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深究隱喻
作為一部意義深刻的作品,“楚門的世界”雖然是一部喜劇電影,但其內涵深意卻是過去十年里難得一見的精彩佳作。“芝加哥論壇報”所制作的這一期專題,居然引出了一個更為深層次的討論,這也是人們都沒有預料到的。
眾所周知,“楚門的世界”其實是有三層圈套的,第一層就是電影本身,楚門-伯班克領銜主演的真人秀綜藝節目,在全世界范圍內吸引了無數觀眾觀看;第二層則是坐在電影院里的觀眾,大家對故事產生無數回想和思考,包括了自由至死、娛樂至死、改變與恐懼等多個話題;第三層則是隱藏在故事背后的隱憂:我們是否也是“楚門”,我們所生活的軌跡,是否也在某個未知的“上帝”掌控之中;我們是否也像可憐的楚門一樣,自以為掌控了命運,卻惘然不知自己只是另外一種高登生物茶余飯后調侃娛樂的小丑而已。
目前為止,關于這三層圈套的討論已經沸沸揚揚,讓所有人都對“楚門的世界”嘆為觀止,樂此不疲地議論著這部電影,那高漲的熱情讓人恍惚之間想起了“星球大戰”橫空出世之后的歲月。
可是,現在卻有人表示,其實“楚門的世界”還有第四層圈套,這層圈套不是所謂的外星文明,也不是所謂的上帝視角,而是“自由意志”和“精神家園”之間被人們普遍忽略的內在矛盾。
在電影之中,無處不在的攝影機將楚門的世界真實地展現出來,代表著凝視、偷窺和控制,一種巨大的、無形的外力已經把個人的隱私徹底放在監控之下,人的存在并不服務于人本身,而成為了外力控制的對象。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這就可以理解為社會機構的控制和規范。比如說學校,比如說軍隊,比如說公司,監控、規范、規則等等,無處不在,人們需要用身份證、信用卡、監視器等多種方式將普通居民的信息放在控制系統之下,這種規訓無形地存在社會各個細節角落之中,人們通過宣傳、教育、訓練等多種方式,用嚴謹的道德規范來束縛思想——當然,自由的前提是遵守法規,這是社會準則。
但是,楚門的可悲不在于無法離開天堂島,而在于在節目組的引導之下,自己束縛住了自己,失去了走出去的沖動,失去了改變的勇氣。就像是電影里那句耐人尋味的話語一般,“因為人們接受現實”,電影里借用梅麗爾的話語道出了這種自我束縛,“我們要供房,我們要供車,怎么能夠說走就走?”這些枷鎖,是社會給我們的,但更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失去了向往自由的懦弱和妥協,這種精神枷鎖才是最為可怕的。
其實電影之中天堂島就可以看做美國保守黨派鼓吹的保守主義價值觀的諷刺,這一價值觀強調傳統價值、家庭價值,堅決反對墮。胎、同性戀、多元文化,自從里根上任以來,這種思想已經成為了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
別墅里優雅的主婦永遠頭發紋絲不亂、永遠耐心地制作著美味晚餐、永遠等待著丈夫和孩子得歸來;和善的鄰居看到提著公事包回家的丈夫,永遠熱情地打著招呼,永遠友善溫和的說著無關痛癢的新聞;就連割草機、廚房用具、咖啡、汽車都已經被規定好了,似乎中產階級就被規定了應該使用這些品牌,“楚門的世界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模范生活,一種真正幸福的生活。”
這本身就是節目組創作了“楚門的世界”這檔真人秀的目的之一,就是向觀眾推廣一種模范生活。
然而如同電影里所揭示的一般,這種生活其實僅僅只是一場樣板戲而已,光鮮亮麗的房子、程式化的寒暄客套背后,是無可救藥的虛偽、墮落和絕望。這場樣板戲也延續了保守黨派對宗教信仰的追求,其中主要角色都影射了圣經之中的人物形象。
克里斯托弗儼然就是“耶穌-基督”,天堂島就是伊甸園,梅麗爾和馬龍以及其他演員都是虔誠信徒的化身,而楚門則是整個社會里唯一的異類。
楚門在狂風暴雨之中向天空怒吼,“你要阻止我,你就必須殺了我”,這熱血沸騰的一幕讓人想起了“出埃及記”中那位敢于挑戰上帝權威的拉姆西斯法老;西爾維婭在沙灘上向楚門吐露真相的情節完全對應伊甸園里蛇與夏娃的故事——蛇對亞當說,“吃了善惡樹上的果實你們就如同神祗般分辨善惡”,而上帝則對人說了謊,說吃了就會死——因為上帝希望楚門永遠地留在天堂島。
圣經故事之中,偷吃了善惡果的亞當和夏娃被上帝詛咒,追求真相和追求自身完善是犯罪——伊甸園的善惡規則和凡間不一樣,謊言是美德,追求真理是犯罪。因為上帝希望人永遠不要明白善惡、是非、羞恥——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之一:人們要完全依靠上帝,不可依靠自己的能力,在一切所做的事上都要信奉上帝,神必將指引他們道路。
