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勁草 二
永歷四年十一月初六,隨著越來越接近永歷五年,天氣也開始陰冷了下來。
在得知陳文即將率領南塘營為這支撤離隊伍殿后的消息后,很多百姓都趕來向這些為了他們能夠逃出生天而奮戰的將士們致謝,而這些將士們的親人也趕過來做最后的告別。
謝語、泣淚。一時間,士兵們的手里捧滿了百姓們送來的雞蛋、瓜果、臘肉、銅錢或是銀兩等表達他們謝意的物事。而每一個接受禮物的將士都盡可能的表示自己一定不會辜負家人和鄉親們的厚望,奮勇殺敵,絕不讓韃子沖破這道防線,進而屠戮、殘害百姓。
看著那些誠摯感謝的百姓,依依不舍的親人,還有被使命感激發得滿臉榮光的南塘營將士,陳文恍惚間仿佛看到了那些在電影中曾經出現過的場景。
紅日照遍了東方!
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看吧!
千山萬壑,鐵壁銅墻!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氣焰千萬丈!
聽吧!
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
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
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
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
是的,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看著那些遠去百姓依依不舍的背影,以及南塘營將士業已激昂的斗志,陳文堅信他夢想著要重建的那支無敵雄師已經徹底找回了它的靈魂所在。
“陳將軍,讓我等留下吧,我們愿意隨南塘營的同袍們一同殺賊!”
二十幾個跪倒在陳文面前的漢子以著熾熱的目光看著陳文,渴望著他們眼前的這位將軍能夠容他們留下來。
這些人全部都是四明湖之戰的潰卒,甚至在此之前大多是各自營中的銳士,否則也不會出現被陳文收攏的潰卒有將近三百人之多,卻只有這二十幾個堅持要留下來的現象。陳文很清楚,這些人想要留下來的的原因不僅僅是一同殺賊那么簡單,他們留下來的目的可能更多是為了洗雪前恥。
“我南塘營編制已滿,爾等若是愿意自贖,就回去協助王副憲掩護百姓撤退吧。”
聽到這話,那些跪在地上的漢子們大多流露出了不情愿的神色。這些日子以來,他們由于在四明湖之戰中潰逃的劣跡,被同行的百姓和南塘營的將士們嗤之以鼻,每每想到此刻即便在家人面前也抬不起頭,他們的心中就仿佛被啃噬一般。
要知道,他們早前多是在各自營中的銳士,在營中受上司器重、受同袍贊許,在百姓面前為人所稱道,平日即便拿的本色、折色不及那些親兵、家丁,但是被克扣的也是極少。
可是自從那一戰軍潰之后,他們逃亡回到大蘭山,為陳文收攏起來,便再沒有了往日的榮光。歧視、鄙夷、不屑一顧,更有甚者還沖他們吐唾沫、扔東西,只是一方面這撤離的隊伍管束極嚴,另一方面他們反思起來對自己的行為也確實自慚形穢,才沒有如往日受辱那般鬧將起來。
可恥辱就是恥辱,必須用韃子的血才能清洗干凈!
“求您了,陳將軍,我等什么都可以做,只要您容留我們再次殺敵就行。”為首的那漢子說完便以頭蹈地,而其他人也有樣學樣的跟著如此。
算了,破例一次吧。
“我南塘營戰兵編制已滿,爾等既然愿意留下雪恥,那就暫且充當臨時的輔兵吧。”
“謝陳將軍大恩,謝陳將軍大恩。”
從軍中的銳士跌落為最低等的輔兵,還是臨時的輔兵,這些漢子卻絲毫沒有任何怨言,他們興奮不已的向陳文致謝,隨即起身等待命令,仿佛回到了曾經在軍中那般。
