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第三十二章: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王熙之是王導看得比自家兒子還要重要的人,因為王熙之周歲就能讀蓬萊法帖,天生玄氣護體,是一顆被珍藏的明珠。
王導是老狐貍,謝安能夠通過他的測試,安安穩穩地坐在王熙之的小院學習書法,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這年冬天是謝安與王熙之相識的第二個冬天。
他覺得建康的生活目前一切都好,南方水土確實養人,青山綠水花紅柳綠也容易讓人產生懶怠之心。
很多士族都覺得如果東晉繼續平穩地發展著,沒有內亂,與胡人隔江相安無事,那么定都建康也不錯。
八王之亂、永嘉之亂、胡人攻入洛陽生擒晉懷帝的事,其實才僅僅過去十多年。
幸而才過去十多年,當權者們并不甘心。
至少在謝安看來,隱居無為的王導并不甘心,只是王導能夠忍。
王導的書房里那幅地圖就是最好的證明。
謝安在這一年里去過兩次王導的書房,第一次去被王導用玄術試出本心,但老狐貍什么都沒有說。
第二次是王熙之帶他去的,因為永字八法學完后,王熙之要學別的蓬萊法帖。
謝安站在書架外,盯著墻上掛的地圖發呆,并不知王熙之拿了什么帖子。
王導所得的蓬萊法帖都是祖傳與輾轉得到,他十分珍愛,永嘉南渡之時,他還曾將蓬萊法帖隨身帶著著,并且有言:帖在人在,帖亡人亡。
只見牛皮地圖上劃界得很是詳細,右上標注是太寧二年,也就是去年最新的地圖。
東晉的北面是劉趙與石趙,即是后世所稱前趙與后趙,多虧兩國間交戰不斷,邊界不斷變換,才讓江左朝廷尋得安穩。
兩趙以北有鮮卑各部,段氏、慕容氏、宇文氏。
說起來慕容氏的將星慕容恪與慕容垂也該出生了吧?
石趙再過幾年也該滅了劉趙,獨占關中吧?石勒年紀也不小了啊。
東晉西面的巴蜀成漢還算不得威脅,而且成漢這塊肥肉今后將是桓溫的。
……
謝安默默讀著圖,仿佛在給自己劇透著東晉的未來,以致王導走進來時,他都未曾發覺。
王導問他:“觀山河圖,有何感受?”
謝安反問:“司徒大人平日靜心無為,為何書房中會掛一幅看了令人心緒不寧、坐立不安的地圖?”
王導語焉不詳,“樹欲靜而風不止。”
謝安又問:“為何祖逖與劉琨在北方與胡人苦苦周旋,終不得朝廷相助,含恨而亡?”
真是咄咄逼人的小毛孩。王導沉默不語,對于祖逖劉琨之事,其實早有人對當時大權獨攬的他不滿。
劉琨被鮮卑段式所害,祖逖因朝廷不信任、孤立無援而死。
這問題從一個小孩口中問出,王導還是答不出原因。
外人道他為了保全江東的利益也罷,為了保全王與馬共天下的地位也罷,他都不曾去解釋。
謝安正目光灼灼地望著他,王熙之手握書簡輕悄悄地站在兩人身后。
王導掛著自己面具似的笑道:“我有私心。”
謝安長吁口氣,“您是人,是人當然有私心。”
王導幽幽長嘆道:“雖然我已經老了,但是也不愿終老江左。”
謝安這句話并非是疑問,他用很平淡的口吻道出:“您想北伐。”
北伐,收復已成廢墟的洛陽,站在洛陽的起點,將失去的土地一寸寸收回來。
這是每一個銘記恥辱的晉人所想。
王導伸手摸了摸他的頭,“眼下,無天時、無助力、無人才。”
沒錢沒糧沒有統帥之才,民生不定,流離失所。
士族安逸,各有心思。
聽了王導這番話,謝安在王熙之的考題上,寫下了一句宋朝時的詞句。
那位女詞人李清照經歷過金人南侵、俘獲宋徽宗父子、導致北宋滅亡的靖難之役,南宋朝廷最終也是逃到了江南的臨安。
李清照南渡后也在建康住過,寫下很多為南宋朝廷茍安主和而憤慨嘲諷的詞。
那時的南宋跟今日東晉的處境有太多相似之處。
