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第219章 封王!【二合一】
三皇子臉色蒼白。
聽到范斌的問題,他更是連連搖頭。
有意見?
面對范斌,就連那些大慶帝國的老狐貍,都不敢吭聲。
他哪有勇氣,去說三道四?
三皇子盡管害怕的混身顫抖,但最終還是老老實實的坐在了龍椅上。
原本已經(jīng)坐下看戲的林若甫,看到這里,頓時起身:“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了林若甫這個宰相帶頭,剩下那些文武官員,再也沒有了任何糾結(jié)。
他們一個個,都跟著跪了下來,口呼萬歲。
太子跟二皇子,之前就已經(jīng)預(yù)料到了這一幕。心中倒不覺得,多么難以接受。
他們跟著彎腰。
除了范家兩兄弟之外,幾乎所有人都臣服在了三皇子的腳下。
三皇子雖然怕的要命,但這種居高臨下的感覺,還是讓他有一瞬間的恍惚。
他的父皇。
包括慶國之前的歷代君王,大概都有過這樣的感慨吧?
萬人之上,無上威嚴(yán)。
只可惜,在他身旁,還站著兩位活爹。
范斌雖然站著,但他身上的威嚴(yán),比起三皇子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下面跪著的文武百官,真正畏懼的,也從來不是他三皇子。
而是范斌。
這位慶國的無敵大宗師,這位天下第一的絕世高手。
就連神廟那樣的存在,都不得不暫避鋒芒。
“臣啟陛下……”
就在這莊嚴(yán)的氛圍中,一個戶部的官員,突然來到人群中央。
他大禮參拜,一副要上書的架勢。
來了!
雖然事情突然,但這滿朝文武,哪一個不是拔下根毛來比猴都精的人?
他們早就已經(jīng)預(yù)料到,范家肯定還有后手。
坐在龍椅上的三皇子,心中苦笑。
他就知道,坐在這個位置上,絕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哥哥當(dāng)皇帝的時候,明明都已經(jīng)十分退讓。
幾乎是范斌想要做什么,太子哥哥都不會反對。甚至就連他把太子哥哥從皇位上拉下來這種事,太子哥哥都沒有吭聲。
范斌卻還是把太子李承乾給廢掉了……
換了他這個剛滿10歲的少年,來當(dāng)這個傀儡皇帝。
范大宗師想要干什么?
不言而喻。
“愛卿,說吧!”
三皇子仿佛已經(jīng)認(rèn)命,伸手讓那位大臣開口。
“護國公范斌,在神廟一眾逆賊,進宮威逼太子殿下,挾持朝廷的危急時刻。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其功勞之大,曠古爍今。臣啟陛下,封護國公范斌為王!”
這戶部官員,擺明了是前戶部尚書范建的門人。
他這個時候開口,代表的也不是他自己一個人的意思。
而是范斌的意思。
封異姓為王!
這種事情,哪怕是用腳指甲蓋想,也知道有多么離譜。
但滿朝文武,竟然無一人開口反對。
秦家,包括秦家手下的那些勢力,就那么被連根拔除了。
對于皇族和保皇派而言。
這個前車之鑒,他們不得不接受。
他們在這個時候,已經(jīng)不奢望別的了。只要皇位上坐著的,還是他們李家的兒郎。
大家就捏著鼻子,認(rèn)了這一點。
甚至就算,那皇位上坐著的不再是李家人。
他們都未必敢在這個時候開口。
就連皇族和保皇黨,都沒有敢說一個不字。
其他那些大臣,就更不用說了。
真正正直的大臣不是沒有,但那些大臣也不是傻子。
如果他們死的有意義,他們倒是不介意在這個時候拋頭顱灑熱血。
問題是,在如今這個局面下,不管他們?nèi)绾畏纯梗慷紱]有辦法改變最終的結(jié)果。
反而會白白送上幾個人頭。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死,將毫無價值,也毫無意義。
那他們還有什么理由,在這個時候白白送死呢?
三皇子小小的胸腔里,不停起伏。
他真的有心反對,也有心離開這個燙屁股的座位。
但他不敢。
別看三皇子的年齡小,但小家伙的心里跟明鏡一樣。
他在這個時候反對,就相當(dāng)于找死。
而且死的,不僅僅是他自己一個人,甚至包括他的母妃,以及皇族的每一個人。
“準(zhǔn)!”
