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唐朝好醫(yī)生 > 第二十四章 唐朝科考有醫(yī)科

第二十四章 唐朝科考有醫(yī)科


  王平安大奇,他摸了摸鼻子,他每當感到疑惑時便會有這個動作,這回動作大了點,使勁摸了摸,搖頭道:“應該是考詩詞歌賦,還有實時策論吧,考藥方?一般人應該不懂藥劑之學吧?”

  阿依丁在旁忽地笑了,道:“我雖是胡人,可對大唐的科考也略知一二,考進士是要考寫詩,還要考策論,但考明經(jīng)就不是了,好象是出段論語什么的吧,缺段話,然后讓考生往上貼,不過如要考醫(yī)科,我這個不是太明白,但想來是要考藥方的!”

  王平安頓時呆住,他的歷史知識不能算太差,在現(xiàn)代時也泡過論壇,發(fā)過帖子,痛斥過封建科考的弊端,當時罵得挺痛快,還有一大堆的跟帖,相當?shù)赜谐删透校】伤恢烂髑蹇及斯桑瞥亲⒅卦娢暮筒哒摚热缒切┯忻拇笤娙耍鶎懙某鰜淼闹娋洌际菫榱藫P名用的,也就是為了科考時做準備。但是他從來沒聽說過,唐朝還有醫(yī)科這一說!

  成濟生頗感詫異,掃了眼書房里成千上萬的書冊,又看向王平安,道:“平安老弟,雖然你讀書破萬卷,學問很好,但你要知道考進士是非常難的,每科錄取少則幾人,就算錄取得多,也不過才三四十人。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啊!要想中進士,首先得揚名,不知平安老弟在京城認識哪位大佬?”

  阿依丁搖頭晃腦地道:“反正是考科舉,為的就是要當官,考哪科不是考,何必考進士呢,如果要考明經(jīng)科,我看還不如考醫(yī)科,起碼王老弟一定考得上,而且考完就能當官,多好的事啊!”他自認和王平安的關系不一般,順著話頭,竟開始叫起王老弟來。

  王有財見他們聊的起勁,命仆人奉上香茶,走到一邊坐下,并不插話,他雖富有,但終究是個鄉(xiāng)下土財主,見識不及成濟生和阿依丁,所以干脆只聽不說,安安靜靜的坐在一邊當觀眾。

  成濟生道:“平安老弟,我看你還是考醫(yī)科吧,必定能夠考中。而且只要做官,以你的醫(yī)術(shù)至少也要做個醫(yī)司,正八品的官職,別說明經(jīng)科的無法和你相比,就算是新進士,一出仕就能做到八品官的,也不多啊!”

  說到這里,他笑了笑,道:“老夫當初考醫(yī)科時,應考的考生總共才十五人,結(jié)果當科全部都中,無一落榜,老夫出仕便做了八品醫(yī)司,而當年的進士第一名,也就是狀頭,被配官時,也不過才八品而已。所以你看,考什么科其實并不是太重要的。”

  王平安聽得迷糊,不明白他們到底說的什么,只好問道:“兩位,我除了幼時請過師父啟蒙外,之后便是一直在家自學,對于科考實在不是很了解,可否請兩位為我詳加解說?”

  “術(shù)業(yè)有專攻,科考對于別人來講困難,可對于咱們這種精通一門學問的人來講,卻是不難!”成濟生笑道,為王平安解說起來。

  原來,唐朝的科考和后世大不相同,象現(xiàn)代人熟知的八股文,在唐朝根本就沒有。唐朝社會風氣開放,政治同樣也開放,只要考生有一技之長,那么朝廷便會錄用。這和現(xiàn)代人講究的專業(yè)對口,極其類似,比明清的科考可是要開明且明智得太多太多。

  唐初以雜科取士,從現(xiàn)在來看,是唐朝前期文化發(fā)達的一種動力。所謂雜科,包括有醫(yī)、卜、星、相、琴、棋、書、畫等等,足足有五十幾科,只要考生精通一門,即可登科,這和現(xiàn)代的各類大學有很大程度的相似。

  而且,通過考雜科當官,并不會影響仕途,當然比之進士科的那些人升官是要慢些,但也不能說沒有當大官的可能。例如唐順宗時主政的王坯,就是寫隸字的書博士,而王叔文是下圍棋的棋博士,都是雜科出身。這和現(xiàn)代人的大學文憑是敲門磚,而個人水平是飯碗的觀點又有些類似。

  唐朝初期正是因為科考的開明,才得到了無數(shù)的人材,使得國力強盛,這和后世明清把科考固定在一個框框里,讓大家都去讀八股的作法,是完全不同的。

  聽成濟生一番解釋之后,王平安心思頓時就活了,心中歡喜,要照這么說的話,他去考科舉,那是一考即中啊,根本不用象現(xiàn)在似的,成天背著書本冥思苦索,直接考醫(yī)科不就得了!

  王平安笑道:“看來閉門造車真是不成,如若不是成先生告訴我這些,恐怕我至今還得捧著書本啃呢!好,我便去考醫(yī)科,明年開春就去長安!”

  成濟生和阿依丁點頭微笑,這才對嘛,以己之長,攻人之短,考進士你怕做不好文章,可考醫(yī)術(shù)你能怕誰啊!

  王有財見兒子信心十足,心中卻嘀咕,兒子行嗎,難不成醫(yī)術(shù)真到了能做官的地步?唉,看來我以前對兒子還是關心不夠啊!