同時留下來的還有陸老郎中和一些民夫,民夫會在布置完戰場后離開,追上百姓的隊伍;而陸老郎中則說什么也要留下來,用這個倔老頭兒的話說,陳文在完成先前的那個救助斯民的誓言,而他陸鶴年也是在完成他曾經對陳文許下的諾言。
見百姓已然遠去,撤離四明山的隊伍也重新開始向南前行,陳文便下令開始布置戰場,為迎戰提標左營做準備。
從《孫子兵法》上來說,對于戰爭勝負影響比較大的有五個方面:
第一,道,從陳文的理解便是人和,這一點他的南塘營已經有了,而清軍的提標營大概也會以劫掠百姓為目的增強其戰斗力,算是四六開好啦。
第二,天時,這一點雙方應該是一樣的,此間微風,無雨雪,自己停下來等待清軍,大概也就只有不到兩個時辰就會碰面,也到不了晚上,五五開。
第三,地利,陳文的南塘營面北列陣,左側是懸崖,雖然不過數米之高,但是雙方都無法利用;列陣之處乃是大道,已經被那四個哨堵住了;右側是溪流,寬不過兩丈,最深處也僅僅能沒過膝蓋,顯然不足以作為屏障,于是陳文安排了中軍火器隊的六個小隊潛伏在溪流過后的竹林里,提供側翼的遠程火力支援,又安排了兩個哨為其掩護。
由于周圍并無其他道路,清軍想要通過就必須沖破南塘營的防線,純粹的互剛正面,一樣是五五開。
第四乃是武將的才能,這個問題是陳文無法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雖然他在現代根本就沒聽說過李榮這個名字,也不知道此人在三藩之亂時抗住了男三號耿精忠的雷霆一擊,但是既然這個武將能夠在永歷四年就做到了提標營副將管左營游擊事,想必也應該有兩把刷子;而他自己,還是先略過好啦。
最后一點便是制度,從七月底成軍,南塘營已經走過了三個多月的歷程,這期間陳文始終在憑借軍法和制度來提升這支軍隊的凝聚力,更是不惜親自受刑。
到了此時,業已初見成效了,一路行來,沒有一個將士敢于違抗軍法,也沒有一個將士敢于劫掠百姓,所有人都在指揮下如提線木偶般執行軍令,不敢有絲毫違逆,只是到了戰陣上能剩下幾分就不好說了;而清軍那邊卻是一支成軍十余年的老營頭,想必也差不到哪去,五五開吧。
這樣一算的話,由于雙方統帥的經驗和能力差距過大,以及清軍在兵力上擁有絕對的優勢,再加上清軍的武器、鎧甲較之明軍更加精良,怎么看清軍的勝算都要比明軍高上很多。
不過,陳文覺得他既然已經先行進入到了戰場,那么就沒有理由不臟清軍一手。須知道兵者,詭道也,這可是孫武子他老人家說過的至理名言,所以打仗時耍點花樣也不算什么不道德的事情。
確定了精確的列陣地點,陳文便讓伙夫和暫時留下來的民夫開始生火造飯,肉菜、大米飯、還有一個湯,開戰之前總要讓將士們吃頓好的嘛。
與此同時,中軍工兵隊和那自愿留下來并肩作戰的臨時輔兵則開始挖陷馬坑、布置鐵蒺藜。
由于南塘營只有四十個騎兵,還都是剛剛編練沒有幾個月的新丁,所以他準備在戰場上依靠陷馬坑來克制對手騎兵的沖鋒。至于鐵蒺藜則不僅僅是布置在當道,也有很多會放置在側翼的溪流附近,想來應該夠清軍喝一壺的了。
就在工兵隊挖坑的時候,陳文讓一個弓箭手射出一箭之地,隨后便叫張俊跑了過去,在那一箭的地方用石灰粉畫了一條橫貫道路的直線,并且將一塊他已經寫好了兩行字的木板插在了直線靠近一側的路旁,權當做警示標語。
而陳文則開始和那些正在吃飯的將士們聊起了大天兒,就好像他平日里在營中那樣,一來是為了緩解緊張的情緒,二來則是激勵一下士氣。
哨騎不斷的把情報傳遞了回來,而陳文也在吃過飯休息了一會兒后命令尹鉞帶領執行側擊任務的部隊挽起褲腿渡過溪水,前往預定的埋伏地點待命。
又過了大抵半個時辰,李瑞鑫也帶領著騎兵隊趕了回來,由于剛剛在之前的山坳里明清兩軍的騎兵廝殺了一番,清軍并沒有占到什么便宜,此刻便沒有緊追過來。只不過當李瑞鑫準備策馬趕回陣中之時,站在線外的中軍工兵隊隊長卻一個勁兒的要求停下。
從這支中軍工兵隊開始組建起,李瑞鑫就覺得是一種浪費,這一類的工作在明清兩軍中都是由輔兵完成的,挖個坑、放點鐵蒺藜對于那些土地里刨食兒的輔兵來說不就應該跟犁地、播種一樣簡單嗎。專門設立這么一支隊伍還要領戰兵的餉銀,用得著嗎?
