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高家往事
就著燈籠微弱的光,她側首看了江亭一眼,沒把心里的疑問問出口,“舅舅常住于此?”
“二爺一直住京城,是聽說阿淵小姐的行蹤有了下落,才趕回來的。按理說,他的身體是不能長途跋涉的,但二爺說總要見著最后一面,才能放心走。”
謝玉淵不由的走了一下神,怔了一會才問:“舅舅得的是什么病?”
“二爺從娘胎里帶出來的就是身子弱,即便是養在菩薩跟前,也只是保命而已。后來老太爺出事,老爺出事,大爺出事,高家被抄,你們母女倆失蹤……一樁樁,一件件就把他給熬干了。沒病,就是燈枯油盡。”
三十多歲便燈枯油盡,謝玉淵張了張嘴,卻一時說不出話來。
直到走過一處假山時,她才回過神道:“這府邸是按著京中高家的樣子重建的嗎?”
“阿淵小姐看出來了?”
“我聽娘說過高府的樣子。”
“正是和高家一模一樣,只是小了一半,高府的宅院比這處大氣太多。這一處是小花園,后面還有一處大花園,那園子里的假山要大得許多,一到春天,園子里……”
憶起昔日榮光,江亭眼中有亮光,開始喋喋不休的介紹。
謝玉淵因為心中有事,將他的話聽了個囫圇,直到半個園子逛完,眼看著月影西掛時,她才忍不住開口問:“咱們是不是該回了?”
江亭心里算了算時辰,“阿淵小姐,請。”
……
此刻的廂房里,一燈如豆。
高櫟微驚道:“長姐,把膽子壓在她身上行不行?她可還只是個孩子啊!”
高杼輕道:“弟弟,你別急,且聽我把她的所作所為說與你聽,你再作定奪。你也知道那把火一放,我便瘋了……”
女子娓娓道來,聲音平淡的如一碗溫水,但高櫟卻越聽越驚心,不知不覺手心滲出冷汗。
“當年我在高家,因為是獨女,爹娘和大哥都將我捧在手心里,他們只教我賢良淑德,卻沒告訴我人心的險惡,以至于我嫁入謝府后……”
高杼心里忽然千言萬語,最后終是化作了一聲輕嘆。
“世人都道鬼可怕,殊不知比鬼更可怕的,是人心。這孩子與我不同,她從小就在狼虎中長大,沒有所謂的婦人之仁,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弟弟若把高家的家業交給她,只會比交給我好。”
高櫟此刻百感交集全都涌入心口,“別的姑娘這個年歲還在父母面前承歡撒嬌,她卻要挑起家業……”
“弟弟,嬰兒呱呱落地,還得學說話走路,人長肩膀,是要負重,長腿腳,是要前行!不是我推卸,確實這孩子比我厲害。”
“既然如此……”
高櫟眼中一抹濃重的悲色,“我會盡我所能教導她,別的,只看命吧!”
高杼心口一陣劇痛,“你實話告訴我,還有多久?”
高櫟伸出一根手指。
“還有一個月?”
“還有不到十幾天。”
有時候,某一轉瞬會變得特別漫長,長得像是過不完一樣,比方說現在。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高櫟啞聲道:“這幾日我夜里總夢到大哥,他用手揉著我的腦袋,不說話,就這么直直的看著我。”
高杼一聽這話,連五官都扭曲了,淚又落了下來。
“你也別哭,我熬了這些年,也熬夠了,等把事情交付給阿淵那丫頭后,總算能揚眉吐氣地去見一見他們了。”
高櫟長嘆一口氣,“來人,去把阿淵叫進來。”
……
“阿淵小姐,二爺有請。”
“好。”
謝玉淵加快腳步回到庭院,恰好門吱呀一聲打開,高杼從里面走出來,抬頭看見女兒,目光不復從前的冰冷,而是長而深的慈愛。
謝玉淵心里卻咯噔一下。
爹去逝后,娘便再也沒有用慈愛的眼神看過她。
果然,高杼向她招招手,“阿淵,你過來。”
謝玉淵忙上前。
“跪下。”
謝玉淵撂起裙角就這么直直的跪了下去,“娘,您說。”
高杼看著女兒稚嫩的小臉,眼中那點血色似乎往眼圈中間聚攏而去。
“阿淵,你舅舅的話,就是娘的話,你舅舅讓你做什么,就是娘讓你做什么。若你做不到,你娘死后跌入十八層地獄,油滾刀砍,永世不得超生。”
猝不及防的,謝玉淵被這話里的惡毒嚇到,木木叫了一聲:“娘?”
高杼恍若未聞,厲聲呵道:“你答應我。”
這是要干什么,好好的為什么要發這樣毒的誓?
謝玉淵滿臉錯愕地盯著她,感覺滿心的“難以置信”像血液一樣奔騰在四肢百骸。
半晌,她重重的點了一下頭,“我答應你。”
……
夜色,寒涼。
謝玉淵跪在蒲團上,那個被風一刮就能刮倒的男子,哼哧哼哧的從書架上,把一疊又一疊的帳本搬下來,
“你知道你大舅舅因何而死?高家因何而抄?”
“知道,他們說大舅舅利用職權,偷偷采玉,銷售換錢。皇帝從高府的地下挖出大批玉石,這才定了死罪,并抄了高家。”
高櫟把一疊帳本放在書桌上,嘴角牽起一記詭異的笑,“倒也沒有添油加醋。”
謝玉淵從這話里品出一些意味來,“舅舅,莫非還有隱情?”
高櫟不答反問:“那你可知,你外公,也就是我的父親如何死的?”
謝玉淵茫然搖搖頭。
“那……你太外公,也就是我的祖父是如何死的。”
謝玉淵還是搖搖頭。
高家諸多事,娘從不告訴她,她只在旁人只言片語中窺探出一點真相:高家的人都是慘死。
但到底怎么死的,沒有人敢說,“高家”兩個字在謝府是一個禁忌。
最后一疊帳本拿出來,高櫟已經喘得不行,“也罷,我的時間不多了,就索性都說與你聽吧。”
謝玉淵心里有個小小的聲音問道:不知道自己聽罷,會作何感想。
“萬里九州,原是咱們漢人一統天下,太平日子過久了,難免生出驕淫,于是天下被北邊的人奪了去,才有了今日的大莘國。這些,你都知道罷?”
謝玉淵點點頭表示知道。
大莘國建國近百年,如今北邊和漢人早已經和平相處,雖然還分彼此,但自熙帝重用漢人為官時,漢人的地位便漸漸高了起來。
(https://www.dzxsw.cc/book/55976076/462574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