫之;周二先生送給許樂的是《敦煌變文匯錄》、《敦煌文學芻議》、《敦煌寫本壇經原本》、《紅樓夢研究論文集》、《有唐一代墓志匯編》、《唐傳奇箋證》、《資治通鑒·唐紀勘誤》十多部,居然還有他們的叔叔周迦的佛學著作,《唯識研究》、《牟子叢殘》、《法華經安樂行義記》、《藥師如來本愿經疏》、《阿彌陀經義疏》、《決定毗尼經疏》、《菩薩戒律匯集》、《灌佛形象經疏》、《因明學新例》、《法苑談叢》等多種。
許樂對二位先生非常感謝,最后他和兩位周先生出了門,各自回家!
許樂回到住處剛剛進門,阿鐘、桑杰就進來了,領著李先云和張文峰,阿鐘去弄茶,許樂把這些書先放到了二樓,已經沒有地方了,都先放在了那個小的茶室了,沒辦法,畢竟還是要留一間睡覺的吧,還是要趕緊蓋房子了啊,不管是住的還是辦公的,都得趕緊弄一個,要不真的沒地方了,藏土區那可是幾十萬冊呢啊,雖然不可能都給自己拓印一遍,但是加起來二十萬冊保準是有的,拉寺是最大的藏書的經院了,不指望著都來,但是一半都成啊!
許樂下了樓,讓大家坐,桑杰跟許樂說了一下,他弄了一張墊子放在了樓下的屋子里,和阿鐘一起,許樂點點頭,也沒管!
隨后問了一下先云和文峰的情況,二人一個來自于嶺南羅浮派一個來自于青城派,許樂一聽到青城派,感到有點可惜沒來得及去青城,不過沒辦法了,時間太趕了啊,下次吧,哎!
他點了點頭,雖然讓二人在院子里面打了打拳,各自派別的東西,他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還是套路比較多,更加偏向于修身養性了啊!
“明天開始,你們倆就被借調到體委,輔助秘書長做一件事情”,許樂后來覺得田文昌一個人還是不成,不了解武林的事情啊,這兩個人都是門派出身的,對這些都了解,有什么事情也好有個照應,所以臨時給派過去,半路上還發著信息呢,田文昌非常高興,讓他們倆明早上就去報道,工資他們來支付,借調時間兩年,走一遍流程之后就可以了!
許樂把事情安排完了,明天直接去報道就可以了!
隨后剩下阿鐘和桑杰,又聊了一會,許樂跟桑杰說道,“你看見這些書了吧”?他指了指后面靠墻對著的三層高,得有三十箱的書籍,“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總的得有二十多萬冊呢,你什么時候都讀完了,就成了”!
桑杰現在也和許樂熟悉了,吐了吐舌頭嚇了一跳,許樂樂了,沒一會培黎珙和正龍過來了,太晚了,女生就沒過來,倆人跟許樂匯報著一些事情,許樂有了譜,最后培黎珙給了許樂五張光碟,兩個人就出去了!
隨后許樂上了樓開始背書!
一晚上,許樂啥也沒干發了狠,把《漢書》七十萬字之前的都給背完了,一下背了將近二百多萬字啊!
許樂背完了最后一句的時候一下倒在了地上,天都大亮了,先云和文峰過來的時候也沒看見許樂,就先去報道了!
許樂醒來的時候到了十點,真的是睡著了,那些是文字,更是精力啊,一個個文字到了后面真的是變成了斗大的文字一般不時地沖擊著大腦!!!
許樂和他們兩個還有小白一起吃完飯之后就去了先生那里,二位老人也才剛剛吃完飯,看見許樂來了,陸老師就和許樂聊了起來,許樂跟老師聊的是關于佛派與哲學之間的橋梁問題,尤其是叔本華本人更是對佛派了解一下,但是許樂一直認為他其實第一借用了概念,第二是偷換了概念,第三是完全無恥的剽竊了概念!
