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德字中間多一橫
小茶園開業前的這段日子,劉星除了周末回家,其余時間都在郭德崗家和師兄弟們練功上課。
戴明明已經與戴天高和好,住回到自己家中。至于她爸到底有沒有給她漲零用錢,劉星沒問,也不關心。
他只知道這對父女也會在小茶園開業當天和劉星一家一同去湊數,捧個人場。
因為劉星和金子都是初次在小劇場表演,二人的節目《論捧逗》經討論定在第二個出場。
劇場里的相聲表演通常是6-7個節目。誰先出場誰后出場都是有安排的。
大致分為開場、中場、倒二和攢底。其中倒二就是壓軸的概念、而攢底被稱為大軸。
一般來說,大軸演員就是當晚演出知名度最高和水平最高的演員。
而倒二演員的水平也不能太弱。
一整場相聲演出中,第一個節目叫做開場節目。
開場節目的演出難度很大。
因為節目開場的時候往往有觀眾遲到,趕到以后還要找座位。
遇上互相認識的還要寒暄幾句,坐下來一時精力不能集中,進入觀眾狀態比較慢。
通常開場都是由學徒或者學員進行。
他們知名度不高,就只當借著這個混亂的演出現場鍛煉一下自己。
郭德崗、劉星等人考慮到當天有電視臺的人,觀眾的數量也不確定。
最終決定由李京以唱快板開場。
快板的聲音響亮且熱鬧。
開業來的人多呢,就可以把觀眾嘈雜的聲音稍微壓下去一些,盡快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舞臺上。
要是開業當天沒幾個人來,快板一響也不至于顯得那么冷清。
李京也參加了劉星的拜師宴,但劉星對他的印象并不深。
只記得這人說話慢悠悠的,據說是與郭德崗共同學習的同窗兼好友。
同時也是京城相聲大會的合伙人之一。
劉星和金子表演后就是小偉和徐德良出場。
第四場節目,也叫中場由郭德崗和余謙進行表演。
中場就是進行到一半的表演,演員和作品的選擇都很重要,需要掀起整場演出的小高潮。
如果中場演員沒有發揮水平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就算是一種失敗。
相聲行話叫做“塌腰”,會影響后面演員的演出。
郭德崗再三考慮過后還是決定由自己和謙大爺頂上這個空缺。
倒數第二個節目叫做倒二,也叫小攢底,或者叫壓軸。
這里要特別說明一下,壓軸就是指倒數第二個節目,在民間很多人把壓軸理解為最后一個節目是不準確的。
最后的節目叫大軸,倒數第二個節目來壓著它,因此才叫壓軸。
壓軸演員也非常重要,差不多是全場次優的演員。
放在這個位置演出,目的是使得中場之后的演出不至于冷場,否則不利于最終大軸演員的表演。
倒二的演員劉星只見過其中的一位。此人叫做高封,沒在劉星的拜師宴上出現。
但來過郭德崗家里。
他長相斯斯文文,帶個金屬框眼鏡,大學生模樣。
后來劉星才知道此人還真是個大學生,是個典型的理工男,木訥不愛說話。
但他的經歷也很傳奇,據說此人酷愛相聲,在初中就登臺表演過。
在大學里還組織了一個相聲社團。不久前剛拜了范先生為師。
雖然還在念書,但表演經驗和基本功都不差。
風格偏傳統,鋪墊多,互動少,捧逗俱佳,但是活瓷實規矩。
最后一個節目叫攢底,也就是正常相聲表演最重要的一部分。
郭德崗和于謙會在這最后一個節目中再次出場。
......
岳岳每天還是往返于小劇場的工地和郭德崗家中,劉星沒事也會跟著去小茶園里看看施工進度。
兜里永遠揣著一把綠豆,貫口背了不少,水平也突飛猛進。
臨近開業的幾天,郭德崗家里的幾個學生成天恨不得睡在小茶園里,做著開業前的最后準備。
工程基本已經收尾,就剩點小活兒就徹底完工。
二舅沒大事也不來小茶園,又開始了在別處的新的項目。
只偶爾來巡視一圈留在小茶園內的幾個工人的進度。
開業當天的上午,幾個孩子有的布置舞臺,有的在后臺水池沖洗茶壺茶杯。
小岳岳將沖干凈的茶杯放在一個大塑料盆中,劉星負責將這一盆小杯子抬到大門側面的吧臺內。
三個杯子成一套,掛在在三角形柜臺后面立柜中的每個茶壺嘴上。
忙活完,劉星坐在小茶園中最后一排的座位上,輕輕喘著粗氣,上上下下打量著這個劇場。
空氣中還殘留著一點新裝修后的味道。屋內所有物品都是全新的,窗明幾凈。
就是劇場內的光線有點昏暗,明明是白天,燈也全部開著。
劉星回頭看看身后幾米外立著戴天高贈送的巨大屏風,門口進來的光線光全被這中式屏風擋住了。
這屏風足有三米高,通體木質結構,四周有中式鏤空雕花。
中間的巨幅畫面左側畫著一棵松樹。松樹上棲著一只藍白相間的仙鶴。
遠景是瀑布和日出。角落里寫著幾個大字“迎客松”。
雖然這畫有點俗氣,但優點在于個頭夠大,用料著實。
估計沒個幾萬塊錢下不來,排場是夠夠的。
據說送來的當天大門都沒進來,還是二舅拆了半扇門才勉強給運進屋中。
舞臺上方和側面已經掛好德蕓社的牌匾和對聯,牌匾上還掛著紅色緞子面大紅花一朵。
雖然這牌匾掛了有兩天了,但劉星還是第一次坐下仔細看。
燙金的“德蕓社”三個行楷大字寫的氣勢磅礴。
但是......
這“德”字怎么看著有點別扭?
越看越奇怪,劉星掏出手機,在短信息里輸入了一個德字仔細進行比對。
這“德”字的右半部分上面多了一橫,下半部分心字底上面又少了一橫。
下半部分少的一橫倒可以說通,古代用毛筆寫這個“德”字普遍都不寫這一橫。
這種寫法在康熙時期就已經存在了,是約定俗成的“異體字”。
京城老字號的“全聚德”用的就是上面的寫法。
但這上面多出一橫,就沒有具體的出處來源了。
是個錯別字。
(https://www.dzxsw.cc/book/59112478/3636598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