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 章 :朗逸進京(三更)
“朗逸,這是你第一次進宮,我們就不陪著你了。你和你父皇稟告一下,就說明天早朝的時候,我再去覲見”。畢竟是朗逸認祖歸宗,君墨寒覺得這個時候……自己應該給他們留點單獨相處的時間,畢竟現在恒王也抓到了,沒必要那么著急去見楚帝。
“可是殿下……”,朗逸不知道該說點什么?只是,他實在不愿意和君墨寒分開。
“以后這里就是你的家,你怕什么?等你和父皇母后見過面之后,再來驛館找我們。行了,你都多大的人了?怎么做事還這么猶猶豫豫的?知道的……是你去見你的親生父母,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要去上刀山下火海呢。快去吧,你父皇母后一定都等急了”。
君墨寒說的沒錯,此刻的大楚皇宮,金鑾殿外紅毯綿延至宮門口,紅毯兩側禁衛軍肅穆而立,甲胄鮮明。宮殿飛檐上的祥龍雕飾在晨曦中似要騰飛,殿內玉柱森然,龍椅上的楚帝一身明黃龍袍,雙手緊攥著扶手,指節泛白,他挺直脊背,目光直直地盯著殿門,試圖在那即將出現的人身上……找到當年熟悉的身影,楚帝雖面沉如水,可他微微顫抖的胡須……還是泄露了他控制不住的激動。
納蘭皇后端坐在鳳椅上,端莊的面容下,是一顆五味雜陳的心。她的皇兒,在丟失了十五年后,終于又回到她身邊了……
以童貴妃為首的眾嬪妃們……規規矩矩的坐在下首的座位上。她們也是昨天才聽說的,皇后嫡子爵王殿下找到了。
宮門外,馬蹄聲起,一輛馬車緩緩駛入。車停穩后,從車上走下一位青年,身姿挺拔如松,俊朗的面容下……卻帶著幾分歷經世事的堅毅。
朗逸穩步走進大殿,每一步,他都感覺踏在了……宮廷多年的風云變幻之上。
十五年了,丟失的時候,他還只是個不懂事的孩子,而如今歸來……卻已是風光霽月的少年!
皇帝猛地站起,險些碰倒了御案上的奏章,他嘴唇微張,欲言又止,那些準備好的千言萬語,在看到朗逸的瞬間……都化為了滿心的憐惜與愧疚。良久,楚帝才從喉間擠出一聲:“皇兒……”
皇后也顧不上什么儀態了,“騰”的一下站起身,聲音都在顫抖,“皇兒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孩子……這些年你受苦了。”
納蘭皇后說到這兒的時候,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了,十五年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呀?有誰能理解……自己這么多年是怎么熬過來的?
朗逸屈膝跪地,行三跪九叩大禮,朗聲道,“父皇,母后,兒臣不孝,讓父皇母后擔憂了!”
“好孩子,快起來,快起來”,楚帝就差直接沖過,親自把他扶起來了。
……
很快,一道圣旨就傳出皇宮,昭告天下!大概的意思就是說……皇嫡子夜冥爵為國祈福十五年,如今歸朝……功德圓滿,三日之后舉辦冊封太子大典……
穆凌聽到這個消息都樂了,“這個楚帝也夠霸氣的,天下誰不知道皇嫡子從小就丟了?他竟然把這件事說成了是’為國祈福’?!真是服了”。
君墨寒卻嘆了一口氣,“楚帝也算是用心良苦了。如果是丟了又找回來的?天下人自然會質疑他的身世,那樣就算立朗逸為太子了……也總有那么一點名不正言不順”。
穆凌也反應過來了,的確,這個年代也沒有親子鑒定,如果有心思不純的人拿這個事做文章?那還真不好解釋了……
“墨寒,真沒想到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好多事情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幾個月之前還是你的護衛,如今竟然成了大楚的皇太子。呵呵,這事……說出去誰能信吶?”
君墨寒看向穆凌,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可是凌兒,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你呢?別說是朗逸了,就是我……可能也早都死了。還談什么收復西涼了、東秦的?”
穆凌撇撇嘴,“好好的,提那些做什么?咱們還是說說朗逸的事吧?”
“朗逸?朗逸還有什么可說的?這次咱們送他回來,我也算是放心了不少。原本我還擔心……朗逸回到大楚之后,還需要一段時間大家才能接受他,可現在看來,楚帝和皇后對他真的很好。有了他們的庇佑,朗逸的麻煩會少很多的”。
穆凌搖頭,“我要說的,不是這個事。我在想那個桓王……,他暗中布局了這么多年,朝廷里指不定有多少他的人呢?就算桓王把這些人的名單交出來了,那你想過沒有……到時候朝政會不會……?”
君墨寒總算是聽明白穆凌在擔心什么了?笑著打斷她的話,“你這就擔心的有些多余了,你不了解這些大臣,你擔心的情況不會出現的。其實……想要處理好這件事情也很簡單:參與過深的……自然是嚴處抄家滅族也好,抄家流放也好;至于那些參與不深的?給他們一些震懾和警示的作用就足夠了。相信經歷了這場變故之后,他們也懂得謹言慎行了。況且還有楚帝在呢,他又不會馬上退位,只要給朗逸一些時間,無論是通過科舉考試?還是其他什么方式?終究會出現一批忠臣輔佐朗逸的”。
君墨寒見自己說的話,終于讓穆凌安心了不少,這才笑著反問她,“我倒是擔心一件事,凌兒,你有沒有想過?等你進了皇宮,把其他那幾位皇子的病治好之后,那些皇子……將來會不會給朗逸制造麻煩呢?”
