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
第六百二十四章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
在唐朝,官員審案并不象后世明清那樣,允許旁聽,當然,朝廷也沒有說不允許旁聽。在允許和不允許之間,絕大多數官員們都會選擇不允許。
在審案的過程中,開始正式允許百姓旁聽,觀看審案的那位官員,恰恰就是王平安身后的狄仁杰。但就算是狄仁杰也是到了中后期,由于斷案經驗的積累,從而使他有了強大的自信,不怕百姓旁聽,所以才會允許百姓站在門外看他斷案。
即使是到了明清時代,官員審案時,允許百姓旁聽都沒有成為常態,只是有少數十惡不赦的大案,在最后定案時,官府才會開放旁聽。
而在初唐,門閥作風剛剛被打破的年代,尚無哪個官員正式開放旁聽。可不象影視劇里演的那樣,堂里當官的拍驚堂木,外面一群百姓圍著看,還跟著起哄,這種情況……反正在初唐時代極少出現過,極特殊情況除外。
隋唐之前,別說世家和平民之間的差距了,就算是世家之間,還分上品和寒門呢,當官的和平民根本就無可通之處,斷案那是官員們的事,老百姓有什么權力觀看?這是其一。
而其二就嚴重了,對當官的尤其嚴重,那就是官員不見得個個精通律法,有時候在審案時想不到該用哪條律法,所以要現查,這多丟人呢!如果哪個當官的在審案時想不到用哪條律法,而外面有又百姓旁觀,那這個官員只能一拍驚堂木,叫退堂,擇日再審。
不是當官的,沒坐在大案之后,那怎么說都行,可一旦當了官,心態立即就會變了,官本位思想占上風,沒有哪個官員愿意當眾出丑的。一直到了明清時代,還有當官的審案時現跑回去查律法的,而在初唐門閥作風依舊濃烈的時代,想讓官員們冒著丟人現眼的風險,允許百姓旁聽審案,那就和白日作夢一樣。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這是現實存在,如果有哪個官員能打破這個時代特點,那一定會被百姓記住,并把這個官員的事跡廣為流傳。
比如,斷案如神的狄仁杰!
只可惜,現在的狄仁杰還是個小小的縣令,并非日后一摸胡子,就能來一通分析的狄閣老,他的自信還沒有培養出來呢!
狄仁杰聽王平安說允許百姓旁聽,他頓時就急了,他是縣令,肯定是要上堂審案的,不可能全都交給手下去做,如果他上堂時,沒審好案子,那豈不丟人現眼,他丟不起這個人,換了誰,誰也丟不起啊!
狄仁杰一拉王平安的袖子,小聲道:“大哥,有話進去說吧,旁聽啥呀,老百姓懂個啥,干嘛要讓他們旁聽?再說讓他們旁聽,不是要耽誤時間的么,有這時間干點活兒,多賺些錢,給老婆孩子碗里加點菜多好!”
邱亭軒額上冒汗,他也道:“是啊,無病……刺史大人,為了百姓著想,還是不要讓他們旁聽了,各干各活,官員有官員的職事,而百姓有百姓的活計啊,不能混為一談!”
王平安回頭瞪了他倆一眼,道:“什么叫混為一談,本官這叫審案公開,宣判透明,由百姓們監督我慶州官場,給慶州帶來一陣徐徐清風!”
后面,慶州的官員們全都跑了出來,他們聽到王平安的話,無不咧大嘴,還徐徐清風呢,你徐徐個啥呀你,你是故意修理我們呢吧?趕情兒,你是刺史,你能審幾個案子?審案的活兒還不得我們來做,到時挨罵的可是我們!
下面的百姓們聽了,都挺興奮的。估且不論這事能不能成,但王平安只這么一說,下面百姓的激情就被他給“煽動”起來了,幾百名百姓大叫:“青天大老爺,王青天,王青天!”
激動歸激動,但老百姓們忘了一點。百姓監督當官的?就算監督出來什么貓膩兒了,還能把當官的怎么樣啊?誰敢怎么樣啊!
可王平安能這么說,本身就是一場很好的表演,能不能做出政績來是一回事,能不能讓人覺得他做出了政績,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才是不能混為一談的事情!
王平安大聲道:“我慶州官場,公開審案,由本官始!”他一招手,道:“來啊,搬把椅子來,本刺史就在這里審案。還有,你們把鑼敲起來,在街上喊喊,讓百姓們都來旁聽,監督本官審案,如果本官審案不清,有包庇亂判之失,鄉親們可以當場指出,本官立即改正!”
