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 173 章
從那以后, 狗卷荊就覺得自己好像領悟到了一點什么,但是靈光就像流星,讓人看見卻不會被人抓住, 只有努力跟在它后面的人,才能切實抓住繆斯女神給予的青睞。
所以狗卷荊接下來一直留在桃之丘的琴房里, 除了偶爾還會去聽聽a樂團和s樂團的練習, 幾乎足不出戶,就連圣誕節都沒有答應小景出去玩的邀請, 買了一條紅綠相間的圍巾給平安就算過了。
臭美的平安高興壞了。
只有它!
唯一的!
狗卷荊看貓高興,每天又多花了一點點時間給平安圍圍巾。
于是桃之丘的學校里,忙于期末考試的學生紛紛注意到了平安這只大黑貓脖子上的小圍巾,狗卷荊自己的圍巾隨便捆起來就算,平安的圍巾卻天天都是不一樣的打結款式, 這也成為了學生們天天打卡的樂趣。
“是平安耶,今天圍巾是雙蝴蝶結啊。”
12月日本早就銀裝素裹,黑貓走在白雪之中異常明顯。同學透過玻璃窗看過去, 黑色的大貓咪在雪地里蹦蹦跳跳,蝴蝶結打在了它的脖子后面,看起來就像行走的禮物一樣。貓貓顯然也很喜歡這個蝴蝶結,眼瞧它都坐下來舉起后爪要撓脖子了,腿伸到一半就放下, 甩甩腦袋就跑了。
“好可愛,超想偷回家。”
“小平安和小男神都超可愛的。”
她們天天都可以就這個話題聊上一會兒,百聊不厭其煩。
兩個女生聊著聊著發現不對勁,回頭看, 平時最喜歡起哄的野田惠居然沒有興致勃勃加入進來。
“怎么了, 野田妹?”
“沒什么。”她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明明平時什么話都能說出來, 喜歡千秋也毫不掩飾,現在卻像個蚌,殼夾得緊緊的。“今天s樂團練習,我去看看他們。”
兩個女孩看著她離開,一個有些擔心:“野田妹沒事吧?”
“也沒有缺勤缺課,應該沒事?”
s樂團的人早就到齊了,狗卷荊也坐在聽眾席。野田惠見到他的時候有點想逃,最終還是坐在他身邊。
“大家進步好大。”狗卷荊跟著這個樂團練習快一個月,可以說看著樂團進步。
桃之丘音樂大學有兩個樂團。一個是學校組織建立的學生樂團a樂團,每年都會定期招募優秀學生加入,成員穩定,有一定的實力,對學生來說是個很不錯的鍛煉地方。另一個則是最近才在休得列杰曼的考察和主持下組建的s樂團,成員都是學生之中成績中等以下的,不乏刺頭和差生,老師間一直在議論,不理解為什么要成立這樣一個樂團。
剛開始狗卷荊也不太懂。跟著兩個樂團聽了一個周后就慢慢了解了。
在音樂的世界里,什么是好學生?什么是差生呢?
既然能考進音樂大學,那么所有的學生都有一定的實力,在這之上分化出了好學生和差生。a樂團的學生都很努力,努力又勤奮讓他們基礎功扎實,能往老師希望的方向靠攏精進。s樂團的學生是差生,更多的體現在他們不服從管教、自作主張、態度散漫,音樂更是隨意。
第一周,休得列杰曼在場所有人都乖巧聽話。
第二周,德國人不怎么來了,委托授權給千秋真一,那些刺頭立刻冒出來,吹響了樂團成員和指揮的戰爭號角。他們這么干的理由千奇百怪,有些是想要吸引同樂團的女孩子注意,有些是看不順眼千秋,有些則純粹搗蛋鬼。
最扯的大概就是樂團里的單簧管和雙簧管互換了樂段。
明明都是大學生了,還干這種幼稚的事。
第三周,s樂團才開始有了點樣子,最起碼是大家的態度改變了,演奏的態度變了,情緒就會變,情緒變了,音樂就會變。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
野田惠沒說話。
藏不住事的女生幾乎把“我有問題”寫在臉上,狗卷荊卻沒有擅作主張地開導她,他也不覺得野田妹需要開導。“樂團的聲音漸漸合一了,真不可思議。”
樂團的合奏還有很多問題,但是狗卷荊一路聽著他們從一盤散沙聚攏起來,體會到了那種見證成長的快樂。
有點期待s樂團的第一次公演了。
野田妹的目光也放在臺上。
樂團的人呈扇形排開,站在他們中心的那個人背對著她,卻那么地光芒萬丈,堅定地走在自己理想的路上。
……
與此同時,狗卷荊改編的拉二發酵了一段時間之后,開始往不可控的方向奔涌。
拉二本身是一首很特別的曲子,拉赫瑪尼諾夫創作這首曲子的時候深受李斯特鋼琴風格傳統的影響,而小荊改編的時候還有李斯特這個從來不掩飾他個人特質的在旁邊指導,當曲子被剪成四分半鐘的時候還沒有那么大的感覺,但現在最終的成曲放出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琢磨之后,越聽就越多人覺得不對勁。
記者凱特就是其中一個。
她本身也是鋼琴系出身,不過大學畢業之后就清晰地了解到了自己的天賦上限,畢業后果斷放棄了千軍萬馬走鋼絲的獨奏家職業路線,性格也不適合教學和伴奏,于是另辟蹊徑成為了一名古典音樂記者。
而她的成名作,則是一篇關于貝多芬的訪談。
一戰成名。
當年她不過是26歲,在巴黎里混了三年,住在巴黎的郊區,窮得交完了房租就只剩下飯錢,每天上下班只能靠腿走三個小時的路,公交車都搭不起。她能在巴黎呆下來,完全就是德國人偶然的一把善心。
因此,她和貝多芬長久而隱秘的聯系就這樣保留下來。她也是經常能夠拿到浪漫社信息的記者,并靠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成為金牌記者。
時至今日,她和浪漫社,特別是貝多芬的關系都沒有斷,也因此格外關注相關的新聞,更是第一個清晰認識到狗卷荊鋼琴問題的記者。
狗卷荊的曲子還是貝多芬輾轉交給她的!
她興奮了一整個晚上。
這是一個爆炸新聞,炸的不僅是她,還有浪漫社、雜志社,甚至那些貴族們!
浪漫社在抗爭了這么多年之后,原本似乎已經脫離了普通音樂界,被供奉上了神界的感覺,凱特覺得貝多芬未必樂意,但在民眾間的感覺就是如此。而近幾年由于靈感枯竭,創作的曲子越來越少之后,凱特就感覺到,被架了上天的浪漫社又呈現一種搖搖欲墜之感。
她不知道中間的原因,暗自著急,現在卻覺得狗卷荊是突破口。
她仔細分析了狗卷荊之前公開的視頻,剛開始看的時候還有些漫不經心,看著看著就專注了起來,到后面甚至是一首一首曲子扒他的技法,特別是那些細小的裝飾音和習慣性動作!
凱特一路追溯,可惜巴賽之前的視頻寥寥無幾,不然年紀更小的狗卷荊肯定能泄露更多關于他老師的信息!
不過現在的素材,也足夠她編寫一篇報道了。
在這之前,出于交情和未來的合作,她發了條信息給貝多芬。
德國人向來實際,一是一,二是二,這次卻只回了一個句號,凱特摸不清頭腦。她就用她的方式去理解:既然沒有拒絕,那就是可以。
于是凱特放下了一顆炸彈:《狗卷荊的老師——真相藏在細節里》
(https://www.dzxsw.cc/book/59083223/294313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