“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謝安寫下的這句詩最終落在了王導的手中,他久久凝視紙頁,屋外雪已停歇,隱約聽到有鳥叫,而太寧三年的冬天終于相安無事地過去。
王導已經不會再奇怪謝安偶發的奇怪言論,雖然他曾經問過謝安,到底有沒有去過蓬萊閣。
謝安回答,自己還未曾玄修,也不敢再搭上一條命。
蓬萊閣是什么樣子,恐怕目前只有王熙之知道,但她只說那里有很多字。
在王熙之的指導下,謝安將練書法的速度放慢,不在貪求多臨書帖,只專注寥寥幾個字,雖然慢了不少,但謝尚似乎沒有意見,大約是王導跟謝尚提過吧。
謝尚的精英兒童訓練仍在繼續。
太寧四年(326年),謝安六歲,已經開始跟謝奕桓溫監督下開始扎馬步,每次去東宮,桓溫都會陪著他慢跑過一段路程,然后背著他走剩下的路。
這一年王熙之還是默默無聞,謝安一句“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的書帖被掛在了太學的學堂里,雖然太學仍然只有他與小太子兩個學生。
小太子司馬衍仍舊老老實實地練著隸書。
謝安與司馬衍在荒草叢生的太學里過著孤獨的童年時光,兩人雖然都是小孩,但都默默學著卞望之所教的儒玄經典,練著枯燥的字。
太寧五年(327年),王熙之開始在衛夫人的教導下臨鐘繇的楷書,謝安也見到衛夫人一面。
衛夫人雖也是學習鐘繇的楷書,但后有改進,她對王熙之與謝安叮囑,臨帖需尋自己筆法。
夏天,王熙之小院里的墨缸已經變成了十一缸,鵝池變成了洗筆的墨池,她最珍愛的那只名叫大白的鵝整日游在墨池里,好好的一只大白鵝成了大黑鵝。
桓溫開始教他劍法,因為大哥謝奕心情并不好,他剛滿歲的第二子謝探遠因為早產身體一直虛弱,去得十分突然。
好在莊氏為謝父誕下第五子,取名謝石,家中總算掃去幾分陰郁。
不過謝安抱著還是嬰孩的五弟想著,歷史上多年后淝水之戰的謝家子弟,謝安謝朗謝石都已降世,就差侄兒謝玄,還得靠大哥大嫂的努力啊。
二哥謝據因為侄兒早夭和謝安曾經差點沒命的事,更加悉心鉆研玄修與醫術。
這一年,謝安七歲,與鮑姑的三年之約來臨。
葛洪攜鮑姑歸來自然是一件大事,謝安這幾年都有學習鮑姑的針灸之術,拿著桓溫做練習也順手,順利地通過的鮑姑的測試。
謝安趁此良機,做通了鮑姑的思想工作,讓她勸葛洪留下來做官,畢竟山中生活清苦,做研究不一定要在山里受苦,在建康有很多藥材可以供他做實驗。
葛洪倒是很快地接受了這個建議,王導自然很是高興,因為干寶的關系,葛洪也會入司徒府為官。
只是王導還沒得空夸謝安機敏,葛洪就聽聞交趾出產丹砂,請求去廣西邊境的北流縣為官。
丹砂是一種礦物,可做顏料也可做藥煉丹。
司馬紹對科研丹術工作者當然是給予支持,葛洪帶著鮑姑興沖沖地去赴任了,可惜數月后謝安接到鮑姑來信,說是葛洪又不去上任了,因為途徑廣州時,葛洪聽聞羅浮山有神仙洞府,秦代安期生在此山服食九節菖蒲,羽化升天。
玄修者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寶地,所以葛洪就在羅浮山隱居煉丹玄修。
太寧六年(328年),謝安回到建康的第四年,他終于長到了八歲。
回望這四年,最初數月他以為帶著記憶成長是一件很艱難的事,可回到建康后每日忙得不停,倒也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譬如前世歷史上的司馬紹早逝,司馬衍幼年登基,庾亮掌權制約蘇峻這些事通通沒有發生。
……
既然沒有發生,那么就說明歷史真的有所改變了吧,可是到底是如何被影響的呢?謝安始終無法相通。
說到朋友,桓溫十六歲,嗜賭讓他的風評降了許多,奈何臉長得英俊,特別是臉上七星尤其增添霸氣。
不過這年桓彝來信說讓他晚幾年再及冠,桓溫樂得繼續當他的無憂少年,每日混跡軍營、賭場與監督謝安習武練功。