“加封護國公范斌為秦王!”
秦王范斌。
“參見秦王殿下……”
滿朝文武開始對著范斌行禮,范斌無所謂的抬了抬手。
劇本都已經(jīng)寫好,唯一的反派,連跳梁小丑都算不上,就被范閑給解決掉了。
如今不管是太子李承乾,還是二皇子李承澤。
都已經(jīng)開始扮演提線木偶。
除非范斌這個時候真的要拿下他們,不然的話,不管范斌干什么?他們應(yīng)該都不會反對。
慶帝的血脈,還是很強大的。
最起碼他這幾個兒子,都比較成器,沒有人逞莽夫之勇。
眼見事不可為。他們都選擇了蟄伏,都選擇了臥薪嘗膽。
沒有機會的話,他們或許能勉強接受現(xiàn)在的結(jié)果。
一旦有機會反抗,包括如今坐在皇位上,正在顫抖的三皇子在內(nèi)。
所有人都會拼命反撲。
這就是李家人的本性!
或者也可以說,這就是所有皇族的共性。
好在這一點,范斌已經(jīng)完全不在意了。
他之所以討要王爺這個位置,只是要把慶國給分開。
別看現(xiàn)在北齊虎視眈眈,屯兵邊境,一副隨時都準(zhǔn)備反攻大慶的架勢。
但實際上,兩國的國力差距在那里擺著。
如果范斌能夠留下來坐鎮(zhèn),甚至范閑能夠留下來坐鎮(zhèn)。
范斌都無需如此糾結(jié)。
他們完全可以讓所有的事情,按照范斌編好的劇本來進行。
但很可惜,如今的范斌沒有那么長時間。
北齊的莽撞行動,換來的很有可能是北齊滅國。
而大慶這邊,少不了也要損兵折將,勢力大損。這絕不是范斌愿意看到的。
到時候就算兩國統(tǒng)一,中央王朝勢力虛弱,也會引起其他勢力的虎視眈眈。
尤其是那些大貴族……
葉輕眉死后,不管是大慶還是北齊,他們國內(nèi)的大貴族,都依然有著強大的勢力和影響力。
強大到足以顛覆國家的勢力。
將慶國一分為二,三方彼此的實力是差不多的。
越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想要做什么的時候,才會越有所忌憚。
除了儋州之外,相鄰的幾個州,也都被劃到了秦王的勢力范圍。
以至于秦王的封地,幾乎達到了整個慶國的三分之一。
考慮到秦王府的綜合實力,就算沒有范斌這個無敵大宗師,秦王府也足以跟大慶抗衡了。
“封范閑,為鎮(zhèn)國公!”
除了范斌之外,就連范閑也得到了爵位。
耐人尋味的是,太子李承乾,二皇子李承澤,包括大皇子李承儒。
隨著三皇子登基,這三位是應(yīng)該封王的,而且他們也應(yīng)該有相應(yīng)的封地。
可是登基以后的三皇子,包括他們?nèi)齻本人,似乎都忘記了這件事情。
沒有人提起,也沒人說什么……
大家就那么,很自然的忘記了。
朝會結(jié)束以后。
幾乎超過九成的文武官員,都揣著心事,離開皇宮。
剛剛登基的三皇子,回到皇宮以后,直接抱著自己母妃哭了起來。
“他們太欺負(fù)人了!母妃,我好害怕……”
就算皇族的兒郎再怎么早熟,經(jīng)歷了早朝那樣的場面,怕也很難平靜。
更不用說三皇子,還只是個十歲出頭的小小少年。
“哎呀,你表哥他們,也不過就是權(quán)宜之計,讓你當(dāng)幾天皇帝而已。你聽我的,老老實實把這個位置干著。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必然少不了你的好處。不管怎么說,咱們跟范家也沾親帶故。范思轍是你的親表哥,范閑更是你的……”
說到這里的新太后,突然間意識到了什么,連忙閉嘴,沒有繼續(xù)說下去。
三皇子眨巴著眼睛,一臉好奇。
“啪!”
新太后一巴掌拍在自家兒子的身上。
“您打我干什么?”
三皇子頓時一臉委屈。
“你就聽娘的,準(zhǔn)沒錯。”
這里面的彎彎繞,新太后能夠猜個八九不離十。
但有些話,注定沒有辦法跟她的兒子講。
誰讓她的兒子,還只是一個十歲出頭的少年。誰讓她的兒子,現(xiàn)如今最好就是裝傻充愣呢?
