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
誠親王接手內務府后, ‘活閻王’的名號逐漸在京城傳開,經他‘寬大處理’過的這批人,要么淪為末等小官, 還家財盡失,要么失官失財,要么放棄被寬大處理, 愿意依照律令被斬首,畢竟實在是湊不起要還的銀子。
活閻王的第二把火不是抓人,而是歸攏人,那些在此次處理中被降為末等小官的, 除了這一百人外貪污金額較大的, 對底下人動輒打罵且比較厲害的,都被統一劃入新成立的改過司。
官員加上小吏, 差不多有五百人,相當于整個內務府六分之一的人都在此了。
改過司管轄兩個皇莊,皇莊內并未分配農戶,皇莊的職責也很簡單——提供雞鴨禽蛋, 既然內務府從前對外采買雞蛋的價格都是半兩銀子一個,鴨蛋和雞肉鴨肉也貴得離譜, 那之后就不必從外面采買了, 自給自足, 若是有多余的,還能對外賣出去, 賣雞鴨蛋禽的銀錢若是這些人還貪, 那貪就貪了, 狗改不了吃屎又能如何。
驟然抽六分之一的人, 剩下的七司二院在進行精簡的同時, 胤祉也對一些家族進行了調派。
但凡族中有女子在后宮做主子的家族,不得參與內宮事務,差事也不能接觸到和后宮有關的人和物,比如尚膳監,尚膳監的職責是負責采捕,主要以魚類為主,這些被捕撈的食物精挑細選后會進入后宮的膳房,這些家族便不能參與其中。
這些家族的人只能被放在外面,要么去管理皇莊、經營鋪子,要么就是去跟商人打交道,再不然就是負責運送,不止不能和后宮有聯系,就連暢春園、熱河行宮、玉泉山這些地方都不能待。
這哪里是簡單的人員調動,而是已經動了這幾個家族的根基。
德妃再怎么愛惜她同萬歲爺之間的情分,聽聞此事也坐不住了,這等同于是在斬斷她的臂膀,固然她在宮中的人手不止是本族人,可一旦族人被驅逐出去,在內務府失了勢,以前依附于烏雅氏一族的那些人又怎么會一直聽話。
當著萬歲爺的面兒,德妃聲淚俱下:“臣妾家中世代都在內務府辦差,阿瑪也向來以為皇家辦差為榮,臣妾蒙萬歲爺憐惜,才有了今日,有了這幾個孩子,可未曾想到……臣妾會連累族人,連累阿瑪,若是誠親王非要如此,還準許萬歲爺將臣妾一家除族,免得連累族人,一切后果由臣妾嫡親的親人來承受。”
康熙剛從章佳氏那里過來,已經被哭過一通了,萬琉哈氏那里他也去安撫過了,老三每次辦差都是顧頭不顧尾,還得他這個做阿瑪的幫著收尾。
之所以把德妃放到最后,也是因為他同德妃的情分不一般,德妃這些年在宮中謹小慎微,雖居高位但卻一直謹守本分,再加上幾個孩子,尤其是老四和十四,他不得不顧及幾個孩子的體面。
老三辦這些事之前已經請示過他了,如今也沒有宮妃在他面前掉幾滴眼淚,他便讓老三白忙活的道理。
康熙熟練的安撫起德妃:“老三也是為了顧全大局才有此決定,烏雅氏有你這個德妃,有老四和十四,莫說是被指派到皇莊上去,就算是閑賦在家,這京城又有幾人敢瞧不起……”
正是因為和德妃的情分不一般,又要顧及幾個孩子的體面,康熙非但留在永和宮里用了晚膳,還留宿了一宿,這是自打十四生下來以后,便從來沒有過的事兒。
德妃在知道萬歲爺要留宿后,終于是死了心,不再為族人求情,萬歲爺連補償都給了,又怎么會阻攔誠親王下手。
有皇阿瑪在后面兜底,胤祉收拾內務府就更順手了,緊跟著就上馬了監督小組,還讓老五對外招收了一批小吏,雖然只有二十人,但這是內務府第一次對包衣以外的人招收小吏,誰讓人手不夠用呢。
為了說服皇阿瑪拿到這二十人的名額,胤祉跑了三次乾清宮,也不知道是不是把皇阿瑪惹煩了,所以才答應下來的。
