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如果文獻錯了呢
許樂等人直接到了菏澤市北面的牡丹園,一堆男的坐在一起聊天,女的都去看牡丹了,老的少的都走了,特別安靜,她們也不吃飯了,這幫男的留下來吃東西聊天!
“師叔,定陶去嗎”?
許樂搖了搖頭,他在捋著青丘呢,實在是沒有時間了
“前面有個地方,號稱是伏羲桑梓、堯舜故里,聽說有四千多年前的東西出來”,徐水波說道,許樂直接就笑了,“你打住吧”!
“菏澤伏羲老家,黃帝他兒子也是這的,蚩尤還是這的,堯舜都是這的,為啥整個華夏不叫齊魯啊”!許樂有點惱火,一下把徐水波和許虹給說蒙了,不知道為啥師叔這么惱火,接著聽到:
“據考,伏羲生于雷澤,今菏澤鄄城);堯生于鄄城,都平陽,今鄄城東南,葬于濟陰成陽谷林,今鄄城富春谷林;帝堯陵在今菏澤鄄城縣;舜生于姚墟,今鄄城,耕歷山,漁雷澤,今鄄城有舜王廟”。
許樂一連串的話語,大家聽著他說了一句,哈哈大笑起來,就連徐水波和許虹都樂了,“從出生到死亡,堯舜就沒有離開過齊魯,你們覺得靠譜嗎?合著華夏就是齊魯啊”!
“編故事都不會編,純屬是瞎扯”!
許虹和徐水波也是連連點頭,“師叔,聽你說完了之后,我覺得我們編故事的水平還得提高啊”,許虹說著,許樂笑了笑,“不是啊,你要么說出生在這,要么說葬在這里,你看看人家大禹爺的故事多好啊,不管你們怎么說,反正我會稽就說你死了葬在我這里,這就顯得波一格多了許多”!
大家紛紛點著頭,“師叔,你這個波一格用詞很顯檔次啊”!
小白看著許虹,‘我次奧得嘞,這小子的腦回路很奇葩啊,真能抓重點啊’!
那幫女的轉了半個小時就出來了,小意跑著,“哥,里面可漂亮了”,她看了看清凝和卓瑪,“不過呢,我覺得我嫂子要比牡丹花還漂亮哦”!
大家呵呵的笑著,“就你會說話”,許樂沖著她伸著大拇指!
隨后大家直接往前走,許樂告訴徐水波還是去堯王寺去看看!
開了不遠,就到了堯王寺,這里也是堌堆遺址,徐水波找了一個工作人員也不自己說了,省的師叔又惱火了!
“當地相傳為堯王陵所在。經勘探為面積約四零零零平方米的堌堆遺址,完全埋于地下。為了解遺址的文化內涵,開探溝試掘。掘出土的遺物分析,最早當屬龍山文化,尚未發現文化層,延續至商周、漢、金、明、清。
這里的重要發現有商代晚期的房基、灰坑及小型臺基等遺跡,其中一座房基保存較好,墻體尚存一米多,室內面積不足一零平方米。漢、金時期遺跡有灰坑及墊土,所包含的遺物主要為建筑殘瓦,其中一座金代灰坑中發現大型建筑的飾釉鴟吻,但沒有發現基址。所獲遺物主要為陶器殘片,其中商代的最豐富,出土石鐮、刀、斧、鑿、鏃、戈及骨鏃、椎、笄、卜骨等文物一零余件。
該遺址主要為龍山及商代晚期的小型聚落。金代灰坑中發現的飾釉鴟吻,表明當時可能有寺廟建筑。另外,當地百姓巳掘出明代的“修堯廟碑”。這說明最遲從宋金時期開始,此處演變為重要的寺廟場所。”
許樂聽著介紹看著地層和一些實物的對照,摸了兩把,新生別管真的假的都給樹木做著剪枝工作,許樂判斷著這是典型的大汶口文化的晚期階段,同時,該區域地處史前中原文化圈與東夷文化圈的交接緩沖地帶,文化面貌復雜,真不好說什么,但是這明顯不是堯帝的陵墓!