差役們心想:“你還真是不怕把事情鬧大呀,今天你開了這個頭兒,以后收場可就是別人替你收了,那才是大麻煩!”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差役們誰敢當眾不滿,反正又不是要他們審案。差役頭兒看向王平安身后的車四通,就見車四通臉色鐵青,黑中透亮,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就因為太難看了,所以差役頭兒不敢再看了,他揮手讓差役們趕緊去辦。早有差役給王平安搬來把椅子,讓刺史大人坐在門口,而其他十幾個差役,提著銅鑼,跑向大街,去召集百姓了。
王平安一指里正,道:“給他松綁,在未定案之前,他不能算是犯人,讓他跪在一旁即可,跪到臺階下面去。你也一樣!”后一句是對杜老大說的。
里正和杜老大都跪到了臺階下面,而他們身后則是幾個差役看守,再往后,則是越聚越多的百姓。
過了一刻鐘的功夫,跑來看熱鬧的百姓已然上千。百姓們談論紛紛,都不明白新任刺史抽什么瘋,審案就審案唄,干嘛要公開審案?
有的百姓小聲道:“新刺史不是長安有名的平安小神醫么?聽說他看病有兩下子,難不成審案也很厲害?”
有的百姓則道:“這叫新官上任三把火。看著吧,今天定會有人頭落地的事情發生!”
“這就要殺人啊,這新刺史可夠狠的!”又有百姓道。
百姓當中有很多明白事理的,至少自認為是明白事理,其中一個道:“不狠行嗎,就得狠啊,不狠能收上稅來么?你們看著吧,今天這位新刺史非得殺人不可,讓咱們都知道他心狠手辣,再然后就是加稅,看你們誰敢不交,不交就當眾砍了你們的腦袋!”
不少百姓呸了出來,紛紛道:“官老爺加稅,我們要交,難道就能跑得了你?”
人群當中,金三全也在其中,他聽到王平安要公開審案,自然要來聽聽。可王平安如何審案,他沒聽到呢,卻先聽到了百姓們的議論。他心想:“不會吧,王公不是那種人啊,他不可能比季前任還狠吧?”
看人來的差不多了,王平安道:“好,本刺史現在開始審案。原告,你先陳述吧!”
里正很有些發傻,他此時別說額頭上全是汗,就連衣服都被汗浸濕了,全身象剛從水里撈上來一樣,甚至有些虛脫的感覺。聽王平安說話,他竟沒弄明白,到底誰是原告。
后面的差役推了他一下,道:“說話,刺史大人讓你陳述案情呢,你就是原告!”
里正啊了聲,還是沒明白怎么回事。
王平安只好又道:“你是河頭村的里正吧,負責監管杜老大的人,你把事情的經過說說吧!”
里正這才明白,弄了半天自己是原告,陳述的意思就是說事兒,說事兒就說事兒唄,還說什么陳述,自己還以為陳述是個人名呢!
他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著重講自己是為了刺史大人的安全著想,這才弄出這個誤會,絕非是有意陷害,萬請刺史大人開恩,不要責罰自己。
王平安聽完,又讓杜老大說出經過,杜老大便把他今天進城的事,說了一遍,說忘了去向里正報備,不是故意的。
聽罷,王平安站起身來,問道:“各位鄉親父老,此案的原由,你們都聽清楚了吧?”
又不是什么復雜的案情,哪可能聽不清楚。百姓們聽到杜老大被監管,竟然是因為快三十年前的事情,人人都覺不可思義,感覺杜老大受了委屈,都什么年月的事兒了,還揪住不放,這不是吃飽了撐的么。
可要說里正拿著雞毛當令箭,這種行為是有些過份,可他也是專注自己的職責,并沒有過失,如果因為這個受到懲罰,那對里正來講,也是有失公平的,以后誰還敢再為官府辦事了。
有的百姓小聲道:“照他們說的,該殺誰啊?”
“官官相互,應該殺那個姓杜的吧?里正可是官府的自己人。”有的百姓猜測道。
而又有的百姓道:“也不一定,殺自己人才能顯出狠來,估計刺史大人要殺人,也是要殺那個里正!”
百姓們猜什么的都有,但卻都只是小聲說,沒有大聲回答王平安話的。
王平安等了一會兒,他并沒指望百姓們真能喊出什么來。他道:“這件案子,里正是對的,他負責任,專心辦差,我慶州就需要這樣的官吏。來人啊,從庫里取一貫錢來,賞給里正。”
里正大喜,他還以為刺史大人會處罰他呢,刺史大人不是和杜老大是熟人么,怎么會放過自己,改修理杜老大呢?
旁聽的百姓們有些失望,果然是官官相互,而有的則心想:“這個刺史不夠狠啊,到底還是拿小老百姓開刀,不去殺他的自己人!”
(https://www.dzxsw.cc/book/58993/34821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