穆棱想都沒想,開口回道,“我倒是沒有想過那那些,但是我是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責任。如果楚帝或者皇后真的開口了,我一定會盡力救治他們的。不過……如果將來,他們真的給朗逸帶來麻煩了,那我同樣也有能力把他們打回原形”。
君墨寒想想也真是這樣的,聳了聳肩,“看來是我想多了。好了,我們不說這些了,第一次來大楚的京城,要不要帶著清兒到處走走?”
“走啊,當然要出去看看了,這還用問嗎?”穆凌立刻答應了。反正朗逸這會兒在宮里,指不定正淚流滿面的母子團聚呢?
她還真的猜對了。楚帝讓大家和朗逸簡單的見了個面之后,就以朗逸舟車勞頓為由,拉著他就回到了養心殿。
朗逸無數次的想像過自己親生父母的樣子,可他從來沒想過……他的父母竟然會是一國之君、一國之母!而且……他們真的很愛他,沒有先君臣后父子的感受,反倒更像是久等游子歸家的爹娘……
朗逸扶著帝后坐在上座,認認真真的跪在他們面前磕了三個頭,“父皇,母后,是兒臣不孝,讓你們擔心了。以后,兒臣一定會陪在你們的身邊,為大楚盡忠,為你們盡孝!”
納蘭皇后急步上前,把朗逸緊緊的抱在懷里,“好孩子,快起來,你這個樣子,母后看著心里難受。當年要不是因為母后……你怎么可能流落異國他鄉?孩子,你受苦了!好在蒼天有眼,終于讓我們找到你了”。
“母后,兒臣雖然沒能在您膝下長大,但兒臣也遇到了世上最好的人,君帝、太子、包括太子妃,他們真的視我為親人”。
納蘭皇后不停的點頭,“這些母后知道的,都知道。孩子,你放心,母后還有你父皇……一定會重謝他們的”。
朗逸扶著納蘭皇后坐下,淡淡的回道,“母后,您不了解太子和太子妃,他們不會在乎這些的”,
納蘭皇后趕緊擺手,“他們不在乎……那是他們的事,我們怎么對待恩人?那就是我們的事了。別說他們還是本宮的救命恩人了,就說他們待你這么好、如今又不辭辛苦的送你平安回來,母后就覺得怎么感謝他們都不夠”。
楚帝在一旁沉思了一會兒,是啊,金銀珠寶……人家不缺不說,就說拿金銀珠寶感謝恩人……是不是有些太膚淺了?
“這樣吧,爵兒,明天君太子過來的時候,我們兩國簽訂協議吧,至于協議的內容……你好好想一想”。
朗逸笑了,“多謝父皇,兒臣覺得……沒有什么比兩國和平更重要的了”。
“好!”楚帝大手一揮,“就這樣,楚國主動和大燕簽訂百年和平的協議,另外再加上一條,支持、鼓勵兩國廣通貿易!對了,爵兒,有時間的時候,你再和君太子商量一下,看看他們還有什么需求?只要不過分,父皇都會答應的”。
“兒臣遵旨”。朗逸心里都要開心死了,對于太子殿下,對于君帝,這是自己能給他們的……最好回報了。
楚帝還要說些什么,侍衛進來了,“陛下,皇后娘娘,貴妃娘娘求見”,
納蘭皇后淺笑,“童貴妃這是著急了,好了,快請她進來吧”。
“母后,您說……彤貴妃著急了,是不是指宣王兄的腿疾呀?”
皇后不禁微微一怔,“你怎么知道的?”
君墨寒笑了笑,“在大燕的時候,舅舅已經把宮里的情況都告訴我了,尤其是幾位皇兄的情況。所以對他們的情況……我還是了解一些的”。
納蘭皇后輕輕的嘆了一口氣,語氣溫柔的說道,“是啊,你舅舅那個人做事……素來周全細致,他之所以把這些事情都告訴你,一定也是為了你好的。對了爵兒,既然你知道宣王腿疾的事,那你告訴母后,太子妃她真的可以治好嗎?”
還沒等朗逸回答呢,童貴妃眼圈微紅的走了進來,先是俯身給帝后施了禮,這才看向朗逸,“剛才也是遠遠的瞧了一眼,如今站在面前再看……爵王殿下果真是個氣宇軒昂,容貌非凡的孩子。只是今天……”
朗逸沒有讓她再說下去,笑著打斷了童貴妃的話,“貴妃娘娘,本王知道您是為什么而來的?這件事你放心,太子妃會出手給宣王兄看腿的,至于能不能康復?那還要等太子的看過之后才能知道”。
舅舅曾經告訴過自己,這位貴妃娘娘和母后親如姐妹,在母后最艱難的那段時間,也是她一直陪在身邊的,于情于理……自己都會讓太子妃幫這個忙的。
“好孩子,你的意思是說……陛下口中的神醫?是大燕的太子妃?”
朗逸有些發懵,轉頭看向父皇,楚帝不好意思的輕咳一聲,“那個……不是沒經過你同意嗎?所以朕就沒說這個人是太子妃”。
這一瞬間,朗逸的心里是溫暖的,他沒想到……父皇竟然會這么在意他的感受,要知道,父皇可是一國之君啊!
“父皇,謝謝你”!朗逸說這句話的時候,是真心感動的。
“你這個傻孩子,和自己的父皇還說什么謝啊!對了爵兒,一會兒父皇會下旨,明天午時……朕會設下宮宴,一是慶祝我兒回宮;二是歡迎大燕太子一行人。至于明天早朝就算了吧,又不是國事出訪,沒必要再折騰他們了”。
(https://www.dzxsw.cc/book/58153094/1674646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