在這呆了也就是半個多小時,許樂突然說了一句話,“北面是是什么地方啊”?那個導游一愣,連忙說道,“那是胡集鎮,聽說挖到過東西”,徐水波立刻說道,“師叔,他們說那是成陽古城的地址”,許樂他們也沒有開車,一公里多遠的地方,沒幾步路照顧著那二人,也就是幾分鐘就到了!
在一片樹林中,有一大片土臺子,許樂皺著眉頭,這里的氣息非常濃厚,應該是古地,而且地方還不小呢,不過許樂沒有感應到什么王者之氣,也沒有什么怨氣之類的東西,他帶著大家就走了上去,只見阿鐘拎著箱子,迅速的給許樂操作著探桿,許樂拿過來八米長的探桿,在東南西北各自取著土,許虹和徐水波還是第一次看見許樂打洞啊,大家也是啊,小意最高興了一個勁兒的拍照,許樂在方圓幾萬平米的地方轉了兩圈,搖了搖頭又點著頭!
隨后走到了大家的身前,“幾個問題啊,你們倆考慮一下,第一這齊魯有多少個堯帝陵”?
那哥倆想了想,現在明確的應該是三個吧!
許樂笑了,“明確的是三個,我記得是不是日照也有個堯王城啊”?
徐水波點了點頭!
“那堯王可能大卸八塊嗎”?他說完就笑了,許虹也笑了!
“師叔,我咋感覺您對堯王有意見啊”?他沖著許樂說道,許樂搖了搖頭,“我可能是受竹書紀年影響比較大,不過你們倆自己想一下就明白了了,別說全過了,就連齊魯都三個地方,而且我可以明確的跟你們倆說一下,這個地方下面應該是有古城的,甚至可能還真的是你們說的平陽古城,但是我想說的是和堯帝沒有半毛錢關系”!
“第二個問題,《史記·貨殖列傳》:“夫自鴻溝以東,芒、碭以北,屬巨野,此梁、宋也。陶、睢陽(今商丘)亦一都會也。昔堯作游成陽,舜漁雷澤,湯止于亳(曹縣東南)。其俗猶有先王遺風,重厚多君子,好稼穡,雖無山川之饒,能惡衣食,致其蓄藏。”
他背了一段《史記》的內容,隨后又說到:“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曰:“今成陽西二里有堯陵,陵南一里有堯母慶都陵。”
他看這倆人說道,“你們倆熟讀古籍,不知道看沒看我寫的軟力論這篇文章,堯帝出身滿足六個條件,三阿之南;斗維之野;三河;丹陵;龍山文化;適合古人生存。這里第六個滿足,第五個滿足,三河或者說三阿之南寫錯了叫三河之南也說得過去,但是斗維之野、丹陵在哪,連山都沒有,怎么可能呢,這故事也不能這么編啊?”
他看著二人說道,“我剛才說的《史記》很明確地說道了,堯作游成陽,是游,舜確實是在這里打過魚,商湯可能真的是從這里發家的,但是這都不是出生和死亡,司馬遷是公元前一四五年的人,酈道元是公元四百六十六年出生的,中間差了五百年多年呢,你說誰的話更可信,最主要的是司馬遷的時代這里保留的應該更多才對”!
大家都聽著許樂的講解,那個導游都傻了,眼前這個年輕人是誰啊,這對史料的記憶、邏輯真的是太厲害了啊!
“所以,我說不要拿實物和文獻瞎對照,我并不是說酈道元錯了,如果有人拿這個做對照,那如果文獻本身就有錯誤呢,那是不是今后我們都要加上一句話,根據文獻確認啊,那要我們考古學家干嘛用”?
“最主要的一件事情,你們是覺得郭大師傻嗎,堯王墓在成陽,這句話到了魏晉都快成為定律了,以郭大師這挖坑狂魔的狀況會不來這個地方嗎,更何況夏大鼎先生會不解決堯帝的這個問題”?
許樂的話很重,認真地看著許虹和徐水波,大家都笑了!
許樂看了一下手表,已經快十一點半了,“行了,那個堯王墓也不用去看了,咱們趕緊走吧”,隨后他跟徐水波說了一個地方,大家快走回到了堯王廟那開車就朝著東北而去!
(https://www.dzxsw.cc/book/59500017/408799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