只不過,作為下屬,李瑞鑫還是選擇了把嘴閉上,只當是陳文閑來無聊時的玩具好了,沒有必要為了這點兒小事逆著將主的意思。
此間這個“玩具兵”隊長竟然還敢阻擋他李瑞鑫——陳文將軍麾下第一騎將的去路,實在讓頗有些不痛快。只是放眼望去那廝與鴛鴦陣殺手隊列陣的地點之間那一片挖得如同月球表面的道路,還是讓李瑞鑫趕忙勒馬停了下來。
“挖得這么快啊。”
看著李瑞鑫驚詫的神情,那個“玩具兵”隊長只覺得瞬間就把這些日子以來的憋屈全部釋放了出來。
南塘營七月成軍之時,他便是火器隊的一個副隊長,后來校場比試之后進行擴編,滿心以為能夠升任隊長的他卻因為擅長布置陷阱被陳文調到了這個新部隊作隊長。雖然南塘營的中軍工兵隊有二十名士兵,比火器隊的一個小隊算上隊長才十二人要多了將近一倍,但是這等被大伙兒看做是輔兵的工作,還是讓他頗為不滿。
眼見著是沒辦法換個職務了,那么為了擺脫掉這個兵種被同袍們稱之為輔兵的命運,這個隊長也只有每天都在琢磨怎么挖坑才能又快又好,以求通過專業來扭轉印象。為此他嘗試過各種型號的坑后,最終確定了眼下這種新式陷馬坑。用他的話說,別說是馬了,就是牛也能坑進去。
最近,這個“玩具兵”隊長由于聽陳文提到過西南有象兵這種兵種,便始終在琢磨著什么樣的大坑才能把大象也坑進去,以及坑進大象總共需要分幾步等專業性問題。
只是因為長那么大他也沒有見過一只真的大象,沒有參照物對比,所以這個坑始終無法設計好大小、深淺以及形狀,這個新式大型的陷馬坑才沒能問世。
“麻煩李千總帶著騎兵隊的兄弟們從路邊繞一下,卑職和手下的弟兄們剛剛把這眼前的暗坑布置好,上面只鋪了一層草紙,撒了些灰土,實在不好輕動。”
聽到這話,李瑞鑫仔細一掃,確實發現了有幾個被掩蓋起來的暗坑,實在布置得陰險已極。拋下對于這個心思陰微的家伙的鄙夷,他也只得帶隊下馬,按照這個隊長的指揮通過這片“雷”區。
“趙隊長,那就有勞你把本千總和這些兒郎們帶過去啦。”
“好說,卑職在此等候便是來帶咱們自家兄弟回陣的。”言語之間,已滿是身為戰兵的傲氣。
只不過,這個“玩具兵”隊長并不知道,其實陳文在挑選這支新部隊隊長人選時,之所以選擇他還主要是因為姓氏的問題,誰叫陳文以前被不少挖了坑不填的坑王坑過呢,如此深遠且穿越數百年的怨念可不是鬧著玩的,勢必要找一個地方發泄一番。
至于他,如果想要擺脫這個處境,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再找一個更加擅長挖坑的人士,而且這廝還必須姓奧才行,否則他是很難脫離這個境地的。不過很可惜,這個竅門他根本不知道,所以還是須得繼續在這份有前途的挖坑事業上面奉獻終身吧。
就在騎兵隊強強回陣的當口,清軍的探馬也追了上來。傲氣十足的清軍探馬在注意到南塘營的中軍騎兵隊已經回陣,便試圖沖到稍近的地方觀察軍情。只是雖然他們也確實發現了遠處擺在明面的那些陷馬坑,但是疾馳而來的他們卻沒有注意到那些被掩蓋的很好的暗坑。
沖在最前面的兩匹戰馬在奔過那條石灰粉畫出的線后,沒跑兩步便一頭栽倒在地,順帶著將措不及防的清軍探馬也甩了出去。
眼見著線后有還藏有暗坑,清軍剩余的探馬連忙拉住韁繩,試圖讓戰馬停下來,只是因為慣性的作用,還是有一個探馬在戰馬栽倒后被甩了出去。
清軍的三個探馬兩前一后在空中分別做了一個莫氏空翻、畢氏轉體以及托馬斯回旋等高難度動作后,由于沒有高低杠可以抓取,直接就摔在了地上,順帶著在向前滾動的期間還破壞掉了幾個暗坑,從而完成了自體操運動員到趟地雷的工兵的完美轉型,絕對稱得是明末上下崗再就業歷史上的一座豐碑。
眼看著那三個清軍的探馬或是倒在地上哀嚎,或是干脆被摔得沒了聲息,清軍其他探馬連忙下馬救援,而占據著戰場的明軍卻絲毫不為所動,一點兒也沒有把開場就能豪取三殺的機會放在眼里。
就在這些探馬將傷者拖回線后之時,提標左營的主力部隊也趕了上來。
得知了就在一箭之地外的道路當口試圖堵截清軍的指揮官的將旗上寫著大蘭山老營守備的消息,以及注意到這一路上密布著陷馬坑之后,李榮冷笑著開始指揮軍隊列陣,準備一舉沖垮對面的明軍。
只不過,當他注意到立在路邊的木牌上書寫著的墨字后,依舊保持著輕蔑冷笑的李榮卻放棄了等待虎蹲炮布置完成的打算,立刻下令進攻。
戰場的兩端,一邊是戰兵一千,輔兵一千五,且成軍十余年,并且剛剛初戰告捷的浙江提督標營一部,而另一邊則是戰兵不足五百,輔兵只有二十幾人,成軍也只有三個多月的大蘭山明軍余部南塘營。
雙方兵力、武器、甲胄等方面皆差距甚大,但是正如陳文所說的,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場戰役只有真正的勇敢者才能獲取真正的勝利。
PS:終于開打了,有沒有讀者大大能猜到陳文在那塊木牌上寫的是什么,想到的可以發在書評區。
PS:明天繼續兩更,補上個月欠的那四章中的第三章。
;
(https://www.dzxsw.cc/book/5618/378047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