這年,濯纓閣屋檐下終于有燕子筑巢,謝安不許家仆將巢穴毀掉,寧愿被燕雀吵著。
王熙之見了也很喜歡,神通廣大的仆人乙一夜之間也變了個燕巢在她書房的屋檐下。
這可當真應了后人的那句,王謝堂前燕。
謝安默默祈禱,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不讓它們飛入尋常百姓家。
柳絲如茵,燕鳴繚繚,謝安用水墨手法畫了一幅烏衣巷燕飛圖,被卞望之老師親自送上青云塔。
畫上有題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他想起了唐代賀知章的詩,更多的詩想不起來,這是小學時就背過的,倒是深入靈魂了。
關于前世的記憶越來越稀薄,也不知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王熙之的書法也越來越好,她已經讀完張芝的草書帖,開始自行研究漢代的行書,行書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只是用的人不多。
行書意在筆法流暢舒動,王熙之雖然依舊反射弧比常人漫半片,但論起灑脫坦然來,謝安也比不上。
謝安很是期待等著有一日能見到王熙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王熙之自幼就在王導的腹黑訓練下,苦其心志,不為外物所動。
雖然她是一副嬌怯呆呆的容貌,但落筆時由內而發自信與氣勢讓人心生崇拜之情。
可謝安問王導,何時才能讓王熙之的書法為世人所知,王導只是狐貍笑地道:“她有自信的時候,自然會讓天下知曉。”
果然是書法世家,要求真是高。
但除了書法之外,王熙之只是一個普通的吃貨蘿莉,對比學了數門技藝、門門半桶水的謝安,也許他將做菜的技能樹點到最高,才能報答王熙之對他在書法上的教導。
王導書房的山河地圖終于在年末時又有了更新,與上一次石趙吞下并州的地圖變動,已是時隔四年。
北方劉趙與石趙的戰爭已經到了收尾。
石勒率領將士殺入了劉趙所占的洛陽,劉趙失去河東的控制。劉趙國主劉曜兵敗被殺,太子劉熙、南陽王劉胤逃往上邽,石勒趁勝追擊,占領長安,一時間尸枕千里,洛水血河。
后來上邽城被石勒侄兒石虎的軍隊攻破,石虎活捉了劉熙與劉胤等王侯將相文武百官三千余人,這些人盡數被殺害,連同洛陽還有劉趙五千匈奴部族,幾乎將劉氏匈奴一脈盡滅。
而更北的鮮卑部,段氏鮮卑與慕容鮮卑頻起沖突,摩擦不斷。
如今西有接受東晉封號的涼州張氏、占據地理位置偏安巴蜀的成漢李氏。
北有東晉最大的威脅石勒趙國。
石趙因滅劉趙一戰而放慢吞并東晉的腳步,兩國以淮水為界,休養生息中。
如果就這么安逸下去,也許王導或許真的只能終老建康城了。
但,該來的終究會來。
只是早與晚的區別。
=======================================================
歷史改變是就蝴蝶的振翼引發的風暴。
其實歷史上太寧三年,司馬紹就掛了,所以現在已經是新的世界線上了。
不知不覺十萬字啦!謝安終于長大幾歲了,后面馬上會有一個大副本要打,謝小貓摩拳擦掌。
再啰嗦幾句,寫東晉初年這段歷史我做了很多考據,光是記住各種人名和人物關系都花了N久(腦子笨沒辦法),然后再理順各種關系,搭建脈絡,所有對真實歷史有所遺漏和偏差要么就是我考據不到位,要么就是刻意舍棄的,希望大家看得輕松順暢。
感謝收藏打賞的朋友,感謝每天投推薦票的朋友!雖然這書看的人不多,但每天還是有新的收藏和推薦,這就是我寫下去的動力啊!
;
(https://www.dzxsw.cc/book/5604/376803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