內務府一天一個樣,上半年還在轟轟烈烈的抓人,下半年便在發獎金了,誠親王不愧是有名的錢耙子,如今光是京城內務府便有九個鋪子,有對外出售雞鴨蛋禽的,有蔬菜鋪子,有魚鋪,都是宮里挑剩下的才拿出來賣,如果說頭幾個鋪子還算正常,那后面幾個鋪子就太不尋常了。
有一間鋪子專門負責官房的租賃和買賣,有專門為房屋建筑出設計圖的,里面畫圖紙的都是營造司的大人們,那可是掌管宮廷修繕工程的,也有專門幫著修繕古董器具的,這里做主的是造辦處的大人……
各司其職,各有各的外快,胤祉也知道朝廷給的俸祿少,那不如安排一個可以光明正大賺銀錢的渠道,這些對外經營賺錢的生意,內務府拿三成的純利潤,剩下的按勞分配。
誠親王為內務府賺了多少銀錢眾人不知,畢竟內務府不屬于外朝,年底無需向朝廷上報財政情況,但今年內務府沒向戶部要一個子兒,這眾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理順了內務府,胤祉便又熟門熟路的做起了吉祥物,當初在戶部時,有老四可以放心交托,但內務府不同于戶部,戶部管轄全國財政收支,責任重大且事務繁多,內務府就不一樣了,一年到頭就這么點事兒,就涉及這么多人,人理清楚了,差事也就好辦了。
他不光能自己摸魚,還能帶著老五一起,他們倆輪流在內務府點卯,一人半個月,胤祉負責上半個月,每天都要來一趟內務府,老五則是負責下半個月。
內務府自給自足,國庫越來越豐盈,就連自己的私庫也是大豐收,康熙在這一年里幾乎沒遇到太大的煩心事兒,而且也是這一年,他終于抱上孫子了。
民間有俚語,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
這話放在老大和太子身上是合適的,比太子年長,早早娶了福晉的大阿哥,連生四胎都是女兒,太子雖還未娶妻,可皇長孫卻是太子之子,這孩子的生母是太子的側福晉,出身并不差。
老三府上沒有動靜,老四這一年只生了個庶女,還沒能養活,老五那里也沒什么動靜,在子嗣上還真就太子爭了口氣。
難不成真如民間所說,太子是有福之人,也是天命之人。
康熙原是不信這些的,可皇長孫的誕生,到底是讓他那顆心又往太子的方向上偏了偏,如果延續大清國祚的是有福之人,那倒是樁好事。
在康熙三十四年到來之前,太子大婚的日期終于定下來了,而且定得極近,就定在來年的五月初八。
兩次婚期,隔了四年零十一個月。
圣旨一出,慌的不是當事人太子,也不是一直跟太子作對的大阿哥,而是五阿哥。
明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四年,那可是一個大選之年,如今皇阿瑪定下了太子的婚期,他的婚事也就沒理由再拖著了,如果不出意外,明年選秀時,皇阿瑪就會為他賜下一位嫡福晉。
他和瓜爾佳氏情投意合,兩年多的時間里從未紅過臉,小日子過得如蜜如糖,比戲折子里的神仙眷侶還恩愛。
可若是嫡福晉進門,瓜爾佳氏要對著嫡福晉磕頭敬茶,要處處以嫡福晉為首,入宮赴宴時也是嫡福晉站在他身側,瓜爾佳氏只能在后面跟著,他和瓜爾佳氏將來的孩子要稱呼嫡福晉為嫡額娘,百年之后,躺在他身側的也是嫡福晉……
一想到這些,五阿哥的一顆心就好像被人揉來捏去一般,難受的緊。
(https://www.dzxsw.cc/book/59402053/3636598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