  成濟生又道:“不過就算平安老弟去考醫(yī)科,也得先揚名才行,這樣才會有人推舉,最好是刺史大人親自推舉,次者也要是哪個書院的山主推舉,才好前去應試,但這條路也非必須。”

  阿依丁拍手道:“這個我明白,揚名嘛,我在長安做生意時經(jīng)常見到,那些考進士的人每遇到皇親國戚或者大官出游,便會跪在道邊,頭上頂著自己寫的行卷,求人家?guī)退矗缓髱退麚P名,這叫‘求知己’,每逢開科之前,幾乎天天都能看到。”

  王平安皺起眉頭:“難道也要我去頂藥方不成?”

  成濟生哈哈大笑,搖頭道:“那是考進士,才要求知己,咱們考醫(yī)科的當然不需要。最好的知己就是那些你治好的病人。要是你進京后,能給某個大官看好病,那就一切妥了,只要你不在考試那天交白卷,就一定能中!我當初就是……嗯,以平安老弟的醫(yī)術(shù),那是半點問題都沒有的。”

  王有財聽著有些擔心,湊過來,說道:“進京之后再揚名,不太保險,要是求咱們徐州刺史推舉我兒,咱們也沒那個門路,不如找家書院吧,平安進去讀一讀,多交些錢給山主,這樣也容易被推舉些。”

  成濟生聽罷搖了搖頭,端起茶杯喝茶,心想:“大可不必,人吃五谷雜糧,天下哪有不生病的人,醫(yī)科不同其它科目,進京后再求揚名,絕對是沒有問題的,這王老爺見識還是淺了!”心中是這么想,可王有財是王平安的爹,他總不好出言反駁。

  阿依丁卻來勁了,沖王有財?shù)溃骸耙峭趵系芟脒M書院就讀,我就能幫上忙啊,那咸同書院的山主邱問普和我姐夫是好友,只要我姐夫出面說一聲,王老弟想什么時候進去,就什么時候進去。”

  一聽咸同書院四字,王平安臉色稍黯,上次他在書院門口被守門老漢給擋了,對這書院的興趣自然減少。他道:“咸同書院不是要明年正月才再進人嗎,那山主肯為我破例?”

  阿依丁呃了聲,想了想,道:“有這個規(guī)矩嗎?我這人不喜讀書,對這些彎彎繞繞的不是太明白,那個邱老頭兒確實挺古板的。”想到剛才把話說得滿了,不好收口,他一拍大腿,道:“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要是邱老頭兒不答應,那我就蓋一座新書院送他,不怕他不破例。王老弟不必擔心,這事包我身上了!”

  附:換季時天氣變化無常,讀者大大們注意保健,不要感冒。特獻中醫(yī)治療感冒的食療方,供讀者大大們參考。

  中醫(yī)辨證-感冒食療方

  1、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癥見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噴嚏,喉癢咳嗽,聲重,痰白清稀,口不渴,小便清長,舌苔薄白,脈浮緊等。治宜辛溫解表。以下藥膳方可供選用:

  (1)荊芥、蘇葉、茶葉、生姜各6~10克,紅糖20克。前4味加水500毫升先煎,武火煮沸約5分鐘取汁;藥渣再加清水適量復煮1次取汁,兩次藥汁合并用紗布過濾,共取藥汁約500毫升左右。紅糖稍加水煮溶后加入藥汁中,分3次溫服,1日1劑。

  (2)荊芥、淡豆豉各10克,薄荷5克,大米100克。前3味加水適量,煮沸約5分鐘左右,去渣取汁。大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再煮成稀粥,分2次熱食。1日1劑,可連用2~3日。

  2、風熱感冒

  (1)蒼耳子12克,辛夷、白芷各9克,薄荷4.5克,干蔥白3根,茶葉2克。共為細末和勻分3包,分3次服用,每包開水沖服。1日1劑,可連用3劑。對風熱感冒伴頭痛效果較好。

  (2)桑葉、ju花各5克,苦竹葉30克,薄荷3克,或加白茅根30克(為廣東涼茶的組成)。將各味洗凈,放入茶壺內(nèi),用沸水浸泡10分鐘,作茶頻飲。1日1劑。

  3、暑濕感冒

  (1)紫蘇葉5克,藿香、白芷、白術(shù)、神曲各15克,陳皮、半夏、厚樸各10克,生姜5克,大棗2枚。水煎服,1日1劑,連用2~3日。

  (2)白扁豆、藿香(后下)、佩蘭(后下)、桔梗各15克,厚樸10克。水煎服,1日1劑,連用3~5日。

  4、預防感冒食療方

  (1)蔥蒜湯:蔥白500克,洗凈,大蒜250克,去皮切碎,加入清水2000毫升煎湯。日服3次,每服50~100毫升。用于預防流行性感冒。

  (2)蔥白蘿卜湯:每日取蔥白3根,蘿卜15克,水煎服。連服3天。用治流行性感冒。


  (https://www.dzxsw.cc/book/58993/348151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哈密市| 福建省| 巩义市| 丽水市| 顺平县| 英德市| 东乡族自治县| 邮箱| 抚州市| 聊城市| 武川县| 冷水江市| 长岭县| 阳西县| 达孜县| 佛山市| 锦屏县| 海原县| 临沧市| 宜兰市| 翁牛特旗| 巴林右旗| 马公市| 平山县| 曲麻莱县| 苗栗县| 锦屏县| 宁德市| 虹口区| 鄂伦春自治旗| 江永县| 高青县| 墨江| 宜宾市| 延寿县| 扶风县| 商水县| 乌拉特中旗| 长兴县|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