許樂問陸老師,自己想把這個寫完,是否今年也一起畢業了,陸老師笑了笑,“可以啊,你反正基礎考試都過了,只要把這個弄完就成了,要不就六月三十日上午你的那兩個答辯,下午就是這個答辯”!
許樂一下高興了,抱著老太太跳了起來,大家哈哈大笑起來,小白在旁邊坐的一本正經的聽著他們聊天。
隨后許樂問先生,如果要是到國外挖墳的話有什么建議?
先生建議像巴基國這些中轉的地方可能會有收貨,但是一遍遍的征戰還能挖出什么不好說!
另外就是梵象國據他的了解,歷史考古比較落后可以加大一下力量,像希羅啊,兩河啊,這些地方要么是戰亂要么是挖的人太多,廢洲意義不大,挖出一個八百萬年的也沒啥太大的意義;但是呢,探尋一些古國、古地的滅亡是有意義的,到底是怎么沒得啊,是否可以避免啊,許樂明白了!
許樂和兩位老人聊到了中午十二點,說等初一再過來拜年了,先提前拜個早年,先生不讓他來了,太折騰怪累的,許樂笑了笑也沒說啥,就先回去了!
許樂回到了住處,去馬旭那邊和正龍、黎珙那都看了看,苗苗跟著文榮和安靜去歷博了,也學習學習,馬旭發了一下牢騷,不知道怎么回事,馬旭夫人那邊有人說馬旭是個體會如何如何,也沒有個正式的關系!
許樂一下愣住了,這不是開始進入經濟社會了嗎,個體戶咋了,他也沒說啥就是問馬旭是啥想法,馬旭笑著跟許樂說就是找個人念叨念叨沒啥想法,他不會回去的,如果不成那就分開,許樂把馬旭給罵了一頓,讓他啥時候把嫂子叫著一起吃個飯,許樂和清凝聊一聊!
正龍和黎珙那倆貨現在是精神滿滿,奔勁兒十足,許樂問黎珙你爺爺干啥呢?
黎珙很納悶,“小爺,您對我爺爺應該比我要了解啊,我怎么可能知道呢”?
許樂想想也是啊,隨后給培忠張打了個電話,問他明天上午又沒有啥事兒,沒事兒的話許樂想去一趟他家里!
培忠張想了想給了他一個地址,明上午十點半在家等著他!
許樂回了住處,讓桑杰和阿鐘去買一套《資治通鑒》和《續資治通鑒》,許樂告訴桑杰自己就差這兩套書了啊,嚇得桑杰直哆嗦,阿鐘聽了都笑了!
下午不到兩點,許樂進入了師大的禮堂,報告廳里面已經都是人了,其實有些人都走了,已經開始放假了,但是留下來的都來了,還有在京都的學生聽說后也都回來了,還有不少的人退票改簽的,許樂很感動!
許樂看著下面坐著的人,正中間是齊先生和陸老師,旁邊是黎校長,看著田文昌許樂就來氣,你湊什么熱鬧啊,馬旭笑著看著自己,么啊的中午不還見面的呢?怎么還有科委、科協的人啊,正沖自己笑呢,許樂也笑了笑!
許樂沒有和大家客氣,直接就講了起來!
“尊敬的齊先生、陸老師,黎校長、田師兄以及各位朋友們,學長學姐學弟學妹們,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站在這里誠惶誠恐,因為這里是我本科研究生都在學習的地方,不過一想到在這里都是自家人我就不緊張了”!
下面是哄堂大笑,許樂看著烏泱泱的人群談了起來!
“我先給大家講一下到底什么是考古吧”!
