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虞世南的打算
面對兒子的挑釁,李二陛下終究還是沒能忍住。
可就在他準備起身走下臺階,親自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上演一出“李二教子”的戲碼時,魏征卻在此時站了出來。
“陛下,臣覺得,我們該向高句麗遞交一份國書,勒令對方將前朝將士們的遺骸送回來。”
這擲地有聲的一番話,使得李二的腳步為之一頓。
而殿上,察覺到情形有些不對的李寬,已經(jīng)默默挪動了幾步,站在了距離大門一條直線的位置。——若是待會兒再有異變,自己先跑了再說。
“魏卿,你是認真的?”重新坐回到龍椅上的李二,狐疑地看向魏征,作為真正講求戰(zhàn)爭實用主義的李二,他從來都只相信一個真理:戰(zhàn)爭,作為政治的延續(xù),往往要解決的,就是那些用嘴巴解決不了的問題。
比如迎回前朝將士們的骸骨這件事,在李二看來,就是嘴巴解決不了的事。
自己不動用武力,是絕對不可能達成目的。
“陛下,不管高句麗答不答應我們的要求,大唐對其強硬的姿態(tài),我們必須擺出來。就算暫時沒能達到目的,可將來萬一動起手來,大唐也并非師出無名。”魏征躬身向李二一禮,道出了自己真正的意圖。
要么現(xiàn)在你把遺骸給我送過來,要么將來我親自帶兵過去。
怎么選,你高句麗可得仔細掂量。
“陛下,臣覺得魏大人說的有道理。”一直就默默關注事態(tài)發(fā)展的蕭瑀,此時將身邊的裴寂交給了褚遂良,自己出班站定,向李二躬身致禮,表示自己同意魏征的想法。
“陛下,臣附議。”杜如晦,這位被李寬五殺收尾的治世良臣,再一次堅定不移地站了出來,支持他認為正確的那一方。
“陛下,臣也附議,此舉大善,且穩(wěn)妥。”房玄齡在思索再三后,同樣表示了對魏征的支持。
文官表了態(tài),武將們自然也知道該如何了。
從尉遲恭開始,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張公謹、李績(徐茂公)、秦瓊,一個個紛紛出班表示附議。
一時之間,在朝中向來孤家寡人的魏征,竟然給人一種“黨羽眾多”的奇怪假象。
當然,本就是做慣了孤臣的魏征,卻不覺得這有什么。
可某人卻坐不住了。
“我滴個乖乖……感情魏征人緣這么好啊……失策……失策啊……”當李寬躲在虞世南身后,扼腕嘆息自己先前太上頭,怎么一下子給魏征送去這么多盟友的時候。
聽見他嘀咕的虞世南卻笑了:“楚王殿下,”老人和藹地看著愁眉不展的少年王爺,語氣和善道:“君子群而不黨,這些大臣們,并非魏征的同黨,只不過是認可了他提出的建議而已。
不過,在老夫看來:要真論促成此舉的首要功臣,將他們罵醒的楚王殿下,才是真正當之無愧呀……”
要不說人還得多讀書呢。
聽完虞世南的話,就開始一個勁兒“嘿嘿”傻樂的李寬,在這一刻,竟然生出了一種找到知己的感覺。
“唉,哪有,要說這朝中真正的賢良之輩,當屬虞公首當其沖!”正所謂花花轎子人抬人,此時心花怒放的李寬殿下,壓根就不顧自己文化水平有限,開始自告奮勇的和虞世南進行商業(yè)互吹。
“殿下又錯啦……”聽到李寬誠心誠意卻又總是詞不達意的恭維,虞世南笑著搖搖頭,接著用下巴指了指此時已經(jīng)默默站回班位的蕭瑀:“真論賢良,當屬最先站出來支持魏征的蕭公,殿下這份贊譽,蕭公當仁不讓!”
李寬聞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看著蕭瑀的背影,沒再說話。
最后,李二終于還是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給高句麗的國書,今日之內就會從長安發(fā)出,大唐不在乎高句麗會就此如何回應。
大唐只需要有一個強硬的姿態(tài),以及日后光明正大收拾高句麗的理由罷了。
在結束了這場風波后,李二看了一眼先前大出風頭,此刻卻躲在角落里“無所畏懼”的李寬,這豎子當下眼神時不時就會瞟向大殿外,身體更是始終保持一副躍躍欲試要逃離的樣子。
李二只覺得一陣頭痛。
因為這一幕不光落在他眼里,這朝中的大臣們,眼下想必也大多正在用眼角的余光觀察這位頭回上朝,就攪得大家雞犬不寧的新晉刺頭兒。
都說龍生龍,鳳生鳳,有著“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的李二陛下,到底是怎么生出這么個混世小魔王的呢?
這可能是大家在議事之余,始終都盤旋在腦海中的一個問題。
而與此同時,先前“事了隱身去,深藏功與名”,此后穩(wěn)坐釣魚臺的虞世南,正抱著朝芴,微闔雙目,在誰都不曾在意的角落,思考著待會散了朝,自己要如何跟陛下開口,將年輕的王爺收為自己的弟子。
是的,李寬先前的那番表現(xiàn),或許在旁人眼中是天生桀驁,狂妄不遜,但是久經(jīng)世故,且善于識人的虞世南卻覺得,楚王殿下是塊璞玉,只要自己細心教導,那么將來大唐將會多出一位了不得的賢王。
如此,也算是他作為一個臣子,此生為陛下,為大唐所能盡到的最后一份心力了……
(https://www.dzxsw.cc/book/58137550/3636601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