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廠房和種植廠的大棚造的很快,也就十幾天,就全部搞定了。
望著坐落在山腳的這座大片種植廠,陳松心中想的是或許可以進一步推動這里成為中藥材種植基地,以后不再局限于種植石斛這一種藥材才是。
若真能做到這一步,或許陳家坳就不僅僅是脫貧了,說不定還有機會致富。
新起的房子還得晾幾天,讓太陽曬一曬,去一去濕氣。
所以趁著這功夫,陳松決定開始在村里招收愿意在種植廠里干活的各家嬸嬸們,來廠子里做零工,平時種植和采摘的時候幫忙,閑時在家,也不不強求,只憑大家自愿應聘。
陳松雖然早有預料會有不少人來,但是卻沒想到幾乎是每家都來了一個人,還有甚者,除了來了一個嬸嬸,連帶著家里的老太太和小女兒總共三個人都來應聘了。
這操作,讓陳松都有點措手不及。
看著眼前一大堆的年輕女孩,中年嬸嬸還有老太太們,陳松差點都不知道咋辦?
要說咱陳家坳一個村,哪來這么多的婦女來著?
一細問,這才知道,除了陳家坳,隔壁楊家村,還有其他幾個村,都聽到了這個消息,拖家?guī)Э趤響赶胍獟挈c錢的人還真不少。
楊家村的支書楊大年雖然拒絕了陳松提出的種植廠計劃,但是卻沒有阻止村里婦女去陳松開的廠子里上工掙錢。
不過想想也是,哪怕是覺得這廠子搞不起來,但畢竟上工是給錢的,楊大年要是真攔著大家不去掙錢,怕是他這個支書的位置也干不下去了。
至于其他村,早就聽聞陳家坳要開廠子的消息了,不少鄉(xiāng)親都跟陳家坳的親戚們打聽了廠子招工的消息,一大清早就拉著人趕來了。
周圍十里八鄉(xiāng)的,男人還可以干點雜貨掙點零花,女人卻沒有太多活可以干,基本就是在地里忙活,掙錢的路子本就少,陳松的廠子自然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自然是招工,肯定是優(yōu)先選擇自家村子的大家。
陳松也不是什么圣人,但總歸是姓陳的,陳家坳的人基本招了不少,熟悉的人里有石頭嬸,還有和黃芩比較熟悉的幾個嬸子。再說他們在村里也是干農(nóng)活的好手,就算陳松和她們關系一般,看在她們勤快老實的份上,也會招進來的。
周圍圍著的其他村的婦女們默默看著陳松率先招陳家坳的婦女,也知道拼不過人家,所以也沒太大反對的聲音,只是等著陳松把來應聘的不少陳家坳的婦女點中后,希望還有機會可以點到她們的頭上。
陳松認識的人實在不多,不過好在和陳松一起招人的還有陳墨和老支書兩人,陳墨認識不少這些婦女的丈夫或是兒子,這些人的兒子不少人和陳墨還是同年,而且還是同學。
老支書則是幾乎都能認出所有人,雖然他眼神不太好了,但周圍十里八鄉(xiāng)的人都能叫得出名字,也算是作為老干部的一項標準技能了。
有陳墨和老支書相助,按照陳松的招人標準,老支書又對這些人的人品打包票,陳墨說著這些人家里的條件,陳松按照兩人說的信息,選擇性的選了十幾個人就打算結(jié)束這場招聘。
來的人圍的熱熱鬧鬧,但是招聘的人卻只有小三四十個不到。
這讓不少人都嚷嚷起來。
她們大清早趕到這里,就為了這個零工,就想著能每年多賺點錢給孩子買點肉吃,過年攢點錢換件新衣裳,可現(xiàn)在陳松卻只挑了這么點人,她們可不就沒有機會了嗎?
說是這么點人,卻也有三十多,不到四十的人了。
只是人就是這樣,天上掉大餅,沒有砸到我,就是老天的不對。
一群婦女亂哄哄的嚷嚷,圍著陳松讓他們在招一些。
陳松自然不樂意,大聲解釋了幾句,但是卻沒人愿意聽。
(https://www.dzxsw.cc/book/59114209/7381458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