隨后,許樂開始給大家講起來考古的一些事情,隨后說道考古需要有做冷板凳的精神,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時要注意應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
最主要的是千萬不要動不動就想著挖個大坑,一定要有慢工細活的艱苦思想準備,必須要清楚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只有把每一步基本工作做扎實才能‘撥云見月’。
許樂給大家講到如果要想在考古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需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最大程度地還原當時的人類活動,不斷豐富發掘材料。
必須要講求質量、不求神速。發掘過程和發掘結果同樣重要,細心、認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這才是年輕考古研究人員必須具備的品質,請各位一定要記住了“任何一個坑洞這類特殊遺存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倍加珍惜。每一次發掘都有可能對遺址造成破壞,只有在發掘過程中系統采集各方面信息,才能彌補田野考古天生的‘遺憾’。
大家都頻頻的點頭,這些都是經驗之談啊!
“各位,我們京都師大要將自己打造成為歷史學科的基地,那么就必須要補全考古這門專業,在這個專業上更看重的是實踐能力,所以對發掘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細致的討論和鉆研,一定要去除‘驕嬌二氣’,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建設華夏特色、華夏風格、華夏氣派考古學”
許樂給大家講到,作為考古事情一定要統攬發掘全局、把控關鍵節點,及時指導前方發掘團隊開展工作,發掘才能有條不紊地順利開展。
考古傳承的不僅是田野考古的具體方法,更是華夏考古人探求文明奧秘的執著精神,所有的人都應該有著很強的學術敏之感性,關注重大學術問題,每一個考古實習地點的選擇都是以解決關鍵問題為導向。
因此,就要求所有的考古人必須要擁有踏實平和又兼容并包的學術心態,在堅持基本工作方法和理念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改進工作方法。
許樂一邊給大家風趣的講著一邊讓大家生動的體會著一些關鍵的內容,許樂并沒有說什么激動人心的話語和事情,都是娓娓道來,在自己的母校沒有那個必要,他講的都是最實在的東西,因為這里代表著他的精神和傳承!
到了最后,許樂給大家說道,“各位,我們的國際歷史方面有齊先生給我們開創的大好局面,在古史方面也已經進入了一定的快車道,但是在考古方面我們還是一個后進入者,如何能夠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要有一種責任和精神,我們的目標是華夏民族血脈的記憶與文明的演變的探尋,而考古就是與堅若磐石、方正不阿的文物為伴,通過對歷史與文明的解讀,實實在在地增強我們華夏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在考古實踐中掌握打開歷史謎團的密碼,在實踐中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在實踐中領悟學科轉型之重任,才能真正將我們學校的這個學科做好,否則我們只是掛了個牌子而已!
對于各位學弟、學妹們,如何能夠把個人研究愛好和時代需求緊密結合起來,讓更多優秀考古成果成為助推國家文化事業的發展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考慮的事情!那么,用深厚的學術素養和扎實的研究成果回應華夏文明,回饋社會關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貢獻力量!
下面的人鼓起掌來,一個個驕傲起來,一個個竊竊私語著!
在今天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仍然專注于考古事業,心還是靜的,這很不容易!
我們的考古事業起步于國運危難之際,應以“揚闡吾國文化,兼改定往史之計”為歷史使命。弦歌浩蕩,無論是戰亂頻仍的舊社會還是幸福美好的新時代,我們都應以堅守學術報國的學科初心,肩負賡續文明、重著國史的學科使命。
最后,我希望我們每個歷史人、考古人,都能秉持踏遍祖國山川、力踐知行合一,接續奮斗,熔鑄考古學的師大范式和師大氣象。我希望,我們都能在扎根華夏大地的生動實踐中,將自己培養成為“華夏遺產的保護者,華夏文明的詮釋者,華夏文化的傳播者”,希望我們在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探索中交出不負時代、不辱使命的滿意答卷。
許樂向著空中伸出了握緊的拳頭,“各位,你們是這樣的人嗎,請大聲告訴我”!
所有的人,包括前排的人都站了起來,后面的學生一個個的激動著揮舞著手,大聲的說著:
“我就是”!
(https://www.dzxsw.cc/book/59500017/4088415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