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破譯文字 上
冷亦鳴問:“莫非陸先生認得這個東西?”
陸君玉道:“傳說中的紫金寶盒,我一直以為那只是一個傳說,沒想到真的存在于世,就不知道里面裝的是天樞還是地脈。”
唐天賜一聽,立刻燃起了希望:“這個盒子里裝的是天樞重器,陸先生可認得上面的文字?”
陸君玉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說道:“能碰到我,算你們幸運。否則你們就算把全中國的古文字學家都找來,估計也沒人能破譯出來。因為當今世界上知道這種文字的人,不會超過三個。”
唐天賜和子書明月對視了一眼:“有這么夸張?”
陸君玉笑了笑,不熟悉他的人,自然會認為他是大言不慚;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從不會說無憑無據的話。“這種文字是一種密碼文,而且只在幾個古老的家族之間流傳。不過,由于這幾個家族的成員已經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所以這種文字基本已經失傳。”
子書明月想了想,又問:“那你為什么會知道呢?難道你就是那幾個古老家族的后裔?”
陸君玉點點頭:“對,我是其中一個家族的旁系血脈。由于我這一支旁系,在南宋末年隨著蒙古大軍南下回到中原地區,才得以保存下來。”
冷亦鳴道:“那就請先生全力為我們破譯上面的文字,我們自當重謝。”
陸君玉回頭看了唐鳳儀一眼,作揖道:“重謝倒不必,我自當全力為冷長官破譯文字,只是可否請冷長官也賣我一個人情?”
“先生請說。”
“我這個人不喜歡做事做一半,救人也是如此。既然唐小姐為我所救,可否請冷長官網開一面,留她在此安心養傷。其余的事情,等她傷好之后再做定奪。”
冷亦鳴疑惑地看著陸君玉,不明白他為什么要趟這趟渾水。陸君玉微笑地看著冷亦鳴,耐心地等待他的答案,畢竟此刻是冷亦鳴有求于他,答不答應全看兩件事情在他心中各是什么分量。
冷亦鳴看著唐鳳儀,權衡了一會兒,說道:“好,我答應你。”
唐天賜原本對陸君玉還有點隔閡,現在對他已經是感激涕零了。心想人果然不可貌相,陸君玉雖然長得一副小白臉的模樣,做事卻很爺們兒,自己用拳頭也搞不定的事情,他三言兩語就搞定了。
陸君玉看見屋子里擠了一堆人,唐鳳儀根本不能好好休息,便道:“請各位隨我到隔壁書房細說吧,別打擾唐小姐休息。”
唐天賜握著唐鳳儀的手道:“姐姐,你先睡一會兒,等我把事情處理好了,就過來陪你。”
“你去吧,別因為我耽誤正事。”
等唐鳳儀睡下了,唐天賜才走出房間,把房門關上。唐鳳儀此刻自然沒心思睡覺,雖然僅憑一把貪狼劍,她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冷亦鳴就是她的小弟,但她相信血緣至親之間的感覺是不會錯的。冷亦鳴如今已經長大了,五官也長開了,但依稀還有幾分當年的影子。憑著這份感覺,唐鳳儀對于冷亦鳴的身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
唐鳳儀捂住了自己胸口的傷,在心底發出一聲長嘆。現在兩個弟弟因為自己鬧得不可開交,該怎么把真相告訴他們呢?他們會相信自己說的話嗎?
唐天賜來到書房里,看見陸君玉已經準備好了一張白紙,正在謄寫紫金寶盒上的古文字。白紙很長,他沿著一條直線謄寫古文字,沒有分行,字與字之間的距離也很均勻。
唐天賜發現,在白紙上看古文字,和在盒子上看古文字的感覺很不一樣,白紙上的古文字更加清晰了。看了一會兒,他似乎有點猜到了其中的奧秘。
謄寫完畢之后,陸君玉將墨跡晾干,然后把白紙左右對折。眾人驚奇地發現,兩邊的字重合之后,組成了一個全新的文字,形狀和方塊字很像,但這個文字他們依然不認得。
陸君玉把紙條拿起來,對著陽光看了一會兒,一字一句地念道:“山重山纏,水覆水繞,山水之盡,秘境神降。”
子書明月最恨這種繞來繞去的說法,偏偏中國的古人就喜歡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她想了半天,知道上面描述的是一個地方,但是想不出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簡直比哥哥的筆記本還難懂。
陸君玉解釋道:“既然這個盒子里裝的是天樞重器,那么能打開盒子的便是天匙重器。這上面記載的,應該是始皇秘藏或者天匙的確切所在。那個地方在山和水的盡頭,我們必須經過重重山水,才能到達。”
子書明月有點郁悶:“山和水的盡頭,這種說法也太模糊了吧,而且地球是圓的,山和水哪來的盡頭?”
唐天賜習慣性地摸摸下巴道:“在古人的觀念里,地是方的,有盡頭,而且再不濟,那個地方總歸是在中國境內。當然也有一種可能,那個地方被重重山水環繞,我們從外圍進去,那么山水的中央,便是盡頭。”
詹姆斯和子書明月的想法一樣,這些中國古人,實在太能折騰:“為什么他們不能給出一個具體的坐標呢?光描述地形地貌有什么用,全中國類似的地形地貌不計其數,我們這樣去找無異于大海撈針。”
陸君玉聽完唐天賜的話,想起了一個地方:“也許你們可以去我家族的發源地碰碰運氣。”
唐天賜問:“你家族的發源地符合這個描述嗎?”
“也不完全符合,但據我所知,家族發源于黃河以北、陰山以南一個叫四合山的地方,所以也算是具備和山和水的因素。四合山的中央是一個小小的盆地,家族回遷之后,便把那里命名為秦墟,自稱為秦朝遺民。”
唐天賜皺著眉頭,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中國有一個地方叫四合山,只好道:“先生可知道四合山的具體位置?”
陸君玉搖了搖頭,拿出了一張地圖,唐天賜一看地圖的材質,就知道這是一張人皮地圖。
“由于我的家族沒有族史、族譜之類的東西,所以查找起來非常困難。時至今日,我也只知道家族發源于商周時期,后來南遷入晉,又因為一些原因投入秦王麾下,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時,家族也達到了鼎盛時期。但家族很快就遭遇了滅頂之災,不停地遷徙逃亡,最后回到發源地定居下來。”
唐天賜道:“聽先生的描述,先生的家族應該是一個顯赫一時的大家族,卻沒有族史和族譜,真是奇怪。”
“或許是因為得罪了當時的權貴,只能隱姓埋名,偷偷摸摸地生活。我曾經為了弄清楚家族的歷史,多次去黃河以北尋找過這個叫四合山的地方,但一無所獲。不過,我當時只知道那是一個被四座大山環繞的地方,因此只顧著找山,卻沒有兼顧水的因素。現在聽你們一說,也覺得一個大家族要繁衍生息,總不能找一個荒涼的、沒有水的地方。”
(https://www.dzxsw.cc/book/59059/353547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