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科技最好玩的地方
第211章科技最好玩的地方
吃過午飯,蘇昌明還沒到,軋鋼廠內部調派到實驗室的工人先來報道了。
一名八級鍛工,一名八級鉗工,一名七級爐工,及其他配套的工人。
這次沒有再派電工過來,孫長安一個八級電工,足夠滿足兩邊的需求,就不浪費名額了。
這些人前來的時候,臉上的開心根本掩飾不住。
進入實驗室,就意味著一個月多三十塊錢吶。
對于等級已經到頂的他們來說,要增加收入的直接途徑只有一個,加入實驗室。
姜辰見狀,便先召集理論實踐部門的人開會。
等到蘇昌明等人到了,再召開整個實驗室的會議。
實際上理論實踐小組剛剛成立,參加會議的除了這幾位,就只有洛雪和柳月。
等人到齊之后,姜辰開口道:“歡迎幾位加入實驗室,我們的隊伍又壯大了。”
“而我也從一個工業小白,變成了今天的理論實踐小組組長,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你們崗位調動過來,加入的是三鋼廠科學研究實驗室理論實踐小組,你們的直接負責人是洛雪。”
但這個洛雪,聽說一直看的都是助理和數據的活兒,她憑什么帶帶領他們一群高級工人展開工作。
要是跟著姜辰干也就罷了,畢竟成就和名聲擺在那里。
洛雪大大方方的起身:“大家好,我叫洛雪,現在還沒有滿18歲。承蒙領導信任,有我來帶領理論實踐小組。”
“但很快,我就有了答案,應該我跟對了人。我一進入崗位,就跟著領導,他帶著我學習、成長、進步。”
“在這半年里,我全程參與了培訓體系的搭建,全程參與了國之重器三鋼機床的研發,參與了三鋼機床其他配套機床的研發。”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什么情況,今后他們要在一個不滿18歲的小姑娘手底下工作?
難道,靠的是美色?大家心里都有了這個猜測。
“洛雪,做個自我介紹吧。”
現在的洛雪,背后也有姜辰支持,所以她一點都不怕。
看洛雪細皮嫩肉的,怕是工具都沒摸多少,她憑什么來領導我們?
洛雪道:“是啊,就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閑暇的時候,我也仔細想過,我們怎么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
這情況,一如姜辰剛剛開始的時候,工程科內部劉援建張山等人懷疑的目光。
大家臉上寫滿了驚訝,以及懷疑。
“職務是領導的助理,沒有編制,沒有工資,純粹的幫忙。”
那個時候,姜辰有楊為民和陶源支持。
“可能有的人還不知道,在半年前,我還是一個剛剛畢業的中專生,沒有任何的工作經驗,然后在機緣巧合之下,我加入了三鋼廠。”
“短短半年時間我所經歷的,可能比很多人一輩子所經歷的還要精彩。”
“現在,你們也加入了實驗室,跟著領導一起干,那么未來的機會就屬于大家。”
“希望在我們的精誠合作之下,理論時間實驗室,能夠開出最絢爛的科技之花。”
洛雪說完了,眾人開始鼓掌。
樣子都做到了,只是掌聲不是那么的熱烈。
姜辰淡淡的看著大家,等眾人的掌聲結束了,這才緩緩開口道:
“既然加入了實驗室,就要按照實驗室的規則來辦事。你在外面的等級、經驗,最多只能算是你有一個稍微高一丟丟的起點。”
“既然洛雪是理論實踐小組的負責人,那么以后就是她對小組的結果負責,出了問題我自然會去找她。”
“大家就按照她的安排展開工作,你們可以不服,可以不給她好臉色,但安排的事情必須一點折扣不打的給我完成。”
“陰奉陽違的人,實驗室不留。能力不夠可以培養,但態度不端正,不尊重領導的同志,我不會給第二次機會。”
“愿意留下的,大家以后一起好好干,一起努力做出成績。”
“覺得接受不了,現在就可以離開實驗室,回到伱原來的工作崗位上,繼續你的工作。”
“一分鐘時間,做出你們的選擇。”
洛雪是自家人,姜辰自然要給她撐腰。
大家態度不好,那他也不建議把話說重。
反正現在不是剛開始,想進實驗室的人多的是。
一分鐘時間到了,沒有任何人離開。
開玩笑,就沖特殊津貼也沒有人舍得離開。
姜辰道:“既然沒有人離開,那就是都愿意留下,這是你們自己的選擇,希望大家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現在,各位也做個自我介紹吧,介紹自己的名字、特長什么的,等級就不用加進來了,因為在這里,以前的等級根本不重要。”
不是高級工人,都進不了實驗室的門。
又何必給他們秀優越的機會,免得傲嬌,給洛雪的管理增加難度。
“我叫程歐,是個鍛工。也沒太大本事,就是錘得準,有兩把子力氣,以后實驗室有什么體力活,隨時找我。”
強壯粗礦的鍛工程歐首先站了起來,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
“我叫魏建偉,鉗工.”
有了人開頭,剩下的人有樣學樣,都起身做了自我介紹。
大家介紹完,姜辰點點頭:“記下來,我就簡單給各位講講接下來你們的工作內容和模式。”
“理論實踐小組,顧名思義,就是對當下先進的科學理論或者具有可行性的想法進行實踐和驗證,以此來提升我們的整體工業水平。”
“而當下我們要驗證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機床無法生產出精度高于自身精度的零件,除非有更加精細的操作手法。”
“這句話該怎么來理解呢?機床無法生產比自己精度更高的零部件,這應該是一個共識,我也不否認。”
“但是他也是一個悖論。因為這個共識成立的話,我們又該怎么提升機床的加工精度呢?”
“或許有人說,從國外進口精度更高的機床,從而利用這臺機床生產出比現在加工精度更高的機床。”
“我先拋開我們能不能搞到先進機床的這個問題不談,那么國外又是如何繞考這個悖論,提高機床進度的呢?”
“所以,我大膽假設,在機床精度一定的情況下,是可以通過人為操作、各種工具的利用來提升機床精度的。這個假設的驗證,就是理論實踐小組的第一個課題。”
“你們要么證明機床無法生產比自己精度更高的零部件這個共識是正確的,要么就突破這個共識提升機床的精度。”
“是不是感覺很有挑戰性,甚至覺得是異想天開?而將乍一看覺得不切實際的異想天開的東西,在自己手里變成現實,正是科技最好玩的地方。”
“亦如幾百年前,沒人干想人能夠像鳥一樣在天空中飛翔,沒人敢想一坨鐵疙瘩能夠比馬跑得快。”
(https://www.dzxsw.cc/book/59042554/3636585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