除此之外,他們做什么,都是錯的。
另一邊,范家多了一位異性王,多了一位國公。
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這一點,范斌跟范閑早已經(jīng)準(zhǔn)備妥當(dāng)。
首先是京都這邊的應(yīng)酬,不管是原本已經(jīng)投靠范家的,還是最近剛剛投靠過來的,又或者是有心思要投靠過來的。
他們都伸出了橄欖枝,說是來者不拒,也不為過。
他們?nèi)σ愿暗膲汛笞陨恚瑸橐院箐伮贰?br />
等到京都的事情穩(wěn)定的差不多,他們開始前往儋州。
在外人眼中,接下來不管是秦王范斌,還是鎮(zhèn)國公范閑。
他們需要做的事情,是千頭萬緒的。
土地如何劃分?權(quán)力如何收攏?手下士兵如何訓(xùn)練?新的勢力形態(tài)如何平衡……
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哪怕他們一個無敵大宗師,一個實力強悍的宗師。
也需要花很大的時間。
所以在外人的眼中,范家兄弟少不了要用兩三個月,甚至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來做這些事情!
但事實上呢,范家的兩兄弟,完全沒有管這些。
他們只是找來了四顧劍,拜托四顧劍在這段時間,守護儋州。
才開始,四顧劍是不愿意的。
除了范斌必須要去之外,不管是范閑還是五竹,都完全是可以留下來的。
他們留下來的作用,也明顯要比四顧劍大得多。
“天下武道,具是神廟傳承。我也要去神廟……”
四顧劍言詞懇切。
有機會前往神廟,誰能不想去?
不管別人如何?反正他四顧劍,是抵擋不住這個誘惑的。
之前他不知道神廟的位置,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到?
那也就罷了。
如今他既然確信,范斌可以尋找到神廟?
那他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說服自己,讓自己老老實實在這里等著。
看到固執(zhí)的四顧劍。
范閑完全沒有任何辦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家哥哥身上。
“我覺得四顧劍先生說的有道理。”
范斌跟四顧劍的想法,是一樣的。
前往神廟,終歸是有些冒險的。范斌去了之后,讓范閑留下主持大局最為妥當(dāng)。
“老大你別開玩笑了,真要是神廟出了意外,我能對抗得了那么多神廟使者嗎?不,就算死,我也要死個明白。”
范閑看起來非去不可。
站在他的角度上,他的說法也不是站不住腳。
一旦范斌失敗,所有事情也就都無法力挽狂瀾了。
反而是這一趟成功了,就算大慶和北齊這邊真有什么問題,他們也來得及力挽狂瀾。
“好!”
范斌點頭。
雖說范閑跟四顧劍,都是宗師級別的高手。
但這兩者的作用,可是完全不同的。
正面打架,兩人或許難分伯仲。
但要說探索神廟,四顧劍對神廟的理解,相對于范閑而言,說是差了十萬八千里都不為過。
他們的差距太大,那種差距都很難用語言來形容……
在這種情況下,選幫手自然要選范閑。
“之后我一定會帶四顧劍先生,再次前往神廟。這一次意義不同,非五竹叔和我弟弟不可。”
如果可以選擇。
范斌當(dāng)然不愿意選擇這兩個,他信任這二人,這二人也有足夠的實力。
他們留下,才能保證范家萬無一失。可偏偏,這二人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有了范斌的承諾,四顧劍才勉強點頭。
他一言九鼎。
有他這個大宗師坐鎮(zhèn),倒是可以確保范家萬無一失。
至于說剩下的那兩位大宗師。
不管是葉家的葉流云,還是北齊的國師苦荷。
范斌都確信,他們不敢鬧出什么幺蛾子。
畢竟這兩個都有弱點。
而范斌,又能精準(zhǔn)的抓住這二人的弱點。
除非他們能確定范斌出了意外,要不然就算借他們兩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如何……
搞定了四顧劍,將家里的事情交給范建和范思轍。
剛剛上任的秦王和鎮(zhèn)國公,就離開了儋州,一路向北而行。
他們的第一站,并非是神廟,而是北齊。
大慶的事情已經(jīng)安排的差不多了,北齊還有兩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必須要解決。
……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55934155/363658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