對于尚處于迷茫狀態的人類是可以理解的,但對于已經經歷了啟蒙運動的人類來說,就十分荒唐了。這就是“精神家園”與“自由意志”發生矛盾沖突的開端。
眾所周知,伴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宗教的意義已經比中世紀巔峰時期衰弱了許多,但宗教依舊作為一種文化,由于歷史原因早就已經滲透到了各個國家民族文化的骨髓之中,成為了現代文明的基石之一。“圣經”故事的影響力已經潛移默化地沉淀在人們的潛意識之中,不知不覺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規范人們的行為;同時,伴隨著欲。望的不斷膨脹、社會的急劇變革、傳統價值體系的崩塌,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自己需要一個心靈寄托,一個精神家園,于是越來越多人重新皈依宗教,信仰再次開始蓬勃起來。
在“楚門的世界”電影之中,保守黨派就營造出了這樣一個理想中的天堂島,安詳歡樂、陽光普照、幸福美滿、和平寧靜,讓梅麗爾、馬龍等人就沉浸在這樣的生活之中,逐漸迷失自我,就好像楚門一樣,逐漸開始喪失自由意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個黑色童話對這種情況表示了濃重的擔憂:人們再次重新探索宗教、追求信仰對靈魂的意義作用在哪里?
人類追求真理,反而被上帝審判;人類追求自由,反而被上帝摧毀。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楚門只是當代社會里最簡單的一個例子而已,比起被活活燒死的喬爾丹諾-布魯諾來說,他已經幸福太多了。
電影就將這種憂慮以黑色童話的方式展現了出來,將這樣的故事推向極端,充分展現了可怕的后果,然后給予否定。這對于“楚門的世界”深刻內涵是一個重要的補充。
“楚門的世界”另外一個積極面就是楚門的最終結果,他不僅奪回了自己的自由,重新走上了屬于自己的生活;而且還推翻了整個天堂島存在的意義,從而使節目組里其他所有人也都從此擺脫被操縱的命運。
誠然,如同克里斯托弗所言,“外面的世界與我給你的世界一樣虛假,有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詐,但在我的世界里,你什么都不用怕”,可問題就在于,選擇虛假的美好,還是真實的骯臟?
表面上看來,這是哈姆雷特式的問題:生存,還是死亡?但事實上這卻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在電影的故事之中,即使楚門選擇了留下,得知真相之后他也沒有辦法再留下來,這檔綜藝節目唯一的真實都已經變成了虛假,那么節目也就將成為一個笑話。
所以,“楚門的世界”是注定將要崩塌的,密如蛛網的控制終究沒有辦法禁錮一顆向往自由的心靈。就像楚門所說的一樣:即使架設了五千臺攝像機,卻無法在腦海里裝上一臺攝像機;所以,其實電影沒有給出其他選擇,只有唯一的答案:走出去。
楚門打破了天堂島的禁錮,成功地走出了伊甸園,在“圣經”故事里,接下來的事情就再明白不過了:人類,就此誕生。當然,楚門離開天堂島之后,他所需要面對的一樣是一個蠻荒世界——對于楚門來說,但他的選擇卻具有強烈的暗喻,其潛在內核就是“一個微不足道卻先知先覺的個體解放了全人類的自由意志”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通過一個近乎戲謔、飽含嘲諷的黑暗童話,“楚門的世界”直接把上帝推向了審判臺,這就是一曲人類自由意志的偉大頌歌,在自由意識和精神家園的對抗之中,人類對自由向往的天性還是笑到了最后。
盡管,“楚門的世界”歸根結底還是一部具有娛樂氣質的喜劇電影,但這部電影仍然成功超越了通俗電影的娛樂效果進入了更加嚴肅的創作領域,成為一個警世寓言的完美載體,笑中帶淚之余,人們腦海之中的思想風暴才是最強大的力量。
“芝加哥論壇報”在這一期專題的副標題上寫到,“電影之中的觀眾們都在為楚門離開天堂島而歡呼,這對于我們是否有所啟示?”
5201小說高速首發巨星最新章節,本章節是地址為如果你覺的本章節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薦哦!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https://www.dzxsw.cc/book/59074/352700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